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wj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教学过程中各种结构形成 的优化制控与调节,则是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作为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 应特别注重以下几点。 
  一、激发动机, 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积极促进学生的思维 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和动力,心理学家布鲁纳把“动机原则”作为一个重要教学原则, 认为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儿童是有个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 须以某种兴趣作先决条件。兴趣可以产生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之一,有了兴趣,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
  二、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入手,积极发展学生思维
   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应加强形成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然而,这方面的教学比较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我在教学时,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在教学“角”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角的正确概念,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让学生把纸筒沿竖向剪 开,展示出长方形,学生通过直观操作,很快推导出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伸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我每教一点新知识都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搭桥铺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如在教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时,我先复习了加法中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引导学生从35+25=60中得出:60-25=35;60-35=25。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后两算式的得数实际上分别是前一个算式中的加数,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求加数的公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温故知新,将新知识纳入原来的知识系统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
   三、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独立性较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引导、指导,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获得一些思维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的活跃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这样就将每位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激活起来,通过正确的思维方法,掌握新学习的知识。 
   (一)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数学课堂教学,要让学生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这就要求 教师对学生提出思维要求,而且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在教学中,让学生先想一想再去做。使 学生言语与行动逐步起着自觉调控作用,促进思维的“内化”,从而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
   (二)精心设计,引导学生思维 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操作学具时,要把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结合起来,也就是从“外化”到“内化”,在操作中使“操作”与“思维”紧密结合,从而发展学生的内部言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进行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教学中,可以安排三个层次的操作,即三个层次的思维训练。第一 层,操作后问: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分别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为教学公 式中“除以2”奠定基础;第二层,让学生抽象出“任何三角形的面积都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第三层 ,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 自己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讲出是如何推导的,公式中“底×高”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除以2。 这样引导学生紧扣操作活动中的“想一想”进行独立思考,不仅发展了内部语言,而且使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得到了较好的训练和培养。 
   四、训练主体思维,优化思维品质
   数学既能锻炼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又能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为此,教师应重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揭示数学问题的实质,帮助学生提高思维的凝练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先对问题作整体分析,构建数学 思维模型,再由表及里,揭示问题的实质。当问题趋于解决后,由此及彼,系统地研究相关的问题,做到解决 一题就可解一类题,即触类旁通。以对应用题的训练为例,教师要善于从横向、纵向、逆向、系统等多层次、 多方向上进行演变、扩展、加深,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密度和容量。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既不增加学生 负担,又能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必须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方法合理,教学效果才能得以保证。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然而,不难发现,当前的阅读教学中严重存在着“教教材”的现象,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用教材教”。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被不断地压抑而销蚀,怎么谈得上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呢?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大力倡导个性化阅读教学,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主动读书、自主发现、
期刊
【摘要】 复习效率,打造高效的复习课堂,是广大语文教师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高效;复习;策略    复习效率,打造高效的复习课堂,是广大语文教师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如何吃透课标和中如何提高语文考《考试说明》的精神要求,准确把握考点,摸准学情,帮助学生积极构建知识网络,精选精练,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技能,使学生“温故”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在“知新”的基础上实现更完整更深入的理解与感悟。
期刊
1993年联合国在我国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会议认为:世界第一位的挑战不是新技术革命,而是道德问题。新的课程标准也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进行德育渗透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为人师表,潜移默化  德育过程既是
期刊
当代高中学生大多都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把学习看成一种负担,一种任务,大都在老师、家长的强制下学习,使得学生的成绩总是不理想,从而也造成了家长、学生、老师的烦恼。尤其对于数学学习,这种现象更加突出。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摆脱这种困境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育实践认为,至关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他们对学习感兴趣了,他们才能主动的、快乐的学习,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体来讲,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应
期刊
【摘要】 本文主要从教材资源、校园资源、自然社会资源及家庭资源四方面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如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来促进语文教学活动,其中校园资源又从教师自身的资源、电教设备和网络资源、学生资源来阐述怎样充分利用它们来促进教学活动。  【关键词】 利用;资源;促进;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资源是指有利于语文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它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互联网、练习册等物质资源,也
期刊
【摘要】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变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数学教学实效一直是广大教师永恒的追求,本文从创设教学情境,增强数学课堂趣味性,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等几个方面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巧妙导入;创设情景;营造质疑;因材施教    数学作为未来世纪的中心学科,如何发挥其教育的优势,培养21世纪所需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数学教
期刊
【摘要】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观上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强化个性体验、感受性阅读的基础上,《语文标准》把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的目标,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这目标,从方法到途径都给学生提出新的要求,也反映出新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 语文课标;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    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日臻成
期刊
【摘要】 作文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作文又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本文试图谈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文问题。   【关键词】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初中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这
期刊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的工具学科,由于自身的特点,的确没有某些学科形象、生动、具体,教学手段似乎就是那么单一,黑板加粉笔,直尺加圆规,难怪学起来有点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难遂人愿。因此,探索有效的教学手段成为数学教师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许多学科的教学,使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结构、教学思想与理
期刊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但这并不是说,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理念,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就此放手,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随心所欲”发展个性,当“主人”。  【关键词】 小学数学;提问的方式;有激发性    我认为组织教学能力的关键还是“问题”二字。教师课前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