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知识记忆10法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ermiss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学生感到物理知识难于记忆,因而导致学习和应用上的不便.为此,笔者将平时记忆物理知识的点滴方法浅谈如下.
  1理解记忆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是最好的记忆方法.只有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固记忆、灵活运用.例如,对于“被测物放在左盘”这一结论,学生往往记不住左右.这要从天平的构造(游码向右移)、游码所指的刻度值与砝码相加以及杠杆的平衡条件这三方面去理解,由这三者共同决定的(详见《中学物理教学》1994年第四期第32页笔者撰写的《理解记忆与天平的灵活使用》一文).对于没有理解的知识,没有懂得“物中之理”,或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知识,只能死记硬背,当然难于记忆和灵活运用.
  2作图记忆
  (2)物像分居凸透镜两侧(折射光穿过透镜后,在另一侧相交成实像).
  (3)物近像远大(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也越大)
  由图4和图5可知:物在焦距外、2倍焦距内时,
  ①成放大的倒立实像;②像在2焦距外.
  (这就是幻灯机、放影机的原理).
  由图6可知:物在2倍焦距上时,在凸透镜另一侧2倍焦距上成等大倒立实像.
  由图7和图8可知:
  ①物在2倍焦距外时,成缩小的倒立实像;
  ②像在焦距外,2倍焦距内.
  (这就是照相机的原理).
  由作图可知:物在焦距内外,决定了像的虚实;这是“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规律在凸透镜成像上的反映.
  物在2倍焦距内外,决定了像放大和缩小,这又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在凸透镜成像上的具体表现.
  这样的作图记忆,不但直观易记、形象鲜明,而且从本质上理解了凸透镜成像的前因后果及成像规律,其实质也是理解记忆,只是更直观、更形象化.
  3假借记忆
  对于有些较深奥的物理知识,对某些弱智学生来说难于理解.这可抓住知识中的某些特征进行假借记忆.例如,对上述中的天平问题,可抓住“右盘放砝码”这一特点,假借人类右手灵活、敏捷,拿镊子砝码方便这一事实,换而言之,左盘放被测物.在电学中,要判定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假借“力”字向左钩,则用左手判定;要判定电磁感应中感生电流的方向,可以假借“电”字向右钩,则用右手判定.这就很容易区别左右手定则.
  4归并记忆
  6列表记忆
  7概括记忆
  将完整的详尽的物理知识进行提炼、概括成简短的几字来记忆.例如:将牛顿第三定律概括成:等大、反向、同时、异体这八字;将牛顿第一定律概括成“物体保持原态”这六字;将阻力臂、动力臂概括成“点线距离”.在这些概括中,只要抓住原句子中的主语、谓语、賓语;删去定语、状语、补语,句子就简炼了.
  8集中记忆
  9推导记忆
  10实验记忆
  俗语说:“百闻不如一见”.最好亲手多做实验.自己亲手做过的实验,其中运用过的物理知识,以及实验的原理、步骤、现象、结论,都难于忘记.
  记忆的方法还有许许多多,因篇幅有限,余不赘述.其中理解记忆是核心,是基础.其他的许多方法可说理解记忆的不同形式,都是以理解为基础的.大家知道,对于不理解的物理知识,怎能进行归并、推导、列表、画图、概括?怎能编成歌诀、做成实验?科学的记忆方法,可使记忆效果“事半功倍”,值得大家努力去探索、研究.
其他文献
初中物理学习中,概念被喻为知识的基石,搞好概念教学从来都是物理教师的重要任务,在不同教学要求下概念教学也有不同的要求.进入课程改革以来,教学变革更多的是在教学方式上着手,灌输式的教学被摒弃,追求有意义的讲授,增加了合作探究教学方式……我们认为这些教学方式的变革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但如果理解或执行不到位,那我们有可能落入只顾形式不顾实质的境地.以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为例,我们有必要结合课程改革的相关要
我们大家都知道,把铁丝圈在肥皂水中蘸一下,让它挂上一层薄薄的液膜,用酒精灯的黄光照射液膜,液膜反射的光使我们看到灯焰的像.像上有亮暗相间的条纹,这是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它产生的原因是竖直放置的肥皂薄膜受到重力的作用,下面厚,上面薄,因此,在薄膜上不同的地方,来自前后两个面的反射光所走的路程差不同,在一些地方,这两列波叠加后互相加强,于是出现了亮条纹;在另一些地方,叠加后互相削弱,于是出现了暗条纹. 
1利用数学中的矢量知识  例1如图1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两条对角线相交于G,O为平行四边形同一平面内的任意一点,试证明:由O点指向四个顶点A、B、C、D的力FOA、FOB、FOC和FOD的合力等于力FOG的四倍.  证明根据三角形法则,在△OGA中,有  OA AG=OG,  同理有OB BG=OG,  OC CG=OG,  OD DG=OG.  由于AG CG=0,  BG DG=0,  由
例题如图1所示,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宽度为d,三个宽度均为d的由相同导线制成的闭合导线框置于磁场的上方,它们的底边处在同一高度,线框的高度hA=d2,hB=d,hC=3d2.当导线框A、B、C由静止开始释放后,在经过匀强磁场的过程中线框受到的磁场力始终小于线框的重力,不计空气阻力,则  A.刚进入磁场时三个导线框的速度相同  B.线框进入磁场d2后,导线框C的加速度最大  C.通过磁场过程中线框A无
根据近三年来我市中考趋势和教师带毕业班复习的常规方法,笔者认为在进入初三物理总复习时,还应抓住一个重视,两个处理和三个培养,现与大家共同分享.  1要重视物理实验内容的复习  笔者认真分析了2010年、2011年和2012年的省卷中考试题,发现实验题的分数约占总分的20%,有些实验题还渗透在其它题型中,这些题目多取源于教材中的学生实验或教师演示实验,既考查各种基本仪器的使用,也考查学生实验操作的水
著名教育家波利亚曾指出:“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体验,因为自身体验最清楚也最容易得出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课程基于构建理论,提出要重视学生的经验,强调学习的过程是基于个人经验构建知识的一个过程.因此,新课程注重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过程中的体验,倡导学生在体验中更好地学习物理.本文拟从三方面入手,通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实例来谈谈如何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物理教学的效果.  1
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与圆相关的质点运动的问题,其中“等时圆模型”相关的问题丰富多彩,灵活多变,构成物理习题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1等时圆模型  如图1,质点从P点由静止出发,沿同一圆的不同弦1、2和直径3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地下滑至同一圆周上各自的另一端点,比较它们下滑所需的时间.  我们不妨先任取一弦来分析,设圆的半径为R.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用α表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用表示.则弦长L=2
如图1所示,两个轮子由一根金属丝传动,将其中一个轮子的下半部分放入70 ℃以上的热水中,两个轮子便沿着逆时针方向不停地转动,直到水的温度下降到70 ℃以下时,轮子才停止转动.这个装置是在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的教学仪器展示会上看到的.当时对此现象感到异常惊奇,于是找到公司的技术负责人询问,她只是说明了金属丝是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的物理特性.令人失望的是没有讲清楚轮子转动的道理
一、完善情境探究的调控与总结策略rn1.探究要适时、适度。笔者认为教师在探究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当把握学生探究的对间,或者可以提前布置学生预习新知识,这样,能让教学时间比较宽
1前言  静电场是继引力场之后,教学中又一次面临的有关“场”的问题,处于承上(力学)启下(电磁学)的重要位置,但由于静电场概念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加之描述电场特性的电场强度,电势等物理量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所以本节一直是教学的难点,MATLAB作为一种数学软件,计算命令丰富,作图功能强大,通过编程对静电场的模拟,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直观的物理图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静电场的概念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