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大气环境和自然带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三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情分析】
  近几年高考关于本专题内容的命题趋势:1.从考查形式看,大多为选择题,综合题大都结合区域地理知识进行考查。2.从考查内容来看,重点考查等温线、等压线、天气系统(如锋面和气旋)、大气环流、气候的特点、成因及影响、大气环境问题以及气温日变化、年变化、大气垂直分层、全球变暖等知识。试题多以区域图和示意图的方式呈现。
  【考点突破】
  考点1 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
  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即为气温日较差。
  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一般白天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气温高,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制造较多的营养物质;夜间气温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弱,能量消耗少,有利于糖分的贮存。新疆地区气温日较差大,所产哈密瓜个头大肉质甜。
  (2)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
  ①纬度 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②地形 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
  低凹地形,白天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散失,而夜间又成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汇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正因为凹形地形夜晚降温强烈,故春秋两季易出现霜冻,“雪下高山,霜打洼地”就是这个缘故。
  凸出地形上部由于海拔高和面积小的缘故,气温受地表影响小,主要受周围空气调节,白天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气温日较差通常比同纬度的平地小。
  高原气温日较差较大。如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中水汽、杂质相对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晚间大气逆辐射弱,地表散发热量多,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大。
  ③天气 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因为晴天时,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增温强烈,夜晚地面辐射强烈,降温强烈。
  内陆地区,降水少,晴天多,气温的日较差较大,而沿海地区气温的日较差一般较小。
  (3)气温的年较差
  错误的观点认为中纬度气温年较差最大。事实上,气温年较差随着纬度的增高而变大,所以寒带气温年较差最大。
  原因:影响气温年较差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考点2 等温线的判读规律
  ①等温线密集,气温变化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变化小。
  ②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说明高温地区广且该处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低温地区广且该处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高高低低”)
  ③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受纬度影响突出。
  ④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受海洋影响显著。
  ⑤等温线与山脉走向平行或高原边缘平行,说明受地形影响明显,或垂直变化大。
  ⑥等温线呈封闭状(“低于低值,高于高值”),若线内气温高,可判断为盆地、城区或冬季的湖泊等;若线内气温低,可判断为山地或夏季的湖泊等。
  考点3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
  (1)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对比
  [&东亚&南亚&冬季&夏季&旱季&雨季&气候特点&寒冷干燥&高温多雨&晴朗少雨&高温多雨&气候类型&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2)南亚冬季风较弱的原因
  ①南亚远离冬季风的源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中心;②青藏高原的阻挡;③印度半岛面积较小,纬度较低,海陆间气压梯度较弱。
  (3)季风与海陆风的差异
  ①时间尺度:海陆风由海陆间气压日变化引起;季风由海陆间气压季节变化引起;②空间尺度:海陆风仅出现在沿海地区;季风环流影响范围很大。
  考点4 区域气候特征的描述
  (1)主要气候类型;
  (2)气温特征(季节变化、积温、生长期)——热量条件;
  (3)降水特征(降水量、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水分条件;
  (4)大气运动(盛行风,所处气压带、风带);
  (5)水热组合(时空)。
  考点5 气候成因的分析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因素:一般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2)海陆因素:一般说来,在海洋上和近海地区,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较小,降水比较丰富。近海吹迎岸风,降水多;近海吹离岸风,降水少。例如,在大陆东岸,信风从海上吹来,降水较多;在大陆西岸,信风从内陆吹来,降水较少。内陆地区降水少。
  (3)大气环流:上升湿润下沉干,西风湿润信风干。低气压带上升气流强烈,水汽易于凝结,降水丰富;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盛行,水汽不易凝结,一般少雨。信风带气流从纬度较高的地区流向低纬度地区,水汽不易凝结,一般少雨。在西风带控制的地区,大陆西岸风从海上吹来,水汽充沛,降水丰富,越向内陆水汽越少,降水也越少。
  (4)地形因素: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5)洋流因素:暖流对沿岸增温增湿,寒流对沿岸降温减湿。
  大范围区域图中,考虑地理位置决定的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的影响。如大陆西部地中海气候的成因。
  小范围区域图中,考虑下垫面因子(地形、洋流、海陆分布)和人为因素。如海南岛东西部气候的差异。
  考点6 我国的旱涝灾害
  (1)雨带的移动
  春末(5月),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东北春汛);夏初(6~7月),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此区域出现梅雨(准静止锋);7~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出现“伏旱”(反气旋);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南方进入第二个雨季。
  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2)旱涝灾害
  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旱;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造成北旱南涝。
  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
  考点7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工农业生产中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和各种污染物质,改变大气的化学组成。
  (2)农牧业发展和其它活动改变下垫面的性质,如破坏森林和草原植被,海洋石油污染等。
  (3)城市气候效应。从大量观测事实看来,城市气候的特征可归纳为城市“五岛”效应(混浊岛、热岛、干岛、湿岛、雨岛)和风速减小、多变。工业革命之后的200多年间,随着人口的剧增、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人类活动对气候的这种不利影响越来越大。
  (4)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教科书上已有分析,在此不再赘述。
  考点8 山地垂直带谱的判断方法
  (1)通过基带确定所在的热量带。比如基带若是常绿硬叶林,说明该山体位于亚热带的大陆西岸。
  (2)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一般情况下,山地阳坡的自然带多于阴坡自然带的数量,如果南坡为阳坡,则此山位于北半球;如果北坡为阳坡,则此山位于南半球。
  同一山体,相同的自然带在阳坡分布的海拔要高于阴坡。
  (3)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有:山地所在的纬度(纬度愈低愈复杂,纬度愈高愈简单);山体的海拔(海拔愈高愈复杂,海拔愈低愈简单);山麓与山顶之间的相对高度(相对高度愈大愈复杂,相对高度愈小愈简单)。
  考点9 雪线的判断方法
  雪线是多年积雪的下界。同一山体,雪线的海拔夏季高于冬季。
  影响雪线的因素有——
  (1)山地所在的纬度。纬度低,雪线的海拔高。
  (2)坡向。阳坡的雪线高,阴坡的雪线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的海拔高。但在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是阳坡,也是迎风坡,这时,降水起主导作用,所以南坡的雪线较北坡低。
  【考点专练】
  一、单项选择题
  读图1,完成1~3题。
  1. 甲河流域的气候特点是( )
  A. 雨热同期 B. 全年炎热干燥
  C. 全年温和多雨 D. 雨热不同期
  2. 图中所示时间,下列关于甲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盛行西北风
  B. 盛行西南风
  C.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3. 关于甲河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时正处于枯水期 B. 只有降水补给
  C. 南岸泥沙淤积严重 D. 短小流急
  下表是我国某城市2006年2月2日~7日的天气和气温(℃)情况。据此回答4~6题。
  4. 影响该市2月2日~7日天气变化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
  A. 气旋 B. 反气旋 C. 暖锋 D. 冷锋
  5. 上表反映了“雪后寒”现象,“雪后寒”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 “雪后”受冷气团控制
  B. “雪后”太阳辐射明显减弱
  C. 雪反射强,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少
  D. “雪后”积雪融化吸收热量
  6. 2月8、9日,该市的天气特征最有可能是( )
  A. 晴朗,气温回升 B. 晴朗,气温继续下降
  C. 阴雨,气温回升 D. 下雪,气温比较稳定
  2010年8月1~4日,我国南部沿海一带经历了一场台风天气过程,台风中心气压为960百帕,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相当于35米每秒的风速,台风将以15~20公里的时速向西北方向移动。读下表和“该台风路径图(图2)”,回答7~9题。
  7. 8月2日17:00,我国海口风力大约为( )
  A. 大于7级,小于10级 B. 小于7级
  C. 大于10级 D. 10级
  8. 8月4日15:00,南宁的风向可能为( )
  A. 西南风 B. 西北风
  C. 东北风 D. 东南风
  9. 图示沿海各城市防御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A. 洪涝、风暴潮 B. 寒潮、泥石流
  C. 地震、火山 D. 干旱、滑坡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图3所示。据此完成10~12题。
  10. 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
  A. 4℃ B. 12℃ C. 16℃ D. 18℃
  11. 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
  A. 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 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
  C. 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 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12. 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
  A. 8日15时左右 B. 8日22时左右
  C. 9日15时左右 D. 9日18时左右
  读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图4),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境内,丙地位于某岛屿,据此回答13~14题。
  13. 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 B. 乙、丙、甲
  C. 丙、甲、乙 D. 丙、乙、甲
  14. 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
  A. 南坡为向阳坡 B. 北坡为向阳坡
  C. 南坡为迎风坡 D. 北坡为迎风坡
  湿空气和干空气的气温垂直递减率是不同 [a][d][c][b][图5]的,湿空气的气温垂直递减率要小一些,因为湿空气上升时水汽会产生凝结,而水汽凝结是释放热量的过程,抵消了部分因上升所引起的降温。读图5回答15~16题。
  15. 若d点气温为26℃,a点气温为30℃,d、c两点高度相同,b点气温为l0℃,c点气温为30℃,则bc坡与a点相同高度点的气温最可能为( )
  A. 35℃ B. 30℃ C. 25℃ D. 34℃
  16.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b坡为迎风坡
  B. bc坡为迎风坡
  C. 两个坡均有可能为迎风坡
  D. 无法判断
   《齐民要术》中说“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有霜。此时放火作煴(煴:不见火焰的燃烧),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结合图6,回答17~18题。
  17. 下列各点可能符合“天雨新晴,北风寒彻”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8. “放火作煴”使“必有霜”变为“免于霜”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面辐射增强 B. 大气反射作用增强
  C. 大气逆辐射增强 D. 大气散射作用增强
  图7表示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的降水柱状图和气温雷达图,据此回答19~20题。
  19. 四个地区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0. 从气候条件考虑,不适宜乙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 混合农业 B. 水稻种植业
  C. 乳畜业 D. 园艺业
  二、综合题
  21. 图8为“亚洲某日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天气系统是_______,若该天气系统30小时后到达①地,简要说明①地在未来30小时内的风向、风力及天气变化趋势。
  (2)试说明图中由C至B的年降水量变化规律,并分析其成因。
  (3)D处此季节盛行_______风,主要成因是_________。
  22. 读图9回答问题。
  (1)图中①地是撒哈拉沙漠地区,自然景观为热带荒漠,②地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自然景观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什么两地同在回归线附近但景观差异这么明显?
  (2)图中②地与③地气候特征的最大差异是( )
  A. 气温年较差 B. 年内平均气温
  C. 年内降水分配不均 D. 降水集中季节不同
  (3)图中③地的气候是怎样形成的?在全球的分布规律如何?
  (4)图中④地与⑤地同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但该气候在两地的分布却有很大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23. 图10是我国不同纬度的两座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坡向:B表示_________(南或北)坡,D表示________(南或北)坡。
  (2)D坡自然带数目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B坡冰川分布的下限高度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
  (3)与乙山的针叶林相比,甲山的云杉林分布较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4)甲山A坡没有云杉林,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1中左图为非洲及周边地区略图,图上标出了1月和7月的风向,右图为非洲东部部分地区的地形和构造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图中东非地区的甲地,海拔1800米,下表为该地1、7两个月的气温和降水量资料表。
  (1)维多利亚湖盆的成因是_________,Edward湖盆的成因是____________。
  (2)甲地气温年较差很小,原因是__________,B月最可能是________(1或7)月,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3)试述甲地降水的季节变化及其对动物迁徙的影响。
  (4)乙海区曾是石斑鱼、金梭鱼、金线鱼等名贵鱼种的重要产区,试说明该渔场的成因。
其他文献
1911年2月,风和日丽的日本东京。孙中山先生在日本友人宫崎滔天的住宅内,正与吴玉章、竹瑛及宫崎滔天谈论关于广州举义所需军火的事。“玉章,此次购买和运送军火,事关广州起
从兴趣入手。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只要是他有兴趣做的事情他就一定能够专心做下去。家长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孩子,挖掘他的兴趣点。对一些年龄小的孩子家长要多陪他一起阅读、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练习一A组1 .如果 a,a + 1 ,- a,1 - a四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的 ,那么 a满足下列各式中的 (   )( A) a 12 .  
本文从工程项目组织结构的分类问题入手,列举了分类时通常出现的逻辑问题,探讨分类时应该遵循的逻辑原则,指出分类时要注意的两个前提,针对工程项目组织结构的分类问题,提出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正面临转型,“两型社会”建设的提出使我国中部地区许多城市正处于从粗放型城市向节约型城市转型的瓶颈。在这一社会背景下,笔者对武汉市宜居性建设作如下探
本文对施行乳牙变异干髓术的125人、163个牙作了分析,成功率为82.2%,此与恒牙近似。其疗效除干髓剂与根髓密合与否有关外(成功率符合者为84.4%,不符合者为42.9%),诊断、性别等因
1.村镇建设的规划原则是什么? (1) 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统一规划。村镇建设要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中心,把村镇、农田、果园、道路、河流湖泊、配电、供水、污水排放处理、商品流
由于高考试卷知识覆盖面广,信息容量大,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需要准确快速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总结与归纳来提高解题速度,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一、灵活运用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不是某一时间,某一阶段应当做的,而是需要贯穿于教师整个教学生涯的,对于教师而言也是终身学习的过程。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教师是教学中的主
茫茫人生路,转瞬数十载。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的人们,都是一个奔波忙碌的行者。有的人轻装上阵,步伐阔远;有的人负荷前进,踽踽而行。人生之路,有直道,更有拐角。回眸走过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