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精湛的技艺,更是扎根于民族精神基础上的‘工匠精神’。现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信息纷繁复杂。能在这样的社会中,潜心手艺、甘于清苦、追求卓越、传承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真正的大国非遗工匠、是名副其实的大国非遗工匠。即墨区按照上级部门有关文化工作安排,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思路,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工作成效。
一、两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上榜
1月份,山东省文化厅公布了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我区即发集团有限公司(春宝发制品传统制作工艺)、青岛国华工艺品有限公司(即墨花边传统手工技艺)两家非遗保护单位入选。此次公布的单位,填补了我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空白,也是青岛地区唯一上榜的两家项目單位。
二、青岛非遗增添新成员
5月份,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了《青岛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即墨又有5个项目位列其中,民间文学2项:即墨大夫传说、王吉故事传说;传统舞蹈1项:即墨大秧歌;传统体育、游戏与杂技1项:螳螂拳(七星螳螂拳);传统技艺1项:木雕(匾额雕刻工艺)。项目涵盖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5大类。至此,即墨共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62项。其中,国家级非遗名录3项、省级非遗名录9项、青岛市级非遗名录28项。
三、非遗传承人增添新力量。一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榜上有名
5月16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1082人。青岛地区共有3人上榜,即墨区的柳腔传承人袁玲成功入选,成为我区第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二是省级非遗传承人榜上有名。近期,山东省文化厅下发了《关于公布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鲁文非遗【2018】28号),我区的春宝发制品制作工艺传承人陈玉兰、棒槌花边技艺(即墨花边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王军榜上有名,至此,我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总人数已达到5人,同时,即墨区已公布了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1人(含2人已去世)。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5人、青岛市级13人(含1人已去世)。
四、非遗活动丰富多彩,全民参与共享非遗文化
一是组织“逛古城、赶大集、赏民俗、购年货”即墨非遗年货大集活动。1月20日至28日,在即墨古城已入驻非遗项目的基础上,邀请了含刻瓷、花边、泥老虎、即墨老酒、地瓜酒、即墨麻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参与展示展演活动。此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集展示、体验于一体,市民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切磋交流,现场体验手工制作的魅力,近距离接触非遗、感知非遗,全面了解即墨区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即墨古城年货大集作为传承和展示交流平台,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二是组织重点项目参加正月十五民舞展演。活动当天舞龙、舞狮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现场进行了精彩地展示,表达庆祝新春的喜悦。三是9月份组织项目单位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即墨柳腔取得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非遗社区行”展演活动,这是唯一一家代表青岛市参演表演队伍。大欧鸟笼参加传统工艺比赛成功进入决赛,该比赛共有近2200余名选手报名参赛,评出233名,(泥面塑、草柳藤编、金属锻制、陶瓷成型、刺绣、剪纸等项目),这也是青岛唯一入围的项目。
五、突出重点,传承弘扬即墨非遗
4月份,根据区政府宋宗军副区长主持召开的对即墨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即墨大鼓”进行帮扶传承弘扬的专题会议指示精神,进一步做好保护和传承“即墨大鼓”这一优秀的戏曲传统项目。经过系列的调查研究,针对“即墨大鼓”濒危现状,筛选出部分大鼓书的书目,进行剧本整理和视频录制,年底将完成十集的视频录制工作。
六、讲好即墨故事,推介非遗文化
一是2013年成功入选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的“酿造酒传统酿造技艺”的即墨黄酒系列的典型代表“妙府黄酒传统酿造技艺”,于6月30日荣登中央电视台四台《非常传奇》专题栏目。这是继《地理中国》之后,即墨非遗文化再一次走进央视。二是在中国即墨网、新即墨、知即墨等媒体中,专题报道我区各级非遗项目10篇;与即墨电视台党建频道新闻栏目、半岛都市报合作,开辟非遗文化宣传专栏,精选我区部分非遗项目定期播放和报道。目前,已连续报道3个非遗项目。三是继续开展第三批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通过音频、视频、拍摄、文字记录等手段进行资料留存,尽可能留存下第一手宝贵资料。
七、创新形式,非遗展示多样化
与国际手工艺创意设计交流中心合作,在其内部设立专门的非遗展示带,展示我区非遗项目,打造对外宣传推介的新窗口。前期,我们积极与项目单位对接,收集相关参展作品,已征集作品80余件,后期将进行展带的布展工作。组织了18个非遗项目参与第二届中国手艺创意设计比赛,经过激烈竞逐,非遗多个项目脱颖而出,入围决赛。
八、推进文化惠民非遗媒体宣传力度
(1)继续在中国即墨网、新即墨、知即墨等媒体中,专题报道我区各级非遗项目;在即墨电视台党建频道新闻栏目,开辟非遗文化宣传专栏,精选我区部分非遗项目定期播放。通过电视媒体加大项目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认知度。启发、引导社会力量参加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
(2)组织项目单位参加非遗展示展演活动。6月份组织“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系列展示展演活动。组织七星螳螂拳、柳腔等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
(3)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山东省级非遗项目名录。目前,指墨画、即墨大欧鸟笼制作技艺等项目,正在积极准备材料预备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
(4)组织第六批即墨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工作。
(5)做好国际手工艺创意设计交流中心非遗展示带的布展及各类活动的开展工作。参考文献
一、两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上榜
1月份,山东省文化厅公布了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我区即发集团有限公司(春宝发制品传统制作工艺)、青岛国华工艺品有限公司(即墨花边传统手工技艺)两家非遗保护单位入选。此次公布的单位,填补了我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空白,也是青岛地区唯一上榜的两家项目單位。
二、青岛非遗增添新成员
5月份,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了《青岛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即墨又有5个项目位列其中,民间文学2项:即墨大夫传说、王吉故事传说;传统舞蹈1项:即墨大秧歌;传统体育、游戏与杂技1项:螳螂拳(七星螳螂拳);传统技艺1项:木雕(匾额雕刻工艺)。项目涵盖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5大类。至此,即墨共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62项。其中,国家级非遗名录3项、省级非遗名录9项、青岛市级非遗名录28项。
三、非遗传承人增添新力量。一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榜上有名
5月16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1082人。青岛地区共有3人上榜,即墨区的柳腔传承人袁玲成功入选,成为我区第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二是省级非遗传承人榜上有名。近期,山东省文化厅下发了《关于公布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鲁文非遗【2018】28号),我区的春宝发制品制作工艺传承人陈玉兰、棒槌花边技艺(即墨花边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王军榜上有名,至此,我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总人数已达到5人,同时,即墨区已公布了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1人(含2人已去世)。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5人、青岛市级13人(含1人已去世)。
四、非遗活动丰富多彩,全民参与共享非遗文化
一是组织“逛古城、赶大集、赏民俗、购年货”即墨非遗年货大集活动。1月20日至28日,在即墨古城已入驻非遗项目的基础上,邀请了含刻瓷、花边、泥老虎、即墨老酒、地瓜酒、即墨麻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参与展示展演活动。此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集展示、体验于一体,市民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切磋交流,现场体验手工制作的魅力,近距离接触非遗、感知非遗,全面了解即墨区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即墨古城年货大集作为传承和展示交流平台,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二是组织重点项目参加正月十五民舞展演。活动当天舞龙、舞狮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现场进行了精彩地展示,表达庆祝新春的喜悦。三是9月份组织项目单位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即墨柳腔取得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非遗社区行”展演活动,这是唯一一家代表青岛市参演表演队伍。大欧鸟笼参加传统工艺比赛成功进入决赛,该比赛共有近2200余名选手报名参赛,评出233名,(泥面塑、草柳藤编、金属锻制、陶瓷成型、刺绣、剪纸等项目),这也是青岛唯一入围的项目。
五、突出重点,传承弘扬即墨非遗
4月份,根据区政府宋宗军副区长主持召开的对即墨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即墨大鼓”进行帮扶传承弘扬的专题会议指示精神,进一步做好保护和传承“即墨大鼓”这一优秀的戏曲传统项目。经过系列的调查研究,针对“即墨大鼓”濒危现状,筛选出部分大鼓书的书目,进行剧本整理和视频录制,年底将完成十集的视频录制工作。
六、讲好即墨故事,推介非遗文化
一是2013年成功入选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的“酿造酒传统酿造技艺”的即墨黄酒系列的典型代表“妙府黄酒传统酿造技艺”,于6月30日荣登中央电视台四台《非常传奇》专题栏目。这是继《地理中国》之后,即墨非遗文化再一次走进央视。二是在中国即墨网、新即墨、知即墨等媒体中,专题报道我区各级非遗项目10篇;与即墨电视台党建频道新闻栏目、半岛都市报合作,开辟非遗文化宣传专栏,精选我区部分非遗项目定期播放和报道。目前,已连续报道3个非遗项目。三是继续开展第三批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通过音频、视频、拍摄、文字记录等手段进行资料留存,尽可能留存下第一手宝贵资料。
七、创新形式,非遗展示多样化
与国际手工艺创意设计交流中心合作,在其内部设立专门的非遗展示带,展示我区非遗项目,打造对外宣传推介的新窗口。前期,我们积极与项目单位对接,收集相关参展作品,已征集作品80余件,后期将进行展带的布展工作。组织了18个非遗项目参与第二届中国手艺创意设计比赛,经过激烈竞逐,非遗多个项目脱颖而出,入围决赛。
八、推进文化惠民非遗媒体宣传力度
(1)继续在中国即墨网、新即墨、知即墨等媒体中,专题报道我区各级非遗项目;在即墨电视台党建频道新闻栏目,开辟非遗文化宣传专栏,精选我区部分非遗项目定期播放。通过电视媒体加大项目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认知度。启发、引导社会力量参加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
(2)组织项目单位参加非遗展示展演活动。6月份组织“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系列展示展演活动。组织七星螳螂拳、柳腔等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
(3)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山东省级非遗项目名录。目前,指墨画、即墨大欧鸟笼制作技艺等项目,正在积极准备材料预备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
(4)组织第六批即墨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工作。
(5)做好国际手工艺创意设计交流中心非遗展示带的布展及各类活动的开展工作。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