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自画
高欣桐,2004年生产的优质产品,长158厘米,净重98斤,各部分零件齐全,中心驱动件硬核。问世16年来一直在注入红色基因,程序标准,品质过硬,多性能共存,三标齐全,假一赔十,包退包换,现址为山东省东营市第二中学。
晚上八点十分,英国伦敦大学主建筑的北部回廊空荡荡的,只有一个似旧非旧的陈列柜,周围墙上挂着两三幅名画的赝品。《蒙娜丽莎的微笑》旁边挂着一幅名不见经传的画作,叫作《选择》。
陈列柜放着杰里米·边沁的遗体,脚旁边的陶罐装的是前一阵子失而复得的头颅,柜子前有一个人影。
外面的树叶依然残留着飞鸟的影子,公园的长椅上还有树叶湿漉漉的痕迹,皎洁的月光仍旧翻飞在喷泉的水波纹上,一阵窸窸窣窣的秋风顺着围墙上的爬山虎绕进回廊。
随着秋风一同响起的,还有一个男人熟悉的声音。
“穆勒,你又来了啊。”咖色柜门里传出一阵老式收音机般嘈杂的混响,接着几声剧烈的咳嗽,一个干涩的声音闷声闷气地响起来。
一个较为清澄的声音响了起来:“是的,老师。”他朝着陈列柜毕恭毕敬地鞠了一躬,几分钟的沉默过后,穆勒首先打破了沉静。
“老师,幸福究竟是什么?”他叹了口气。
柜子突然开始剧烈地摇动,柜子里的人似乎正了正衣冠。
“穆勒,我以前总是在激进地重申我的观点。那时,年轻的我经常望着不远处的工厂,一群工人埋头在漆黑发油的机器里,我便想,人的幸福到底是什么。”柜门“咚”一声响,里面的人似乎换了一个舒适的坐姿。
“到了中年,我想明白了,《圣经》上的亚当与夏娃无视上帝的警告偷吃了可以给他们带来智慧的果子——连人类始祖都如此,更何况渺小的我们。人们在趋乐避苦的影响下走向不同的道路,为奔赴自己的幸福,人们会做出种种举动。为实现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着幸福的必要条件。人与人是互相交流的,从而存在一定概率促使其他人的幸福得以实现。互相成全利益,更快捷地实现利益,就像染色体配对之后交换DNA片段一样,个人利益决定着这个利益总和。也就是社会利益。”
“而你,穆勒……”说罢,柜子门“吱呀”一声滑开,月光泼洒下来,柜门上沾上了点点水渍,空气中银白色的颗粒熠熠生辉。
“你早已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我。在你看来,比个人利益更加重要的是他人的利益,也就是大众利益吧。”边沁呵呵笑着,慈爱地看向穆勒。
“是的,老师。人们在生活中享受到的幸福,终究来自社会的供给,所以每个人怀揣着‘我为人人’的思想,最大限度地为社会贡献利益,贡献更高价值的利益,更能让大众普惠利益,从而实现利益平均分化,这样大众享受到的利益质量更高,范围更广,这是我认为的最大利益,也是幸福。”他抬起手,想要去扶摇摇欲坠的边沁。
边沁笑着摆了摆手,说:“真是一把老骨头了,不过在这个柜子中我并非虚度光阴,一事无成。”
“你知道吗?我们都是在丈量中索取幸福,却从未考虑过失去。”
“人不是机械个体,同样,每个人的幸福也不能一概而论。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它的对立面呢?一位期颐之年的老教授,卧病在床十年载,而他隔壁病床的一位刚刚辞世的中年女士,一生中只‘享受’过几个月的病床。对于老先生来说,他的幸福是什么呢?”边沁问道。
一向伶牙俐齿的穆勒迟疑了一会,缓缓问道:“难道是……更加长寿?”
“那可不一定,对于老教授来说,化疗无时无刻不在折磨他的神经;对于家属来说,遥遥无期的痊愈与城墙一般高的账单侵蚀着他们的决心。可是对于一部分人们来说,老教授发表的文章或许更能救人于水火,他活着便是一些人精神上的信仰。那么问题来了,难道我们能评判哪一种幸福才是正确的幸福吗?”
“老教授放弃治疗,他失去了和这个世界缠绵的机会,可他的幸福是自己痛痛快快,庄重而肃穆地与这个世界告别。家属失去了和自己挚爱之人重逢的机会,可他的幸福是不需要在伦理道德与自我私欲间饱受煎熬。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他们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偶像,可他的幸福是没有了心灵的桎梏,在无悔燃烧自己的人生中绽放一场自我的烟花。”
“你明白了吗,穆勒?失去的幸福终将以另外一种形式馈赠给我们。”边沁叹了口气,哀叹道。
“失去能让我们更加义无反顾地重视眼前的人与事。如果失败,那么这段经历也会成为你永久的珍宝;如果成功,那么得到的则是巨大的幸福。”
忽然,边沁的拐杖颤巍巍地指向穆勒身后的那幅画——《选择》,画上画着一个天平,左边没有称量的药物,右边一个5克的砝码,奇异之处是天平依然平衡。
“你看,它永远都在平衡。”穆勒的眼里充满了光。
穆勒的身影逐渐淡化,他嘴角噙着笑容,最终融入月光中。
海水慢慢退潮,月亮落下山头,太阳出来了。
北部回廊里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幅画。
(指导老师:赵维荣)
創作感言:
与第二个题目“确认过眼神”,我便找到了写作的灵感。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所有伟大的思想都会化为未来的一缕尘埃。如何实现幸福?“最大幸福原则”依然伫立在高不可攀的罗马柱上。怎样出彩,如何最大限度地临摹出两位伟大哲学家深刻的思想是我创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过于理论化太艰涩,清新洒脱又没有内涵,于是我反其本而行之,直接刻画师徒二人再次相见的辩论现场,在两种思想的强烈碰撞之下,最终学生穆勒心满意足地得到答案离开长廊。这样不仅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思想哲学的追求,也表达了新时代的我们对于“幸福”的理解。
高欣桐,2004年生产的优质产品,长158厘米,净重98斤,各部分零件齐全,中心驱动件硬核。问世16年来一直在注入红色基因,程序标准,品质过硬,多性能共存,三标齐全,假一赔十,包退包换,现址为山东省东营市第二中学。
晚上八点十分,英国伦敦大学主建筑的北部回廊空荡荡的,只有一个似旧非旧的陈列柜,周围墙上挂着两三幅名画的赝品。《蒙娜丽莎的微笑》旁边挂着一幅名不见经传的画作,叫作《选择》。
陈列柜放着杰里米·边沁的遗体,脚旁边的陶罐装的是前一阵子失而复得的头颅,柜子前有一个人影。
外面的树叶依然残留着飞鸟的影子,公园的长椅上还有树叶湿漉漉的痕迹,皎洁的月光仍旧翻飞在喷泉的水波纹上,一阵窸窸窣窣的秋风顺着围墙上的爬山虎绕进回廊。
随着秋风一同响起的,还有一个男人熟悉的声音。
“穆勒,你又来了啊。”咖色柜门里传出一阵老式收音机般嘈杂的混响,接着几声剧烈的咳嗽,一个干涩的声音闷声闷气地响起来。
一个较为清澄的声音响了起来:“是的,老师。”他朝着陈列柜毕恭毕敬地鞠了一躬,几分钟的沉默过后,穆勒首先打破了沉静。
“老师,幸福究竟是什么?”他叹了口气。
柜子突然开始剧烈地摇动,柜子里的人似乎正了正衣冠。
“穆勒,我以前总是在激进地重申我的观点。那时,年轻的我经常望着不远处的工厂,一群工人埋头在漆黑发油的机器里,我便想,人的幸福到底是什么。”柜门“咚”一声响,里面的人似乎换了一个舒适的坐姿。
“到了中年,我想明白了,《圣经》上的亚当与夏娃无视上帝的警告偷吃了可以给他们带来智慧的果子——连人类始祖都如此,更何况渺小的我们。人们在趋乐避苦的影响下走向不同的道路,为奔赴自己的幸福,人们会做出种种举动。为实现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着幸福的必要条件。人与人是互相交流的,从而存在一定概率促使其他人的幸福得以实现。互相成全利益,更快捷地实现利益,就像染色体配对之后交换DNA片段一样,个人利益决定着这个利益总和。也就是社会利益。”
“而你,穆勒……”说罢,柜子门“吱呀”一声滑开,月光泼洒下来,柜门上沾上了点点水渍,空气中银白色的颗粒熠熠生辉。
“你早已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我。在你看来,比个人利益更加重要的是他人的利益,也就是大众利益吧。”边沁呵呵笑着,慈爱地看向穆勒。
“是的,老师。人们在生活中享受到的幸福,终究来自社会的供给,所以每个人怀揣着‘我为人人’的思想,最大限度地为社会贡献利益,贡献更高价值的利益,更能让大众普惠利益,从而实现利益平均分化,这样大众享受到的利益质量更高,范围更广,这是我认为的最大利益,也是幸福。”他抬起手,想要去扶摇摇欲坠的边沁。
边沁笑着摆了摆手,说:“真是一把老骨头了,不过在这个柜子中我并非虚度光阴,一事无成。”
“你知道吗?我们都是在丈量中索取幸福,却从未考虑过失去。”
“人不是机械个体,同样,每个人的幸福也不能一概而论。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它的对立面呢?一位期颐之年的老教授,卧病在床十年载,而他隔壁病床的一位刚刚辞世的中年女士,一生中只‘享受’过几个月的病床。对于老先生来说,他的幸福是什么呢?”边沁问道。
一向伶牙俐齿的穆勒迟疑了一会,缓缓问道:“难道是……更加长寿?”
“那可不一定,对于老教授来说,化疗无时无刻不在折磨他的神经;对于家属来说,遥遥无期的痊愈与城墙一般高的账单侵蚀着他们的决心。可是对于一部分人们来说,老教授发表的文章或许更能救人于水火,他活着便是一些人精神上的信仰。那么问题来了,难道我们能评判哪一种幸福才是正确的幸福吗?”
“老教授放弃治疗,他失去了和这个世界缠绵的机会,可他的幸福是自己痛痛快快,庄重而肃穆地与这个世界告别。家属失去了和自己挚爱之人重逢的机会,可他的幸福是不需要在伦理道德与自我私欲间饱受煎熬。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他们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偶像,可他的幸福是没有了心灵的桎梏,在无悔燃烧自己的人生中绽放一场自我的烟花。”
“你明白了吗,穆勒?失去的幸福终将以另外一种形式馈赠给我们。”边沁叹了口气,哀叹道。
“失去能让我们更加义无反顾地重视眼前的人与事。如果失败,那么这段经历也会成为你永久的珍宝;如果成功,那么得到的则是巨大的幸福。”
忽然,边沁的拐杖颤巍巍地指向穆勒身后的那幅画——《选择》,画上画着一个天平,左边没有称量的药物,右边一个5克的砝码,奇异之处是天平依然平衡。
“你看,它永远都在平衡。”穆勒的眼里充满了光。
穆勒的身影逐渐淡化,他嘴角噙着笑容,最终融入月光中。
海水慢慢退潮,月亮落下山头,太阳出来了。
北部回廊里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幅画。
(指导老师:赵维荣)
創作感言:
与第二个题目“确认过眼神”,我便找到了写作的灵感。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所有伟大的思想都会化为未来的一缕尘埃。如何实现幸福?“最大幸福原则”依然伫立在高不可攀的罗马柱上。怎样出彩,如何最大限度地临摹出两位伟大哲学家深刻的思想是我创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过于理论化太艰涩,清新洒脱又没有内涵,于是我反其本而行之,直接刻画师徒二人再次相见的辩论现场,在两种思想的强烈碰撞之下,最终学生穆勒心满意足地得到答案离开长廊。这样不仅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思想哲学的追求,也表达了新时代的我们对于“幸福”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