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类聚

来源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guofengd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以类聚,比喻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多指坏人彼此臭味相投,勾结在一起。近义词有同流合污、臭味相投等。人以群分,是指人按照其品行、爱好而形成团体,因而能互相区别。指好人总跟好人结成朋友,坏人总跟坏人聚在一起。
  该成语出自战国末年的《周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名叫淳于髡。他博学多才,能言善辩,被任命为齐国的大夫。他经常利用寓言故事、民间传说、山野轶闻来劝谏齐王,而不是通过讲大道理来说服他。因此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次,齐宣王想攻打魏国,积极调动军队,征集粮草,补充兵源,使得国库空虚,民间穷困,有的百姓已经逃到其他国家去了。淳于髡对此十分忧虑,他就去求见齐宣王。齐宣王爱听故事,淳于髡投其所好,说:“臣最近听到一个故事,想讲给大王听。”齐宣王说:“好啊,寡人好久没听先生讲故事了。”淳于髡说:“有一条叫韩子卢的黑狗,是普天下跑得最快的狗。有一只叫东郭逡的兔子,是四海内最狡猾的兔子。有一天,韩子卢追逐东郭逡,绕着山跑了三圈,又翻山顶来回追了五趟,兔子在前面跑得精疲力尽,狗在后面追得力尽精疲,双双累死在山腰。一个农夫看见了,没花一点力气,就独自得到了这个便宜。”齐宣王听出淳于髡话中有话,就笑着说:“先生想教我什么呢?”淳于髡说:“现在齐、魏两国相持不下,双方的军队都很疲惫,两国的百姓深受其害,恐怕秦、楚等强国正在后面等着,像老农一样准备捡便宜呢。”齐宣王听了,认为很有道理,就下令停止进攻魏国。
  齐宣王喜欢招贤纳士,于是让淳于髡举荐人才。淳于髡一天之内接连向齐宣王推荐了七位贤能之士。齐宣王很惊讶,就问淳于髡说:“寡人听说,人才是很难得的,如果一千年之内能找到一位贤人,那贤人就多得像肩并肩站着一样;如果一百年能出现一个圣人,那圣人就像脚跟挨着脚跟来到一样;现在,你一天之内就推荐了七个贤士,那贤士是不是太多了?”
  淳于髡回答说:“不能这样说。要知道,同类的鸟儿总聚在一起飞翔,同类的野兽总聚在一起行动。人们要寻找柴胡、桔梗这类药材,如果到水泽洼地去找,恐怕永远也找不到;要是到梁文山的背面去找,那就可以成车地找到,这是因为天下同类的事物,总是要相聚在一起的。我淳于髡大既也算个贤士,所以让我举荐贤士,就如同在黄河里取水、在燧石中取火一样容易,我还要给您再推荐一些贤士,何止这七个!”
其他文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那里,怎能不甜?  ——[法]雨果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写作提示  题目中两则材料都与“慈母”有关。“母爱亲情”是个老话题了,旧题如何写出点
一  鞭炮声在无云的天幕下炸响,空旷辽远。  木娃要离开村子,到城市里去上大学了。  爸爸妈妈是在年纪很大的时候有的木娃。后来,爸爸去世了,妈妈就只有木娃了。  木娃出息了。村里人都这样称赞他。妈妈听了好高兴啊。  火车开来了。  木娃对妈妈说:“妈妈,送到这里就可以了。”  妈妈对木娃说:“木娃,放了假要赶快回来啊。”  “好的,妈妈。”  “木娃,木娃……”  在妈妈的哭声中,木娃上了火车。一
出发。  一辆单车,一张地图。  最喜欢小区门口那一段长长的下坡路。骑车飞驰下去,听着耳边呼呼的风声,有种奇妙的快感。旁边的景物在迅速后退,那一刻,感觉自己像是在飞。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正是因为对于身边的景色太熟悉了,所以才觉得少了许多新鲜感。而陌生的地方,总会有不一样的景色等待着我们去追寻,去探索。  看着地图上陌生的地方,循着路线,一点点地接近自己的目标,让人有种莫名的收获的快感。  走过
人民军队走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从此有了自己的武装。自那时起,人民军队在党的旗帜下一路前行,英勇投身为中国人民求解放、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谋复兴的历史洪流,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历史告诉我们,党指挥枪是保持人民军队性质和宗旨的根本保障,这是我们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节点回望强军征程,必须坚持的根本经验就是全军将士要始终在党的旗帜下行动和战斗
九月的清晨,秋日爬上校园的树梢  从繁密叶间,洒下金色的光辉  每当经过这里,我总會想起  您的眼眸里那闪耀的温暖目光  您总是比我们快些  在我们睁开惺忪睡眼前  在我们踩着铃声冲进教室前  您就已经为我们种下星辰大海  日子昂首阔步前进着  一棵树慢慢变成森林  您依旧伴着泛黄的课桌  隔着黑板飘落的粉末,祈祷着  新叶的生长
人,终其一生都是在不断地行走罢了,只是,定要记得那最初的起点。  ——题记  这个世界一直在不停地改变着,悄无声息,不知疲倦,它丝毫没有考虑过别人的感受,一直在行走,不停地在变化。于是,慢慢地巧妙地隐藏了它本来的样子。有多少人不是这样?我们一直都在成长,变化了模样,也变换了心肠,在生活在社会在职场在学校中不断地碰撞。经历总会磨平它最初的想法,磨平你原本坚硬的棱角,变得世故变得圆滑,变得学会面对什么
诸葛亮(181~234),刘备著名的谋士,蜀汉王朝的创建人之一。  诸葛亮在人们眼中是具有超自然能力的。在许多中国戏曲和故事里,诸葛亮都是一个很受欢迎的人物。  传说,刘备,一个小的军事人物,他听说了诸葛亮的智慧,于是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诸葛亮辅佐刘备组织了一支大軍,建立了王朝。  刘备对诸葛亮的智慧仰慕不已,以至于他临死时告诉儿子要听从诸葛亮的建议,并告诉诸葛亮,如果他儿子不行的话,诸葛亮应该称帝
一  哪吒又开始捣鼓他的新发明了。  哪吒刚一出生就带着两样法宝——混天绫与乾坤圈,长大之后又陆续配备了火尖枪、风火轮、金砖等。长期与法宝打交道的后果,就是他对法宝有着浓厚的钻研兴趣。  以武王为首的周正跟以纣王为首的商打仗,因此对法宝“求贤若渴”。哪吒热爱发明这件事,姜太公十分支持。他鼓励哪吒:“多发明一些优秀的法宝,帮我们打胜仗,那才好呢。”  今天哪吒发明的东西,名叫“定身粉”。顾名思义,这
青蛙和蝸牛  持续着温暖漫长的梦  穿羽绒服的小麻雀  不再叽叽喳喳地争吵  它们依偎在  铺满月光的树洞里  屋顶上的炊烟和雪花  编织着一条轻盈的围巾  灶火的风箱旁  一个托着腮帮的少年  坐在离春天最近的地方  闪着若有所思的眼眸
梁晓声 当代著名作家、中国影视编剧,连续多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自1984年起,梁晓声的姓名一直被载于美、英、澳三国的《世界名人录》。他的多部作品被译为英、法、俄、日等多种语言,在中国及世界文坛都有着巨大影响力。其代表作品有《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年轮》《知青》《人世间》等。  《人世间》是梁晓声新近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书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书中以周氏三兄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