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取得的成绩及其多少,出现的问题及其大小,很大程度上是由课余时间决定的,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对课余时间的管理。一要学校和家庭为学生课余活动营造轻松、积极、健康、向上的氛围;二要家校联手协作,对学生的课余生活进行正确引导,适时指导,合理规划,有效监控;三是学校要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满足爱好,发展特长搭建平台;四是学校要将各种资源对学生开放,为学生课余时间开展有益的活动提供便利;五是教师和家长要与学生共同参加活动。
[关键词]学生;课余时间;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7-0081-02
哈佛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的差别要看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差别同样要看课余时间。因为中小学生每天正课加自习按8节课算,上课时间有6小时左右,除去睡觉吃饭时间,其他可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也不会少于6小时。上课时间学生的活动一般是统一的,不会有多大差别,而课余时间学生是自由的,各有各的活动内容,各有各的参与方式,各有各的发展方向。可以这样说,一个学生取得的成绩及其多少,出现的问题及其大小,很大程度上是由课余时间决定的。在课余时间里,学生有的复习功课、有的做作业、有的看书、有的唱歌、有的画画、有的打球、有的跑步、有的养花、有的闲聊、有的搞恶作剧、有的吸烟、有的聚会、有的泡网吧等等,课余时间不同方向的发展,日积月累的结果,就会在不同学生身上表现出显著的优点和突出的问题,因此,对学生课余时间的管理不容忽视。加强对学生课余时间的管理,并不是把学生管死,使学生失去自由,而是把学生的课余变得更加轻松、更加充实、更加合理、更加健康、更加有意义。加强学生课余时间的管理,就是对学生课余行为进行必要干预,适当约束,让学生有选择地活动,得到合理正确的发展。那么,如何有效地管理学生的课余时间呢?
一、学校和家庭为学生课余活动营造轻松、积极、健康、向上的氛围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课余时间活动最重要的两个环境,环境的熏陶对一个人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孟母三迁”说明古人早已认识到环境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因此,学校和家庭必须用心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在校园、教室、宿舍、饭堂等学生活动的场所,要用心布置,各种专栏的刊出、室内外的布置、校园广播的播放等,要积极向上、丰富多彩、适时适宜、充满正能量,使学生的生活环境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如空气和阳光一样充满校园,当学生闲暇时,漫步于校园就会耳濡目染,随时沐浴在这种文化氛围之中,学生课余时间的活动随时随地得到熏陶,能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在家里,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就是孩子的生活环境,家长的生活方式要健康向上,不能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吸烟、打麻将、酗酒、沉迷手机游戏的生活环境中。家长对孩子言传身教,对孩子影响深远。当孩子读书的时候,家长要关掉电视;当孩子做游戏的时候,家长要陪伴;当孩子在家的时候,家长就要停止吸烟;当孩子有空的时候,家长要放下手机,离开麻将桌。家长应随时注意改变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为孩子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二、家校联手协作,对学生的课余生活进行正确引导,适时指导,合理规划,有效监控
中小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责任感不强,自觉意识比较差,辨别是非的能力弱,可塑性强,课余时间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会被一些娱乐性强的东西所吸引,就有可能沉迷于游戏聚会,交上不三不四的朋友,甚至参与打架偷盗,染上吸烟赌博等不良习气。如果课余时间管控不好,就会使学生染上坏毛病,因此,教师和家长在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提高孩子的课余生活质量方面也應负起主要责任来。在指导孩子课余生活时,教师和家长存在重视孩子学业、轻视孩子课余生活的倾向。在孩子的成长中,不仅要重视其学业,而且更重要的是促进其全面发展。家长应该转变观念,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给孩子更广阔的空间,使其各方面完善。各方必须有这种意识和责任,学校、家庭必须联起手来,主动地承担指导孩子课余生活的职责,加强对孩子科学健康地安排自己课余生活的管控。学校一要引导,利用班会、课堂、闲聊、共同活动等,随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他们健康的爱好,使其参加有益的活动,合理分配课余时间。二要约束,建立健全学生课外活动时间的管理制度,使学生随时都感到有一种约束存在,不能以为课余时间是自由的,就可以放任自流,随心所欲,不健康的东西引诱自己时,制度就会提醒自己,警示自己。三要监督,教师和家长要增强责任感,时时注意学生的课余生活,尽到对他们的监护责任,使学生感到自己的言行随时都有可能面临教师和家长的监督。课余时间属于学生自由安排的时间,学生有自己支配的权利,监督应在关爱中进行,从关心尊重出发,使学生感受到温暖,减少对抗情绪。通过引导、约束、监督,使学生的课余活动充实健康而轻松快乐。
三、学校要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满足爱好、发展特长搭建平台
学生的天性是热爱活动,因为中小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表现欲和创造欲极强的年龄段,如果无所事事,很多学生就会不安分,从而做出一些不该做的事。只有把学生的表现欲、创造欲、旺盛的精力引导到能力和素质培养上,使学生课余时间有事做,让充实的课外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才能培养健康的情趣、培育有用的特长、促进学生的发展、成就学生的终生。比如书画活动、体育活动、读书活动、猜谜活动、科技活动、演讲比赛、运动会、手工制作、下棋比赛、电脑制作、种花草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不同的活动,使学生充沛的精力,在课余时间释放在有用的地方。也许,一个未来的画家、发明家、运动员等,就是从这些微不足道的课余小活动中起步的。因此 ,学校和教师要用心设计及组织一些寓教于乐、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团活动与兴趣小组,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每项活动要有专人负责组织,既要生动活泼,不变相加重学生负担,又要严谨有序,使学生有所收获,终身受益。
四、学校要将各种资源对学生开放,为学生课余时间开展有益的活动提供便利
学校的各种功能室是开展活动的基本场所,比如画室、音乐教室、舞蹈室、图书室、电脑室等,这是满足有益课余活动的物质保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资源仅限课堂教学时使用,课余时间不向学生开放,因为开放这些资源可能会给学校带来麻烦,增加成本,给教师增添负担。可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从学生的利益来讲,这些“麻烦”和“负担”都是微不足道的,是划得来的。因此,学校要将这些资源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使学生活动有去处也很方便。
五、教师和家长要与学生共同参加活动
教师和家长既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规划者,又是学生课外活动的组织者,更应成为一名参与者,不要以为自己是成年人,参加学生的活动感觉没有意义,感觉浪费精力和时间。只有参与才有体验,才能发现这样的课余生活合理不合理,学生需要不需要,才能起到榜样示范作用。身教胜过言教,教师参与了,在某方面展示了特长,出色的表现令学生崇拜,学生就会模仿,更能激发兴趣;只有参与才能随时指导、点评、纠正、鼓励学生,才能随时做出必要的调整,才能做到随时监控学生课余的表现。因此,教师及家长在学生身上要舍得花时间和精力,多陪他们度过课余时间,多与他们一起活动,一份温馨的陪伴,胜过百句空洞的说教。
总之,管理学生的课余生活,不能牺牲学生的休息和睡眠,不能透支学生的精力,不能损害学生的健康,要坚持合理、科学、自愿、有益的原则,通过对学生课余时间的有效利用引导其合理发展。
(责任编辑 黄 晓)
[关键词]学生;课余时间;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7-0081-02
哈佛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的差别要看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差别同样要看课余时间。因为中小学生每天正课加自习按8节课算,上课时间有6小时左右,除去睡觉吃饭时间,其他可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也不会少于6小时。上课时间学生的活动一般是统一的,不会有多大差别,而课余时间学生是自由的,各有各的活动内容,各有各的参与方式,各有各的发展方向。可以这样说,一个学生取得的成绩及其多少,出现的问题及其大小,很大程度上是由课余时间决定的。在课余时间里,学生有的复习功课、有的做作业、有的看书、有的唱歌、有的画画、有的打球、有的跑步、有的养花、有的闲聊、有的搞恶作剧、有的吸烟、有的聚会、有的泡网吧等等,课余时间不同方向的发展,日积月累的结果,就会在不同学生身上表现出显著的优点和突出的问题,因此,对学生课余时间的管理不容忽视。加强对学生课余时间的管理,并不是把学生管死,使学生失去自由,而是把学生的课余变得更加轻松、更加充实、更加合理、更加健康、更加有意义。加强学生课余时间的管理,就是对学生课余行为进行必要干预,适当约束,让学生有选择地活动,得到合理正确的发展。那么,如何有效地管理学生的课余时间呢?
一、学校和家庭为学生课余活动营造轻松、积极、健康、向上的氛围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课余时间活动最重要的两个环境,环境的熏陶对一个人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孟母三迁”说明古人早已认识到环境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因此,学校和家庭必须用心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在校园、教室、宿舍、饭堂等学生活动的场所,要用心布置,各种专栏的刊出、室内外的布置、校园广播的播放等,要积极向上、丰富多彩、适时适宜、充满正能量,使学生的生活环境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如空气和阳光一样充满校园,当学生闲暇时,漫步于校园就会耳濡目染,随时沐浴在这种文化氛围之中,学生课余时间的活动随时随地得到熏陶,能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在家里,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就是孩子的生活环境,家长的生活方式要健康向上,不能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吸烟、打麻将、酗酒、沉迷手机游戏的生活环境中。家长对孩子言传身教,对孩子影响深远。当孩子读书的时候,家长要关掉电视;当孩子做游戏的时候,家长要陪伴;当孩子在家的时候,家长就要停止吸烟;当孩子有空的时候,家长要放下手机,离开麻将桌。家长应随时注意改变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为孩子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二、家校联手协作,对学生的课余生活进行正确引导,适时指导,合理规划,有效监控
中小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责任感不强,自觉意识比较差,辨别是非的能力弱,可塑性强,课余时间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会被一些娱乐性强的东西所吸引,就有可能沉迷于游戏聚会,交上不三不四的朋友,甚至参与打架偷盗,染上吸烟赌博等不良习气。如果课余时间管控不好,就会使学生染上坏毛病,因此,教师和家长在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提高孩子的课余生活质量方面也應负起主要责任来。在指导孩子课余生活时,教师和家长存在重视孩子学业、轻视孩子课余生活的倾向。在孩子的成长中,不仅要重视其学业,而且更重要的是促进其全面发展。家长应该转变观念,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给孩子更广阔的空间,使其各方面完善。各方必须有这种意识和责任,学校、家庭必须联起手来,主动地承担指导孩子课余生活的职责,加强对孩子科学健康地安排自己课余生活的管控。学校一要引导,利用班会、课堂、闲聊、共同活动等,随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他们健康的爱好,使其参加有益的活动,合理分配课余时间。二要约束,建立健全学生课外活动时间的管理制度,使学生随时都感到有一种约束存在,不能以为课余时间是自由的,就可以放任自流,随心所欲,不健康的东西引诱自己时,制度就会提醒自己,警示自己。三要监督,教师和家长要增强责任感,时时注意学生的课余生活,尽到对他们的监护责任,使学生感到自己的言行随时都有可能面临教师和家长的监督。课余时间属于学生自由安排的时间,学生有自己支配的权利,监督应在关爱中进行,从关心尊重出发,使学生感受到温暖,减少对抗情绪。通过引导、约束、监督,使学生的课余活动充实健康而轻松快乐。
三、学校要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满足爱好、发展特长搭建平台
学生的天性是热爱活动,因为中小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表现欲和创造欲极强的年龄段,如果无所事事,很多学生就会不安分,从而做出一些不该做的事。只有把学生的表现欲、创造欲、旺盛的精力引导到能力和素质培养上,使学生课余时间有事做,让充实的课外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才能培养健康的情趣、培育有用的特长、促进学生的发展、成就学生的终生。比如书画活动、体育活动、读书活动、猜谜活动、科技活动、演讲比赛、运动会、手工制作、下棋比赛、电脑制作、种花草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不同的活动,使学生充沛的精力,在课余时间释放在有用的地方。也许,一个未来的画家、发明家、运动员等,就是从这些微不足道的课余小活动中起步的。因此 ,学校和教师要用心设计及组织一些寓教于乐、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团活动与兴趣小组,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每项活动要有专人负责组织,既要生动活泼,不变相加重学生负担,又要严谨有序,使学生有所收获,终身受益。
四、学校要将各种资源对学生开放,为学生课余时间开展有益的活动提供便利
学校的各种功能室是开展活动的基本场所,比如画室、音乐教室、舞蹈室、图书室、电脑室等,这是满足有益课余活动的物质保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资源仅限课堂教学时使用,课余时间不向学生开放,因为开放这些资源可能会给学校带来麻烦,增加成本,给教师增添负担。可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从学生的利益来讲,这些“麻烦”和“负担”都是微不足道的,是划得来的。因此,学校要将这些资源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使学生活动有去处也很方便。
五、教师和家长要与学生共同参加活动
教师和家长既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规划者,又是学生课外活动的组织者,更应成为一名参与者,不要以为自己是成年人,参加学生的活动感觉没有意义,感觉浪费精力和时间。只有参与才有体验,才能发现这样的课余生活合理不合理,学生需要不需要,才能起到榜样示范作用。身教胜过言教,教师参与了,在某方面展示了特长,出色的表现令学生崇拜,学生就会模仿,更能激发兴趣;只有参与才能随时指导、点评、纠正、鼓励学生,才能随时做出必要的调整,才能做到随时监控学生课余的表现。因此,教师及家长在学生身上要舍得花时间和精力,多陪他们度过课余时间,多与他们一起活动,一份温馨的陪伴,胜过百句空洞的说教。
总之,管理学生的课余生活,不能牺牲学生的休息和睡眠,不能透支学生的精力,不能损害学生的健康,要坚持合理、科学、自愿、有益的原则,通过对学生课余时间的有效利用引导其合理发展。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