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普及,自主性学习正逐渐成为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和热点。自主性学习是现代社会迅速发展变化在教育教学上的体现,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它体现了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结合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个性的解放。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学性学习;教学法;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22-0137-01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可见当今自主性学习的重要性。这里的学并不是填鸭式的学,也不能是忙目的学,而是要学有所用学有所能,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培养每个学生都有自学能力都有自己学习方式的独特性。自主性学习是现代社会迅速发展变化在教育教学上的体现,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它体现了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结合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个性的解放。结合自身在十五的教学实践经历,谈谈对初中数学中的自主性学习的初步认识。
1正确认识自主性学习在初中数学中的地位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体现教师满堂课的问、讲、分析,教师期望通过个体多讲、多问、多分析,让学生迅速形成解题的经验。这种教学方法过于强调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过程,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而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新课程标准还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更新教学思想和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有自学性学习能力是当前教师面临一个重要任务。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自主性教学的组织教学中,教师要能真正起作用,达到目的,师生之间的感情因素非常重要,因此,教师的威信将起到较大作用。教师既要亲切又要严肃,要使课堂气氛活而不乱,尽量避免学生产生压抑和过度焦虑,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发挥出正常的智力水平,高效地进行学习。在自主性学习中学生是求知过程的探究者,主动的学习者,教师是作为课题研究的组织者、平等的参与者。在这一框架下,学生可以质疑教师的权威,通过共同学习和相互合作,学生的潜能将逐渐被激发,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师生关系应体现平等主体间的对话与合作。自主性学习中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和交往者,而不仅仅是好的讲解者。让学生认可教师是他们中的一员,建立起一种新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好奇、喜探究的天性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乐于学习。
3结合多种情况合理确定自学性学习的内容
在应试教育的阶段,过重的学习负担和升学压力,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久而久之,会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缺乏动力,逐渐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丰富的生活体验意味着一个人可能见多识广,人格成熟而且富有智慧。而好的研究性课题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体会,同时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也取得可贵的进步。因此自主性课题的确定至关重要,它不但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成功与否,更能确保研究性学习不流于形式,从而达到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的目的。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的学生问题意识十分淡薄,提出问题的能力相当欠缺,因此,在新课程改革初期,教师不能简单、一刀切地将教材中提供的课题掷给所有学生作为自学性学习的内容。作为教师应认真分析和掌握每个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认知差异和兴趣爱好,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所处社会环境及家庭背景,针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设置结合学生实际的自学内容。
4自学性学习的教学法,要注意教学各环节中的地位
4.1初上路阶段
初一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要使学生逐渐习惯自学方法,除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外,先要做好“领学工作”,通过示范性的领读,要逐渐教会学生去阅读、理解、掌握教材,在教材上作学习提纲,教会学生做练习和核对答案的方法和要求,并作出示范,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尽快认识、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情况。
4.2逐步进入正常后的阶段
教学的主要环节是以下几方面:
1)课前准备工作。除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吃透教材外,还要深入了解学生,自学辅导教学法按学生思维类型的二个方面敏捷和踏实,将学生分成敏捷而踏实,敏捷而不踏实,不敏捷而踏实,不敏捷而不踏实四种类型的学生,了解学生就是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各方面情况,特别要了解学生属于哪一种学习类型。当然学生类型有它稳定的一面,但也要考虑到学生通过学习会有变化,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拟定课堂上辅导方案,使课堂教学中的辅导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性,提高实效。把教材和学生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确定课堂上要讲的主要内容。
2)课堂工作。首先搞好组织教学,这是顺利进行正常教学的保证。组织教学的任务就是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自始至终组织到当堂课的学习任务上来。一般地,初中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的集中是相对的,分散是绝对的,因此,组织教学应贯穿于全部教学过程之中。其次是复习旧课,引入新课。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及涉及本课的有关知识进行复习,要简明扼要,抓住要点,点穿实质,然后,自然过渡,引入新课,简述学习课题,布置学习内容,出示学习提纲,明确学习要求,以保证教学过程的计划性和完整性。在这前提下,学生可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去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再次是学生根据教师要求独立进行学习活动。在学生自学、自练、自检等独立活动中,教师一方面巡回辅导,另一方面根据备课时所掌握的学生情况,具体地,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帮助指导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管是差生还是好生只要我们的工作真正做到家,在自主性教学中,是会有所收获的。
数学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法本人已经实验了十五年的时间,是有成效的,在本校里经常上公开上课,研讨课,为来访的兄弟学校上示范课。都得到了师生们的好评,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们深信,数学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法是有生命力的。当然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法也有一个不斷完善的过程,并且它只是众多教学改革方法中的一种,但它当中的可取之处可供不同教学方式的老师们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3]研究性学习的理想与现实.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学性学习;教学法;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22-0137-01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可见当今自主性学习的重要性。这里的学并不是填鸭式的学,也不能是忙目的学,而是要学有所用学有所能,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培养每个学生都有自学能力都有自己学习方式的独特性。自主性学习是现代社会迅速发展变化在教育教学上的体现,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它体现了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结合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个性的解放。结合自身在十五的教学实践经历,谈谈对初中数学中的自主性学习的初步认识。
1正确认识自主性学习在初中数学中的地位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体现教师满堂课的问、讲、分析,教师期望通过个体多讲、多问、多分析,让学生迅速形成解题的经验。这种教学方法过于强调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过程,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而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新课程标准还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更新教学思想和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有自学性学习能力是当前教师面临一个重要任务。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自主性教学的组织教学中,教师要能真正起作用,达到目的,师生之间的感情因素非常重要,因此,教师的威信将起到较大作用。教师既要亲切又要严肃,要使课堂气氛活而不乱,尽量避免学生产生压抑和过度焦虑,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发挥出正常的智力水平,高效地进行学习。在自主性学习中学生是求知过程的探究者,主动的学习者,教师是作为课题研究的组织者、平等的参与者。在这一框架下,学生可以质疑教师的权威,通过共同学习和相互合作,学生的潜能将逐渐被激发,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师生关系应体现平等主体间的对话与合作。自主性学习中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和交往者,而不仅仅是好的讲解者。让学生认可教师是他们中的一员,建立起一种新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好奇、喜探究的天性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乐于学习。
3结合多种情况合理确定自学性学习的内容
在应试教育的阶段,过重的学习负担和升学压力,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久而久之,会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缺乏动力,逐渐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丰富的生活体验意味着一个人可能见多识广,人格成熟而且富有智慧。而好的研究性课题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体会,同时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也取得可贵的进步。因此自主性课题的确定至关重要,它不但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成功与否,更能确保研究性学习不流于形式,从而达到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的目的。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的学生问题意识十分淡薄,提出问题的能力相当欠缺,因此,在新课程改革初期,教师不能简单、一刀切地将教材中提供的课题掷给所有学生作为自学性学习的内容。作为教师应认真分析和掌握每个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认知差异和兴趣爱好,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所处社会环境及家庭背景,针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设置结合学生实际的自学内容。
4自学性学习的教学法,要注意教学各环节中的地位
4.1初上路阶段
初一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要使学生逐渐习惯自学方法,除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外,先要做好“领学工作”,通过示范性的领读,要逐渐教会学生去阅读、理解、掌握教材,在教材上作学习提纲,教会学生做练习和核对答案的方法和要求,并作出示范,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尽快认识、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情况。
4.2逐步进入正常后的阶段
教学的主要环节是以下几方面:
1)课前准备工作。除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吃透教材外,还要深入了解学生,自学辅导教学法按学生思维类型的二个方面敏捷和踏实,将学生分成敏捷而踏实,敏捷而不踏实,不敏捷而踏实,不敏捷而不踏实四种类型的学生,了解学生就是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各方面情况,特别要了解学生属于哪一种学习类型。当然学生类型有它稳定的一面,但也要考虑到学生通过学习会有变化,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拟定课堂上辅导方案,使课堂教学中的辅导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性,提高实效。把教材和学生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确定课堂上要讲的主要内容。
2)课堂工作。首先搞好组织教学,这是顺利进行正常教学的保证。组织教学的任务就是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自始至终组织到当堂课的学习任务上来。一般地,初中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的集中是相对的,分散是绝对的,因此,组织教学应贯穿于全部教学过程之中。其次是复习旧课,引入新课。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及涉及本课的有关知识进行复习,要简明扼要,抓住要点,点穿实质,然后,自然过渡,引入新课,简述学习课题,布置学习内容,出示学习提纲,明确学习要求,以保证教学过程的计划性和完整性。在这前提下,学生可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去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再次是学生根据教师要求独立进行学习活动。在学生自学、自练、自检等独立活动中,教师一方面巡回辅导,另一方面根据备课时所掌握的学生情况,具体地,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帮助指导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管是差生还是好生只要我们的工作真正做到家,在自主性教学中,是会有所收获的。
数学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法本人已经实验了十五年的时间,是有成效的,在本校里经常上公开上课,研讨课,为来访的兄弟学校上示范课。都得到了师生们的好评,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们深信,数学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法是有生命力的。当然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法也有一个不斷完善的过程,并且它只是众多教学改革方法中的一种,但它当中的可取之处可供不同教学方式的老师们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3]研究性学习的理想与现实.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