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探讨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zhouwe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培养目标、学制、课程设置、学位论文等方面对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进行探讨与分析,并针对现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以促进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全日制;体育研究生;专业学位;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86-02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其教育结构也随着社会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出现了转变。2009年,教育部决定招收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这是继2005年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立后的又一次战略性调整,这意味着我国研究生培养类型从学术型向应用型人才的转变成为必然趋势。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近三年的发展中,规模不断扩大,已经为我国已经为我国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培养了近600名体育专门人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体育工作者认识和支持[1]。但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培养历程也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尤其是全日制的专业学位教育更是一种新型的培养模式,既要区别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特征,又不能照搬在职研究生的教育模式,所以积极探索和完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才能提高其教学质量,更大地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一、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现状
  (一)培养目标、学制的分析
  培养目标是指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所要达到的目的或规格[2],确立明确的培养方向首先要了解该专业学位的设置背景和目的。在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下,高层次的教学和科研人才主要来源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更多的从事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和管理工作,但由于以往体育硕士研究生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注重发展研究生科研能力,缺乏技术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学术型研究生不能很好地胜任实际教学工作,满足社会的需求。在这样的形势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从学术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转变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促进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教育部从2005年设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后,又在2009年开始招收以本科应届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且逐年扩大招生比例,继续推进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转变,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
  国务院学位办在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中对培养目标的描述是:培养在体育领域中,掌握坚实的体育基础理论、宽广的体育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体育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3]。可见,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应该是在某体育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突出其职业性的特点。但是,从对专家的访谈中获知,目前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研究生的培养规格并未达到目标所要求的,主要就是职业性的特点不鲜明。因为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主要招生来源是应届本科毕业生,他们没有职业经历,虽然在课程学习上注重技术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和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等这些专业人员比起来,在职业的专门性上缺少一些可塑性。此外,目前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一般都采用2年制,这种短学制主要就是为社会快速地培养高级专业人才,这就对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短时间内培养高级专业人才也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总之,目前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际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有一定的脱节,应针对应届本科毕业生的特点,在区分其与在职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职业认知的基础上,科学定位其培养目标。
  (二)专业与课程设置的分析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了4个专业: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社会体育指导。从近几年的报考情况分析,报考人数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两个专业上,竞赛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报考人数较少,这可能与学生的就业思想、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有关。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专业多从事学校体育领域的工作,就业范围相对宽广,而其他两个专业多面向体育管理和社会体育领域,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对这些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量相对较少。
  由表1可以看出,2009年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较非全日制做出了调整,公共课程少了一门科研方法,增加了教学实践课程,而且规定教学实践时间不少于1年。这些调整也充分说明了在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上,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符合培养目标对人才类型的规定,体现专业学位的应用性和职业性特点。但从对部分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访谈中获知,虽然很多高校都在国务院学位办下发的培养方案指导性文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对课程设置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但还是存在课程结构比例不当,实践操作课程不够,课程内容老化、重复,缺少前沿知识和未来职业的专门化教育。此外,很多高校的导师都是身兼数职,有的不仅担任本科教学,还要担任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这样容易造成混在一起教学,专业特色不突出。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下,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旅游管理人才成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首要任务。本文分析了传统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些思路。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92-02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在国家大力发
期刊
摘 要:医学领域中医学教育与人文精神密不可分,本文探讨在实际教学中由偏重于纯技术层面的医学教育到重视医学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的理论意义和方式方法,从而用新的健康观、生命观对待病人,摆脱病人是纯生物的影响,把生理疾病与社会、心理因素结合起来,促进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回归。  关键词:医学;教育;人文;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
期刊
摘 要:将PBL引入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根据仪器分析课程特点,阐述了该课程考核改革的必要性以及考核改革的目标和原则,设计了单元测试加单元形成性考核的考核与评价模式。  关键词:仪器分析;问题学习法;课程考核与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99-02  一、前言  《仪器分析》是化学、化工、环工、生化、食品、药物类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一
期刊
摘 要:利用解线性方程组的思想求解积分问题。  关键词:二元一次线性方程组;不定积分;定积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93-02  微积分是高等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而其中积分的求解更是方法繁多,技巧性强,给初学者带来不少困难。解线性方程组的知识中学里已经学过,即利用n个关系式求得n个未知数的值(n≥2)。同样有一些积分问题,单独
期刊
摘 要:近三十年来,学界就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从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启示、中国古代代表人物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54-0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
期刊
摘 要:目的是适应未来创新型中小学师资教育中专业化素质培养的需要,结合当前教师资格考评存在的问题,笔者从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及职业教育理论出发,对创新型教师的思想品德理论等通识课考评、学科专业课、教育技能课及教育实践等方面,作为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考核范畴,以此并提出创新型教师专业化人才考评内容应是多元化的综合结构,包括知识的综合性测验、能力的整体性考查、个性的综合化测评、教育实习、实践能力的鉴定等
期刊
摘 要:在信息化条件下,结合《数学实验》的课程特点以及现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在《数学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有效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数学试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105-02  为适应新形势下军队建设发展对院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军校面临的任务是不仅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而其中的特殊群体——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更加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随着高校与社会的进一步融合,职业指导对就业工作的推动作用日益得到普遍认可。笔者通过分析就业困难群体的成因、现状,来论述职业指导对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工作的积极作用以及职业指导的发展重点。  关键词:职业指导;就业困难群体;作用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物联网是21世纪的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物联网的定义和国内外物联网的发展现状,重点论述了物联网在高校的应用状况及物联网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物联网;发展前景;智能化数字校园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84-02  一、前言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
期刊
摘 要:我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诉法)对法院的一般地域管辖权规定的较为详细,且明确规定了一般情况下 “原告就被告”管辖原则,即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特殊情形下“被告就原告”的管辖原则,即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同时还对九个特殊类别的案件管辖权也做了详细规定,如侵权纠纷中由侵权行为地法院或被告住所地法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