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艺术初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liang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性教学是新时期的教学趋向和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其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学生;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238-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最根本的任务就在于培养新一代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而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家庭教育、社会实践都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的途径,但其中最基本的是课堂教学。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注重多渠道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根据教材的特点,确定每一课的创新性教学目标。为达到目标,注意运用启发性原则,在课堂教学艺术方面精挑细啄,教学效果显著。下面谈谈我们的实践和体会: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开放式”课堂是创新性语文教学的前提
  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自由、平等、宽松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教育可以成为创新的摇篮,也可以成为创新的坟墓。那种不民主、压抑的教学气氛是窒息创新火花的主要因素。在课堂上,学生喜欢的是教师和蔼可亲的笑容。如果教师紧绷面孔,就会拉远师生间的距离,产生一种无形的陌生感,导致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无从产生。而课堂中教师巧妙的设问与适当的点拨,也有利于学生在畅所欲言之中有所发现。“封闭式”的课堂教学只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潜能。只有在民主、合作的“开放式”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得到自由飞翔,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草原》时,我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老舍先生为什么把几十里外欢迎客人的队伍比作‘一条彩虹’呢?“学生沉默了。于是我便提示他们想想彩虹的形态、颜色,再读读课文,联系重点词语,四人小组讨论一下,画出简笔画,然后说说理由。接着,我走到学生身边,和他们一起讨论,适当点拨。后来,学生的思路豁然开阔了。学生甲说:“彩虹有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课文中写蒙古族同胞‘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就好像彩虹的七种颜色。”学生乙说:“从插图上可以看出小丘是弧形的,迎客的队伍出现在小丘上,从远处看,真像弧形的彩虹。”我接着问:“为什么彩虹是‘飞’过来的呢?用‘飞’字好吗?好在哪里?”学生通过争论,最后得出答案:‘飞’字说明这支队伍在远处快速行进,表现出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急切赶到几十里外欢迎客人。在理解的基础上,我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这个句子,读后用彩笔为自己创作的简笔画染上色彩。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一直以亲切的笑容面容对每一个学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我耐心地聆听学生错误的答案,用温和的话语帮其纠正错误,使每一个学生上课时都如沐春风,为学生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开放式”课堂氛围。
  二、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动机是创新性语文教学的基础
  求知欲是学习者的一种内驱力。这种内驱力能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课堂上,学生对某个问题产生好奇心,或对某种事物感兴趣,能直接产生学习的动机,点燃求知欲望的火花。
  例如我指导学生学习《一个苹果》这篇课文时,我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吃过苹果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吃过。”“你们一定觉得很奇怪,苹果是很普通的呀!我们班里的同学是没有一个没吃过苹果的。”此时,学生的好奇心已经被激起,老师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呢?我接着说:“可是你们知道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在抗美援朝战场的一个防空洞里,一个苹果的重要作用吗?你们想知道围绕这个苹果发生的动人故事吗?今天我们学习《一个苹果》这篇课文。”到此,学生的好奇心已经完全被激发出来了。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急于想知道课文的内容。这时他们掌握的知识一定是最牢固的。而在这种状态下,他们的创新意识也会随之萌发,在课堂上表现出主动思考、大胆质疑的倾向。
  又如当我布置学习预习《威尼斯的小艇》这篇文章时,我对学生说:“同学们,下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看谁能找出有关本文的资料,让大家知道更多有关威尼斯的情况。”对这个问题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读书报、上网查阅搜集资料。到了上新课的时候,许多学生都能积极发言。学生甲说:“我知道威尼斯这个城市建筑在118个岛上,全市有117条大河道,由400多座各式各样的桥把整个城市连接起来。”学生乙说:“我知道威尼斯有‘水城’、‘百岛城’、‘桥城’之称。”学生丙说:“我还知道1980年3月,威尼斯与我国的苏州市结为姐妹城。”……这样,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有效地扩展,学习动机成为他们的主动求知、创新学习的源动力。
  三、指导学生运用学习策略是创新性语文教学的关键
  创新性语文教学强调使学生学会学习,灵活运用学习策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把“学会求知”列为未来教育“四大支柱”之首。可见,学会学习是未来人学会生存的最基础性前提。新世纪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是终身教育,未来社会是知识化社会。要学会学习,就有一个运用学习策略的问题。学生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寻找独特的方法,善于捕捉机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就一定要掌握学习策略。在语文教学中,我注意精讲多练,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内进行自学,从而产生一些独特的见解。在自学过程中,我主要引导学生采取如下的自学策略:
  (一)抓住课后问题进行自学。课后问题往往是一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围绕课后问题,学生通过自学,从中找出答案,也就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
  例如《蛇与庄稼》一文中提出了这样的课后问题:“为什么田里有了蛇,庄稼就能收到好收成?为什么看哪个村子的猫多还是少,就可以知道那里的苜蓿长得怎么样?”学生围绕这个问题,通过反复阅读与小组讨论,终于发现蛇与庄稼、猫与苜蓿之间的复杂联系,使问题迎刃而解。通过自学,学生还联想到不少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食物的复杂联系,并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它们的规律。
  (二)通过品词赏句进行自学。一篇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往往能燃起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火花。通过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学生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指导学生自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要求学生反复朗读描写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特点的句子:“漓江额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漓江额水真绿啊,绿得……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通过感情朗读,学生的头脑中出现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桂林山水图,真正体会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通过自学学生还能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桂林绮丽、迷人的风光。
  另外,我们还指导学生通过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进行自学,或通过查阅字典、课外书刊进行自学,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有所创新。
  四、课堂操作实践是创新性语文教学的延伸
  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潜能。特别是学生在课堂上的操作实践,有利于创新思维的拓展与延伸。
  例如《小木船》一课中讲到:“‘我’不小心摔坏了陈明的小木船,他很生气,拿起‘我’的小木船使劲摔在地上,俩人的友谊从此破裂了。”我对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陈明,当‘我’不小心摔坏你的小木船事,你会说些什么,又会怎样做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让学生与同桌合作,一个扮演陈明,一个扮演课文中的‘我’,自导自演这一件发生在同学之间的事。在表演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均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有时还可以看到学生独特、有创意的一幕。
  总之,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性教学是新时期的教学趋向和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其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数学思维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重要课程。在现代社会,各个领域岗位中皆存在数学问题,生活中更是如此。因此,教师要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233-01  引言  数学是小学时期的基础,也是小学生认为非常难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240-01  中學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它的重要程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许多老师仅仅看到的是作文的可观分值,忽视它本来应该具有的审美意义。于是在一些个人观念的驱使下片面强调作文的应试技巧和应对方法,把它本身的内涵抛到了一边。这是教育的损失。因此,语文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观点,从更高的层次上去认识为
期刊
【摘要】PLC应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教学中,通过企业调研、校企合作等方式,共同分析确定岗位职业能力与工作过程,通过把本课程所要求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借助不同设计任务的完成及调试实训引入相关的专业知识,倡导学生“做中学”,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技能应用,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兼顾,培养学生PLC技术的应用能力,并养成文明生产的习惯,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拓展的后劲
随着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微型计算机(以下简称MC)已出现在铸锻机械的控制中。本文在概括介绍我国第一台锻压设备MC控制系统的同时,重点阐述并探讨了MC控制系统的现场安装与调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爱学”,教师中“不爱教”的现象,以提高高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为目的,提出了在班级中成立教学策划导演组的教学实施方案。文章介绍了教学策划导演组建立的方法及如何策划导演教学内容,同时用具体的实例展示了教学的过程及预期的效果。文章旨在对高职院校的高效课堂教学能有所参考。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策划导演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B
【摘要】对于中职英语教学来说,怎样优化教学质量,始终是一个热点问题。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用微课能够打破传统空间以及时间的限制,实现针对性教学目标,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对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微课的有效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相应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微课;中职英语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2
【摘要】微课程具有短小精悍、运用灵活等优势,不仅能够更好的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同时还可显著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所以,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融入“微课程”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激发学习兴趣。基于此,文章就微课程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
目的 探讨MRI对血管压迫性偏侧面肌痉挛(HFS)的诊断价值.方法 常规MRI加3D-TOF-MRA脑干薄层扫描18例HFS患者,分析MRI表现,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1)患者症状侧神经
【摘要】微信公众号作为信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加快了现代教育教学改革步伐。在汽车维修教学中,应用微信公众号,可以更好地方便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高效地理解、消化专业知识。本文就微信公众号在汽车维修教学的实践作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微信公众还;汽车维修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U47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23
目的探讨正常恒牙及牙槽突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方法30例正常牙恒牙与牙槽突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窗宽3000~5000HU、窗位1200~1500HU进行观察。所有图像数据均进行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