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矮秆基因小麦农艺性状的遗传差异

来源 :华北农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sjh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含有不同主效矮秆基因(Rht1,Rht2和Rht1+Rht2)的三组春小麦进行了两年,两地试验。结果表明,具有半矮秆基因Rht1的小麦表现出较高的生物产量,穗粒数和容重,它们以此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具有矮秆基因Rht1和Rht2的小麦,则表现出较高的千粒重,通过半大收获指数获得高产;在两个半矮秆组内,籽粒产量与株高之间,粒数/m^2与千粒重之间均为显著负相关,就矮秆组而言,在籽粒产量与粒数/m^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饮食疗法在社区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收集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社区医院收治5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尿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降糖治
确定小麦不同小穗位和小花位发育与结实特性是实现大穗多粒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对冬、春性小麦品种分期播种试验得出,较高的小穗结实力是增加穗粒数的重要因素.不同播期、品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联合PETCO2监测在无痛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8月本院接受呼吸科和麻醉科共同完成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
以黔麦7号和辐63两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环境因子对小麦幼苗白粉病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感病品种辐63在6 ℃就可被侵染,但不能扩展,适宜温度为14~22 ℃,最适为18 ℃左右,
化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学好化学对学生来讲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教师为顺应素质教育需求,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化学教学。在此需要强调一点的是,
以我国自己转育成的甜玉米新种南材料,研究甜玉米的生化成分,优势率和遗传控制,研究结果表明,(1)甜玉米新质各种生化成分与原始基因型接近,营养价值高,食味品质好;(2)甜玉米品质性状优势率
<正>白先勇曾经说过"我写作是为了表达人类内心无言的忧伤",在《永远的尹雪艳》中,尹雪艳被作者赋予了一个悲剧命运引领者的角色。在文章中有几个明显的象征意象。
作为基础性的通识教育课程,逻辑学在全国各级公安院校普遍开设。当前逻辑教学在公安院校教育中面临着应用性不强和体系过于理论化的困境,微课程的出现能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
以去雄小麦为受体,在10m范围内小麦花粉可在任何方向发生有效漂移(使受体结实),花粉的最远有效漂移距离可达80m,以不去雄的小麦、柱穗山羊草和卵穗山羊草为受体时,在距花粉源1m的范
对36个水稻骨干系进行了RFLP分析,并对这些水稻材料的162个杂交组合育性进行了分组分类研究。杂种育性的遗传基础研究表明,亚种内杂交组合育性显著高于亚种间杂交组合育性。亚种间杂交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