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移植长期存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一例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og_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1例心脏移植长期存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原因、诊断和处理.方法对1例心脏移植术后存活8年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结果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好,恢复正常工作;血液生化正常;心电图无心肌缺血改变;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正常;心内膜心肌活检未见急性排斥反应征象;同位素心肌显像提示左室壁心肌放射性分布进行性减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冠状动脉弥漫性狭窄、右冠状动脉近段有一局限性严重狭窄(>90 %)、远端为轻度弥漫性狭窄,行右冠状动脉近段成形和支架植入,同位素心肌显像示左室壁心肌放射性分布明显改善.结论慢性排斥反应可能是导致移植心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原因;定期行同位素心肌显像检查有助于了解心肌血液供应;严重的局限性冠状动脉病变可应用冠状动脉成形和支架植入予以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 建立肾脏缺血预适应大鼠模型,探讨缺血预适应对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摘除右肾后,对左肾采用2 min缺血+5 min再灌注,4个循环后再缺血45min,建立大鼠肾脏缺血预适应模型.RT-PCR检测肾脏ICAM-1 mRNA表达.结果缺血预适应使肾缺血后Scr的升高幅度值减少,肾小管损伤减轻,髓质ICAM-1 mRNA表达降低.结论肾脏缺血预适应可从组织学和功能上
目的 探讨肝衰竭患者医院感染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1~2002年4月之间,住院患者中发生的医院感染败血症.结果医院感染败血症发病率为0.61%,病死率为14.29%,感染原发病灶以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及泌尿系感染为最常见,占总数的71.40%.临床表现多有高热症状,体温高于39℃的患者共71例,占总数的92.20%,热型以不规则热为主.最常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大部分致病
化疗是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治疗手段,随化疗剂量的提高,其缓解率及治愈率越来越高,但化疗引起不良反应也非常严重.2000年1月~2002年5月我院应用5-羟色胺(5-HT3)受体拮抗剂恩丹西
目的 探讨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大鼠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及细胞外基质(ECM)合成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Con)、单纯大鼠血清蛋白组(RSP)、糖化血清组(AGEs)和氨基胍组(AG).尾静脉注射AGE-RSP 6周后,采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印迹杂交等方法检测AGEs对大鼠肾皮质TGF-β1和CTGF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及EC
目的 观察跨越鼠背部正中线皮瓣内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方法在腰背部设计一跨越中线横形皮瓣,面积7cm×3cm,跨中线长度3 cm,皮瓣宽度为3 cm.在形成皮瓣术前及术后6、24、48、72 h及7、14 d时,中线区和远端采用非接触性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对鼠背部皮瓣的蒂部测量血流值,并观察皮瓣筋膜面的色泽、血管数目和轴向的变化,皮瓣边缘出血情况.皮瓣成活情况.结果皮瓣全部成活.跨越中线皮瓣在皮瓣掀起后的
江西通过贵溪市、余江县 5 %农村人口医疗消费调查和 7个试点县的基线调查 ,分别制定了省和试点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项目管理方案 ;并在强化政府责任 ,建立合作医疗
目的 采用股二头肌长头腱重建膝关节后外侧角韧带结构并探讨其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对23例膝关节后外侧角韧带结构陈旧性损伤患者,采用股二头肌长头腱进行解剖学重建.术中保留股二头肌长头在腓骨头的附着或者在远端的连接,分切出一个远端带蒂、宽8~10 mm、长16~18 cm的肌腱条,再将肌腱条纵行劈为前、后两半.将后侧半肌腱条反折重建胭腓韧带和腘肌腱,其股骨附着点位于腘肌腱的解剖学附着点,反折后的游离端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