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企业的弊端主要源于产权不明晰及政企不分,以致其改革的目标是将传统公有制企业改造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实现这一目标有很多途径,其中通过改制重组上市使国有企业快速向市场经济主体转变,是众多改革方案中最便捷有效的方法。
一、“原整体续存”改组模式
“原整体续存”改组模式是指将被改组企业的全部资产投入股份有限公司,以之为股本,再增资扩股,发行股票和上市的改组模式。按照该模式进行改组,企业的组织结构在原企业组织机构的基础上,由原有管理体制转换为适应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体制。
“原整体续存”改组模式的主要优点:1、速度快,成本低,企业可以整体包装上市,一般不存在对部分资产的剥离,重组的程序简单、效率高。2、对原企业的影响较小。原企业的设备、厂房、原材料、人员、生产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改组之后不会发生重大变动。3、企业日后的关联交易较小。由于企业是整体改制上市不会派生出关联企业,故关联交易比较少,有利于日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
“原整体续存”模式主要适用于规模较小的企业集团的改组,适用于中小市县所属的国有企业以及单一品种的生产企业。
二、“并列分解”改组模式
“并列分解”改组模式是对原有企业进行横向的“一分为二”的处理的改组模式。将被改组企业专业生产的经营管理系统与原企业的其它部门如社会负担部门相分离,并分别以之为基础成立两个(或多个)独立的法人,直属于原企业的所有者,原企业的法人地位不复存在,再将专业生产的经营管理系统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并将其推向市场。
“并列分解”改组模式的主要优点:1、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日后的竞争力。将优质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人力资源以及其它资产完整地投入上市公司,可全面优化上市主体,有利于上市公司日后提高竞争力。2、使非上市机构的社会职能社会化。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人员分流及安置,将与上市无关的、具有社会职能的机构,如学校、医院、公安、消防、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推向社会,使其逐步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走向市场。3、优化上市公司管理层次。将与上市公司无关的非经营资产剥离后,有利于上市公司按照《公司法》规定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并列分解”模式主要适用于规模较大的企业,适用于改组的进度和成本具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一般来说进度较慢、成本较高。省属国有企业及某些地市的大型企业,以及多品种生产经营的国有企业。
三、“串联分解”的改组模式
“串联分解”改组模式是对原有企业进行纵向的“一分为二”处理,形成“母子公司”体制,上边设立一个“母公司”(总公司、控股公司),下边为一个“股份公司”(子公司)。实践中的倾向是将主要的行政管理力量和辅助工厂、社会负担等部分放在上边的“母公司”、“总公司”中,将生产主体部分构建为下边的“子公司”、“股份公司”。
“串联分解”改组模式的主要优点:l、与“并列分解”改组模式一样,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日后的竞争力,使非上市机构的社会职能社会化及优化上市公司的管理层。2、有利于上市主体的负债改组和削减冗员。在股份制改组实践中,被改组企业的债权债务的划分一般由原企业与改组后的股份制公司签订协议书,以明确各自享有或承担的债权债务,使上市公司得以有效筹资或将一定数量的负债转移到控股公司,提高上市公司的运行效率。上市公司的红利交给集团公司或控股公司,有利于集团公司从整个集团的利益的角度来运作经营。
“串联分解”改组模式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适用于归属于部委的国有大型企业、省内跨地区的国有企业及多品种生产经营的国有企业。
四、“合并整体”改组模式
“合并整体”改组模式是指被改组企业的投入其全部资产并吸收其它权益作为共同发起人而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然后再增资扩股,发行股票和上市的改组模式。
“合并整体”改组模式的主要优点:1、改组时机的选择灵活。这种改组模式可以发生在公司上市之前,也可以发生在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之间、非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之间。2、购并对象选择灵活。这种改组模式既可用于横向合并,也可用于纵向合并。如果这些公司横向相关,即生产同种或同类关联产品,合并将有助于取得规模效益;如果这些公司纵向相关,即产品或业务属于上下游关系,合并则有助于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资本收益率。3、有利于增强上市公司的竞争力这一点基本上与前述“原整体续存”改组模式的优点相同。因为合并对象一般都是与上市主体有密切关系,如权益关系、产品关系、债务关系以及合并后提高竞争力的共同目的等,合并之后的上市公司能够更好地进行内部优化组合与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按照“合并整体”改组模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增加了股本,企业按照“合并整体”改组模式进行改组可使原企业的体制框架、内部管理制度以及人员结构等方面发生较大的变化,从而有利于上市公司按照新的方式运行。
“合并整体”模式主要适用于归属于市、县级规模较小的国有企业进行重新组合成跨地区规模较大企业的方式,以及国内企业为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重新组合成的特大型企业的方式。
五、“买壳上市”改组模式
“买壳上市”改组模式是指非上市公司或企业通过购买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并实现控股后,达到间接上市甚至直接上市的目的。买壳方式的本质是股权的转换,它可以通过股票二级市场实现,也可通过内部协议转让实现。买壳方式一般发生在无关联的企业之间。
“买壳上市”改组模式的主要优点:在技术操作上相对简单,可以绕开许多行政法规障碍。买壳上市的公司通过引入新的大股东注入优质资产,拓展更有发展前景的新项日、新产品,可实现经营结构与经济效益的改观。
“买壳上市”模式适用于企业拥有大量剩余资金,且属于行业的转型期的企业。
六、“资产注入。股权置换”改组模式
“资产注入,股权置换”改组模式指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集团母公司将其所属的企业的资产或权益注入拟上市公司或已上市公司,使其资产质量、股东水平、收益能力等符合上市要求;与此相关的实现形式往往是资产置换,即两个企业(公司)为调整资产结构,突出各自的主营业务,或出于特定的目的而相互置换资产的重组方式。
“资产注入、股权置换”改组模式是我国现阶段司空见惯改组模式,主要是母公司与其控股上市公司之间的资产置换,即将母公司的优质资产与上市公司的劣质资产进行置换。这种资产置换的优点:一是为取得配股资格,或获取较高的股价运作风险大大降低;二是可使表现欠佳的上市公司免予摘牌;三是可以调整生产经营结构,改变公司的经营战略,提高资产运作的效率。
“资产注入,股权置换”模式主要适用于在证券二级市场中,被证监会宣布限期扭亏的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国有企业之问的改制重组。
国有企业经过改制重组而后上市的模式选择问题,是一个相机扶择的问题。国有企业应当根据改制重组时所面临的环境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权衡利弊,恰当选择适当的模式。上述六种改组模式仅仅是对众多模式的粗略概括,实际这六种模式之问的界限并不都是很清晰的,在两种或多种模式之间兼收并莆,会发展出许多衍生模式。因此,在选择改组上市模式时,应当坚持大胆创新的思想。
一、“原整体续存”改组模式
“原整体续存”改组模式是指将被改组企业的全部资产投入股份有限公司,以之为股本,再增资扩股,发行股票和上市的改组模式。按照该模式进行改组,企业的组织结构在原企业组织机构的基础上,由原有管理体制转换为适应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体制。
“原整体续存”改组模式的主要优点:1、速度快,成本低,企业可以整体包装上市,一般不存在对部分资产的剥离,重组的程序简单、效率高。2、对原企业的影响较小。原企业的设备、厂房、原材料、人员、生产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改组之后不会发生重大变动。3、企业日后的关联交易较小。由于企业是整体改制上市不会派生出关联企业,故关联交易比较少,有利于日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
“原整体续存”模式主要适用于规模较小的企业集团的改组,适用于中小市县所属的国有企业以及单一品种的生产企业。
二、“并列分解”改组模式
“并列分解”改组模式是对原有企业进行横向的“一分为二”的处理的改组模式。将被改组企业专业生产的经营管理系统与原企业的其它部门如社会负担部门相分离,并分别以之为基础成立两个(或多个)独立的法人,直属于原企业的所有者,原企业的法人地位不复存在,再将专业生产的经营管理系统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并将其推向市场。
“并列分解”改组模式的主要优点:1、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日后的竞争力。将优质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人力资源以及其它资产完整地投入上市公司,可全面优化上市主体,有利于上市公司日后提高竞争力。2、使非上市机构的社会职能社会化。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人员分流及安置,将与上市无关的、具有社会职能的机构,如学校、医院、公安、消防、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推向社会,使其逐步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走向市场。3、优化上市公司管理层次。将与上市公司无关的非经营资产剥离后,有利于上市公司按照《公司法》规定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并列分解”模式主要适用于规模较大的企业,适用于改组的进度和成本具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一般来说进度较慢、成本较高。省属国有企业及某些地市的大型企业,以及多品种生产经营的国有企业。
三、“串联分解”的改组模式
“串联分解”改组模式是对原有企业进行纵向的“一分为二”处理,形成“母子公司”体制,上边设立一个“母公司”(总公司、控股公司),下边为一个“股份公司”(子公司)。实践中的倾向是将主要的行政管理力量和辅助工厂、社会负担等部分放在上边的“母公司”、“总公司”中,将生产主体部分构建为下边的“子公司”、“股份公司”。
“串联分解”改组模式的主要优点:l、与“并列分解”改组模式一样,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日后的竞争力,使非上市机构的社会职能社会化及优化上市公司的管理层。2、有利于上市主体的负债改组和削减冗员。在股份制改组实践中,被改组企业的债权债务的划分一般由原企业与改组后的股份制公司签订协议书,以明确各自享有或承担的债权债务,使上市公司得以有效筹资或将一定数量的负债转移到控股公司,提高上市公司的运行效率。上市公司的红利交给集团公司或控股公司,有利于集团公司从整个集团的利益的角度来运作经营。
“串联分解”改组模式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适用于归属于部委的国有大型企业、省内跨地区的国有企业及多品种生产经营的国有企业。
四、“合并整体”改组模式
“合并整体”改组模式是指被改组企业的投入其全部资产并吸收其它权益作为共同发起人而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然后再增资扩股,发行股票和上市的改组模式。
“合并整体”改组模式的主要优点:1、改组时机的选择灵活。这种改组模式可以发生在公司上市之前,也可以发生在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之间、非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之间。2、购并对象选择灵活。这种改组模式既可用于横向合并,也可用于纵向合并。如果这些公司横向相关,即生产同种或同类关联产品,合并将有助于取得规模效益;如果这些公司纵向相关,即产品或业务属于上下游关系,合并则有助于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资本收益率。3、有利于增强上市公司的竞争力这一点基本上与前述“原整体续存”改组模式的优点相同。因为合并对象一般都是与上市主体有密切关系,如权益关系、产品关系、债务关系以及合并后提高竞争力的共同目的等,合并之后的上市公司能够更好地进行内部优化组合与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按照“合并整体”改组模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增加了股本,企业按照“合并整体”改组模式进行改组可使原企业的体制框架、内部管理制度以及人员结构等方面发生较大的变化,从而有利于上市公司按照新的方式运行。
“合并整体”模式主要适用于归属于市、县级规模较小的国有企业进行重新组合成跨地区规模较大企业的方式,以及国内企业为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重新组合成的特大型企业的方式。
五、“买壳上市”改组模式
“买壳上市”改组模式是指非上市公司或企业通过购买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并实现控股后,达到间接上市甚至直接上市的目的。买壳方式的本质是股权的转换,它可以通过股票二级市场实现,也可通过内部协议转让实现。买壳方式一般发生在无关联的企业之间。
“买壳上市”改组模式的主要优点:在技术操作上相对简单,可以绕开许多行政法规障碍。买壳上市的公司通过引入新的大股东注入优质资产,拓展更有发展前景的新项日、新产品,可实现经营结构与经济效益的改观。
“买壳上市”模式适用于企业拥有大量剩余资金,且属于行业的转型期的企业。
六、“资产注入。股权置换”改组模式
“资产注入,股权置换”改组模式指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集团母公司将其所属的企业的资产或权益注入拟上市公司或已上市公司,使其资产质量、股东水平、收益能力等符合上市要求;与此相关的实现形式往往是资产置换,即两个企业(公司)为调整资产结构,突出各自的主营业务,或出于特定的目的而相互置换资产的重组方式。
“资产注入、股权置换”改组模式是我国现阶段司空见惯改组模式,主要是母公司与其控股上市公司之间的资产置换,即将母公司的优质资产与上市公司的劣质资产进行置换。这种资产置换的优点:一是为取得配股资格,或获取较高的股价运作风险大大降低;二是可使表现欠佳的上市公司免予摘牌;三是可以调整生产经营结构,改变公司的经营战略,提高资产运作的效率。
“资产注入,股权置换”模式主要适用于在证券二级市场中,被证监会宣布限期扭亏的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国有企业之问的改制重组。
国有企业经过改制重组而后上市的模式选择问题,是一个相机扶择的问题。国有企业应当根据改制重组时所面临的环境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权衡利弊,恰当选择适当的模式。上述六种改组模式仅仅是对众多模式的粗略概括,实际这六种模式之问的界限并不都是很清晰的,在两种或多种模式之间兼收并莆,会发展出许多衍生模式。因此,在选择改组上市模式时,应当坚持大胆创新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