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想品德“活动课”的点滴思考

来源 :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un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指出: 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可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现行的课程将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此,我们不应等待、回避,而应以积极的态度,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现行思想品德教材增强了课程的时代感,淡化了学科体系,降低了理论难度,但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把“学科”和“活动”两类相对独立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推动了德育课程由认知教学到活动教学的转轨。由于活动课是一门正在探索过程中的新型课程,因此,对于政治教师来说,如何认识和实施“活动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初三思想品德 “活动课“的点滴认识。
  1 思想品德“活动课”的特点
  初三政治活动课虽然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一部分,但它毕竟是学科教学改革的前沿,故具有鲜明的特点。
  1.1 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初三政治教材共设计了16项活动内容,有的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用教材中的理论或自己的观点分析实际问题。如第一课的“观看反映中国百年沧桑的历史影片或参观有关纪念场所,收集有关资料,讨论中国由强变弱的原因。”;第十六课的“根据国家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采取自制或识读图表等方式,归纳出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资源分布的概况、环境形势的表现”;有的通过学生查找资料或访问,用掌握的事实,说明理论、观点。如第四课的“以“聆听小康走近的脚步”为主题组织活动,用事实数据等说明我国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跨越。”;第十四课的“收集典型事例,说明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第十五课的“以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题,交流各自的看法”。有的通过理论、事件、资料的分析,提出行为要求。如第十四课的“结合图文资料,通过调查、访谈活动,对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成就发表并交流各自的感想”;第四课的“采取各种调查方式,了解所在地区文化和校园文化环境的情况,并就如何改善文化环境,提出和交流各自的建议”。
  1.2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初三政治活动课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教育资源,紧贴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触及到“三个代表”、“中学生上网热”、“国际形势”、“西部大开发”、“可持续发展”等社会问题,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也使思想政治课焕发出勃勃生机。
  1.3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三政治教材根据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活动课;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活动内容;学生可以采取调查、讨论、访问、演讲、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活动;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通过个人努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些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意识。
  1.4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代社会的竞争实际就是创新性人才的竞争。在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学是教学理论与实践变革的必然趋势。如何使学生从应试教育走出来,全面提高素质,是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活动课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初三政治活动课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学生在活动课上可以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不断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敢于质疑、批判的精神。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2 活动课目前的尴尬
  2.1 人们对活动课缺乏认识。活动课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但在目前的升学压力下,它的存在会引起其他任课教师、家长的疑惑。毕竟,上活动课要占用课程时间甚至课余时间。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的动手能力可以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或有先发育智力,后培养能力的想法。对此,除了依赖加大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和宣传,还要依靠广大教师在活动课这一课题上多探索,多总结,让人们逐渐认识活动课的重要性。
  2.2 活动课的开展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分组讨论要求该课堂隔离于其他班级,避免干扰和被干扰。还要求有较大的教室,便于教师巡视,随时解决他们的疑问。但现有的教室数量、大小等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影响了活动课的质量。
  2.3 活动课的逻辑结构需要改善。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是学生由过去从学科的概念、规律的开始学习转变为通过各种事实来发现概念和规律的方式。这种学习方式首先应让学生发现问题,然后通过收集资料并进行归纳、比较、统计分析,最后通过讨论和交流,形成对问题的解释。而初三政治活动课总是先给出理论方面的阐述,然后呈现一些典型资料或事例加以论证,最后才是让学生活动。这种逻辑结构不符合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规律,也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容易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教材给出的理论范畴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不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
  3 活动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3.1 思想上高度重视。活动课的设置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初三政治课程改革的最亮丽的风景。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总课时数的20%,此外,每一单元还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2—3个活动。要把活动课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近年来,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大量出现在中试的考卷上,如西部大开发、入世、环保等。这些试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学科知识教学难以完成的任务。所以,设置活动课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适应中召考试改革的需要。基于以上的原因,教师、学生对活动课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2 教师适度指导。活动课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在活动课上应是一个指导者,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解释疑难;对学生的积极参与进行鼓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应启发学生的思维、介绍方法、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既不能代替学生活动,又不能放任自流、袖手旁观。
  3.3 转变学习方式。活动课的设置就是要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初三政治活动课的实施中,可以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给学生提供进行完整科学探究活动的机会,这样的活动虽然要用更多的时间,但对学生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活动课以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进入学科课程还是第一次,体现了编写者敏锐的时代意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勇于突破陈规的过人胆略,也是我国课程史和教材史上的重大创新。我们广大教师应积极实践,勇于探索,使活动课向着更科学、完善、实用、易教、乐学的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据报载,著名科学家杨振宇曾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留学生在美学习时,学习成绩往往比美国的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的少得多。何以造成这样的差距?杨振宇认为主要是因为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提出问题;中国教育只注意解答问题,而不注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所以,杨振宇向中国科大少年班指出的第一条成功法则就是质疑。学贵有疑。实施素质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才可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学
期刊
新课改和高效课堂要求我们必须彻底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思维定势,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高效课堂要通过课堂重构及转变质量增长方式来实现。导学案介入课堂是很好的突破方式。“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基于导学案的小学语文课堂必须保证“一变”“一不变”。变的是课堂结构、基本策略、导学手段等。不变的是语文课程的特征,语文课堂赋有语文味,需要加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现代科技进步与素质教育的深层次要求,分析了电教媒体在激发学生兴趣、突破学生学习重难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等方面,对语文课堂效率提高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了利用电教媒体的音频资源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影视资源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视频资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等视角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电教媒体;语文课堂;效率  1 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已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
期刊
早在1760年,比利时有位技工和一位乐器制造工人的约瑟夫默林,他们用手工只制作了一双轮滑鞋,当他们带着此杰作到英国伦敦世界博览会上展示时,却出现了意外,由于无法刹车,而把一面大镜子打破了,人也受伤,被媒体投道后,引起巨大的震动。轮滑运动称之为是一项“危险的运动”而被冷落了相当长时间。1819年的法国发明专利中记载了第一双单排滑轮,是2-3个轮子组成一直线。1823年伦敦又设计了一双溜冰鞋,设置了五
期刊
近几年来,随着城镇建设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纷纷涌入城镇定居,或务工,或经商,人口迅速增长,带来学校生源的急剧膨胀。另外,由于城乡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学质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追求优质教育和望子成才心理的驱使下,不少家长投靠亲友,购房租房,想方设法将子女送到城镇学校就读。而城镇学校的新建、扩容相对滞后,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欠缺,从而产生了大班,甚至超大班现象。大班额的现象令人堪忧。目前
期刊
高速的建成通车,成全雅安汉源的攀西阳光第一城;高速的建成通车,让我走进了上海方略的培训,丰富了我的教学第二人生!学习,痛并快乐着,失望与希望交织着,也许这就是“学习”的魅力!  一直以来,在教学中始终有困惑,怎样才能高效?其实,我该做的第一步是有效!  培训中有课堂翻转的教学,而我也有了理念翻转的思考。  首先要做个明白人!  一生做老师是对教师崇高道德规范的明确要求,一生学做老师那就是对个人自身
期刊
大家知道:化学是以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为主的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西方国家,在近几年里十分重视和强调理科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各个层面,对于我国的教育,无论是在教学实践,还是在所学课程中还存在还存在着缺陷,如化学科的教材还缺乏和社会生活的有效联系。  1 化学知识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位置及特征  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是离不开化学知识的,布料的印染、化肥、农药、
期刊
1 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实验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并首次将“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结构体系之中,跟“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等并列。本次课程改革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不但有利于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综合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养成。与此同时,在本次课改中“横空出世”的国家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新生”
期刊
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心目中最崇高,最有威信的榜样,其思想、信念和道德,以及态度,仪表和行为等方面,在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教育作用。所以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1 当前出现师德师风失范的原因  1.1 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在健康的改革主流下,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
期刊
教育理念:没有爱,何来教育?教师要学会爱,爱在细节,因为教育就是一堆细节。比如,对待生活在当今社会环境的学生,教师缺少的不是强力和果断,缺少的是自身的教养和对教学的耐心,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和细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尤其对所谓的学习、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要学会做“雪中”去“送炭”的人,更要成为学生在困难或痛苦中及时送去精神安慰的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既然来到教师这个岗位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