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堂体育课上得好坏,与课的内容,组织安排是否让学生感兴趣有着直接的关联。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不同发展水平以及活动的目的,进行考虑,合理的运用,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体育兴趣。
【关键词】体育教学;兴趣点
新的《课标》中,关于体育教学多次提到“兴趣”一词,并把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可见兴趣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可以说,一个体育活动组织的好坏,与活动本身是否让学生感兴趣有着直接的关联。
小学生具有好动的天性,体育活动又离不开各种各样的运动,所以体育活动应该是受学生欢迎的。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却往往感到最难组织,最难取得理想效果的却偏偏是体育课。这种尴尬的首要原因,恐怕就是我们只关注到了学生的动作发展,活动是否顺利完成的目标性,也就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去安排联系内容,而没有充分关照活动是否让学生感兴趣。虽然现在的体育课,大多是以体育游戏为主,但游戏的设计平淡,或者一味的重复传统游戏,还甚至是凭着我们成人的想当然,而没有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让游戏在学生中间变得生动起来。如何找准学生的兴趣点,以激发体育课堂的乐趣,是我们体育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人结合日常教学,谈谈自己的拙见,以期抛砖引玉。
一、情节角色性
对组织者来说,所有的体育活动都有着明确的目的性,或发展动作、或训练技能技巧、或愉悦身心、或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品质等等,而对学生来说,却永远难以体会到我们的良苦用心,积极的、自觉的配合,他们投入的程度完全取决于自身对活动的兴趣。学生的一切内在情感都需要借助一个载体来表达表现,如果在体育游戏中让学生借助一个角色和一定的表情表演情景,就能不知不觉的投入进去,他们所感兴趣的是自己的角色完成情况,而我们的目的在隐蔽中完成。但情节性的设计既要巧妙的贯穿游戏始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还要注意符合学生的生活,认知水平,使学生感到熟悉、亲切。
二、游戏的竞赛性
适当的竞争,可让人产生动力和激情。潜意识里,每个学生都有不落后别人的天性,如果在某一个环节中,适当的插入一段比赛,会使游戏气氛活跃、热烈。这种比赛可以是单一个体之间的,也可以是小组之间的,还可以是班级之间的,但不论哪种形式的竞赛,都能使学生认真对待,全身心争取理想的结果。但这种比赛要适时适度,不该比赛的时候比赛,或者比赛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减弱孩子的兴趣。在环节安排上,一般宜把比赛放在整个体育活动的中后部分,既尊重了前面活动的基础,又成为活动的高潮,还可以留一部分时间放松安静。从学生的兴趣支持度上来看,比赛时间宜占整个活动的三分之一左右。过长会使学生因疲劳或厌倦失去兴趣,过短会使学生不能尽兴。这些都需要教师的灵活掌握,尤其是要根据现场学生们的具体表现,决定时间长短。
三、难度挑战性
在学生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设置适宜的难度,会对学生产生一种挑战,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如跳高的练习,可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适当地调整高度;拍球练习,从平着拍到转圈拍到晃身拍再到闭着眼睛拍;跳绳从双腿跳到单腿跳,再到反向跳等等。类似很多的体育锻炼中,如果注意适当的加大难度,就能使学生兴趣倍增。这种难度的增加,有动作难度的增加,还有环节、器械、方式等难度的增加,教师应多角度分析,什么样的难度更适合本班的孩子,同时还要注意难度适宜。
四、新颖尝试性
这儿的创造性是针对中学生活动而言的,教师在设计环节时,可留给学生自由创造的空间,提供发挥创造的物质条件,同样会使学生对游戏的兴趣浓厚。比如:我在上《跳跃》(水平一)这课时,课前我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头饰,进行实践体验,激发活动兴趣,培养创新能力。然后教师设置了由小青蛙邀我们到他家做客,路途中要经过的“马路、小河、土沟、独木桥”,通过唱“过马路,左右看,要走人行横道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过小河、土沟、独木桥展示学生的个性和能力。最后到了青蛙的家后,学生在“找朋友”的歌声中找到了自己的友伴,玩起了“包袱、剪子、锤、斗鸡”的游戏,既使学生有了自我选择友伴和交流的机会,又为学习单双脚跳做了铺垫。
五、环境启发性
体育器械的开放性摆设,可营造出一种锻炼的氛围,会使学生随时能够有种尝试锻炼的欲望。比如,学生建立一个运动器械活动区,有走小桥、钻铁圈、单杠、双杠、爬吊绳等。再比如,体育课上教师把所需的运动器材课前准备好,摆放整齐,这些都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总之,体育兴趣的培养是体育教学中重要环节,在体育课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组织教学上强调灵活的模式,从整体计划转向民主,追求宽松和谐、欢乐、多变的组织形式,通过多种方法,寓教于乐,进行愉快教学,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经被激发,他们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对提高活动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周岗中心小学)
【关键词】体育教学;兴趣点
新的《课标》中,关于体育教学多次提到“兴趣”一词,并把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可见兴趣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可以说,一个体育活动组织的好坏,与活动本身是否让学生感兴趣有着直接的关联。
小学生具有好动的天性,体育活动又离不开各种各样的运动,所以体育活动应该是受学生欢迎的。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却往往感到最难组织,最难取得理想效果的却偏偏是体育课。这种尴尬的首要原因,恐怕就是我们只关注到了学生的动作发展,活动是否顺利完成的目标性,也就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去安排联系内容,而没有充分关照活动是否让学生感兴趣。虽然现在的体育课,大多是以体育游戏为主,但游戏的设计平淡,或者一味的重复传统游戏,还甚至是凭着我们成人的想当然,而没有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让游戏在学生中间变得生动起来。如何找准学生的兴趣点,以激发体育课堂的乐趣,是我们体育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人结合日常教学,谈谈自己的拙见,以期抛砖引玉。
一、情节角色性
对组织者来说,所有的体育活动都有着明确的目的性,或发展动作、或训练技能技巧、或愉悦身心、或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品质等等,而对学生来说,却永远难以体会到我们的良苦用心,积极的、自觉的配合,他们投入的程度完全取决于自身对活动的兴趣。学生的一切内在情感都需要借助一个载体来表达表现,如果在体育游戏中让学生借助一个角色和一定的表情表演情景,就能不知不觉的投入进去,他们所感兴趣的是自己的角色完成情况,而我们的目的在隐蔽中完成。但情节性的设计既要巧妙的贯穿游戏始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还要注意符合学生的生活,认知水平,使学生感到熟悉、亲切。
二、游戏的竞赛性
适当的竞争,可让人产生动力和激情。潜意识里,每个学生都有不落后别人的天性,如果在某一个环节中,适当的插入一段比赛,会使游戏气氛活跃、热烈。这种比赛可以是单一个体之间的,也可以是小组之间的,还可以是班级之间的,但不论哪种形式的竞赛,都能使学生认真对待,全身心争取理想的结果。但这种比赛要适时适度,不该比赛的时候比赛,或者比赛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减弱孩子的兴趣。在环节安排上,一般宜把比赛放在整个体育活动的中后部分,既尊重了前面活动的基础,又成为活动的高潮,还可以留一部分时间放松安静。从学生的兴趣支持度上来看,比赛时间宜占整个活动的三分之一左右。过长会使学生因疲劳或厌倦失去兴趣,过短会使学生不能尽兴。这些都需要教师的灵活掌握,尤其是要根据现场学生们的具体表现,决定时间长短。
三、难度挑战性
在学生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设置适宜的难度,会对学生产生一种挑战,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如跳高的练习,可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适当地调整高度;拍球练习,从平着拍到转圈拍到晃身拍再到闭着眼睛拍;跳绳从双腿跳到单腿跳,再到反向跳等等。类似很多的体育锻炼中,如果注意适当的加大难度,就能使学生兴趣倍增。这种难度的增加,有动作难度的增加,还有环节、器械、方式等难度的增加,教师应多角度分析,什么样的难度更适合本班的孩子,同时还要注意难度适宜。
四、新颖尝试性
这儿的创造性是针对中学生活动而言的,教师在设计环节时,可留给学生自由创造的空间,提供发挥创造的物质条件,同样会使学生对游戏的兴趣浓厚。比如:我在上《跳跃》(水平一)这课时,课前我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头饰,进行实践体验,激发活动兴趣,培养创新能力。然后教师设置了由小青蛙邀我们到他家做客,路途中要经过的“马路、小河、土沟、独木桥”,通过唱“过马路,左右看,要走人行横道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过小河、土沟、独木桥展示学生的个性和能力。最后到了青蛙的家后,学生在“找朋友”的歌声中找到了自己的友伴,玩起了“包袱、剪子、锤、斗鸡”的游戏,既使学生有了自我选择友伴和交流的机会,又为学习单双脚跳做了铺垫。
五、环境启发性
体育器械的开放性摆设,可营造出一种锻炼的氛围,会使学生随时能够有种尝试锻炼的欲望。比如,学生建立一个运动器械活动区,有走小桥、钻铁圈、单杠、双杠、爬吊绳等。再比如,体育课上教师把所需的运动器材课前准备好,摆放整齐,这些都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总之,体育兴趣的培养是体育教学中重要环节,在体育课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组织教学上强调灵活的模式,从整体计划转向民主,追求宽松和谐、欢乐、多变的组织形式,通过多种方法,寓教于乐,进行愉快教学,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经被激发,他们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对提高活动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周岗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