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火星变“宜居”的七个大胆设想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_te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不久前举行的“行星科学展望2050研讨会”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出一个疯狂的想法:在火星周围设置一个巨大的人工磁气圈,以恢复火星的大气层,使其变得宜居。火星是那么的吸引地球人,为了将火星环境“地球化”,即把火星改造成接近地球的可供人类移居的环境,科学家提出了不少异想天开的设想。
  1.人造磁气圈
  火星环境极其恶劣,人类要移民火星必须克服稀薄大气、超强辐射和极低温度的考验。科学家认为,火星曾经有过厚厚的大气层和炎热的内核。活跃的火山活动促进了大气的循环,炎热的内核能帮助形成驱散太阳风的保护磁场。但数十亿年前,内核冷却,磁场消失,太阳风的剥离使得火星的大气层不断变稀薄,最终沦为一个寒冷、干燥的荒漠。NASA的新设想提出,将一个“人工磁场”置于火星与太阳之间的轨道,把火星置于“磁尾”的保护之中,使其免受太阳风的侵袭,以便重建被太阳高能粒子剥离的火星大气层。随着大气层不断增厚,火星的温度也将随之升高。温度的升高可令火星极地的干冰融化,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形成温室效应。这足以促使火星再次出现液态水,形成河流与海洋。事实上,微型磁气圈的研究已经用于保护宇航员和航天器免受宇宙辐射的影响。科学家则设想形成一个“放大版”的人造磁气圈,并送至太阳和火星之间的拉格朗日点(L1)上。
  2.照镜子
  除了NASA这样的官方机构,许多民间组织也参与到探索火星移民之列,美国火星协会就是其中之一。协会创始人、航天工程师罗伯特·祖柏林认为,改造火星首先要让火星变暖,为此他提出了几个方案。一个方案是在太空中架设巨大反射(或折射)镜群,将更多阳光反射至火星特定区域,以释放出冷冻地表中的气体和液体。不过,要造出和安放如此规模的镜子难度不小。
  3.穿黑衣
  我们知道,穿黑色的衣服比白色的衣服更吸热。科学家就想到,如果给火星的两极也“穿上黑衣服”,即覆盖上一层黑色土壤,那么也助于火星两极的升温。火星被称为“红色星球”,黑色的土壤哪里来呢?人们把目光瞄向了火星的两颗卫星。火卫一与火星之间的距离是太阳系所有卫星中与主星距离最近的。不过,如何把“衣服”穿上并且不被火星上的沙尘暴吹走是一个大问题。
  4.扔核弹
  特斯拉和SpaceX等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曾语出惊人,称可以往火星两极扔核弹,来改造火星大气。理论上,爆炸后释放的大量热量,可以融化火星两极的冰层和释放被锁住的二氧化碳,迅速增加火星大气层的厚度,触发温室效应,逐渐使火星变成一颗宜居行星。但是,科学家并不很认同这一方法,认为这不仅会不可逆转地改变火星的地表形态,甚至会导致与预期相反的情况出现,即不是升高而是降低火星温度,因为核弹会在火星造成“核冬天”。
  5.小行星撞击
  太空中很多小行星都是由冷冻的氨气构成的,而氨气则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如果科学家能抓住或者重新定向一颗小行星,让它撞击火星,撞击产生的巨大能量将使火星上的冰融化,二氧化碳也被释放出来。所释放的氨气也可以让火星大幅升温。
  6.人造温室效应
  在地球上,人类几乎是谈温室效应色变,而对火星,科学家则是想方设法要制造出温室效应。根据研究,四氟化碳是最有效的温室气体。科学家想到在火星建几座制造温室气体的化工厂,不间断地生产四氟化碳一类的氟氯烃以及甲烷、氨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根据计算,如果每小时排放1000吨四氟化碳,30年内火星的平均温度将升高27.8℃。生产过程预计耗能5000兆瓦,5个核电站可以满足能量需求。
  7.播种蓝藻
  目前火星大气中96%为二氧化碳。科学家设想把蓝藻播种到火星,用它们将火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氧气。科学家认为,正是蓝藻等藻类将早期地球上的有毒气体转化为氮和富含氧气的大气,并且促进了臭氧层的形成,为地球生命的诞生创造了有利条件。他们希望这一过程也能发生在火星上。科学家计划不久之后通過无人探测器在火星进行一项测试,验证转化火星大气成分的技术。NASA和其他空间机构也在研究生物改造火星大气的可能性,国际空间站上已经开展了蓝藻实验。蓝藻的基因需要被改造,使其能够耐受宇宙中的极端环境。
  【责任编辑】庞 云
其他文献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的报告称:‘立顿’绿茶被检出含有国家规定不得在茶树上使用的高毒农药——硫丹。”这是一条微信上盛传的吸睛消息。“开门七件事”之一的“茶”与“高毒农药”联系在一起,难怪一些网友惊呼“伤不起”,发誓:“再也不喝了!”  旧闻新说的“恐茶症”  这条消息其实是条旧闻,其实际发生时间是2012年。当时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在北京随机购买了4份“立顿”牌袋泡茶,经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共发
“你是一座用城市组成的城市,各区都自成一体。每条街的居民都操着自己的方言,人们为生计奔波不息……天空为你那水泥建筑感到疲惫,城郊在膨胀,有如涨潮的海水……远处,古老的教堂响着钟声,等待着夜幕轻垂,五光十色的广告闪烁迷离,柏油路把信徒们连在一起。”这是巴西诗人保罗·彭芬描写圣保罗的诗句,它恰当地表现了这座城市的特点:现代化的城市中,到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从空中俯视,宛如被任性的孩子恣意抛撒的积木。身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此时,如农谚所言“小满小满,麦粒渐满”,正值北方的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渐趋饱满却又尚未成熟之际,因此得名“小满”。小满之时,民众除了安排农事之外,也有一些特定的习俗。节候表征  在古人的观念中,小满是农历四月的节气。因此,元人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小满,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对于创立二十四节气的古代先民而言,在以小满冠名
据相关考证,中国人的传统主食——面条,最早起源于汉代。当时面食统称为“饼”,因为面条必须要投入汤中煮熟,所以称之为“汤饼”。据悉,早期的面条形状分片状和条状两种。所谓“片状”就是将面团托在手中,拉扯成面片下锅煮熟。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面条的形状和种类也逐渐增多。到了隋唐五代时期,面条的花式品种则更多。至宋元时期,出现了“挂面”,如南宋临安集市上就有猪羊庵生面以及多种素面出售。到了明清时期,面条的花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超过3亿人受抑郁症困扰,约占全球人口的4.3%。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的主题聚焦抑郁症。据该组织估计,2005~2015年,全球抑郁症患者的人数增长了18.4%。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抑郁症的发病率高峰出现在老年人群,其中55~74岁的女性患病率高于7.5%,高出同龄男性2%。同时,抑郁症导致的自杀行为是15~29岁人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此外
生下第一胎或第二胎后,法国妈妈可以休16周全薪产假。生下第三胎,全薪产假就延至26周。生育双胞胎或多胞胎则相应增至34周和46周。法国爸爸们的全薪陪产假为单胞胎14天,多胞胎18天。而且,无论孩子的父亲在工作中处于何种职位,无论孩子的父亲在婚姻家庭中处于何种情况,无论孩子的出生地或者居所地在法国还是国外,孩子是不是由其抚养,都有权享受陪产假。
古代黄河常决口,淹没农田村庄。为防洪,产生了“水报”,即黄河堤岩备有报汛的“塘马”。当上游地区降暴雨河水陡涨时,封疆大吏遂将水警书于黄绢遣人急送下游,快马迅驰,通知加固堤防、疏散人口。这种水报属接力式,站站相传,沿河县份皆备良马,常备视力佳者登高观测,一旦水报马到,即通知马夫接应,逐县传递。还有一种“羊报”,就是报汛水卒。据载,当测得险情时,“羊报”便迅速带着干粮和“水签”(警汛),坐上羊舟(用羊
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是互联网时代,那么现在就是物联网时代。互联网把每台个人电脑连接了起来,物联网的出现则使人和物、物与物之间的有效通信变为可能。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建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巨大网络。在这个网络中,物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为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技术,通过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营养学家经常说“四条腿不如两条腿,两条腿不如没有腿”,意思是说鱼肉对健康好处很多。过去,只有住在水边的人才能吃到鲜活的水产,甚至因为运输不便,产生了“臭鳜鱼”这样的特殊菜肴。    随着保鲜技术的革新,现在即使是生活在内陆也很容易吃到活鱼,这些技术革新包括供氧设备、低温运输等。但也有一些“技术”让人不太放心,例如,前些年经常见诸报端的过量使用孔雀石绿、抗生素等问题。最近媒体又曝光,鱼贩在运输活鱼时
冥王星赤道地区有一个巨大的椭圆形盆地,这里富含氮、一氧化碳和甲烷冰。根据此前的发现,其中不少由氮气形成的冰呈现出奇特的多边形。为了解释这些神秘的多边形的成因,科学家们提出了热胀冷缩和对流两种假设。根据“新视野”号航天器获得的数据,研究人员发现,当氮冰的厚度超过1000米时,就会发生对流,对流产生的翻转可以解释多边形巨大的横向宽度。根据该区域表面冰层纵向的移动速度,他们估计每过50万年,整个地区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