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八届三中全会报道看对外传播中的议题设置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hxuming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履新以来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不少国家的智库和主流媒体都对此次会议高度关注。如何在此次会议的对外报道中掌握话语权,突破海外舆论的各种猜测和假象,在第一时间准确传递中国执政党和政府的声音,议题设置是重中之重。
  贴近海外受众关切 找准议题
  虽然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会期只有短短数天,但是它所涉及的议题范围却非常之广。海外受众观察此次会议的一个普遍思路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评判这些政策如何改变中国,继而分析一个改变了的中国会给自身带来怎样的影响。比如,澳大利亚商业旁观者网站就曾发表过一篇题为《为什么市场都屏息注视中国》的文章,提出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将左右澳大利亚经济的长期前景。因此,我们在组织对外报道时就必须有“走一步,看两步”的意识,一是要预判报道的传播效果,二是要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在议题设置上才能避免自说自话。虽然形式上看,我们似乎没有“以我为主”,而是“以受众为主”,实际上,正是因为首先考虑了受众的需求,我们才能实现“以我为主”和“服务大局”的目的。只有这样,我们在议题设置过程中才不容易“跑靶”。
  回顾这次报道,最受关注的议题是改革,这是我们此次报道的核心关键词。《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放开单独二胎、废除劳教制度、推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等。这份长达近两万字的改革方案涉及领域广泛、内容详实具体,不仅回应了国内社会各行各业的关切,也揭晓了海外猜测已久的中国新改革的“谜底”。
  然而,对于新闻从业人员来说,这个决定给我们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有效揭晓“谜底”。就像烹制一个大餐,里面有上好的食材,如果只是一锅烩就把上好的食材浪费了。由于时间短,任务急,我们采取的策略是迅速筛选重要议题,然后对每个议题分别进行滚动报道,从一句话快讯到上千字的解读,内容逐渐丰富,累计滚动播发稿件100余条。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除抢发快讯外,我们还在后续滚动报道中对这一决定进行深入解读,通过添加新闻背景、专家解读和民众期望,说明当前中国存在的最突出的根本问题还是发展问题,中国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阶段,下一步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风险,过去支撑快速增长的条件发生变化,只有加快经济领域改革才能释放更多发展动力,虽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基础性”调整为“决定性”只是两字之变,却抓住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最深层次的问题,意味着在配置资源问题上,其他力量,如政府,可以影响和引导资源配置,但决定者只能是市场。次日,欧美很多主流媒体都不约而同地突出中国将使市场在经济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举措,比如,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以《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为题的文章,法新社播发消息《中国共产党承诺将赋予市场以“决定性作用”》。
  另外两个备受关注的议题是“单独二胎“和劳教制度。海外舆论一直将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和劳教制度与人权问题挂钩,除政治因素外,他们对中国国情缺乏了解也是重要原因。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而围绕这些敏感议题做文章就是帮助海外受众了解中国现实的最好途径。为此,在《决定》发布当天,同事们就立刻进行热策划,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每组稿件都由一个人先行播发英文消息,其他人进行滚动报道或补充采访,使当日播发的稿件兼具时效与深度。例如,在采写《“单独两孩”对中国的若干影响》一稿时,我们紧紧围绕《决定》提出的“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表态,通过采访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权威专家,回顾了中国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发展轨迹,援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称“卫计委”)新闻发言人的表态来解读中国目前放开二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文章行文严谨,引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等最新数据,在阐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在防止世界人口过快增长的同时,也指出了中国老年人口增多和劳动人口下降的现实,说明放开单独两孩是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是国家人口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顺应了群众期盼,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针对国际舆论对于废除劳教制度的关切,我们在报道中着重解读中国为什么在此时废除劳教制度,通过对多位法学专家的采访,说明劳动教养制度的历史意义以及如何通过它的废除来进一步完善中国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凭借24小时不间断发稿的优势,我们的稿件播发后被包括路透社、美联社和法新社在内的多家外媒大篇幅转载,取得了较好的反响。
  相比较而言,境外主流媒体对这次会议的报道大部分都是综合性的报道,没有在第一时间围绕多个议题展开平行报道。比如,11月15日《决定》公布当天,英国《金融时报》在一篇题为《中共揭晓全面改革方案》的报道中写到:“《决定》篇幅很长,包括更多让市场决定价格、放松对要素市场和金融市场的管制,以及让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更平等竞争等。”该文罗列了《决定》的若干重点,涉及政治、经济、医疗、教育等方方面面,但都浅尝辄止,寥寥数言带过,没有深入解读深挖内涵,很难全面、深入反映《决定》的要义,也很难满足那些对中国国情了解甚少读者的需求。由此可见,外宣媒体围绕重大敏感议题,传递中国声音,对中国的大政方针进行权威解读是多么的重要。
  用体现中国国情的事实来说话
  笔者感到,在组织对外报道的过程中,找准议题就像是为一篇报道塑造灵魂,然而,要让报道打动人就不能只靠灵魂,还要使稿件有血有肉,因此,报道的实现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些海外媒体总是对官方通讯社戴有色眼镜,认为我们不能实事求是。如何突破这种偏见,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用事实说话,特别是要用国情说话。
  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记者编辑总要对新闻事实进行选取,因此不管一家媒体如何标榜自己的客观公正,立场和倾向总是会隐藏在所选取的新闻事实之中。中国的外宣媒体向海外报道中国,自然要对新闻事实和观点选取,那么我们对新闻素材如何取舍才能增强稿件的说服力和针对性呢?笔者认为,最关键的就是要用能够体现中国国情的事实来说话。
  海外受众之所以会误读中国,对中国有各种猜测、不切实际的期望或者担忧,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习惯于按照本国的情况去对中国进行各种推理和假设。所以,我们在组织报道的过程中,一定要努力把稿件做细、做深,在解读大政方针时,不能都是宏观的粗线条,还要在行文中自然糅合人物采访、数据、历史回顾等,使文章生动丰满。这就需要提升记者的新闻采集力。
  比如,在放开单独二胎的报道中,记者采访了希望拥有第二个孩子的“单独”家庭,原汁原味地呈现了他们的期望,通过采访北京市人口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人口学专家,我们也呈现了学界的担忧,倡导公众理性对待政策调整,同时前瞻了未来中国在人口政策和人口发展方面面临的挑战,特别是如何更好地均衡个体、家庭与社会在生育问题上的权利、义务及利益,以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由此可见,我们的对外报道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政策传声筒,而是把《决定》的精神作为稿件的灵魂,既兼顾现实国情又具前瞻性的深度报道,它对海外受众观察中国是非常具有参考意义的。
  责编:谭震
其他文献
西藏地区因高海拔、缺氧等因素,儿童先心病发病率高于低海拔地区。近日,第二批13名西藏先心病患儿抵达长沙,接受免费手术治疗,年龄最大的18岁,最小的只有7个月。
期刊
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着力加快业务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强化对农业产业链和衍生品等涉农业务的开发和深化试点,不断创新扩大农业保险品种,在全国率先推出“冬淡青菜成
“诚实信用原则”是我国保险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这就要求订立保险合同的各方都必须履行“如实告知”的法定义务。在理赔工作中,对于投保人“未如实告知”案件的处理一直是理赔工
南非,与中国相距将近25000里,这也是长征的距离。自1998年中国与南非正式建交以来,中国的广大企业、侨民开始大规模进入这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彩虹之国”,开始了一次跨越半个地球的“长征”。短短17年后,中国已经是南非最大的贸易伙伴,又同为金砖国家,南非市场上中国制造的商品比比皆是,两国交流日益密切,很多成功的中国侨胞也已经从一文不名到身家过亿。这里发生过、正在发生着,也将会继续发生中南政府交往、
患者:我前些日感觉乳房微痛.医生给我拍了X片,看到一些微小钙化点。就建议做X线下穿刺活检。我不到35岁,自己觉得不可能是癌,就没做。尽管如此,但被吓得够呛。我想问问,微小钙化点有
von Hippel-Lindau (VHL)病是一种临床上较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文回顾分析既往收治的2例VHL病患者并结合文献复习,初步探讨VHL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以及治疗。
据有关临床经验表明,在众多的妇科病中,有六种病较易发生癌变。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很有名的故事:诸葛亮死后,蜀汉渐渐衰落,魏凭借军事优势灭了蜀汉。蜀汉大将姜维不得已诈降,挑动魏军内部斗争。在一场混战中,武艺高强的姜维突然“心痛发
本刊讯2014年2月27日,“2013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全球调研数据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该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1436份,涉及99个国家,40种母语的人群。调研报告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