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乳头状瘤一例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love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74岁,1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咯痰,以干咳为主,咯少许白色黏液痰,咳嗽以晨起后较多,多语后易发,无畏寒发热,无盗汗呛咳,无声嘶,咳血丝痰半年,每日1~3次不等,当地就医胸片未见明显异常,近2个月患者咯痰带血渐增多,偶可见鲜红血块咯出,无头晕头痛,无心悸气急,体重无明显改变,无外伤史及手术史。

其他文献
硫化氢(H2S)一直被称为废气,20世纪90年代以来,内源性H2S的发现与研究逐渐成为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1].H2S陆续被确认为体内重要的神经递质分子、心血管调节的新型气体信号分子、肝循环调节分子、氧感受器、炎症调节因子、内皮源性血管舒张因子、外膜来源血管舒张因子、能量代谢调节因子等,在机体生理及病生理调节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H2S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显著推动了H2S相关的临
期刊
患者男,30岁.因发现右小腿肿块、渐增大3个月余入院.临床检查,右小腿中后部可扪及肿块,约10 cm×8 cm×5 cm大小,表皮中央部约4 cm呈暗红色,中间有小破溃口,有少量淡红色液体流出,无压痛,可移动,质较硬.影像学检查:X线平片见右胫骨内侧、后方见软组织肿块影,边界清晰,其内见小点状高密影,右胫腓骨无异常,周围脂肪间隙清晰,骨皮质完整,未见骨膜反应(图1).磁共振(MR)扫描:右小腿中上
期刊
目的 分析急性白血病(AL)高危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前后微小残留病变(MRD)水平与移植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以CD45/SS设门的4色或5色荧光标记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动态检测90例高危AL患者allo-HSCT前第30天、移植后第30、60、100天和6、9、12个月的MRD水平,以0.1%为界,将患者分为MRD高水平组(≥0.1%)和低水平组(<0.1%),
目的 探讨髂股动脉区域非创伤性动脉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85年1月至2010年11月61例髂股动脉区域非创伤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髂动脉瘤29例,股动脉瘤32例,共有髂股动脉区域动脉瘤76个,其中43个髂动脉瘤和33个股动脉瘤;17例(27.9%)为多发性动脉瘤,8例(13.1%)发生髂动脉瘤或股动脉瘤破裂,4例(6.6%)合并动脉硬化闭塞症.本组中
目的 观察肠内营养混悬液(TPF-FOS) JEVITY在急性卒中患者中运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分院、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长海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合作进行.研究自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历时一年.前瞻性、多中心、上市后观察,伴吞咽障碍的急性卒中患者接受10 d的鼻饲肠内营养混悬液(T
发生于脑脊膜的血管外皮细胞瘤(HPC)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脑脊膜间叶组织来源非脑膜上皮肿瘤.发病率低,临床、影像乃至病理学特征缺乏,鉴别诊断困难,误诊率高,多数误诊为脑膜瘤,少数误诊为血管母细胞瘤、胶质瘤、室管膜瘤、神经鞘瘤等.现对近年来我院诊断的12例脑脊膜HPC进行总结并分析如下。
期刊
席汉综合征是由于女性在围产期大出血、休克、无菌性炎症等引起肥大的腺垂体坏死和纤维化,导致多种促激素分泌减少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主要为性腺、甲状腺、肾上腺等多个内分泌腺功能减退,并可能因感染、饥饿、外伤、手术、麻醉等诱发垂体危象[1].行心脏手术治疗的风险较大,报道少见.本研究就2例席汉综合征患者行心脏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对该病患者行心脏外科手术的围手术期激素替代治疗进行探讨。
期刊
尸体解剖(简称尸检)对于明确死因,验证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及评价实施治疗方案是否得当,进而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对促进医学科学进步有着重要意义[1].尽管卫生部颁发的“医院分级评等标准”规定,三级甲等医院尸检率应达15%,二级医院应达10%[2].但实际上,受传统观念的制约和对尸检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我国各类医院都面临着尸检率偏低的现状,且该指标呈急剧下降趋势.本文针对尸检的意义和我国大型医院尸检率不断下
期刊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通过证明晚期肿瘤是由一个不同于以前认识的激素途径所驱动,从而发现缩小了晚期前列腺癌的潜在药物靶点。
期刊
Behcet病(BD)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它最早由Hippocrates在公元前15世纪发现,并在1937年由土耳其医生Behcet将其总结为一种综合征.目前认为BD可能是一种全身血管炎性疾病,其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但主要考虑与遗传、环境及自身免疫因素相关.BD好发于30~40岁青壮年,主要临床表现、疾病严重程度及性别比例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BD患者主要分布在古代丝绸之路周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