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8月初,我终于有机会到中国大陆旅游。
抵达北京时,旅馆经理建议我一定要到“慕田峪”登长城。隔天一大早,草草解决早餐就拦了车直接前往。爬了一小段上坡后,到达入口处买票,等待缆车载我上去。在万里无云的好天气下,历史课本上的巍巍宏伟长城就矗立在上方不远处,但此时背后另一个不在课本上的场面却牢牢吸引住我的注意力。
“55 dollars, too much”“45?”“45 no good, 50?”小贩和顾客如此将价钱谈来谈去,声音此起彼落,像一场乒乓球赛一样。我是纽约长大的白人,从小没有这种习惯,根本不了解这种文化。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在影集中看到东方人在街上讲价,我问妈妈:“Can you bargain like this, Ma?”(你会这样讨价还价吗?)她回答:“We would never do that. You don’t want the owner thinking you don’t have any money, right?”(不可以,你不想对方以为您没钱买吧!)直到我多年前开始学汉语时,学习某篇讨价还价的课文对话,又唤醒这种想体验一下什么是“价廉物美”的感觉了。
两个钟头后,天气渐渐地热起来了,是该准备坐缆车从长城下去了。上车前,想起了我在入口处小贩那看见一本《毛主席语录》。心想,小小的一本书应该不贵,可以作为我第一次讲价的对象吧。
“你毕竟是个外国人,所以小贩一定会开高价的。”陪我坐车下去的一位台湾朋友说。
“那我应该提出什么价钱呢?”我问。
“其实,我讲价的经验也不多,”朋友回答,“你说,25块钱人民币吧。”
我算了一算,汇率那时差不多是1比7,这等于3块多美元,还划得来吧。
“好,那我应该跟老板怎么说呢?”我问。
“很简单啊,问她那本书多少钱吧!不要想得那么复杂啦!”
我下了车,深呼吸一口,缓缓慢慢地单独往那名小贩的方向走去,越接近她的摊子,心就跳得越快,不知道万一老板完全拒绝我“25块钱”时该怎么反应。我走到小贩摊前,立即瞄到我想买的《毛主席语录》。在我想伸手拿起它来翻一翻,衡量一下品质值不值得25块钱时,一抹黑影毫不犹豫从里头冲出来。
“English?”她直接问,看起来完全猜不出几岁的女人,圆圆脸凑近我的眼前。
“请问,你有中文版吗?”我以汉语回复,倒抽一口气,心里想她有传说中的中国功夫吗?这速度也太快啦。
通常,我一开口,中国人会夸奖我的汉语,“你说得很标准耶!”“你好厉害喔!”之类的好话。不过,这一次,我完全没引起什么反应。因而,我忽然紧张起来,有晕场之感,小小声地问:“这本书多少钱?”
老板毫无迟疑地说:“200块。”
200块人民币除以7等于——等于28块美金!
“28块钱美金!”我气急败坏地惊呼出来。她肯定疯了,我心想。那么夸张的价钱如何谈得来。
像是被人狠狠揍了一拳,我感到失败了,虚弱地和小贩说:“不用了,谢谢你。”
我快要转身离去时,老板挡住了我,猛烈地捉住我的胳膊说,“那......多少钱?你说?”
拳击赛第二回开始的钟声在耳旁响起,“10块钱”,我心虚地用惊吓过后留下的一口气随便说。
“10块钱?一本10块钱嘛?这样子,我怎么活得下去呢?”
当那名小贩对我尖叫又摇晃我的胳臂时,所有在附近的旅客及小贩都愣住了,好奇地瞪着我这个老外,看一看我会怎么应付这情形。我的脸像在舞台上被聚光灯照射,发烫得没话说。但是,我不知怎么地竟然胆大地回嘴:“老板,请问,如果毛主席还活着的话,知道《毛主席语录》要卖200块人民币,他会怎么说?”
挨着我们俩的中国人都大笑起来了,小贩向我努努嘴。
“好了,好了,”她说。小贩向我摇摇手,对我说:“我给你特价好吧,100块,行不行?”
“特价吗?”我反问。“这个所谓的特价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呢?”
我失去兴趣了,转身过去向等候着我的车子的方向行走。
“90块?”小贩突然叫了。
“70块?”她又叫了。
“没关系,我可以上网免费看毛主席的语录啦!”我一边快步地走路一边不耐烦回答了。
“50块?”
“30块?好不好?”
听到30块钱,已经快到车旁,脚步不禁放慢了。
“20块,20块!20块是我最低的,你说好不好?”不自觉回了头瞧了一瞧追着我的这名小贩。
20块比我台湾朋友建议的便宜5元,不过我骤然有感觉要继续杀价杀得更低,杀到我感到失败的时候说出的10块钱。
我观察到,好像保持安静是我杀价最好的方法。因此,我往小贩的方向冷漠地看了一眼,看见额头渗出汗水的她等待着我的答复。当我准备上车不理会她时,终于听见我要听的数字。
“10块钱,10块钱!好吧?”她沮丧地大叫起来了。
我停住了,不敢相信回了头望了小贩一眼。那时,她距离我远5步左右,右手里捉着《毛主席语录》,向我挥来挥去。我走过去接到书,也掏出10块钱给她。拿到钱,小贩终于向我略略地露出微笑说:“你这个老外真厉害,哎呀,我好累!”
我在乘车回旅馆途中,一面浏览我10块钱买的书,一面感到深深满足了。我第一次杀价杀得太成功,不可思议地杀到连我台湾朋友未料我会得到的价钱。
我回想了当天所发生过的事情,就觉得这一“讲价”文化相当的公平,也相当的民主化。当初,老板和顾客站在平等的地位,彼此有机会接受或拒绝对方说的价钱。多付了一点钱,表示顾客少了一点知识;相对的,少付了一点钱,就表示顾客多了一点知识。
我回到旅馆时,经理已等候在门外欢迎我们。
“长城怎么样?好不好玩儿?”
“很好玩,”我回答,“你看,这是我在那里买的。”等不及炫耀一下我的《毛主席语录》。
经理翻了一翻,小心地问:“那,你花了多少钱呢?”
“你觉得呢?”
“慕田峪的小贩真厉害,希望你付的钱没超过30块。”
“10块钱。”我得意地说。
“哇!真的很厉害!这等于免费送给你一样的。”
经理说:“既然你那么喜欢讲价,不如去虹桥市场,那里有5层楼,什么东西都卖!”
他又说:“不过,你要记得,他们所有的货品至少都贵一倍。”
“还有,无论如何,讲价时千万不要说英文,用中文。”
“好的,一定没有问题。”我回答。
我那天晚上睡觉前,兴奋地捧着我当天买的《毛主席语录》,也想着明天可以杀价买更多“价廉物美”的东西入梦。(编辑/唐馨)
抵达北京时,旅馆经理建议我一定要到“慕田峪”登长城。隔天一大早,草草解决早餐就拦了车直接前往。爬了一小段上坡后,到达入口处买票,等待缆车载我上去。在万里无云的好天气下,历史课本上的巍巍宏伟长城就矗立在上方不远处,但此时背后另一个不在课本上的场面却牢牢吸引住我的注意力。
“55 dollars, too much”“45?”“45 no good, 50?”小贩和顾客如此将价钱谈来谈去,声音此起彼落,像一场乒乓球赛一样。我是纽约长大的白人,从小没有这种习惯,根本不了解这种文化。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在影集中看到东方人在街上讲价,我问妈妈:“Can you bargain like this, Ma?”(你会这样讨价还价吗?)她回答:“We would never do that. You don’t want the owner thinking you don’t have any money, right?”(不可以,你不想对方以为您没钱买吧!)直到我多年前开始学汉语时,学习某篇讨价还价的课文对话,又唤醒这种想体验一下什么是“价廉物美”的感觉了。
两个钟头后,天气渐渐地热起来了,是该准备坐缆车从长城下去了。上车前,想起了我在入口处小贩那看见一本《毛主席语录》。心想,小小的一本书应该不贵,可以作为我第一次讲价的对象吧。
“你毕竟是个外国人,所以小贩一定会开高价的。”陪我坐车下去的一位台湾朋友说。
“那我应该提出什么价钱呢?”我问。
“其实,我讲价的经验也不多,”朋友回答,“你说,25块钱人民币吧。”
我算了一算,汇率那时差不多是1比7,这等于3块多美元,还划得来吧。
“好,那我应该跟老板怎么说呢?”我问。
“很简单啊,问她那本书多少钱吧!不要想得那么复杂啦!”
我下了车,深呼吸一口,缓缓慢慢地单独往那名小贩的方向走去,越接近她的摊子,心就跳得越快,不知道万一老板完全拒绝我“25块钱”时该怎么反应。我走到小贩摊前,立即瞄到我想买的《毛主席语录》。在我想伸手拿起它来翻一翻,衡量一下品质值不值得25块钱时,一抹黑影毫不犹豫从里头冲出来。
“English?”她直接问,看起来完全猜不出几岁的女人,圆圆脸凑近我的眼前。
“请问,你有中文版吗?”我以汉语回复,倒抽一口气,心里想她有传说中的中国功夫吗?这速度也太快啦。
通常,我一开口,中国人会夸奖我的汉语,“你说得很标准耶!”“你好厉害喔!”之类的好话。不过,这一次,我完全没引起什么反应。因而,我忽然紧张起来,有晕场之感,小小声地问:“这本书多少钱?”
老板毫无迟疑地说:“200块。”
200块人民币除以7等于——等于28块美金!
“28块钱美金!”我气急败坏地惊呼出来。她肯定疯了,我心想。那么夸张的价钱如何谈得来。
像是被人狠狠揍了一拳,我感到失败了,虚弱地和小贩说:“不用了,谢谢你。”
我快要转身离去时,老板挡住了我,猛烈地捉住我的胳膊说,“那......多少钱?你说?”
拳击赛第二回开始的钟声在耳旁响起,“10块钱”,我心虚地用惊吓过后留下的一口气随便说。
“10块钱?一本10块钱嘛?这样子,我怎么活得下去呢?”
当那名小贩对我尖叫又摇晃我的胳臂时,所有在附近的旅客及小贩都愣住了,好奇地瞪着我这个老外,看一看我会怎么应付这情形。我的脸像在舞台上被聚光灯照射,发烫得没话说。但是,我不知怎么地竟然胆大地回嘴:“老板,请问,如果毛主席还活着的话,知道《毛主席语录》要卖200块人民币,他会怎么说?”
挨着我们俩的中国人都大笑起来了,小贩向我努努嘴。
“好了,好了,”她说。小贩向我摇摇手,对我说:“我给你特价好吧,100块,行不行?”
“特价吗?”我反问。“这个所谓的特价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呢?”
我失去兴趣了,转身过去向等候着我的车子的方向行走。
“90块?”小贩突然叫了。
“70块?”她又叫了。
“没关系,我可以上网免费看毛主席的语录啦!”我一边快步地走路一边不耐烦回答了。
“50块?”
“30块?好不好?”
听到30块钱,已经快到车旁,脚步不禁放慢了。
“20块,20块!20块是我最低的,你说好不好?”不自觉回了头瞧了一瞧追着我的这名小贩。
20块比我台湾朋友建议的便宜5元,不过我骤然有感觉要继续杀价杀得更低,杀到我感到失败的时候说出的10块钱。
我观察到,好像保持安静是我杀价最好的方法。因此,我往小贩的方向冷漠地看了一眼,看见额头渗出汗水的她等待着我的答复。当我准备上车不理会她时,终于听见我要听的数字。
“10块钱,10块钱!好吧?”她沮丧地大叫起来了。
我停住了,不敢相信回了头望了小贩一眼。那时,她距离我远5步左右,右手里捉着《毛主席语录》,向我挥来挥去。我走过去接到书,也掏出10块钱给她。拿到钱,小贩终于向我略略地露出微笑说:“你这个老外真厉害,哎呀,我好累!”
我在乘车回旅馆途中,一面浏览我10块钱买的书,一面感到深深满足了。我第一次杀价杀得太成功,不可思议地杀到连我台湾朋友未料我会得到的价钱。
我回想了当天所发生过的事情,就觉得这一“讲价”文化相当的公平,也相当的民主化。当初,老板和顾客站在平等的地位,彼此有机会接受或拒绝对方说的价钱。多付了一点钱,表示顾客少了一点知识;相对的,少付了一点钱,就表示顾客多了一点知识。
我回到旅馆时,经理已等候在门外欢迎我们。
“长城怎么样?好不好玩儿?”
“很好玩,”我回答,“你看,这是我在那里买的。”等不及炫耀一下我的《毛主席语录》。
经理翻了一翻,小心地问:“那,你花了多少钱呢?”
“你觉得呢?”
“慕田峪的小贩真厉害,希望你付的钱没超过30块。”
“10块钱。”我得意地说。
“哇!真的很厉害!这等于免费送给你一样的。”
经理说:“既然你那么喜欢讲价,不如去虹桥市场,那里有5层楼,什么东西都卖!”
他又说:“不过,你要记得,他们所有的货品至少都贵一倍。”
“还有,无论如何,讲价时千万不要说英文,用中文。”
“好的,一定没有问题。”我回答。
我那天晚上睡觉前,兴奋地捧着我当天买的《毛主席语录》,也想着明天可以杀价买更多“价廉物美”的东西入梦。(编辑/唐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