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玩欧洲

来源 :译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78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一个有文艺情怀的老同学留言,说她或许今夏赴欧旅游。笔者闻言甚喜,当即邀约她来维也纳做客。于是,她给我发来了文艺东欧六国九天游的行程。行程里果然有一站:维也纳!
  霍夫堡皇宫、玛丽亚·特蕾西亚广场、英雄广场、国会大厦、黑死病纪念柱、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史蒂芬大教堂、金色大厅、市立公园,貌似很多去处,却是不出一小时就可以尽收眼底的老城印象。再加上一个美泉宫外观,就是文艺东欧六国游设计的维也纳之游。个人感觉如此浮光掠影,有些简单粗暴,也毫不文艺。因为历史被表层化,现实被回避开。欧洲诸多世纪积淀下来的文化,被“到此一游”的蜻蜓点水一扫而过,不,一扫而光;欧洲今日的真实图景和社会液态,也因一叶障目,被挡在视线之后,模糊不清。
  文艺东欧游的其他几个国家,包括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德国和法国。且不论德法并非东欧,就各国的参观路线看,似乎永远在教堂、皇宫、市政厅以及博物馆和音乐厅外围盘桓迂回,限于一个想逃都逃不掉的老城区中心区域。
  文化,需要慢慢品味,需要抚古思今。然而跟团的游客,或许有种“上了贼船”的无奈。没了时间和自由,只能“随波逐流”。走马观花花凌乱,在快闪的镜头里,人们舒舒服服地省去了思考;于匆匆的脚步间,大家心甘情愿地留下了遗憾。
  但如今国人出国,代表着重新崛起的大国形象。玩,总该玩得有模样、有底蕴、有视野、有讲究才好。同胞倘若初次来欧洲,对西方文化一无所知,纯洁如白纸,却碰到并不谙熟文史的导游,那么,就可能被误导,被任意信手涂鸦,吃到夹生大锅饭,乃至变味儿的馊饭。
  读文艺东欧游简单的介绍文字,发现其并不精准。如维也纳一站,对玛丽亚·特蕾西亚广场的描述被简化成“维也纳城区的一个广场,广场中间有个大的玛丽亚·特蕾西亚皇后雕像”。首先,玛丽亚·特蕾西亚不是皇后,是统治了哈布斯堡王朝半个多世纪,成绩斐然的赫赫女皇。其次,此坐落于环城大道一侧的法式园林广场,是最能体现维也纳博物馆文化群落的去处。广场两侧坐落着对称式的巴洛克建筑瑰宝,即美术史博物馆和自然史博物馆。两座博物馆与哈布斯堡王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广场的另一侧坐落着包括现代艺术博物馆、雷奥波德博物馆、儿童博物馆和艺术表演中心等在内的偌大博物馆群,那是维也纳人十分青睐、频频光顾的艺术休闲天堂。
  再看英雄广场,介绍文字称其“周围和附近有霍夫堡皇宫、总统府……”,不免令人啼笑皆非。英雄广场就是霍夫堡皇宫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谈到英雄广场,容笔者赘言一句:广场上那两座高大的青铜雕像,总是人们首先锁定的拍照对象,雕像分别纪念打败土耳其大军和拿破仑军队的欧根亲王和卡尔大公。但对奥地利历史感兴趣的人,便会留意广场一侧气势恢宏的巴洛克建筑物,那是奥地利国家(皇家)图书馆。图书馆二楼金碧辉煌的露台上,曾经发生过令奥地利世纪蒙辱的事件:1938年3月12日,希特勒在众人的欢呼声里,登上露台,宣称纳粹德国与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合并”。从此,奥地利历史陷入一段不堪回首的黑暗。
玛丽亚·特蕾西亚广场坐落于环城大道一侧,是最能体现维也纳博物馆文化群落的去处

  欧洲,即便走马观花地去玩,也能玩得精彩,玩出深度。预先做好功课,便可窥一斑而见全豹。出国游玩的时间总是有限,每去一处,不妨寻找一个支点,一个俯瞰古今风貌和人文习俗的支点。果真无暇做功课,则要找个好向导。好向导绝不会背台词,也不会停留在经典景点;好向导往往在当地生活多年,尘埃落定,懂当地人文地志;好向导可以谈古论今,带你抄取近道,如数家珍般直奔文化腹地。
  舉个米兰的例子。都知道米兰有个多莫大教堂,这个被美誉为大理石山的圣殿,是全世界最大的哥特式教堂。14世纪以来,种种历史瞬间,都浓缩在多莫大教堂的空间,如米兰赦令,达·芬奇的电梯,拿破仑的加冕。颇具象征意义的多莫大教堂,一般作为米兰游的重中之重,是导游必带的去处。但米兰是个多面体,今日米兰的风景线,更多在当代建筑的亮丽和米兰人心态的超前,而非文艺复兴或巴洛克古迹。若把时间欣然交给多莫大教堂,那么你看到的米兰,就是凝固在历史里的一面镜子,少了真实的影子。
Terrazza Triennale是家米其林星级餐厅,登上露台,可以俯瞰米兰全景

  去米兰游玩,好向导可能带你前往极具先锋派艺术风格的“文化博物馆”(Museo?delle?Culture),让你在其黑白空间强烈的光线对比里,感受米兰今日的审美情趣。好向导可能叫你登上Terrazza? Triennale餐厅的露台,俯瞰米兰全景,在新旧建筑的交替里,细品米兰今昔。好向导或许会领着你走进新落成的玻璃大殿,邀你喝杯咖啡,逛回书店,再感受一下米兰人的精气神儿。米兰著名的菲勒特里埃利基金会主席费尔特里内利先生曾言:“意大利的未来,要么发生在米兰,要么根本没有!”
  欧洲的文化,流转在大街小巷的空气里。你不紧不慢地溜达,就会被各种细节打动。印象纷至沓来时,文化已然曲径通幽,引人入胜。只要有心,那么无论观景,还是吃饭,都在打开一扇窗,造就一个解读文化的契机。
  比如吃饭。都说都柏林没吃的,去那儿旅游的人们,会下意识把脑子里的美食图关闭,不想口福的事儿。的确,从传统上看,都柏林的食物颇为寒碜。走进一家餐馆,摆上桌子的往往不是汉堡包,就是蒜头鸡胸肉,或者涩嘴的面土豆,想吃点儿蘑菇都难。都柏林有个笑话,说当地秘密警察曾兴师动众,跟踪前往一座山里的几位俄罗斯使馆家属,因为山里藏着爱尔兰军队的训练基地。可跟踪到最后,竟发现那几个俄罗斯人是在寻找蛋菇,一种在俄罗斯常见(瑞士、奥地利和德国等地同样),在爱尔兰却遥不可及的山珍。
  多数都柏林餐馆里的菜,首要的宗旨是让客人填饱肚皮,所以量比质重要一百倍。都柏林的饮食果真如此千篇一律,乏善可陈?愿意寻找都柏林好馆子的食客,会在市中心的Fallon?
其他文献
主持人:李主任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招办主任茶座。前不久,学校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新生,与此同时,又有一大批高二年级的同学迈入了高三,他们正在为进入大学做最后一年的冲刺
一rn当人们问起他在中国的职业时,史先生告诉他们说他是一位火箭专家.当人们流露出钦佩之意时,他又会出于谦虚,补充说他已经退休了.史先生是在底特律的一次短暂停留中,从一位
期刊
马库斯·梅灵不是三十四岁就是三十五岁,他自己也常常搞不清楚.他住着一套两居室的公寓,带一个小厨房,一个小阳台.跟他的邻居们所不同的是,他没有电视.他不看电视,而是读探险
期刊
马蒂斯登上了最后一座山,将威廉斯维尔的景色尽收眼底.他骑了三天的马,口干舌燥,一把老骨头了,他觉得浑身都疼.他一舔嘴唇就能尝到泥土的味道,一碰夹克就会有一阵尘土腾起.不
期刊
一rn铁路货车刚停下,星星就出来了,猛地一下让克里斯有点眼花.火车在上坡.他看见前方大约三英里处有一团灯光,比星光还要昏黄,他估计那就是达拉斯(得克萨斯州主要城市,重要的
期刊
我妈妈说,格温·哈洛以前是个花匠,在灯塔街上开了家花店,迈克叔叔因为第一个妻子的葬礼去了她那里买花.在那间店容整洁、生意红火的花店里,格温带着对鳏夫油然而生的同情,帮
期刊
第五十五章rn在夜色的掩护下,“信徒”隐藏在密密匝匝的灌木丛中,听着房子那边传来的笑声.楼下窗户里倾泻出来的灯光可以照到草坪上,但是,那灯光在照在他身上之前,就已经被黑
期刊
早期生活:放荡不羁rn1788年,拜伦出生于伦敦,出生地现在成了约翰-路易斯百货商店的一个分店.他年纪轻轻就沾染上了纵情声色的习气,这随了他父亲,一个风流成性的海军,人称“疯
期刊
当我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每逢晴好的夜晚,我都喜欢和祖父到雅典的菲洛帕玻斯山上漫步.到达147米的山顶,可以举目平视帕台农(Parthenon)神殿时,我总是不厌其烦地问祖父:rn“
期刊
坚持吐露真言rn虽然卡夫卡是一位以创作虚构小说而闻名于世的作家,但在现实生活中他却是一个非常真实的人.据他最好的朋友马克斯·布洛德所说,“绝对真诚”是卡夫卡之所以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