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选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语文教师,我清醒地认识到作文在语文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学生材料的贫乏是其作文水平无法提高的重要原因。学生这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恼,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是源于他们没做生活的有心人,不善于撷取身边的材料。罗丹说过:“我们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些学生整天躺在材料中睡大觉,没思考生活,没发现生活的点点滴滴,没发现生活的闪光点。
  其次,学生的阅读量太少,阅读总是局限于手头的课本及作文选之类的书,其他书籍很少涉猎,尤为明显的是体现在议论中缺少论据材料,说明文中缺乏准确的说明。
  再次,材料老化现象也是重要原因。一个材料总是用了又用,没有搜集新材料,于是,作文模式化了。另外,他们也没有树立大语文的观念,不能把其他学科的知识综合到写作中来。那么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在具体的教学中该如何指导学生呢?
  
  一、明确材料的来源
  
  所谓材料,就是写作中作者为了某一写作目的,从生活中搜集、摄取并且写入文章中的一系列的事实和论据。书本中的很多篇目就是由丰富多彩的材料所构成的。如朱自清的《背影》就是通过父亲为儿子买橘子这一感人材料来表达父母对子女的爱的;夏衍的《包身工》选取了包身工一天生活的三个场面来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恶;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堪称选择典型材料表现主题的典范。
  收集并积累材料是写好文章的第一步骤,要占有大量材料,首先明确材料的来源。材料的来源很多,第一,来自生活的材料。有家庭生活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的,这就要求学生热爱生活、关爱生活、思考生活,收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发现并撷取生活的闪光点,鼓励多写札记、日记,编写故事和人物提纲。如《发生在身边的一件事》就可以从平时收集的生活材料上轻而易举地得到了。第二,来自电视等新闻媒体的材料。这些材料大都是论文的好论据,要鼓励学生写卡片,简明地记下所听到的数据统计材料事例,以备必要时之需,这就要学生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第三,来自阅读的材料。我们要鼓励学生多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这些知识在阅读的无形中给学生的脑中注入丰富的营养,许多作家的成功都来自这些知识的滋养。第四,来自其他学科的材料。我们要让学生树立大语文观念,要懂得把其他学科的知识迁移到语文中来。第五,注重自身实践。参加社会活动时,教师应千方百计地鼓励和支持学生投身生活实践,开阔视野,关心不断涌现的新人、新事、新观点,从而联系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搜集、积累新材料。
  如果语文教师能经常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留意报刊广播,放眼各科教材,参加社会生活,不忘作文讲评课,养成随时记录所见所闻的好习惯。那么,学生的各项积累会积少成多,为写作筹备大量的“储备物资”,随时调用,才能做到有物可写、有物能写且能写好,“找米下锅”也就不再成为难题了。以上是材料的几个重要来源,我们要告诉学生勤于积累材料是其作文进步的第一个台阶。
  
  二、材料的选择
  
  1.要紧紧围绕主题选材。主题都需要借助材料来表现,那么我们首先就要注意根据主题来选材,决定材料的取舍。
  2.要选取典型的材料。所谓典型材料就是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材料集中,中心思想更为突出;材料典型,中心思想更为深刻。
  3.材料要新颖、生动。所谓新颖生动,就是要创新意、发奇思,但又合情合理。
  4.材料要真实、准确。我们写文章要感染人、说服人,真实的材料才能打动人。
  
  三、材料的加工
  
  材料的提炼是作文走向成功的关键,这一环节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提炼素材呢?
  1.从生活材料谈体会,重在感悟,学生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要认真思考,揣摩生活,从中得到某种启迪和感悟。从生活中父母辛勤的劳作感悟亲情的伟大,从大自然的美景特别是春天的绚丽感悟人生的丰富多彩,从儿童无忧无虑的嬉戏中感悟春天的珍贵,从攀登曲折的山路中感悟生活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得到回报,等等。这些美丽的感悟会让学生的脑子变得聪明起来,这些拨动心弦的感悟会使文章表达的中心真挚而且深刻。一名学生从骑车中车闸失灵感悟到纪律:人的成长离不开纪律的约束,社会的安定离不开法律制约,这无疑是种深刻的人生体验。
  2.从电视及书籍材料中提炼观点。学生从广播、电视及书籍中获取了大量的材料,这些材料往往以松散的形式存在他们的脑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提取观点,收集有关典型的论据,用卡片的形式摘录下来,以免过快地遗忘,或者也可以针对某一个重要新闻事件开专题讨论会,让他们各抒己见,锻炼他们的敏锐能力。
  3.对原始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大胆创造,使其事例典型化、具体化,结构精巧别致,表现深刻的主题。在平时的作文中不难发现,学生材料流于一般化,有素材却不能很好地组织和重新创造,教师不妨可以教学生利用想象、善于铺叙、善于穿插、巧于构思等手段使文章的内容的题材丰富起来。有一部分学生善于写“实”,说真话固然不错,但题材表现出的中心不深刻是一大遗憾。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对材料进行具体的加工,如记叙文中的写人,要引导学生把积累的材料铺开来,选择典型的材料,进行细致生动的描写,才能达到表现深刻主题的目的。
  综上所述,作文内容的丰富,离不开材料的积累;材料的积累,在于平时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多关注电视等新闻媒体,多阅读课外书籍。这样,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让自己胸中有片森林,足解“无米之炊”的苦恼了。这样,我们学生作文时也将不再为写作材料而苦恼,再也不会为作文而发愁了。
其他文献
摘要: 所谓语法就是语言的一种结构规律,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规律,它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对于高中语文,一度不重视语法教学,导致了许多高中生语法基础薄弱,很多高中生连一些简单的语法现象都不能解释。本文主要探讨在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法教学。  关键词: 新课标理念 语法教学 高中语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高考也在不断深入地进行着改革,语言知识的内容在语文高考试卷中的比例越来越少,相应的汉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较短的、有限的学校时段内,大面积地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是每个语文教师探讨的研究课题。笔者认为要澄清几个认识。  首先要明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引导学生课外读好书,讲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妙法,使他们产生迫不及待的渴求阅读的心理,增强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使阅读成为“悦读”。  我们可以借鉴《天方夜潭》中山鲁佐德的方法来介绍教育部圈定的某些名著的故事情节
摘要: 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探讨,着重从四个方面展开:1.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引导学生读好书;2.培养学生熟练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3.提高“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4.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空间,拓展阅读范围。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 四个方面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径,加强阅读教学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而对于阅读教学的作用,也是不可磨灭的。
紧张性不动(Tonic immobility,TI),是动物面对外界强烈刺激时因恐惧而呈现出全身不动的一种状态,根据TI持续时间可以分为短TI(STI)和长TI(LTI)两种反应表型。下丘脑-垂体-肾
干扰素是人和其他动物机体内非常重要的一种细胞因子,在特定诱导剂的作用下,由效应细胞产生并分泌,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抗肿瘤活性和调节免疫功能。按照国际通用的分类标准,
美国报界过去一向自认为有排山倒海的力量,相信“除非没有人活过30岁,否则报纸不愁卖不出去”。但现在情况变了。过了而立之年的人,也不一定非看报纸不可。美国报纸正面临一
卡梅什布伦铁矿公司开采的有用矿物(铁矿石和熔剂性石灰石)呈缓倾斜层状产出,因此露天矿用内部排土方式进行开采。每年开采工作面的推进速度,4个生产露天矿的平均值为80m。
用28头黑白花奶牛进行乳腺上皮细胞凋亡观察试验,来探讨哺乳动物在泌乳期前后乳腺上皮细胞凋亡数量及泌乳量变化的规律。泌乳前后乳腺上皮细胞凋亡数量检测的采样时间分别为未
当前,绘本教学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具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系着小学生的英语基础是否牢固.提高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直接提高小学生的英语水平.图文并茂
英语是一门以交际为主的语言性学科,在现在的主流社会交际与交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同我们母语有诸多的不同,学生难以有效掌握也在情理之中,也正因为语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