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胸外科医师的又一重要机遇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caocao7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创化是当今外科发展的趋势,以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为代表的胸部微创手术,于1990年开始应用于临床后即被迅速推广,成为自体外循环技术问世以来胸心外科界的又一重大技术革命.对于一些常见的胸外科疾病如自发性气胸等,VATS已成为公认的首选手术方法[1]。

其他文献
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BAC)为肺腺癌的一种亚型,曾被认为是一种少见的、组织学发生不明的肺内恶性肿瘤.近年来,BAC的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2004年,WHO在肺部肿瘤病理分型中,将BAC分为黏液型、非黏液型和混合型,其中混合型包括混合型非黏液型与混合型黏液型.BAC的分型与临床预后关系尚存争议.现总结我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68例BAC病人情况,探讨BAC新分型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期刊
2007年1月至5月,我们采用改良Brompton引流术治疗3例重度肺气肿伴巨大肺大疱病例.  临床资料 3例病人均为男性,52~69 岁.均有影像学证实的局部巨大肺大疱,体积超过一侧胸腔的1/3;余肺呈弥漫性肺气肿改变;有严重的气急症状或肺功能障碍.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伴巨大肺大疱.
期刊
期刊
病儿 女,6个月,体重4.5 kg.哭闹后全身青紫5月余.查体:神志清楚,发育较差,轻度贫血貌,哭闹后发绀明显。
期刊
目的 探讨胸部撞击伤(CIT)后心脏功能改变及其诊断.方法 随机选取兔20只,采用BIM-Ⅱ型生物撞击机制成兔中至重度CIT模型,经右颈总动脉插管至左心室测左室功能,左股动脉插管测平均动脉压(MAP),右股静脉插管测中心静脉压(CVP),并采用心导管、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照相(SPECI)和心脏超声检测心脏功能变化.检测时相点为撞击前、撞击后1、4、8和24 h.结果 CIT后心脏功能发生明显改变
期刊
2006年6月至2007年5月我们共收治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病人22例,应用记忆镍钛合金制成的肋骨环抱器施行肋骨断端对位内固定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期刊
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肺动脉高压(PAH)诊断标准为:静息时肺动脉收缩压>25mmHg(1 mm Hg=0.133 kPa)或运动时肺动脉收缩压>30 mm Hg。
期刊
近年来,国外出现了一种新的外科模式--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IS)[1-2],是将麻醉学、营养护理、疼痛控制及外科手术等方面的新技术、新理论应用在术前、术中及术后,以减少手术应激,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加速病人术后的康复.FIS使得许多疾病的临床治疗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对食管肿瘤手术病人运用FIS方式治疗,现总结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通过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变化,探讨阿魏酸钠(sodium ferulate,SF)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 采用复制Sekido模式再造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实验动物(新西兰大白兔,1.8-2.5 kg)分为3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S组,只开胸分离左肺韧带而不结扎肺门),SF处理组(SF组,在行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