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复合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及微观组织演变规律研究

来源 :热加工工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ingak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挤压态AZ31镁合金进行了压痕-压平复合变形工艺实验研究,分析了复合变形工艺参数对镁合金动态再结晶组织及孪晶组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复合变形后,AZ31镁合金的微观组织呈现孪晶组织和动态再结晶组织.复合变形系数和变形温度对镁合金微观组织影响明显.随着复合变形系数的增大和变形温度的提高,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随之增大,动态再结晶组织逐渐增多,最后覆盖原始孪晶组织,得到分布均匀且细小的等轴晶,有效改善了镁合金材料的组织性能.
其他文献
采用不同的开轧温度和终轧温度进行了SN490B-VSr新型微合金化建筑耐火钢试样的轧制,并进行了力学性能和高温耐火性能的测试分析.结果 表明:随开轧温度、终轧温度的升高,试样的室温、高温强度和高温耐火性能先提升后下降.在1045℃开轧温度、820℃终轧温度轧制的试样,高温抗拉强度、高温屈服强度最大,高温屈强比与室温屈强比的比值最大,试样的耐火性能最好.SN490B-VSr微合金化建筑耐火钢试样的轧制工艺参数优选为:1045℃开轧温度、820℃终轧温度.
采用不同的机械振动频率进行了490MPa级建筑耐火钢的搅拌铸造,并进行耐火钢显微组织、室温及高温力学性能的测试分析.结果 表明:机械振动搅拌铸造可细化建筑耐火钢组织,提高耐火钢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及抗火灾能力.随机械振动频率从0逐渐增加到55Hz,耐火钢的室温及高温强度、25℃屈强比、600℃屈强比、600℃屈服强度与25℃屈服强度的比值均先增大后减小,耐火钢抗火灾能力先提高后下降.与不采用机械振动搅拌铸造相比,采用机械振动频率35 Hz搅拌铸造的耐火钢的25℃屈强比从0.71增大到0.79,600℃屈强
在Ti-6Al-4V合金的连续轧制过程中,变形温升对棒材组织转变有重要作用,影响棒材性能的均匀性.本文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对Ti-6Al-4V合金棒材的轧制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各道次棒材中心处应变、应变速率对变形温升的影响规律.基于变形温升规律的分析,对轧制温度进行优化,并比较了工艺改进前后的组织形貌.结果 表明:第10道次轧制(椭圆-圆孔型)变形引起棒材中心温度快速升高,致使中心位置的α相含量减少和β相含量增多,棒材横截面出现宏观缺陷,组织分布不均匀.
对C-Mn-Si-Al高强钢进行了不同温度淬火+回火试验,采用SEM、XRD、拉伸试验等研究了不同温度淬火对C-Mn-Si-Al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660~780℃不同温度淬火+回火的C-Mn-Si-Al组织主要为马氏体+铁素体+残余奥氏体.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C-Mn-Si-Al试验钢中奥氏体含量先增加后减少,740℃淬火+回火的C-Mn-Si-Al试验钢中奥氏体含量达到最大值,为33.5%.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C-Mn-Si-Al钢的强度逐渐升高,伸长率和强塑积先升高后降低,740℃淬
分别利用空气锤和液压锤多次镦拔锻造出了塑性良好的低密度高强铌合金棒材,并通过OM、SEM观察,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锻造方式对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采用空气锤锻造时,合金所受的冲击力大,易应力集中而开裂,变形不易深入,微观组织不易均匀,塑性较差,断口主要表现为准解理断裂和韧窝断裂的混合断口;使用液压锤锻造时,合金受静压力作用,变形易深入,微观组织较均匀,塑性较好,断口为韧窝断裂断口.液压锤锻造可有效改善合金的微观组织,从而提高合金的塑性.
探究了影响缝隙射流冷却高温金属材料的因素,重点研究了不同射流角度和不同射流速度对传热速率的影响.实验中,镍基合金7216试样加热至850℃,研究了不同射流角度(25°、45°、65°、90°)和不同的射流速度(3.5m/s、4.8m/s、7.8m/s、12.0m/s)对DNB温度以及沸腾曲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射流冷却具有极强的冷却效果,故实验结果不能捕获莱顿弗罗斯特温度.射流角度的减小及射流速度的增大,促进了冷却速率的急剧增加.在射流角度为25°时,冷却效果最佳;在最大射流速度12.0m/s时,冷却速
利用气体保护法制备了Mg-3Al-1.5Sc合金,并进行了变形量20%的轧制.对板材进行了合金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分析,研究了轧制对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添加Sc元素可以有效地形成Al3Sc硬质相颗粒,与铸态组织相比,轧制可明显提高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提高合金的塑性,并随着加载速率提高表现出应变率强化效应.
某铜钢复合板弯片由于弯曲半径小,在冲压成形中易出现开裂和褶皱问题.本文采用ABAQUS三维有限元软件模拟了复合弯片热成形,分析了模具圆角、拉深模具间隙对复合弯片的成形应力及厚度的影响,确定了模具参数,并进行了弯片成形试验.结果 表明:增大凹模圆角可以降低复合成形应力及厚度变化;在拉深间隙1mm时可以得到较低的成形应力及厚度减薄;模拟的复合弯片成形厚度变化与试验成形的弯片厚度变化基本一致.
为了研究临界应变再结晶法单晶制备技术,对具有不同初始晶粒尺寸的纯铝与Al-1.8at%Ga合金在小变形条件下的再结晶行为开展了实验.结果 表明,粗大纯铝晶粒可通过临界应变再结晶法制备,其临界应变量随再结晶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镓元素添加后提高了铝的晶界迁移速率,使得A1-1.8at%Ga合金的再结晶临界应变量小于纯铝.纯铝再结晶临界应变量随初始晶粒尺寸的减小而降低,粗大初始组织更适于临界应变再结晶法单晶制备.
在变形温度300~460℃和应变速率0.01~5 s-1下,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机对喷射成形2195铝锂合金进行了高温热压缩试验.研究了该合金热变形过程中高温流动行为,利用线性回归方法拟合了峰值应力、应变速率以及变形温度间的本构关系,得到了变形激活能.结果 表明:合金的变形激活能为155.049 kJ/mol,有效热加工窗口为410~460℃和0.01~0.5 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