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元区至今面临着主权债务危机的困扰;美国政府正为提高债务上限而头疼;新兴国家饱受通胀预期高企的苦恼。国内股市一片愁云惨雾,国内九成省区市上半年经济GDP增速同比回落……
复苏还是衰退?这是一个问题。
先不谈这段时间一片愁云惨雾的股市,前不久,国内各省区市上半年经济“成绩单”悉数出炉,有九成省区市GDP增速同比回落,降幅从0.7%到9%不等。此外,CPI涨幅、中小企业“倒闭潮”……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
中国经济能否依然风景这边独好?在我们已经用过了“最困难”、“最复杂”等等“之最”之后,也许有个词可以准确形容当前我们的处境——“最微妙”。
欧美债务危机的三个微妙影响
8月4日,受标准普尔下调美国主权债务评级的影响,全球市场出现集体性大跌。8月8日,股市、债市、商品市场再次全面下挫。霎时间,恐慌情绪密布,人们对全球经济前景的信心急剧下降。
事实上,欧美债务危机的负面影响早已波及到中国,中国经济正在经受外围负面影响的微妙冲击。
第一,美债危机或将导致中国经济出现硬着陆风险。
在世界经济形势如此恶劣的情况下,近段时间中国仍然增持了美国国债,从8000亿美元增加到11598亿美元。如果美国政府债务进一步恶化,进而引发美元贬值,美元指数将会跌破2008年危机时的历史最低点。以中国持有的约1.16万亿美国国债为例,如果美元贬值10%,将导致我国外汇虽然账面金额并未减少,但实际购买力损失高达1000多亿美元。
同时,全球股市和商品市场价格暴跌,而国际金价却出现飙升,一度超过每盎司1800美元关口。受连带影响,中国股市出现暴跌,引发外储资产缩水担忧,可能导致热钱大肆压境。
短期看,中国经济增速仍会维持在9%以上,但长期,中国GDP有可能下滑至低于7%的经济硬着陆底线。美国经济学家、“末日博士”鲁比尼认为,今明两年中国经济硬着陆可能性很低,但在2013年后,风险将会增加。
第二,美债危机将使得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全球通胀压力进一步增加,这将给正致力于抗击通胀的中国带来更大的打击。
长期来看,年内欧美国家最终会寻找到解决债务危机的办法。届时一旦欧美经济向好,再加上美元长期疲软,将会再次推高大宗商品价格,国际原油价格可能重返每桶100美元,黄金价格保持在每盎司1700美元的高水平。工业原材料价格上涨,自然会传导到消费品价格上来,致使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可能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保持在5%以上水平。
第三,量化宽松政策可能成为常态,从而进一步逼压中国经济。
美国7月份非农就业数据好于预期,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经济在向好。如果美国经济仍毫无起色,使宽松货币政策成为常态的可能性非常大的。而标普下调美国评级的目的,也可能是为美国推行量化宽松政策寻找更为切实的理由。其结果,将增加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被动性,特别是面临经济下滑和通胀高企双重风险的夹击。
三驾马车:微妙调速的风险
受外围经济利空影响,股市率先做出反应,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出现大幅下跌。8月8日,两市超过九成个股下跌。
在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较好的情形下,为什么国内股市还出现了重挫?这是否预示着中国经济存在大幅下滑风险?抛开国外经济下滑的影响,我们从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中来寻找根源。
首先,投资依赖症仍挥之不去。以往3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一直以投资为主要驱动力,始终未能有效建立起内需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2011年上半年,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为53.2%,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点数依然达到5.1个百分点。
过度依赖投资的危险就是投资的低效率,抑制消费增加,使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加大。经济学界担心,今年地方政府土地收入骤减,可能导致下半年经济出现大幅下滑风险,出现所谓的“硬着陆”。
在出口方面,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面临着外需萎缩和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双重压力,出口增速回落幅度较大。由于控制通胀的货币紧缩政策的实施,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境,甚至部分企业因此倒闭,严重阻碍出口的平稳增长。
据海关统计,我国出口的减速在5月份已经出现,其中中国的出口增速从4月的29.9%大幅下滑至5月的19.3%,6月份这一数字再度滑落至17.9%。从近期外需市场前景看,今年下半年我国出口下滑的态势仍将延续。这意味着将会有大部分中小企业破产倒闭,经济增速有可能下滑到7%以下。
另外,与美国经济增长70%由消费拉动不同,中国消费需求对经济的贡献不足50%。多年来,虽然我国一直在想法设法提高内需,但是效果不佳,长期消费不足仍然存在。其根本原因在于收入分配不合理,居民收入偏低。
反观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目前政府部门公布的“三公消费”金额表明,政府才是国内消费的主力,每年产生的消费支出数额非常大。据悉,日本每百万美元GDP供养的财政支出人员为1.38人,而中国则为39人。再加上国内负利率状况长期存在,即便居民收入有所增长,但实际购买力却不断下降。如果内需不能拉动经济增长4个百分点以上,那么随着投资增速的下滑,经济增长的下滑将会相当严重,中国政府“保八”的目标将很难实现,我国将可能面临比2009年金融危机时更为艰难的时刻。
同样,对于企业来说,外需不振的情况下,内需若毫无起色,这将有可能造成新一轮“倒闭潮”,以及大批工人失业的情形。
宏观调控的微妙变化
受内忧外患影响,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速面临下滑的风险较大。如果外围负面影响趋于严重,中国宏观调控将陷入迷局。由于上次刺激计划遗留的通胀压力和资产泡沫尚未消除,中国政府在政策选择方面,也不能再次出台一个4万亿元的刺激计划,只能在诸多两难问题之间寻找微妙的平衡。
要看清中国经济的下一步走向,以下四个宏观政策的变动,尤其值得关注:
一是外汇政策面临调整。在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下,美元转向弱势已是既成事实,加上近期美债风险加大,直接威胁我国积累的巨额外汇储备。对此,我国应积极调整外汇储备政策,及早解决外汇储备损失风险问题。比如,积极推动中国外汇储备的多元化,减少投资美元资产,增加投资其它货币的资产,包括欧元;在企业层面,鼓励他们走向海外,并用美元进行投资收购等。
二是货币政策从紧缩到综合优化。2011年以来,国内CPI屡次突破5%警戒线,7月更是创下6.5%的新高,这表明通胀压力仍然较大。但是,紧缩货币政策并不仅仅是控制物价上涨那么简单,随着货币政策继续紧缩,却没能阻止资产价格上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可以看出,数量型的货币政策调控达不到综合优化的效果。究竟如何对货币政策进行微调,考验着货币当局的智慧。而任何货币政策的变动,也将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
三是保障房乱象将刺激房地产调控政策。现在保障房建设又成为某些政府部门寻租的黑洞。一些地方有钱修高速公路、建设高尔夫球场,但说到建设保障房,土地和资金就万般紧张。这说明,在非市场化领域,依靠保障房建设虽能拉动投资,但确实很难达到保障的目的。种种乱象下,房地产调控的政策步骤与方法或将发生重要变化。
四是财税分制的利益平衡。当欧美因为主权债务问题而挠头时,我国却并没有政府债务的担忧。但近年来,由于存在投资冲动,地方政府打破了惯例,形成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不良局面。另一方面,因为财政支出不透明,很难说服纳税人。在此背景下,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税制度建设将会有所进展,同时控制政府支出,实施减税计划,促进政府收支公开透明化也呼之欲出。
在美元长期贬值的背景下,我国外汇政策将会影响到我在美资产价值,影响到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商品价格。如果让人民币对美元长期升值,形成升值预期,将会吸引国际热钱大肆进入,致使央行被动增发货币,造成国内通胀高企。货币政策将会转向紧缩,信贷资金减少和贷款利率上升,将会增加地方债务成本和保障房资金断供。而一旦地方债务出现风险,则需要中央实施大规模救助计划。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制度,将成为重要的解决办法。
(本文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刘向东博士)
复苏还是衰退?这是一个问题。
先不谈这段时间一片愁云惨雾的股市,前不久,国内各省区市上半年经济“成绩单”悉数出炉,有九成省区市GDP增速同比回落,降幅从0.7%到9%不等。此外,CPI涨幅、中小企业“倒闭潮”……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
中国经济能否依然风景这边独好?在我们已经用过了“最困难”、“最复杂”等等“之最”之后,也许有个词可以准确形容当前我们的处境——“最微妙”。
欧美债务危机的三个微妙影响
8月4日,受标准普尔下调美国主权债务评级的影响,全球市场出现集体性大跌。8月8日,股市、债市、商品市场再次全面下挫。霎时间,恐慌情绪密布,人们对全球经济前景的信心急剧下降。
事实上,欧美债务危机的负面影响早已波及到中国,中国经济正在经受外围负面影响的微妙冲击。
第一,美债危机或将导致中国经济出现硬着陆风险。
在世界经济形势如此恶劣的情况下,近段时间中国仍然增持了美国国债,从8000亿美元增加到11598亿美元。如果美国政府债务进一步恶化,进而引发美元贬值,美元指数将会跌破2008年危机时的历史最低点。以中国持有的约1.16万亿美国国债为例,如果美元贬值10%,将导致我国外汇虽然账面金额并未减少,但实际购买力损失高达1000多亿美元。
同时,全球股市和商品市场价格暴跌,而国际金价却出现飙升,一度超过每盎司1800美元关口。受连带影响,中国股市出现暴跌,引发外储资产缩水担忧,可能导致热钱大肆压境。
短期看,中国经济增速仍会维持在9%以上,但长期,中国GDP有可能下滑至低于7%的经济硬着陆底线。美国经济学家、“末日博士”鲁比尼认为,今明两年中国经济硬着陆可能性很低,但在2013年后,风险将会增加。
第二,美债危机将使得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全球通胀压力进一步增加,这将给正致力于抗击通胀的中国带来更大的打击。
长期来看,年内欧美国家最终会寻找到解决债务危机的办法。届时一旦欧美经济向好,再加上美元长期疲软,将会再次推高大宗商品价格,国际原油价格可能重返每桶100美元,黄金价格保持在每盎司1700美元的高水平。工业原材料价格上涨,自然会传导到消费品价格上来,致使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可能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保持在5%以上水平。
第三,量化宽松政策可能成为常态,从而进一步逼压中国经济。
美国7月份非农就业数据好于预期,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经济在向好。如果美国经济仍毫无起色,使宽松货币政策成为常态的可能性非常大的。而标普下调美国评级的目的,也可能是为美国推行量化宽松政策寻找更为切实的理由。其结果,将增加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被动性,特别是面临经济下滑和通胀高企双重风险的夹击。
三驾马车:微妙调速的风险
受外围经济利空影响,股市率先做出反应,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出现大幅下跌。8月8日,两市超过九成个股下跌。
在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较好的情形下,为什么国内股市还出现了重挫?这是否预示着中国经济存在大幅下滑风险?抛开国外经济下滑的影响,我们从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中来寻找根源。
首先,投资依赖症仍挥之不去。以往3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一直以投资为主要驱动力,始终未能有效建立起内需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2011年上半年,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为53.2%,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点数依然达到5.1个百分点。
过度依赖投资的危险就是投资的低效率,抑制消费增加,使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加大。经济学界担心,今年地方政府土地收入骤减,可能导致下半年经济出现大幅下滑风险,出现所谓的“硬着陆”。
在出口方面,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面临着外需萎缩和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双重压力,出口增速回落幅度较大。由于控制通胀的货币紧缩政策的实施,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境,甚至部分企业因此倒闭,严重阻碍出口的平稳增长。
据海关统计,我国出口的减速在5月份已经出现,其中中国的出口增速从4月的29.9%大幅下滑至5月的19.3%,6月份这一数字再度滑落至17.9%。从近期外需市场前景看,今年下半年我国出口下滑的态势仍将延续。这意味着将会有大部分中小企业破产倒闭,经济增速有可能下滑到7%以下。
另外,与美国经济增长70%由消费拉动不同,中国消费需求对经济的贡献不足50%。多年来,虽然我国一直在想法设法提高内需,但是效果不佳,长期消费不足仍然存在。其根本原因在于收入分配不合理,居民收入偏低。
反观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目前政府部门公布的“三公消费”金额表明,政府才是国内消费的主力,每年产生的消费支出数额非常大。据悉,日本每百万美元GDP供养的财政支出人员为1.38人,而中国则为39人。再加上国内负利率状况长期存在,即便居民收入有所增长,但实际购买力却不断下降。如果内需不能拉动经济增长4个百分点以上,那么随着投资增速的下滑,经济增长的下滑将会相当严重,中国政府“保八”的目标将很难实现,我国将可能面临比2009年金融危机时更为艰难的时刻。
同样,对于企业来说,外需不振的情况下,内需若毫无起色,这将有可能造成新一轮“倒闭潮”,以及大批工人失业的情形。
宏观调控的微妙变化
受内忧外患影响,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速面临下滑的风险较大。如果外围负面影响趋于严重,中国宏观调控将陷入迷局。由于上次刺激计划遗留的通胀压力和资产泡沫尚未消除,中国政府在政策选择方面,也不能再次出台一个4万亿元的刺激计划,只能在诸多两难问题之间寻找微妙的平衡。
要看清中国经济的下一步走向,以下四个宏观政策的变动,尤其值得关注:
一是外汇政策面临调整。在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下,美元转向弱势已是既成事实,加上近期美债风险加大,直接威胁我国积累的巨额外汇储备。对此,我国应积极调整外汇储备政策,及早解决外汇储备损失风险问题。比如,积极推动中国外汇储备的多元化,减少投资美元资产,增加投资其它货币的资产,包括欧元;在企业层面,鼓励他们走向海外,并用美元进行投资收购等。
二是货币政策从紧缩到综合优化。2011年以来,国内CPI屡次突破5%警戒线,7月更是创下6.5%的新高,这表明通胀压力仍然较大。但是,紧缩货币政策并不仅仅是控制物价上涨那么简单,随着货币政策继续紧缩,却没能阻止资产价格上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可以看出,数量型的货币政策调控达不到综合优化的效果。究竟如何对货币政策进行微调,考验着货币当局的智慧。而任何货币政策的变动,也将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
三是保障房乱象将刺激房地产调控政策。现在保障房建设又成为某些政府部门寻租的黑洞。一些地方有钱修高速公路、建设高尔夫球场,但说到建设保障房,土地和资金就万般紧张。这说明,在非市场化领域,依靠保障房建设虽能拉动投资,但确实很难达到保障的目的。种种乱象下,房地产调控的政策步骤与方法或将发生重要变化。
四是财税分制的利益平衡。当欧美因为主权债务问题而挠头时,我国却并没有政府债务的担忧。但近年来,由于存在投资冲动,地方政府打破了惯例,形成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不良局面。另一方面,因为财政支出不透明,很难说服纳税人。在此背景下,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税制度建设将会有所进展,同时控制政府支出,实施减税计划,促进政府收支公开透明化也呼之欲出。
在美元长期贬值的背景下,我国外汇政策将会影响到我在美资产价值,影响到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商品价格。如果让人民币对美元长期升值,形成升值预期,将会吸引国际热钱大肆进入,致使央行被动增发货币,造成国内通胀高企。货币政策将会转向紧缩,信贷资金减少和贷款利率上升,将会增加地方债务成本和保障房资金断供。而一旦地方债务出现风险,则需要中央实施大规模救助计划。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制度,将成为重要的解决办法。
(本文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刘向东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