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外“浮萍”军事基地揭秘

来源 :今日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sha1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延伸到北极圈的军事“存在”
  美军是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武装力量,比任何单一国家甚至国家组织(例如欧盟)都要强大。美军军费占世界总军费的47%,但直到现在,大部分美国人仍坚信,海外军事基地是保护这个国家的第一力量。
  为此,在世界各个角落,包括北极圈内、地球外的宇宙空间中,美国的存在都不容小觑。根据五角大楼提供的数据,在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年、朝鲜战争结束60多年的今天,美国仍然占领了全球无数个军事基地——美国在德国拥有174个军事基地,在日本这个数字是113个,韩国是83个。而在这些国家之外,五角大楼还拥有其他上百个军事基地,盘踞在这个星球上超过80个国家。
  当然,美国并不是世界上唯一在海外建设军事基地的国家。英国和法国在他们的前殖民地上还分别有8个和5个军事基地,日本、韩国、印度、以色列、土耳其也曾被报道至少有一个海外军事基地。但相比起来,美国仍然是绝对的大佬,占据了地球上超过95%的海外军事基地。以至有军事专家评论,虽然美国的很多军事基地是在冷战期间建立的,但现在它的军事力量已经渗透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而且不管这里是否真的有“敌人”。
  以北极圈内的美军军事基地为例。这里一年中有四个月的时间处于“极夜”,太阳在10月底彻底落下,直到来年2月底升起。这里只有海湾、冰盖和绵延上千英里的岩石和冰层,离这里最近的因纽特人村落在104公里开外的地方。
  当然,这个地方也有那么点历史渊源。这里在北极圈以北约1120公里,曾经是冷战期间用来对抗苏联的一个集结待命区。
  除此以外,这里从未见过任何硝烟。可现在,这里叫图勒空军基地,驻扎着大约140名美军士兵。为了让士兵在这个人迹罕至的“军事基地”生存下去,美军方甚至印刷过一本《指导》手册,告诫大家:基地被大暴风雪毁坏是家常便饭,这种情况下官兵们只能暂停军事行动并待在宿舍内。大兵们在这里的目的是活下来,而军事基地的目的则是“存在”。
  可以说,为了“存在”而存在,已经成为许多美军基地的唯一目的。
  美国海外军事基地究竟有何用
  那么,这些耗费巨资建设的军事基地,对美国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从战略的角度看,美国海外军事基地的分布可划分为3个战略区——即欧洲、中东和北非区;亚洲、太平洋和印度洋区;南北美洲区,以及14个基地群。
  不同类型的军事基地,其作用也完全不同,甚至不乏“奇葩”。
  像位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帕里斯岛,是美国海军陆战队最著名的新兵训练营——也被称为“战争机器生产线”,每年都有超过2.1万新兵完成极其严酷的考验,从这里“毕业”,再奔向全球的各个角落。
  美国在德国的174个军事基地,则源于冷战时期,德国被“铁幕”一分为二。为了阻止苏联人人侵,美国的决策者开始在德国部署海外军事基地——美国人认为,对欧洲的入侵就是对美国的入侵。冷战结束后,这些军事基地并未撤销。
  日本的军事基地,则来源于美国以美日关系为核心的、在亚太布防的必要。
  不过,美国在德日的众多军事基地也引来很多质疑。如今德国已经统一,苏联也已分裂,日本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那么如此众多军事基地是否值得?
  2004年,时任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就曾估计,关闭200个左右的海外军事基地,就能节约120亿美元的支出。
  然而,即便如此,在美国的政治体制下,要削减海外军事基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美军如果要增加或减少二个军事基地,首先得对基地进行评估,做一个方案。这个方案还需要经过国会的审批,才能进入实际的增减程序。整个周期需要至少三年,通过的几率还并不高。因为美国军事基地的种种建设和花销,甚至成为了一个产业。
  此前,海军军事基地一度是世界上许多消息闭塞地区的人们,认识美国的“窗口”。其规模像是一座城市,军人们习惯管它叫“小美国”。“小美国”中,美国大兵的吃穿用度都和在自己国内一模一样,“商业街”上可以看到麦当劳、汉堡王、自助洗衣店。一些州的经济、就业很大程度上都来自这些军事基地,如果裁掉特定基地,很有可能遭到特定利益相关方的反对。
  从“小美国”到“浮萍基地”
  当然,冷战结束以来,美军海外军事基地总体数量,其实也在逐步减少。只不过,美军的海外基地一旦调整,并不是简单的数量增减,而是着眼于新的战略需求,进行重新布局。并且,在不同地区,这种变化有很大的区别。
  “9·1l”事件,使美国看到国际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现实而直接的挑战。“9·11”以后,美国借助反恐战争,军事力量顺利进入中亚、南亚,在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阿富汗等国设立新的军事基地,数量已达上百个。
  在中东,美国也改变了孤立的打击ISIS的做法,将力量进入到了过去无法达到的地区,形成新的基地网络。从全局来看,大大减少了控制全球的战略“空白点”。
  此前,同样是空白点的,还有南亚、中欧、东欧以及非洲地区。只是,与之前建设“小美国”式的固定军事基地不同,现在美国更倾向于建设“小而巧”的“浮萍基地”。
  “浮萍”的名称来自2004年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其含义在于:哪里出现美国眼中的“危机”,“浮萍”就随时漂向哪里起作用。
  五角大楼说,原先的美军海外基地常被称作是“小美国”,而今后的海外基地应当是一片片互呈辐射状的“浮萍”。在“浮萍”上,美军可以不常驻军事人员,甚至可以将基地事务交给承包人管理。
  这些新型的小规模基地也有专门分类,如“前方作战基地”,或者更加小型的“安全合作点”。根据美国国防部的定义,“安全合作点”是指那些在海外仅有少量甚至没有美国人员的军事设施,这些地方备有设备和物流方案,作为安全用途和应急之需。像东欧的“浮萍基地”,一方面挤压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另一方面能方便美国向东扼守高加索和里海、向南进击中东——发生危机时,美国可以借用“浮萍”们迅速集结力量。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海上浮动军事基地,一种使用钢筋、混凝土和大型浮箱建造起来的人造岛屿,供美军事人员和装备的前沿部署。2012年美军将已经退役的“庞斯”号运输舰改造成海上浮动军事基地,部署在中东水域。
  ——附录
  美国军事基地目标指向中国
  目前,美国已经关闭了在韩国和日本的许多大型军事基地,但在菲律宾和非洲以厦中欧、东欧建立了很多小的“浮萍基地”。
  国际问题专家认为,在这些地方加强军事部署,是美国有意而为之的。美国已经开始与罗马尼亚和波兰开展联合军事演习。此外,美国还在东欧建设了很多仓储式的设施,把重型的装备存储在这个区域,以备不时之需。目的就是在波罗的海到高加索这一带,沿着俄罗斯拉了一条新的(基地)线,牵制俄罗斯的影响力。
  同样被强化的,还有南亚和非洲。美国学者就曾透露,这些军事基地大部分都只有很少的员工,但从设计上,却能够快速将军队派遣到亚非大陆的任何一个角落。
  对此,分析人士相信,通过增强美国在菲律宾、日本、澳大利亚、关岛、韩国、新加坡等地的驻军,美国的最终目的是遏制经济和军事实力不断上升的中国。而这些在亚非遍地开花的“浮萍”,将成为美国过去数十年来在亚太打造的用未包围中国的200多座基地的补充。
  ——链接
  美国军事基地是时代的缩影
  美国在亚太地区军事基地分布和变迁亦是不同时代的缩影。
  苏比克湾罩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就是美国在太平洋地区最大的海军陆战队训练基地,也是美国进入东亚的重要跳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关岛基地曾是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如今仍是美军在西太平洋最大的海空军基地;朝鲜战争期间,韩国釜山空军基地一度是美国战斗机的中转枢纽;越南金兰湾港口则是在越战爆发后被美军大规模扩建,当那场漫长战争结束时又送走了四面楚歌的美国人。
  前苏联解体后,美国关闭了将近60%的海外基地,但冷战时期遗留下来的基础设施仍保持着相对完好的状态,其中一些又被赋予新的作用。
  然而,为得到和维持一些国家的基地使用权,美国政府往往以高昂的代价满足所在国的要求。这就成了美国与盟国之间不可避免的分歧,制约了美国对外使用军事力量的能力。如在伊拉克战争中,北约盟国土耳其在关键时刻拒绝美军借道,使美国开辟伊拉克北部战场的计划落空。这些都坚定了美国调整海外军事基地的决心。
  美国历来重视对国际航道的控制,在反恐战争和海外军事基地调整中,美国对一些重要战略航道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上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了控制全球16条最重要的“海上通道”的战略目标。比如,美国设在吉布提的基地,目前部署有1600人,目的就是要在苏伊士运河出现危机时,迅速扩充军事力量,控制周边国家和运河的航道。
  而美国在新加坡樟宜设立的基地也具有同样的意义,该基地能够停靠航空母舰,并为其提供给养,帮助美军在关键时候迅速控制马六甲海峡。
  (刘远明荐自《新周报》)
  责编:天翼
其他文献
“老人目前失联30多个小时,无法正常饮食,家人非常着急……”“老人在公园晨练,一直没回家,家人心急如焚……”翻开微博、微信,时常能看到这类寻找走失老人的启事。如何不让老人迷失在自家门口?如何帮助他们找到回家的路?  母亲走失后,家都乱套了    山西太原69岁的吴鸿基在5月份前身体特别硬朗,“走路不比年轻人慢。”可这一切都在老伴走失后被打破了。在两个半月的寻找中,吴鸿基每天骑车近10个小时在太原大
期刊
你觉得自己人品挺好性格也不错,各方面没什么短板,可为什么总是找不到另一半呢?新的研究告诉你,是时候发扬一下性格的阴暗面了,因为在爱情的游戏中,病态人格反而代表着魅力。正如俗话所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巴塞罗那医院的古铁雷斯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近千名异性恋男女患者进行了调查,并记录了他们的伴侣和子女数目、工作及收入水平等等。所有参试者都来自该医院全科医生和其他专家的推荐,其中一些具有
期刊
难以度日    芭芭拉·艾伦瑞克女士是美国白人,博士学历,极受欢迎的专栏作家,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被精英光环笼罩。  为了搞清楚穷人到底如何生活,她向自己发起一次挑战:假装穷人,混入美国底层,看自己能不能凭借努力成功“脱贫”。为此,她隐姓埋名,先后闯荡了佛罗里达、缅因、明尼苏达几个州。在餐馆、旅馆、养老院、超市等地方做女招待、清洁工、保姆、收银员。后来,她写了一本畅销书,叫《我在底层的生活》,其英文
期刊
古装剧中大爷们手中的银子卖相几乎都光滑闪亮,古人真正流通使用的银子其实并不是这样。作为货币,白银其实很实在,都是只在乎重量,不注重外观的,也许只有官家的纹银才会比较注重“卖相”。  老百姓也不都用得起一整锭银子,多是铜元、铜板交易,但银子仍是历朝历代流通量颇广的货币之一。比如《朱子语类》卷一三○:“傅钦子闻其贫甚,怀银子见他,欲以周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这几行字值得甚么,我却受你银子?”
期刊
《鹅妈妈童谣》是英国民间的童谣集,这些民间童谣在英国流传时间相当久,有的长达数百年。童谣中包含许多血腥、残酷、现实主义的句子,这主要是由于鹅妈妈童谣当时黑暗的时代背景。    记得我留学那会儿,一些微博营销号喜欢贴一些小木屋的图,这些小木屋看上去美轮美奂,颇具童话色彩,让一众文艺女青年心驰神往。碰巧当时我就住在一个木头房子里,对于留学生来说,如果拥有独立的房间就像是拥有一层免受外在干扰的保护膜,那
期刊
世界上有不少国土横跨超过一个时区的国家,这些国家中有一部分使用了统一时区制,其中不乏横跨区域很大的,如日本、阿根廷、沙特等,主要的原因就是方便管理。  不过还有一些更大的,不得不采取多时区制。国土面积最大的俄罗斯就曾经划分了11个时区,为了更有效地管理,俄罗斯在2010年3月把全国时区的数量减少到了9个。  国土面积位列世界第四的美国也是个典型的分时区制国家,除了海外领地和夏威夷和阿拉斯加,美国的
期刊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州谢尔普霍夫历史艺术博物馆雇佣了一只名叫玛瑞的猫咪当门卫。两年前,这只姜黄色的猫就经常在博物馆附近闲逛,和博物馆的员工们也都成了“熟人”。员工们为它取名玛瑞,以纪念这座建筑的前任所有者安娜·玛瑞瓦。4月1日愚人节的时候,员工们帮这只猫咪写了一封求职信,信上写道“既然我是安娜·玛瑞瓦的‘直系亲属’,我要求博物馆给我安排一份工作”,上面还印了猫的爪印。员工们后来将照片发布到了insta
期刊
美国东北部特拉华州贝瑟尼沙滩上的一位员工在清理沙滩时一次性举起25把椅子,相关照片被发到网上后震惊了网民。  在一场派对结束之后,一个年轻的沙滩俱乐部工人负责清理场地。他一次性拿起25把躺椅,每只手臂各挂11把,背上还扛起3把,弯着身体,向储物间走去。据估计,这名男子身上的负荷约有130磅(约合59千克)。  这种节约时间整理椅子的做法被曝光后,网民们纷纷表示惊讶。    (摘自环球网)
期刊
澳大利亚渔民西蒙·米尔菲尔德(Simon Merefield)在达尔文市的布法罗河中捕获了一只似鱼非鱼的四眼生物,引发了科学家们的激烈争论。  该生物的头前和两侧分别长有一对眼睛,外形酷似《辛普森一家》中受到辐射的鱼布林奇。之后,米尔菲尔德将该生物的照片发布到“脸谱”网上,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评论称该生物多长出的一对眼睛可能用于帮助它捕食,也有人推测这是一条畸形鱼。  关于它的品种,科学家们也无法
期刊
美国达拉斯一名顾客在餐馆只消费了37美分(约合2.45元人民币),却留给服务生凯西·西蒙斯500美元(3316元)小费。这位顾客为何如此慷慨?写在餐巾纸上的一段文字道出缘由。32岁的西蒙斯去当地一家商店买东西,在收款台前排队时看到那名顾客的母亲,看到老人面露哀伤。当其他人对老人的神情视若无睹时,西蒙斯主动上前和老人打招呼,帮老人拎起买的酒,还代付了17美元(113元人民币)账单。    老人的女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