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窗 心声音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BEN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志豪先生
  是一位十分活跃的优秀香港青年代表人物。他关心时事、关注公共事务,自2009年至今,在国内(包括台湾)的媒体发表时事评论文章500多篇,此外亦专注网络媒体及宣传相关的工作和服务。他热心社会服务,並担任诸多项社会公职,多年来,他积极参与也组织了许多社会活动。他希望透过服务,奉献社会,传递正能量,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近十年,发表时事评论文章500餘篇
  陈志豪先生从小就喜欢阅读,良好的阅读习惯也锻炼出了他的思考能力和写作才华。
  还在读小学时,他就经常自己去图书馆借书来看;每次同父母一起出去喝茶,他也必定带上一本书,大人聊天,他则看书;父母买来报纸看完後,他也会拿过来看看……可以说阅读是他少年时代最大的兴趣。
  培根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他在《论读书》中也写道:“读史使人明智,读史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物理学使人深刻……”阅读的好习惯也让陈志豪先生受益终生。他读过很多书,包括多本国家领导人的文集、中国文学作品、香港社会政治著作、商业管理书藉等,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智能,深受启发。包括执政党的历史,他也有所了解,採访中他分享了自己读长征故事的体会:共产党在何其艰难的条件下,完成这次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後的历史壮举,“长征精神让我深深佩服,我想,長征如此艰难的关都能渡过,还有什麽难关是过不了的”。
  中学时,他已经参加了校内外许多跟写作有关的比赛,斩获过不少奖项。从2009年开始,他陆续在香港媒体发表时事评论文章,近十年里,他在海峡两岸暨港澳的媒体发表评论已超过500篇,曾被《人民日报》《参考消息》、人民网、新华网及不少地方媒体转载。
  青年政策、房屋政策、与基本法有关的议题都是他比较关注的,评论也大多围绕此展开。“写时事评论,最重要的是先要了解社会在发生什麽事,然後得出感觉和判断,这个事做得对或错,将会如何发展,还有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夠,再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改善。写评论无非就是把这些综合,用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陈志豪先生分享写作经验说。
  网络媒体对青年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除了写时事评论,陈志豪先生还是香港新媒体发展研究中心董事,网络媒体及宣传相关的服务,也是他的工作内容之一。包括舆情的分析,例如帮助立法会议员做一些政策研究方面的工作,为部分区议员做好顾问工作等等。
  其实陈志豪先生所做的工作与他本身学的专业並不一致,为什麽他会选择网络媒体相关的工作呢?“我希望能发挥自己的才幹,做一些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同时我也希望所做的事是对社会有好处、有影响力的。”他有着自己清晰的人生态度,他也明白网络媒体对青年的重要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着改变。网络媒体已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年轻人,打开手机,即可透过不同渠道接收到方方面面的资讯。“对香港青年来说,透过网络来了解社会的比率远远超过透过传统媒体,特别是纸媒。即便是过去不喜欢看书看报的人,现在也会翻阅手机。而且,网络媒体的即时留言和回应的空间渠道很多,也很重要,改变了传统媒体只能夠单向发放的传播方式,可以启发一些青年去思考,或者去批评。”陈志豪先生认为,网络媒体的特性自然能夠培养年轻人发表意见的习惯,故网络媒体对香港青年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他希望能尽己所能贡献一份力量。每当看到自己发表的评论文章,通过网络媒体传播,有人关注、留言和讨论,除了传统媒体转载,也有不少网民转载,内心的满足感油然而生。“我很喜欢现在的工作,也会继续坚持下去。因为,这些工作是有意义的。”这是他坚持的理由。
  促进内地与香港交流与合作
  他是一个活跃的青年代表人物,且有一颗热爱服务的心。他曾组织举办过许多社会活动,比如邀请一些政府官员、立法会议员同部分香港青年对话沟通,促进建制内的领袖与年轻人之间的了解和联繫。他也积极参与了不少社团服务和社会义工活动,他几乎每周都会花几十个小时在地区服务上。“除了舆论上的正面影响,我也希望透过实实在在的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透过服务,将正能量影响更多人”。对陈志豪先生来说,服务的过程,也是对社会奉献的过程,他在服务的过程中收获了满足,因为有了奉献,人生才更有价值。
  此外,陈志豪先生还担任着广西南宁市政协委员,以及多个地区的海外联谊会理事,身体力行地投入到促进香港与内地交流合作的工作中。每年,他都会去南宁许多次,在他眼里,南宁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既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城市,也是连接东盟的重要窗口。然而,香港与南宁之间的联繫现时並不十分紧密,甚至不是每天都有直航航班。因此,如何促进南宁与香港在各方面的交流合作,是他在政协提案里非常关注的。“现在香港直飞南宁的航班不多,因而在时间选择上弹性比较小,相信香港高铁开通後,香港人去南宁会方便很多,也会刺激更多港人到南宁发展。”
  近些年,香港与内地的关係日益紧密,陈志豪先生也相信,在“一带一路”倡议里,香港能发挥本身在金融、法律等方面的优势,既帮助内地企业走出去,也为国外企业走进来做好服务,扮演好“联繫人”的角色。另外,他也谈到了“互联网+”,他认为这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香港在这方面还要向内地多学习。
  爱国爱港 情真意切
  今年,香港迎来了回归祖国20周年的重要节点,全城悦动庆回归。而在7月1日纪念日到来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视察香港,出席系列活动,並检阅了解放军驻港部队。陈志豪先生当天也有幸受邀观看了阅兵,虽然是两三百米开外见到主席,内心仍难掩激动,他感受到的是大国领袖的风范,以及一个国家的日趋强盛。回归20周年,也将成为他永远的纪念。
  回想20年前的7月1日,陈志豪先生至今仍觉历历在目,虽然那时他才10岁。“那晚我很晚才睡,一直看完了於6月30日晚至7月1日凌晨在会展中心举行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主权交接仪式。”他回忆说,虽然年少,但隔着荧屏仍能感受到一阵阵激动,不止如此,“7月1日一大早,我父亲买回来了很多当天的报纸,他对我说,‘这些报纸要留下来,这将是记录重大历史的珍贵资料’。那些报纸,一直好好地保留到了现在。”
  父亲说那一番话的心情,或许当时的他不能完全体会。但时至今日,当他再次在网上观看到香港回归主权交接仪式时,内心的激动之情不减,反而更加强烈。陈志豪先生表示,作为香港的一份子,作为祖国的一份子,能有幸见证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时刻,除了无法忘怀的激动,还有一份扬眉吐气的自豪感。而今日,又亲历回归20周年,他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
  “我父母是中国人,我自然也是,打从出生的那一刻起,这就是不可改变的现实。所以,除了个人的生活好起来,我也希望见证国家更加富强。同时,我非常希望自己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希望看到中国梦早日实现。”他动情地说,情之深,意之切,溢於言表。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陈志豪先生的名片上写着这样一句话,还有“心善则美,天道酬勤”八个字,並以此勉励自己,衡量自己。他勤勉,他热忱,他充满正能量,他也为年轻人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
其他文献
谢伟森先生  一位清瘦高挑、亲切温和的长者,虽说离乡半个多世纪,但只要一提起家乡中山,那里仍是他梦牵魂萦的地方。他在众乡亲的推荐之下,多届担任香港中山侨商会会长,与会员们同心同德,团结互助,经常结伴回乡探亲、捐资助学、敦睦乡谊,造福桑梓。  “我们香港中山侨商会是一个有过百年历史的侨团,之所以能发展至今,凝聚起大批中山侨胞,离不开中山精神的影响和前辈的付出。这个会发展至我们这一辈,仍旧具有强大的影
期刊
9月12日23时58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顺利完成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试验。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後组织实施的系列拓展试验项目之一,旨在验证货运飞船的快速交会对接能力,进一步发挥任务的综合效益,为我国空间站工程後续研製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技术基础。中国也是继美国、俄罗斯之後第三个独立掌握近地轨道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9月12日17时24分,地面判发指令,控
期刊
日前,有“中国版诺贝尔奖”之称的第二届“未来科学大奖”在北京揭晓。清华大学教授、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北京大学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教授许晨阳分别获得“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奖金各为100万美元。  施一公1967年生,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运用生化和生物物理的手段研究细胞调亡的分子機制、重要膜蛋白以及细
期刊
巴西华人中医针灸师宋南华23日成为拉丁美洲国家人文科学院的新任院士。为了表彰他一直不遗餘力在巴西医学界和社会推广传播中医针灸医学文化,以及在医学领域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拉丁美洲国家人文科学院是总部设在巴西利亚的一个学术性机构,由来自拉丁美洲23个国家的250名院士组成,其宗旨是加強推动拉美各国的社会科学文化领域方面的沟通、联繫和合作交流,並与世界各国相关机构进行学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此次共有12
期刊
当地时间9月25日,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纽约大学出席纽约大学“校长奖章”授奖仪式。纽约大学校长汉密尔顿向刘延东授予纽约大学最高榮誉“校长奖章”。  刘延东在致辞中表示,近10年来,我见证和参与推动了中美人文交流的蓬勃发展。我亲身体会到,人文交流作为中美关係的“地基”,是值得高度重视、需要长期投入的事业;两国教育合作是互利共赢的事业,更是塑造未来的事业。近年来,纽约大学与中国的合作卓有成效,希望纽约
期刊
日前,2017年国际排联女排大冠军盃在日本收官,中国女排3比1击败日本,以五战全胜的成绩夺得冠军,这也是中国女排继2001年後,时隔16年再夺该项赛事冠军。四局具体得分为25比22、24比26、25比18、25比16。  本届大冠军盃,中国女排首场比赛以3比1逆转美国;第二场面对巴西,在决胜局5比10落後的情况下上演大翻盘,最终以3比2获胜;随後,中国女排以3比0连续击敗了韩国、俄罗斯,四战全胜高
期刊
乌克兰国家艺术科学院9月26日举行仪式,该院院长、著名画家安德烈·戚培根向两位中国画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劉孔喜和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院长王承昊颁发荣誉院士证书。  戚培根说,近年来,乌中两国在美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日益紧密,两国美术院校代表团和美术家互访不断,在相互借鉴和学习中,双方美术家都从对方的艺术成就中汲取营养,提高了技艺,拓宽了视野,並建立了深厚友谊。鉴於刘孔喜和王承昊取得的艺
期刊
陈群平先生  在香港繁华的街头,经营着一家看似不起眼,但已是百年老店的保仁堂。他出生於医学世家,自小在保仁堂耳濡目染,深知中医之精要,受父亲的影响更懂医德之可贵。从广东到海南,从海南到香港,上山下海,他一路走,一路学,一路医。如今60年过去了,保仁堂上上下下,病人来来去去,唯一不变的是其悬壶济世之心和救死扶伤之志。  海南十三年,走到哪里医到哪里  中医,诞生於原始社会,形成於春秋战国,这门在中华
期刊
萧国健博士  香港知名的地方史专家,他在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中,静守着香港历史的研究、推广与记录。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自小对历史有着浓厚兴趣的他,对香港历史、古物古蹟深入研究,几十年来参与了多项与香港史有关的政府研究工作,出版著作几十部,发表中外文化几十篇。多年来,他用脚丈量大地,用笔记录古今,用思想上下求索,只求耕耘,不问收穫,在推广香港历史领域卓有贡献,获香港政府颁授荣誉勳章,成为“研究、推
期刊
梁永棠先生  在诗人余光中笔下的诗中,邮票承载的是一抹乡愁,“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在现实生活中,一枚枚小小的邮票,卻是一个个大大的世界,它用丰富的艺术形式记录下了特殊时空下的人物和盛事,更承载着集邮爱好者梁永棠先生六十多年的深厚情结。中学时代,还是十一二岁小夥子的他跟随人们开始收集一枚枚小小的邮票,从最初的跟随到最後的喜爱与痴迷,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他与邮票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收藏邮票中感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