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我国高校科研管理现状分析入手,积极探索有效的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机制,提出以项目管理的思想进行高校科研项目的管理,以期望在增强我国普通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整体效益的同时,推动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关键词:高校 科研 项目管理
1 高校科研管理应用项目管理的必要性
1.1 可以改善高校科研项目的完成情况。影响高校科研项目完成情况的因素,除了不可回避的客观原因外,科研项目执行过程中管理的漏洞占很大成分。在项目的一开始,项目管理就要使全体参与者都知道和理解项目的目标,并将项目分解成管理要素,使范围的确定、承担的任务、计划、控制和报告处于可控状态;在项目进展过程中,采用认证和交付跟踪的方式,检验项目完成情况,以确保项目达到预定目标。在进度计划上,项目管理中有严格的时间期限要求,利用网络图来表达项目中各项活动的进度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关键活动与关键路线,以求得最短周期。采用项目管理模式对高校科研项目实行全程控制,可确保科研项目高质量地按进度计划完成。
1.2 可以有效地控制高校科研项目的成本。项目管理中的成本管理由资源计划过程、成本估计过程、成本预算过程、成本控制过程组成。其原理就是监控成本的正负偏差,分析原因和采取措施以确保项目朝着成本最低的方向发展。利用项目管理对课题实行全额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对任何科研项目中与预算编差的费用及时检查跟踪,会防止课题组对经费的滥用,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1.3 项目管理可以促进高校科研项目成果的转化。项目管理重视项目各个分项管理执行的情况,更重视整个项目全过程的综合质量和效益。把项目管理应用在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中,必然会对科研项目的方向产生影响,改变我国高校科研工作多年来“偏理论轻应用”的风气,使项目在整个的实施过程中,最终目标的范围与结果都有严格定义。按照项目管理的过程控制要求,科研项目完成后,各阶段产生的数据及各种文档资料应非常完整,对于以后成果的转化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
2 我国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现状
科研项目管理一般包括项目的前期管理、中期管理和后期管理,前期管理的主要内容为科研项目的申请、评审、立项;中期管理包括科研项目的计划编制、组织实施、检查督促和阶段总结;后期管理为科研项目的结题总结、论文发表和专著的出版以及被引用情况的信息收集、统计、分析评价等。各期管理工作在科研管理中所处的作用不同,但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在实际工作中,确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2.1 重前期项目立项申请而轻中后期管理过程。立项过程中,存在项目申报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项目审批过程中的暗箱操作难以避免。另外,由于各类科技计划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项目改头换面多头申报导致项目重复立项,经费投入效益低。托关系,找门路,想尽各种办法争项目,项目拿到后,发表论文、应付检查、结题,又去争取新的项目。这些直接导致项目完成的质量不高,科技成果产出率低,社会资源投入成本增加。如果高校仅将重心偏向于科研项目的立项,而忽视科研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就很难有高质量、创新性的科研成果,更不会有后期的开发转让,实际上达不到科学研究的目的。
2.2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项目的考核更多地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对项目执行的过程和经费绩效的考核。首先,科研项目的合同或责任书详细地规定了任务下达单位和项目承担者的责任和义务,但没有明确相关的违约责任,因此,结题时很难对科研成果进行实质性的审核,许多项目的验收和鉴定都流于形式。另一方面,高校科研管理中没有形成对科研项目进行绩效评估的制度。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项目,结题时拿几篇水平不高的论文充数,一些应用研究的项目,不考虑市场需求,闭门造车,取得的所谓成果不能得到实际应用,成果转化率低。由于缺乏科研项目绩效评估制度,没有对科研项目的投入和产出进行评估,无法得出有力的数据来说明项目的经费绩效,因此也就难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科研的效益,造成科研经费的效益低下。
2.3 缺乏有效的监督。不少高校实行的科研量化考核管理,这种做法虽然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但过度量化、周期很短又助长了高校教师片面追求数量的功利化倾向;同时,经费管理不规范使科研资金流失比较严重。一些高校为了鼓励教师科研,科研经费管理不重视成本核算,对科研资金的筹集与取得、投入和运用、耗费和补偿等全过程缺乏综合管理和必要的财务监督,造成科研人员转移、套取科研经费等问题普遍存在,使得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大打折扣。
此外,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滞后,科研成果与经济建设缺乏有效衔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水平较低,导致转化为经济或社会效益的成果较少。
3 强化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机制的建议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分为立项申请、实施与过程管理、验收管理和结题管理四个过程。为确保项目管理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开展好科研项目管理首先必须从抓过程管理的各个环节开始,建立一套科研实施项目管理的保障机制。
3.1 建立项目立项准备机制。首先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办公系统资源,让教师全面了解项目申报的有关要求,做到申报前做好准备,申报中充实好材料,申报后认真总结;二是由高校科技处牵头,对广大教师进行项目申报有关知识的讲解,并认真、详实解答各位教师提出的问题:三是积极聘请相关领域有经验的专家举办座谈会,在项目资助情况、资助的重点领域、项目申请人员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等给予详细说明和解答。
3.2 建立项目执行过程管理机制。由于科研项目通常具有研究周期长、投资强度高、涉及面广、技术难度大、不可预见因素多等特点,项目目标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大,因此选择项目实施的关键时机,评估项目既定目标的有效性,考核项目进度、质量水平,对于确保项目完成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每年至少要组织一次对全校项目进展进行评估,对项目当初的研究计划以及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比较、监测、评议,并考虑新的环境因素变动或主客观要求,
3.3 建立合理的科研项目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高校科研项目管理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提高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水平。评价的关键问题在于指标体系的设计要合理,权数的确定也要科学。同时,对准则层中的每个评价指标的等级也要客观度量,还要根据科研内容和要求的变化,与时俱进,对评价指标、评价权数和指标等级的度量要进行适时调整和完善。通过层层评判,可以找出其中的薄弱环节,使科研及管理工作有的放矢,有助于提升高校科研层次,更有效地发挥自主创新的生力军作用。
3.4 建立科研项目管理的激励机制。要使得项目管理应用与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发挥效益,高校要以系统观念为指导,做好科研激励的整体规划设计,做好激励工作,使激励成为高校科研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依托,克服激励工作中的短视和各自为政的弊端,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和学习兴趣,使科研人员创造性地开展科研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新荣,吴艳萍.项目延期:高校科研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J].江苏高教,2006(1).
[2]胡建江,倪霖.科研项目管理中的管理模式与评价模型[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2).
[3]刘琦晖,李霆,张素娟.知识经济下对科研计划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1(2).
作者简介:
陈彦武(1979—),男,湖南衡阳人,南华大学项目管理在读工程硕士。
曾长虹(1982—),男,南华大学讲师,主要研究创新创业教育。
关键词:高校 科研 项目管理
1 高校科研管理应用项目管理的必要性
1.1 可以改善高校科研项目的完成情况。影响高校科研项目完成情况的因素,除了不可回避的客观原因外,科研项目执行过程中管理的漏洞占很大成分。在项目的一开始,项目管理就要使全体参与者都知道和理解项目的目标,并将项目分解成管理要素,使范围的确定、承担的任务、计划、控制和报告处于可控状态;在项目进展过程中,采用认证和交付跟踪的方式,检验项目完成情况,以确保项目达到预定目标。在进度计划上,项目管理中有严格的时间期限要求,利用网络图来表达项目中各项活动的进度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关键活动与关键路线,以求得最短周期。采用项目管理模式对高校科研项目实行全程控制,可确保科研项目高质量地按进度计划完成。
1.2 可以有效地控制高校科研项目的成本。项目管理中的成本管理由资源计划过程、成本估计过程、成本预算过程、成本控制过程组成。其原理就是监控成本的正负偏差,分析原因和采取措施以确保项目朝着成本最低的方向发展。利用项目管理对课题实行全额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对任何科研项目中与预算编差的费用及时检查跟踪,会防止课题组对经费的滥用,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1.3 项目管理可以促进高校科研项目成果的转化。项目管理重视项目各个分项管理执行的情况,更重视整个项目全过程的综合质量和效益。把项目管理应用在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中,必然会对科研项目的方向产生影响,改变我国高校科研工作多年来“偏理论轻应用”的风气,使项目在整个的实施过程中,最终目标的范围与结果都有严格定义。按照项目管理的过程控制要求,科研项目完成后,各阶段产生的数据及各种文档资料应非常完整,对于以后成果的转化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
2 我国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现状
科研项目管理一般包括项目的前期管理、中期管理和后期管理,前期管理的主要内容为科研项目的申请、评审、立项;中期管理包括科研项目的计划编制、组织实施、检查督促和阶段总结;后期管理为科研项目的结题总结、论文发表和专著的出版以及被引用情况的信息收集、统计、分析评价等。各期管理工作在科研管理中所处的作用不同,但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在实际工作中,确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2.1 重前期项目立项申请而轻中后期管理过程。立项过程中,存在项目申报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项目审批过程中的暗箱操作难以避免。另外,由于各类科技计划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项目改头换面多头申报导致项目重复立项,经费投入效益低。托关系,找门路,想尽各种办法争项目,项目拿到后,发表论文、应付检查、结题,又去争取新的项目。这些直接导致项目完成的质量不高,科技成果产出率低,社会资源投入成本增加。如果高校仅将重心偏向于科研项目的立项,而忽视科研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就很难有高质量、创新性的科研成果,更不会有后期的开发转让,实际上达不到科学研究的目的。
2.2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项目的考核更多地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对项目执行的过程和经费绩效的考核。首先,科研项目的合同或责任书详细地规定了任务下达单位和项目承担者的责任和义务,但没有明确相关的违约责任,因此,结题时很难对科研成果进行实质性的审核,许多项目的验收和鉴定都流于形式。另一方面,高校科研管理中没有形成对科研项目进行绩效评估的制度。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项目,结题时拿几篇水平不高的论文充数,一些应用研究的项目,不考虑市场需求,闭门造车,取得的所谓成果不能得到实际应用,成果转化率低。由于缺乏科研项目绩效评估制度,没有对科研项目的投入和产出进行评估,无法得出有力的数据来说明项目的经费绩效,因此也就难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科研的效益,造成科研经费的效益低下。
2.3 缺乏有效的监督。不少高校实行的科研量化考核管理,这种做法虽然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但过度量化、周期很短又助长了高校教师片面追求数量的功利化倾向;同时,经费管理不规范使科研资金流失比较严重。一些高校为了鼓励教师科研,科研经费管理不重视成本核算,对科研资金的筹集与取得、投入和运用、耗费和补偿等全过程缺乏综合管理和必要的财务监督,造成科研人员转移、套取科研经费等问题普遍存在,使得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大打折扣。
此外,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滞后,科研成果与经济建设缺乏有效衔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水平较低,导致转化为经济或社会效益的成果较少。
3 强化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机制的建议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分为立项申请、实施与过程管理、验收管理和结题管理四个过程。为确保项目管理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开展好科研项目管理首先必须从抓过程管理的各个环节开始,建立一套科研实施项目管理的保障机制。
3.1 建立项目立项准备机制。首先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办公系统资源,让教师全面了解项目申报的有关要求,做到申报前做好准备,申报中充实好材料,申报后认真总结;二是由高校科技处牵头,对广大教师进行项目申报有关知识的讲解,并认真、详实解答各位教师提出的问题:三是积极聘请相关领域有经验的专家举办座谈会,在项目资助情况、资助的重点领域、项目申请人员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等给予详细说明和解答。
3.2 建立项目执行过程管理机制。由于科研项目通常具有研究周期长、投资强度高、涉及面广、技术难度大、不可预见因素多等特点,项目目标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大,因此选择项目实施的关键时机,评估项目既定目标的有效性,考核项目进度、质量水平,对于确保项目完成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每年至少要组织一次对全校项目进展进行评估,对项目当初的研究计划以及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比较、监测、评议,并考虑新的环境因素变动或主客观要求,
3.3 建立合理的科研项目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高校科研项目管理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提高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水平。评价的关键问题在于指标体系的设计要合理,权数的确定也要科学。同时,对准则层中的每个评价指标的等级也要客观度量,还要根据科研内容和要求的变化,与时俱进,对评价指标、评价权数和指标等级的度量要进行适时调整和完善。通过层层评判,可以找出其中的薄弱环节,使科研及管理工作有的放矢,有助于提升高校科研层次,更有效地发挥自主创新的生力军作用。
3.4 建立科研项目管理的激励机制。要使得项目管理应用与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发挥效益,高校要以系统观念为指导,做好科研激励的整体规划设计,做好激励工作,使激励成为高校科研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依托,克服激励工作中的短视和各自为政的弊端,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和学习兴趣,使科研人员创造性地开展科研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新荣,吴艳萍.项目延期:高校科研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J].江苏高教,2006(1).
[2]胡建江,倪霖.科研项目管理中的管理模式与评价模型[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2).
[3]刘琦晖,李霆,张素娟.知识经济下对科研计划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1(2).
作者简介:
陈彦武(1979—),男,湖南衡阳人,南华大学项目管理在读工程硕士。
曾长虹(1982—),男,南华大学讲师,主要研究创新创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