基于信息管理的营销管理

来源 :销售与市场·营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fj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拍脑袋”式的营销决策
  
  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很短,很大程度上来自营销管理职能发挥不足。管理大师德鲁克曾经说过,任何企业都有两项职能,也仅有这两项基本职能:营销和创新。而营销结果如何,很多时候在营销决策时已经显示出来。
  很多中小企业的营销决策都是机会主义,“模仿跟风”和“炒作概念”是专长,缺乏系统的市场研究和论证。企业在营销目标制定、新产品上市、区域市场开发、广告传播等方面往往是“拍脑袋”式的。中国企业的“拍脑袋”式决策,一方面由于国内企业数量比较多,规模比较小,普遍缺乏竞争力,短视行为和快速“致富”心理存在;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缺少科学决策的体制和方法。例如国内企业开发一个新产品可能只需要2~3个月,而国外品牌开发一个新产品则需要3~4年,可见两者在营销决策上的差异。
  
  “命令式”和“放鸭式”的销售管理
  
  “命令式”销售管理是很多企业普遍采取的管理方式。对营销总监,老板不断下命令,到单个营销事件,老板亲自发号施令。对营销团队,营销总监将老板命令“技巧”处理后,放大地、严厉地传递给各级业务人员。营销团队很多时候“敢怒而不敢言”,很多真实的意见和想法不敢表露,只能被动地、消极地执行。在命令式管理下,营销团队没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主动性,而是听命令便宜行事,表面上营销结果是营销团队负责任,实际上变成了领导在负责任。“命令”一旦取代了“授权”、“指挥”和“沟通”,企业的营销管理体系就不合理了,一潭死水的营销氛围下,营销效率和效益会大大降低,而企业营销成本会大大增加。
  “放鸭式”管理也是企业销售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很多人员一旦回到市场,公司对他们的管理基本没招,仅通过报表和电话是无法了解市场真实情况的。身在外,心在外,行为自如,业务人员的工作状态如何,企业根本无法掌控。人员能力强、责任心强,客户好,则市场兴隆,成为“重点市场”;人员能力差,责任心不强,如果客户再有问题,则市场矛盾突出,成为“钉子市场”或“垃圾市场”。
  无论“命令式”管理或者“放鸭式”管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上下级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公司也缺少有效管理的手段和工具。
  
  营销信息管理“一团糟“
  
  目前企业在营销信息管理上有两种倾向:一是什么信息都想收集;二是认为信息不重要。现实情况要么就是经常填写各种报表,下发各种调查问卷,把营销团队“烦死”;要么就是没有什么报表,把业务人员“闲死”。很多企业都是在两者之间徘徊,知道销售团队不反馈信息是不行的,但又不知道该收集哪些信息,就是销售团队反馈上来的信息也不知道如何分析利用。业务人员填写的报表、报告,到了公司层面就束之高阁,没有反馈,久而久之,业务报表、报告的质量越来越低,弄虚作假现象特别突出。
  总部不知道需要什么信息,区域不知道反馈什么信息,有了信息不知道如何分析利用,很多企业营销信息管理“一团糟”。营销信息和营销决策、销售管理成了两张皮。信息具有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可处理性、价值性、价值的相对性、时效性和真伪性等特征,企业需要加强管理。
  营销信息管理混乱实际上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信息管理制度的缺乏或者不合理,二是企业营销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其中营销管理体系的不健全起到决定作用。无论是营销目标制定、新产品上市、品牌规划、市场监督、绩效考核等都离不开必要的市场信息。
  
  建立基于信息管理的营销管理体系
  
  一、企业营销管理体系构成
  根据企业的营销职能分布,企业营销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市场研究和预测体系:包括市场调研、消费者研究、市场预测管理等。
  2 营销决策体系:包括营销战略规划、品牌战略规划、营销目标管理、产品发展规划、渠道发展规划(含渠道、终端、客户规划)、市场布局规划等。
  3 营销运作体系:新品上市、区域拓展、客户开发、广告传播、促销推广、客户服务、物流配送、计划管理等。
  4 营销绩效督导体系:包括市场督导、绩效考核、工作管理等。
  5 营销保障体系:包括财务服务、行政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培训管理等。
  营销管理体系各个环节的运行都离不开信息管理。
  
  二、基于信息的营销决策
  企业营销决策离不开营销信息的支持,而不同的决策内容需要的信息点不一样,信息来源方式也有差别。企业营销决策一般可采用日常信息和专项调研信息结合,决策信息既具有广泛性、普遍性,也具有针对性。
  很多企业制定年度销售目标基本上是“拍脑袋”式的,一般是在上年基础上加上增长量能达到老板期望的结果就可以了。整个目标的制定和分解基本上无信息支持,缺少“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反复过程,也缺乏充分论证。营销人员对强压指标很是苦恼,老板对营销团队的压低目标倾向也很有成见,营销目标最终在双方谈判下妥协产生。
  其实,如果在制定目标时都缺乏依据,那么达成目标更是没谱,因为能在不了解市场竞争状况、消费需求状况、企业自身能力情况下制定目标,可见接下来的业务运作思路也不是很清晰。
  目标制定需要以下信息支持:
  1 总部营销目标的制定。
  年度营销收入目标=上年度实际完成值+行业自然增长值(自然增长率×上年度实际值)+采取营销措施后的增长值(通过新品上市增长值+通过区域扩张增长值+通过渠道开发增长值+通过客户开发增长值+通过促销推广增长值+通过管理强化增长值等)。
  目标制定时,对每种增长途径进行如实的分析和预测,并力求各增长维度的不重复计算,做到目标的来源有理有据。
  2 区域目营销目标的制定。
  区域市场目标的制定如果能分析到下游渠道成员的销售信息,然后结合本年度的营销计划,预测到各成员可能的销量,然后汇总成区域目标,相对就比较合理,也是最可能实现的。
  区域目标的制定来源于业务团队对各区域、各渠道、各客户、各终端信息的全面、真实了解,在知己知彼基础上,目标制定会比较合理,实现目标的途径也会比较清晰。很多人不知道区域市场有多大销量,不知道该制定多少的销售目标,其实是对区域市场信息不甚了解。
  3 目标的确定。
  在信息分析的基础上,总部制定的目标和区域制定的目标进行有机的结合,结合企业年度的策略和资源投入,反复论证,最终确定各级营销组织的年度目标。
  
  三、基于信息的销售管理
  企业对于营销过程和结果的管理,往往是条块式的,同样一件业务行为的管理职能分散在几个部门,部门间的管理体系没有对接, 没有形成闭环管理。很多企业的目标管理职能在经营规划部门、计划管理职能在计划信息部门、业务运作管理在营销部门、市场督导缺失或分布在营销部门、营销考核职能又设置在人力资源部门。组织结构是按照职能板块设计的,出于部门本位,部门间缺乏信息的有效互通和共享。
  建立以信息管理为纽带的营销管理体系就是通过信息的流转,将营销管理各职能充分发挥出来,使公司各部门密切联系、相互支持。
  例如,快消品营销过程中重要的行为之一——“提高产品铺市率”。产品铺市率高了,销量就会上升。但产品铺市是细活,是累活,企业能认识到,也有要求,但一般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考核,导致此关键业务做不到位。如果建立了基于信息的营销管理体系,就会在目标制定时,强调这一关键指标,然后在日常工作中列入行动计划,具体的业务行为中将此事做到位,同时督导人员在督导中按照计划和实际执行情况进行督导,督导信息及时传递给考核人员,根据督导反馈的信息而不是业务人员自报的信息进行考核改进。
  以上过程形成以信息为纽带的PDCA闭环管理:“目标(铺市率)——计划(铺市计划)——执行(铺市)——督导(铺市率)——考核(铺市率)——目标(铺市率改进)”。贯穿在整个业务过程中的是“铺市率”信息,只要掌控了“铺市率”信息,就掌控了“铺市”这一关键营销业务。各个部门也因信息互通而实现了管理上的协调一致和相互制约。
  对营销管理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实施PDCA闭环管理,其中串在整个管理链条上的就是信息。收集、跟踪、控制了营销信息,就掌控了整个营销过程。
  
  四、建立营销信息统一管理平台
  信息管理在营销管理中作用重大,而且管理难度较大,所以企业建立营销信息统一管理的平台就非常重要了。建立营销信息统一管理的平台要做到:
  1 建立信息统一管理的组织:在公司层面或营销部门内部设立专门信息管理部门或岗位。有了组织保证,信息管理职能才能充分发挥。很多企业在部门职能或岗位说明书里也写有信息管理职能,但大都因与其他业务职能并存而被忽视。
  2 实现流程上的对接:企业各部门间要在业务流程上实现对接,信息传递和输入输出资料应衔接顺畅,并大力推进按流程办事。
  3 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营销信息最好实行归口管理,所有的信息收集、分析应该统一起来,然后及时传递至相关部门处理。
  4 信息的发布和反馈:企业应建立固定的信息发布机制,将信息进行分类,按固定的周期进行发布,信息接收人按照权限接收。建立信息的紧急处理机制,重大信息及时发布。
  
  五、营销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技术化
  现实中每一次管理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一定是管理思想的进步或管理工具的运用。基于信息管理的营销管理体系,不仅需要思想上解放,也需要管理工具的应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营销管理和信息管理也可以在硬件上提升。通过信息管理的软件化来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和统计分析,同时也可以实现信息的有效监控。例如,终端POS机和互联网的运用,零售终端的很多信息都可以及时在总部传递汇总,总部的决策和管理科学性会更强,管理效率会更高。
  对营销活动也可以实施信息化管理,如传统的传真订单形式,通过PDA无线订货系统就可以实现订单的及时输送;传统的人员定点、定线拜访,也可以通过手机GPS定位系统进行监控。技术的进步,是可以提升管理水平的。
  在营销管理过程中,谁掌握了信息管理,谁的营销能力可能就会大幅度提升。在产品竞争过时、品牌竞争残酷的时代,狠抓基础管理,在营销管理上的创新也许是企业竞争优势之一。
其他文献
真功夫    导火线:双种子在广州复制失利  20世纪80年代末到2002年,在麦当劳、肯德基的推动下,中国消费者的心智中,逐渐建立了连锁快餐的心智图像。在20%的洋快餐品类已有麦、肯互动扩张,繁荣一片;而在份额将近80%的中式快餐,因受中式餐饮标准化的限制,仍处于没有领先品牌的初级竞争阶段。  当时的双种子借鉴麦当劳、肯德基的经验,从麦当劳引进了具有QSC经验的人才,实现了中式快餐标准化,在东莞
期刊
4P营销理论和lP营销理论主要讨论的是营销战略问题。4P理论讨论的是产业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少收多花竞争顾客的营销战略,它不能解决在当今网状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目标顾客群多元化问题,跨行业竞争问题,低于平均成本销售赢利问题和高于顾客的意愿价格销售问题。而lP理论却解决了这些问题。所以,在营销战略的维度上,lP理论突破了4P理论,开辟了营销战略的新领域。  然而,营销不能只依靠战略一个维度,还要依靠文
期刊
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虽然中国政府审时度势,采取了多种措施防止经济下滑,但依然难以避免多个行业遭到显而易见的冲击。企业和消费者都在期望中国经济能早日走出低谷。我们相信,随着中国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中国经济定能走在世界经济复苏的前列。这场金融危机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深层思考?投机、浮华会有一时的美,终将会像啤酒泡沫一样被抹去,留下来的会像退潮后海滩上贝壳一样的真实
期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多样化需求的不断增加,调味酱作为调味品行业中的一个品类,随着全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也表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调味酱大多作为佐餐食品出现在消费者的餐桌上,现在市场上不但有各种传统的豆瓣酱、面酱、肉酱,随着西餐的兴起,各类果酱也开始出现在消费者的餐桌上。  如何让调味酱从佐餐食品的角色向大众化食品的角色转换?笔者经过市场研究,详细梳理了调味酱的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
期刊
据考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叶、饮用茶叶的国家,辉煌的茶文化使“茶”俨然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之一。然而,时至今日,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茶叶产地,利润与品牌的匮乏却成为心头之痒。  中国茶叶行业集中度非常低,据统计,仅云南的普洱茶企业就3000多家,其他茶叶产地的企业更是不计其数,然而年销售额过亿元的却屈指可数,知名品牌更是凤毛麟角。不产一片茶叶的英国立顿红茶年销售额在30亿美元以上,而全球茶叶产量最
期刊
在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正式拉开帷幕前半个小时的白金广告时段,在全球华人共同瞩目下,重组后的三大电信运营商手握3G牌照闪亮登场,纷纷宣布各自的3G品牌战略。  中国移动展示了其全新的3G业务logo“G3”和广告“引领3G新生活”。新的logo和广告不再强调TD-SCDMA这一土生土长的技术标准,不再直白地以民族感情为“要挟”,换取消费者对本土标准的认同和支持(2008年4月1日TD试商用时的口号
期刊
主持人:姬大鹏 袁 航  特约撰稿:戴 鑫 童诗兰 蒋廉雄 李玉萍  图:侯乐  “反正一句话,我是坚决反对‘山寨文化’的!”2009年3月3日,在全国政协会议开幕式的会场之外,政协委员倪萍面对周围的记者如是说。  2008年,“山寨”一词呼啸而来,成为当年最火的网络词汇。借着这个“新词”的魅力,引发了人们对于戏仿、草根、原创性等话题的思考。山寨自从搭上网络信息社会的快捷列车,从制造中创造出一个
期刊
万科降价,营销策略财务化之成功典范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一场全球金融海啸,给中国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出口受阻,企业经营困难,股市大跌,房地产滞销,消费者对未来信心不足……  这场突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国内的房地产企业首当其冲:各地大量楼盘普遍滞销,有价无市;房地产企业资金多数积压在土地和存量房上,资金周转极其困难;一批经营不善的中小房地产企业直接倒闭或面临倒闭。然而,危机中,
期刊
2008年对中国啤酒业来说是前所未有的。  一是啤酒原料对行业的巨大影响。2007年末,啤酒酿造必不可少的主要原料大麦和啤酒花每吨价格分别在1600元和2.8万元,而到了2008年春天,这一价格分别直线上升到了每吨6000元和12万元,许多啤酒企业因此陷入巨亏或者直接倒下。  二是生产成本的大幅攀升。受国内外环境的影响,水、电、煤、物流运输等环节价格攀升;国家为保护耕地,企业用地租金从每亩3元提高
期刊
从早期低成本模仿主流品牌产品的“山寨手机”到草根娱乐的“山寨文化”,再到备受争议的“山寨价值观”,“山寨”两字以非常规手法游走于主流的边缘,然后逐渐做大,最终向正统势力发起挑战。盘点山寨文化的演进路线,可以用图1表达。  1 第一阶段:暴利驱动下的单纯模仿(①→②)  十几年前,为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及资源,许多世界知名品牌将制造工厂转移到中国,打造了世界最强大的制造业产业链,也培养了一大批具备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