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文本要挖掘提炼核心问题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MJ_A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个教育家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查出来。”就问题的设置而言,不同的风格、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取向,但都必须遵循高效解读文本这样的原则或主线。有时,面对同样的文本、同样的学生,不同教师的课堂效果却迥乎不同。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课堂中充斥大量无效问题,学生思维活动经常处于不自主的低下状态,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尝试以一个核心问题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做法逐渐被提上日程。运用这种方法,使学生自主运用已有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独立地或合作地解决这个核心问题,其余枝节问题便会随之而解。
  这里所指的核心问题一般来说是能激发和推进学生主动活动、能整合现行教学中应该学习的重点内容和关键内容、能与学生生活实际和思维水平密切关联、能贯穿整节课的客观问题或客观任务的问题。它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
  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抓住了重难点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
  例如《智取生辰纲》一文,“智”字是文章的题眼,可以以“智”为切入点,来做足短教的文章。文中晁盖、吴用等人的智慧体现在何处?杨志虽失掉了生辰纲,但他也并不是毫无智慧可言,杨志的智慧又体现在何处?通过这两个问题,自然引出了下一个问题,既然杨志身上不是毫无“智”可言,那么为什么他还是失掉了生辰纲?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好的切入点就应该起到这样的效果: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干脆利落。
  德清新市镇中吴银峰老师执教的湖州市优质课《泥人张》,把对文本的阅读分析牢牢落实在“奇”与“俗”的对比过程中。吴老师抓住关键词直奔主题,在泥人张的“奇”与海张五的“俗”的强烈反差中夯实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对文本意旨内涵的深层体悟。
  二、问题要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之所以称之为核心问题,是因为其在文本解读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就是文本中看似平实却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抓住它,也就可以动整个文本理解的“全身”了。
  杨聪老师的《小石潭记》,以“隔”的含义理解、“隔”的原因为主问题,带领学生体会中国文人普遍都经历过的被贬谪、被流放、被隔离的生存状态。因“隔”而往,追求“不隔”,最终还是发现“不得不隔”,即“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隔”不仅是指空间上的距离,更是一种心理的距离,以“隔”字构筑全课,切入点小,内容却丰富,抓住“隔”这一发而动千钧,层层推进,耐人寻味。
  肖瑶老师在市优质课上呈现的《饮酒·其五》一诗,把对陶渊明形象的分析概括、人物内心世界的感悟与文本的理解紧密融合起来,而贯穿整个课堂的核心问题就是对关键词“悠然”的理解。从找“悠然”的表现到读“悠然”的神态再到品“悠然”的心情,环环相扣,步步为营,真正做到小处着笔做大文章,即抓住了“悠然”这“一发”,带动了“饮酒”所寄托的人物形象和感情的“全身”,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问题的提出要有创新
  爱因斯坦说:“能培养出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的愉悦是教师的最高本领。”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是靠提问来支撑的,提问的繁杂细碎,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问设计的不周,实质上是课堂教学改革没有力度的表现。要树立改革提问设计的意识,就该将之提到“创新”的高度上来认识。
  特级教师余映潮的《羚羊木雕》,紧密围绕各色人等的话展开阅读理解活动,把“说”的用法、意义分解成用或不用的原因、说与神情态度的巧妙结合、说与肢体语言的搭配几大方面,既巧妙地进行了所有人物形象的赏析,又有条分缕析地解读了文本,实现内容情感的全方位领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011湖州市优质课钱斌老师的《我的母亲》,凭着关键字词的解释构成对文本的解读。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从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提出的“严、慈、善、真、忍和训练”六大字词入手,立足于母亲形象的分析及对“我”的“训练”成效。着眼点的常态化与问题提出的创意让整个课堂流程进展非常顺利,从学生的反应也不难看出课堂教学的良好实效。
  还有宁波兴宁中学徐赛儿的《孤独之旅》,紧紧围绕主人公的心路成长历程来解读文本,以曹文轩的散文《前方》中的话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来解读课文,力求用主人公的经历引起学生的共鸣。这种让作者自己来解读自己文章的做法堪称绝妙之至。
  四、问题要能唤起情感记忆
  当下中学语文教学最大的弱点是读懂了文字,却没读懂作者特殊语境中的心灵。大家都反复声言要对作品进行分析,却往往满足于作品与对象之间的同一性,忽略了分析对象的矛盾和差异。要唤起因人而异的情感记忆,就要求我们核心问题的提出在具备上述三个特点的同时更要关注分析对象的矛盾和差异。
  在这一点上,安吉实验的张淑岚老师给我们做了典型的示范。她在执教《五柳先生传》时,带领学生大胆探究“不”字传达出的情感和要义,以一个“不”串联整个课堂教学流程。从文学语言中还原出它本来的、原生态的、字典里的规范意义,然后把它和上下文中、具体语境中的语义加以比较,找出期间的矛盾,从而分析人物形象与品格,达成了对五柳先生及对陶渊明的整体的心照不宣的艺术体悟。
  笔者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曾尝试抓住“闲人”这一文章的文眼,借助注释将其译为“清闲的人”,引导学生领悟苏轼身遭贬谪却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体会其乐观旷达胸襟。其实“闲人”的字典意义与文中含义是发生很大的变化的,如能处理好,那么学生就会在这一矛盾中深切感受词人形象。
  课堂教学是语言艺术,成功的课堂教学无不得力于教学语言的熟练驾驭。这就要求教师应把语言学家的用言准确、数学家的逻辑严谨、演说家的论证雄辩、艺术家的情感丰富集于一身。此外,课堂教学更是基于语言锤炼基础上的提问的艺术。一篇文章主题的归纳、重点难点的分析、艺术手法的讲解若都能融入到精心提炼的核心问题中去。这样做,不仅老师会教得更轻松,学生也会学得更愉快。核心问题的设置使阅读教学能减少无效、无谓、无用的提问,节省出一定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地带动课文的理解品读;能形成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运用核心问题教学法,课堂气氛将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成分构成,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才会更加深入。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136000)吉林师大附中(136000)
其他文献
近年来,锦江区委、区政府紧紧抓住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大发展机遇,围绕“四区建设”和“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的目标,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初步形成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使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良好局面,民生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作为教师,把课堂构建成幸福课堂,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充满乐趣,让学生们在课堂中愉快地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教师自我价值的满足与实现。  一、“幸福课堂”的涵义及其特点  所谓“幸福课堂”是指教师以明确的教学目标、科学的教学内容、宽松的教学环境、高效多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个性的同步发展。这样的课堂是一个充满精神生活的空间,课堂知识学习的活动带给学生
【摘要】在当今社会中,技术进步已经逐渐的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本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增长方程,对贵州省1995-2008年技术的贡献进行了计算研究,同时测算分析了贵州省经济增长中各个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索洛增长方程    1、绪论  在经济的增长中,技术的投入和进步的作用日益突出。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技术进
目的了解淮阴区结核发病水平及流行特点,探讨预防与控制策略,为进一步实施结核病可持续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淮阴区2007—2011年结核病疫情资料进
本文是在对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形成的。我们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走访的调查方法。在调查中,我发现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虽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着问题,尤其
过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eumonitis,HP)是一组由不同致敏原引起的非哮喘性变应性肺部疾病,以弥漫性间质炎为其病理特征。由于吸入含有真菌孢子、细菌产物、动物蛋白质或
目的分析流浪精神病患者综合特征,探讨流浪精神病患者有效的救治救助方法。方法以2010—2012年148例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为流浪组,随机抽样同时期住院的148例非流浪精神病患者
为适应学生毕业和升学考试,九年级语文教学与七年级和八年级相比,教学容量大,教学速度也比较快,尤其是文言文教学,老师和学生都是苦不堪言。自我反省:不知不觉中,我们的文言文教学竟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有效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灵活的思维,引导学生不断向知识的纵深处挖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老师把提问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