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无言自风标

来源 :中国书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un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6月15日,一代国画大师崔子范先生驾鹤西去,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悲伤和他独树一帜的大写意精神。
  
  不为前贤囿,酿出自家风
  崔子范先生绘画,早年曾受齐白石先生教导和鼓励,在北京画院工作的二十多年,他对中国画,特别是大写意花鸟画,作了较为系统的学习和研究。晚年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毅然回到故乡莱西,躲过繁杂喧嚣的大城市生活,过起了深居简出的艺术苦修生活。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删繁就简,注重用色,不为古人先贤所囿,贯通中西,以浑厚的笔墨,雅拙讲究的构图造型和鲜艳强烈的色彩,凸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思想内涵,开创了风格独具的“崔家样”大写意花鸟画艺术新篇章,他的大写意花鸟画必将成为中国写意花鸟画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不以金石胜,生活情趣浓
  自清乾嘉道金石学兴起以来,写意花鸟画便增添了金石笔意,吴昌硕、齐白石一脉相承,金石味成为追求和主流。崔老的花鸟画另辟蹊径,他的笔墨舍形取神,简约厚重,他有善于发现美的心灵和眼睛,注重生活细节的捕捉和提炼,他的作品表现鲜活。莱西崔子范美术馆藏有一幅他画的公鸡带小鸡的作品,这个场景让人疑惑不解,有过农村生活的人知道,都是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觅食活动,是不是崔老的画表达有误?原来,在抗战时期,崔老路经沂蒙山区,这里常有老鹰叼小鸡,所以保护小鸡的担子就压在了公鸡身上,由此可窥崔老对生活的深刻体验一斑。
  生活是崔老的创作源泉,在他眼里万事万物都有美在其中。崔老家中养着很多花鸟鱼虫,他从日常赏花养鸟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在他笔下,公鹅母鹅的和谐、鹰的凶猛、鱼的悠然、喜鹊、八哥的雀然,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他对故乡的农村生活有着深深的感情,玉米、高粱等这类古人很少涉及的农作物题材也涌现在他的作品中。中国花鸟画史上称“徐熙野逸,黄筌富贵”,而崔老用他日常所见的物象情景,直观的生活感受,激发出源自肺腑的深厚感情,歌颂伟大的时代和人民的美好生活。
  
  不从飘逸出,品格隆于众
  情志反映作者的感情。情志大反应在画作上,气局大气、深刻;情志小则显得狭隘、局限。大家大手笔、大风格,小家小手笔、小风格,这都是无法勉强的。崔老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这由他的谈吐和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书画有价又无价,高低相差十万八。小画用来换柴米,大画精品献国家。”这是崔老品格的真实写照。他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命运,与时代共呼吸,国家有难牵动着他的心,南方水灾、汶川地震,他寝食不安,慷慨捐款捐画,有的还不留姓名;国有盛事,他欣喜不已,以手中的笔挥写自豪,北京奥运会、神七飞天、建国60周年,他都笔歌墨舞留下了精品力作。崔老的大写意因情志使然,没有飘逸的笔触和俊秀的画面,但有绚烂之极的平淡与蕴藉,他笔笔生发,以彩为墨,将虚作实,力透纸背;他以诗入画,诗以言志,在有限的画面上追求无限的意境。
  中国画讲究格调。格调来源于画家的人格修养和人格理想,宋郭若虚云:“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崔老的品格和作品应证了古贤的远见卓识。
  逝者如斯夫,崔老的大写意花鸟画属于这个伟大的时代。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的大写意精神必将影响和激励我们后学心摹手追,勇于进取,以告慰他老人家在天之灵。
  责任编辑:郑寒白
其他文献
点击理由  晋人的典雅超妙一直被奉为书法艺术的典范,后世的书法几乎是一部依违“二王”书风的历史。或回归追溯,或另作开拓,围绕“二王”,或收或放,收者见精神的提升,放者见精神的自由,两种风格相反相成。陈忠康是“二王”一脉在现今书坛的代表人物,其清畅超妙、风规自远的书风使人油然而生欣慕和愉悦。    陈忠康话语  书法本是一种对传统非常依赖的艺术,我以为勤奋老实的态度很重要,因此,我常常需要一种“古化
期刊
◇ 时间:2012年1月30日  ◇ 地点:北京·中国国家画院      张公者:中西绘画对写生的理解与方法有着很大的区别。西方绘画注重对事物的“真实”描绘,注重科学性。中国画的写生是感受山川自然,默记于心,得其精神,“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梅墨生:中西方对于客观对象的认识是一样的,都是对外部世界进行观察,实际所谓写生主要是观察你所要描绘的对象,从这个角度来说,写生是中西绘画所共有的。但是中西
期刊
宋元文人写意花鸟画的题材比较集中,集中于那些早已因生长特点而被视为花中君子的植物和直抒胸臆的枯木奇石。直到明中期沈周在册页或手卷上绘制一种花卉、果蔬、鸟禽、草虫的杂画,文人写意花鸟画的题材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在王朝闻主编的《中国美术史》中提到:“它们(沈周《卧游图》册内的蔬果、禽畜)突破了水墨写意花鸟仅限于‘四君子’之类题材的局限,并具有不同于‘徐家野逸’流风的农家田园趣味”①。而这种将花卉、
期刊
当下,中国书法艺术正处于一个高度发展繁荣的时期。这种艺术表象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总体态势是一致的。一门艺术在其自身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总要留下鲜明的时代印记。  在书法当代性的语境下,提倡艺术创新是主流的声音,创新在某种层面上似乎是一门艺术具有当代性的首要标志,也是判断其存在价值的外在依据。但是,大凡有一点艺术理论或艺术史常识的人都很清楚,创新需要艺术本体内部和外部环境双重的推动力方能实现,所
期刊
首届中韩优秀书画家(韩国国会)邀请展在韩国国会举办    由中国书画杂志社、韩国国会议员书道会、韩国书法艺术院和中国秦商艺术馆共同主办,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中国文化院为后援单位的“首届中韩优秀书画家(韩国国会)邀请展”于2011年6月1日在韩国的国会议员会馆隆重开幕。  本次展览展出了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王家新、武春河,韩国前总统金泳三、国会前副议长文喜相、书法家高岗和李敦兴等二百余位中韩知名书画家的作
期刊
                    
期刊
历代收藏鉴赏家,大都喜欢在他们收藏或看过的书画上钤上几个印记,表示自己收藏之美、鉴定之精。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说,始于东晋,但东晋的鉴藏印我们现在没有见到过,所见只从唐代开始。  皇室的收藏印,我们习惯称呼为“御府”或“内府”印。唐代见有“贞观”印。五代南唐有“集贤院御书印”(用墨钤)、“建业文房之印”、“内合同”印。宋代徽宗,见于卷上的有“御书”(葫芦形)、双龙圆形(法书上用)或方形(绘画上用
期刊
楷书这个名称是后来出现的,又称为真书、正书。严格上讲真书和正书都不能专指楷书,楷书有楷模的意思。楷书最早出现的时候没有这个词。我们看南朝的书籍,上面讲某某人擅写隶书,这个隶书都不是讲的八分书,也不是讲的汉隶,就是讲的楷书。比如说王羲之《黄庭经》、王献之《洛神赋》,我们看到唐代的张怀瓘、孙过庭在文章里讲的隶书还是指楷书。从汉代隶书到像王羲之一类的楷书发生变化的过程当中,有一个微妙的渐变过程,不是一天
期刊
张晖,1959年2月生于哈尔滨,1982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6年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攻读硕士研究生,1989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出版有《张晖作品集》、《高等美术院校速写教程》等。    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黄宾虹等把中国画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之后,中国画的发展显得有些乏善可陈,画家们的绘画能力、学养、
期刊
2011年6月15日,崔子范走了。如同没有见到太多的纪念文章一样,我也没有太多的忧伤,但我知道中国绘画史上堪称“大”的一页被翻过了。我之所以没有太多的忧伤,是因为老先生是以96岁高龄辞世的,而且走得如此安详—据其家人说—老人15日晚9点用完餐,让工作人员给他洗澡、理发;晚11点入睡时问为什么没有车接他,然后就一觉不醒。尽管走得安详,我还是时不时地想起先生,想起先生可垂后世的风范—像农民种庄稼一样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