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例研究的初中化学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tworth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得到更新,教学行为也不断完善,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值得我们重视。通过对若干优秀初中化学教学的课例研究,笔者总结出了有效化学教学行为包括:巧妙使用课堂导入,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合理设置有效提问。
  关键词:课例研究;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教学行为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2-057-2
  通过课例研究,本文认为有以下几种初中化学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
  一、巧妙使用课堂导入
  优秀的课堂导入能够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触教材内容所表达的情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情意目标达成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能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听课状态,联系已有的相关知识,为获取新知做好准备。
  课例1:微粒的性质
  本节课开始,教师播放的幻灯片上显示“1 1=?”
  师:同学们知道一加一等于几吗?
  生:二。
  师故意在黑板上写下1 1<2。
  (生很惊讶,纷纷指出老师写错了。)
  师:同学们要是不相信的话,让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好吗?
  (师演示1体积酒精和1体积水混合在一起的实验。生又是很惊讶。)
  生:为什么1体积酒精和1体积水混合,体积小于2体积呢?
  师:请大家通过看书讨论来寻找答案吧。
  生:原来是构成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都有间隙,当这两种液体混合时,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彼此运动到它们分子间的空隙中去了,所以混合溶液的总体积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小于2体积。
  本节课的课堂导入非常成功,以一道最为简单的数学题“1 1=?”作为切入点,通过教师的提问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教师的提问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充分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实验来释疑。
  二、善于创设教学情境
  在化学教学中让学生看到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形成真实问题,并去探究解决问题,这也是化学教学的目标所在。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课例2:酸与碱的反应
  教師用多媒体展示刘谦的照片。
  师:这是谁?
  生:刘谦。
  师:今天我也来做一回刘谦。
  师:这是一瓶还没有开封的农夫山泉,同学们要是不相信的话,我来打开喝一口。现在,我先将它倒入一个空烧杯中,然后用一根玻璃棒搅拌一下(变红)。(学生发出惊叹声。)
  师:接下来,就是见证魔术奥秘的时刻。同学们推测一下,我是怎么变出来的?猜一猜。
  生:玻璃棒上肯定有秘密。
  师:哦,你是说玻璃棒上有药品,玻璃棒伸入到烧杯中变红了。
  生:我怀疑烧杯中有我们看不见的东西。
  师:哦,烧杯中也有试剂。
  师:请坐,你的化学嗅觉太灵敏了。答得非常好。虽然魔术是假的,但化学却是真的。这节课我们就从化学的角度来探究一下这个魔术的奥秘。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大都直接进行实验,告诉学生反应原理,让学生机械记忆。而本节课,教师创设了一个“魔术”情境,学生的真实所见令他们感到惊奇不已,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
  三、充分利用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对于学生有着独特的魅力,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引导他们去探索化学的奥秘;同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例3:燃烧与灭火
  师:都说水火不相容,果真如此吗?
  (师演示“水火相容”趣味实验:将一小块白磷置于热水中,对其鼓入氧气。生观察到白磷能够在水中剧烈燃烧,既兴奋又惊讶。)
  生:这是怎么回事啊?白磷为什么可以在水中燃烧?
  师:物质燃烧需要一定的条件。
  生: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
  (师演示实验:用火柴分别点燃木块和石块。)
  师:什么样的物质可以燃烧?
  生:物质必须具有可燃性才可以燃烧。
  (师演示实验:点燃的小蜡烛将其用烧杯罩住。)
  师:可燃物要持续燃烧必须与什么物质接触?
  生: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学生实验:将一张纸和一木条用火柴点燃。)
  师:纸张和木条点燃的难易程度有差别吗?
  生:纸张比木条容易点燃。
  师:可燃物燃烧对温度有何要求?
  生: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师:我们把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称为可燃物的着火点。
  师: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哪三个条件呢?
  生:物质必须具有可燃性,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在本节课中,教师不是直接给出燃烧条件,而是从一个趣味实验开始,学生通过观察感受实验现象,这种现象与学生平时接触到的水能灭火、水中不能燃烧等生活经验形成了激烈的思想上的撞击,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合理设置有效提问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有效提问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有效的提问能驾驭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课例4: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师:同学们生已经熟悉了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的模型,能否拆分这三种分子并对原子重新进行归类呢?(生通过拆分分子后自然地把氢原子、氧原子分别放在一块。)
  师:为什么要这样归类?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生:它们都是氢原子(或它们都是氧原子)。
  师:无论是水中分子的氢原子还是氢分子的氢原子,它们都属于同一类原子,该类原子核内质子数都是1,无论是水分子中的氧原子还是氧分子中的氧原子,它们也都属于同一类原子,该类原子核内质子数都是8,请问同一类原子有何共同点?
  生:它们的核内质子数相同。
  师:化学上把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叫做元素。大家能否在此基础上完善元素的定义?
  生: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整个教学过程抓住学生的知识生长点,层层递进,步步设问,学习线路明晰、学生豁然开朗,自然也就明确了元素的定义、元素与原子的关系,学生经历了整个知识的学习过程,自然加深了对元素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综上所述,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只有找准教学的契入点,不断地探索有效的教学行为,这样的化学课堂教学才能绚丽多彩,硕果累累!
其他文献
睡眠方式:晚睡成瘾,天天熬夜  睡眠病:强制晚睡  我们学校是一所国际化的大学。这个国际化并不是说学校的外教和留学生特别多。而是说,我们每一个宿舍都有自己的时区。  比如隔壁的学霸宿舍,执行的是中国标准时间,早上6点起床,跑步锻炼,7点吃饭,自习室学习,晚上读读书,看看电影,23点准时睡觉。  而我们宿舍,执行的是美国东部时间,早上11点起床,晚上12点还在电脑前奋战。终于熄灯之后,黑暗中又是一片
为了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开展农机工作的需要,2002年3月28日,辽宁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对《辽宁省省农机管理条例》部分条款 In order to meet the
ZnTe/ZnTe:Cu complex layers deposited by vacuum co-evaporation have been in- troduced to CdS/CdTe solar cells. The C-V and I-V curv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nd
经过观察,笔者发现部分电业生产人员的服饰存在着许多不规范之处,这对安全生产是个潜在威胁,应进一步规范统一。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机械部分)第31条规定:“工作人员
在中国经济的逐渐发展过程中,已经率先有一批顺应市场经济大潮而跨入富裕阶层的群体,这部分人如今的年龄基本处于50岁以上,并在准备颐养天年。与此相对照的是,那些50岁以下的群体,还处在财富的积累甚至是奋斗的过程中,争取更大的成功以及走向职业巅峰依然是这个群体的主导思想。我们可以把50岁以上的富裕群体称之为“老富”或者叫“传统富裕阶层”,把50岁以下的群体称之为新富阶层。这两个群体在价值取向、消费特征等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最近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08年浙江经济工作的走向。2008年浙江经济工作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
班组是生产活动的最基层组织,班组在事故出现后应对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职工和企业的切身利益,帮助班组做好事故应对工作十分重要。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如下几条应
“你们班这个‘现场隐患整改检查记录’填写得潦草,不规范,而且也没有填写‘整改时间’和‘存在的问题’这两栏的内容……”在山东销售德州分公司第四十五加油站,前来接班的
1.荷兰福伦丹咖啡馆大火,12人死亡 2001年1月1日零时30分,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东北20公里处的福伦丹市小天堂咖啡馆发生火灾,造成12人死亡,200多人受伤,其中重伤90多人。当天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