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康复技术对烟草依赖效应的影响

来源 :康复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康复技术对烟草依赖效应的干预效果.方法:将9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烟草依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耳穴贴压组、tDCS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0例.耳穴贴压组取王不留行籽贴压于肺、胃、神门、口、皮质下、心,患者每日自行按捏王不留行籽5次,每次按捏2 min,吸烟欲望强烈时加按捏3 min,2 d换贴1次,每周换贴3次,治疗4周;tDCS组取双侧前额叶背外侧行tDCS治疗,tDCS刺激电极阳极置于左侧前额叶背外侧,阴极置于右侧前额叶背外侧,用弹性带将电极片绑在头部,电流强度为1.4 mA,每次刺激20 min,每周3次治疗,治疗4周;联合组取耳穴贴压联合tDCS干预,方法同耳穴贴压组、tDCS组.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随访4周记录3组患者的每日吸烟量;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采用法氏烟草依赖评估量表(FTND)评估3组患者的烟草依赖程度,采用吸烟渴求简短问卷(QSU)评估3组患者的吸烟渴求程度,采用明尼苏达尼古丁戒断症状量表(MNWS)评估3组患者的戒断症状;在治疗前、治疗4周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LC-MS)测定3组患者的尿液可替宁浓度.结果:3组治疗前每日吸烟量、FTND评分、QSU评分、MNWS评分、尿液可替宁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3组治疗4周后每日吸烟量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每日吸烟量为(8.50±3.60)支,优于tDCS组(11.16±4.29)支和耳穴贴压组(12.83±3.39)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4周时,联合组患者每日吸烟量为(10.38±4.56)支,优于tDCS组(13.76±5.87)支和耳穴贴压组(15.65±6.25)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后,3组FTND评分、MNWS评分、QSU评分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FTND评分为(1.46±1.41)分,优于tDCS组(2.70±2.03)分和耳穴贴压组(2.83±1.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MNWS评分为(4.73±3.16)分,优于tDCS组(6.33±3.38)分和耳穴贴压组(6.96±2.0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QSU评分为(12.70±3.15)分,优于tDCS组(15.86±5.34)分和耳穴贴压组(16.60±6.7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后,3组尿液可替宁浓度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尿液可替宁浓度为(11.42±6.33)μg/L,优于tDCS组(18.23±8.54)μg/L和耳穴贴压组(20.74±9.04)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tDCS康复技术能减少每日吸烟量,降低烟草依赖程度和吸烟渴求,缓解戒断症状,其效果优于单一耳穴贴压和单一tDCS治疗,有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重庆大悦城属于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场地东北高西南低,最大高差约60m,中央区域存在深度达20-30m且不足5年回填土的特点,针对基础稳定性采用整体建模协同分析的手段进行了分析研究.裙房属于连体结构,南北区域以三道连廊相接,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裙房的地震作用及温度应力进行计算分析;中部通廊(Tube)为超长结构,对Tube进行了温度应力分析,针对端部大悬挑进行了抗震分析及防连续倒塌分析.本项目塔楼及裙房均为超限结构,采用性能化设计手段及非线性时程辅助分析,对结构进行了细致、全面的分析,分析结果可满足预设的性能目
目的:从行为学、组织学及分子生物学层次分别探讨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血红素氧化酶1(HO-1)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为临床针刺治疗脑出血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108只Wistar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按1、3、7d时间点再分为3个亚组,每个亚组各12只.自体血注入法建立脑出血大鼠模型,通过Berderson评分法确定动物成功模型,评分1~3分的大鼠纳入实验.假手术组接受类似模型组的各项手术操作,但不进行注血制作;模型组接受脑出血模型制作,但不进行任何干预;针刺
为深入研究采用套筒浆锚连接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的受力性能,设计了3个1/4缩尺三层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套筒浆锚连接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与套筒浆锚连接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隔震结构试件。通过低周反复水平荷载试验探究了3个试件不同的裂缝开展规律、塑性发展次序、破坏形态、滞回曲线、耗能能力以及隔震支座变形特性等受力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套筒浆锚连接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可以有效地避免上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接缝处出现剪切滑移破坏,并具有优越的耗能能力。
在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住宅中,叠合板的应用非常广泛,技术也日趋成熟.住宅高质量发展及装配化精益建造等新需求对装配式建筑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叠合板常见的预制底板接缝、局部降板等设计内容,在工程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提高建造全过程的标准化、易建性与经济性等为目标,在叠合板的技术策划、设计选型、接缝形式及接缝宽度确定、复杂叠合板补充有限元计算分析及构造措施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精细化设计方法.实践证明该精细化设计方法是有效的、可行的,可供同类工程的设计参考借鉴.
北昆国际文化艺术中心项目主要功能为大剧场、小剧场、文化服务用房.因用地紧张,采用竖向分层布置,三层和四层的转换桁架实现了下部剧场空间的大跨度转换并支承上部办公服务用房,转换层以下采用钢框架(钢管混凝土柱)-组合剪力墙(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转换层以上采用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主要介绍了多级转换桁架系统在中大震时的受力和变形分析;通过对转换桁架在不同荷载工况下的传力路径分析,对复杂转换结构的计算结果进行可靠性判断;对转换桁架及悬挑空腹桁架采用竖向地震系数法和反应谱法进行对比分析;对转换桁架进行抗连续倒
摘要: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如今很多城市都在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有一个环节非常重要,那就是信息化的建设,同时它也是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首要任务。现阶段的一些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在使用以及有效性方面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而水利水电工程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联系,所以其管理方式也要跟上实际形势,不断的进行优化、调整。  关键词:水利工程、信息化系统、应用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期刊
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提出将新型双阶屈服屈曲约束支撑应用于传统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一榀缩尺单层单跨双阶屈服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试件,采用低周往复试验,对双阶屈服屈曲约束支撑在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抗震性能以及二者的协同工作性能进行试验验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双阶屈服屈曲约束支撑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中的抗震性能,对双阶屈服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体系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并与单阶屈服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体系对比。结果表明,双阶屈服屈曲约束支撑在小震作用下实现第一阶屈服并保持刚度,为结构提供附加阻尼,参与耗能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全国各地涌现出大量装配式钢结构住宅项目.钢结构住宅以其装配率优势和轻质、高强的特点为住宅设计带来了新的思路.然而,新事物的出现和高速发展必定伴随着许多质疑和盲点,制约了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和应用.以装配式钢结构高层住宅设计中的一些实践和设计要点为基础,从设计角度,结合实际项目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对装配式钢结构高层住宅的设计和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以期为相关领域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沈阳金廊超高层塔楼地下5层,地上71层,建筑檐口高度为330m,采用钢骨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简结构.通过比选结构加强层设置方案,确定了加强层数量、伸臂桁架及腰桁架的设置方案.基于有限刚度原则,伸臂桁架腹杆采用防屈曲支撑,以避免加强层刚度突变.针对最小剪重比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采用放大楼层地震力和调整规范反应谱的方法提高楼层剪重比.塔楼核心筒在49层及以上楼层收进,收进部位及其上下1层按性能化设计理念采取加强措施,以减弱结构突变程度.对结构进行了弹性和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可满足预设的性能目
针对超限高层结构设计中构件抗震性能分析存在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对底部加强区主要墙肢和扭转变形较大的竖向构件,常规的加强方法是提高其承载力,但会造成结构的耗能能力降低,反而对抗震不利。根据其作为结构第一道防线的耗能特点,提出了通过提高其延性的方式进行加强。对弱连接楼板损坏情况,常规的构件加强方式是使其满足设防地震作用下不屈服要求,但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该处的构件损坏较严重。说明弱连接楼板仅满足设防地震作用下的不屈服要求不能有效保证结构平面的完整性。建议将弱连接处的楼板和框架梁定义为关键构件,以及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