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酚酸酯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ong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霉酚酸酯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它可选择性地抑制T、B淋巴细胞中的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而发挥免疫抑制效应,口服后迅速水解为霉酚酸,不良反应较轻微。近年来霉酚酸酯已被用来治疗银屑病、寻常型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及狼疮性肾炎等免疫性皮肤病,并取得了可喜的疗效。

其他文献
对胶原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皮肤病如红斑狼疮、皮肌炎、局限性硬皮病和皮肤血管炎新出现的治疗方法(包括标准治疗和替代治疗方法)进行了综述和评论。
以常用的疗法治疗健康成人传染性软疣没有明显的问题,但很多常用、有效的疗法如冷冻疗法、刮除术或涂用斑蝥素等,由于操作过程疼痛,用于年幼儿童都很困难。为此,寻找新的、更舒适的用于小儿的疗法是有价值的。最初市售的咪喹莫特是外用于治疗生殖器疣,后发现治疗基底细胞癌也有效。最近有人用1%咪喹莫特霜治疗小儿传染性软疣获得成功,另有一项报告15例成人传染性软疣患者接受5%咪喹莫特霜治疗,其中8例病损完全清除,4
期刊
现已发现半胱氨酰白三烯(LTC4、LTD4、LTE4)在变应原诱导的哮喘及鼻炎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当阻断白三烯受体时,哮喘和鼻炎的症状即可缓解.而特异性皮炎中有一种类型的发病机制与哮喘和鼻炎类似,因此也应对类似的拮抗剂有良好的反应.已有报道LTD4拮抗剂可消除LTD4引起的皮肤风团和潮红,改善特异性皮炎患者的皮肤表现.
副球孢子菌病流行于拉丁美洲,它是由双相型的巴西副球孢子菌引起的一种经常伴有累及皮肤粘膜及淋巴的呼吸系统疾病,一般认为呼吸系统是其最常见的入侵门户.多数情况下,原发副球孢子菌感染很难与其它急性肺部感染相鉴别.作者报道了1例原发型皮肤副球孢子菌病.患者男性,59岁,西班牙白种人,曾在委内瑞拉做过25年出租车司机,1994年回到西班牙.1年后颈部逐渐出现一个溃疡.患者回忆20个月前曾在委内瑞拉理发店理发
期刊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多元因素(包括免疫因素)引起的疾病。占全世界人口的1%~2%.尽管它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影响美观可导致严重的身心健康。其有效的治疗很有限,有赖于病情的广泛性或局限性以及患者的年龄和诱发因素。对于泛发性白癜风,补骨脂或呋喃色酮凯林的光化学疗法是公认的第一线治疗。由于皮质类固醇的免疫抑制作用,它外用治疗局限性白癜风或口服治疗泛发性白癜风都有效。该文报道了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对泛发性白癜风的
光床治疗银屑病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此法改善银屑病尚少证据,而且远期副作用还不清楚.该文作者对UVA光床治疗银屑病进行了自身两侧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方法: 1997年6月至1998年8月,共有38例患者参加研究.该研究应用UVA光床进行测试,此光床上有24个UVA荧光灯(飞利浦RUVA型100W),可以用UVA检测器,选择合适的能量.患者躺在光床上,一侧为治疗组,一侧为对照组(暴露于可见光).每星期
伊曲康唑对大、小鼠有致畸性。妊娠大鼠大剂量给药时,后代产生骨骼和软组织缺陷,而妊娠小鼠给予人类最大推荐剂量的10倍药量时,可发生孕鼠与胎鼠中毒、脑膨出或巨舌。大鼠的致畸效应与伊曲康唑对肾上腺的作用有关,即抑制磷脂酶A2或环氧合酶活性,从而阻止许多生物介质的形成。由于人类在应用临床剂量的伊曲康唑时不会发生这些肾上腺效应,故预计不会产生这种不利的妊娠结果。然而,美国FDA已收到14例妊娠前3个月服用伊
14例肛周生殖道疣状皮损,临床诊断为病毒性疣并给予5%咪喹莫特霜外用治疗,每周3次,每次经过夜维持8小时,共4个月,对治疗后4~7周仍无反应的最大皮损予以切除,标本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常规组织学检查,分别应用抗S100、ⅩⅢa多克隆抗体和L1、CD68、溶菌酶和CD45RO单克隆抗体对单核巨噬细胞、树枝状细胞和T淋巴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标记.
伤口愈合分为5个连续时期,每一期有特征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因素参与调节愈合过程,如果给予不同药物和细胞因子可以影响这些调节机制而使伤口愈合加速或延迟。此外,不同的伤口有不同的愈合特点,对具体伤口应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和细胞因子用于治疗。
目前,一种新型的光疗方式――UVA1(340nm~400nm)照射已成功地用于特应性皮炎、皮肤T细胞淋巴瘤等T细胞介导的皮肤病的治疗。研究认为,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诱导皮肤浸润的T细胞凋亡,导致T细胞耗竭所致。近来Stege等也报道,UVA1光疗对局限性硬皮病有较好的疗效。因此,该文作者对UVA1光疗治疗系统性硬皮病患者皮肤硬化的疗效进行了观察。病例和方法:4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年龄11~67岁,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