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新闻生产技术驱动与人文价值的再思考

来源 :科教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llet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技术赋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内容、沉浸式体验与深度式参与,但是依赖大数据算法的工具理性也因此造成“算法偏向”和“数据权力”等“黑箱”问题,是否忽视了“人”的价值理性?坚守与发展媒介素养中“把关人”角色的扮演、新闻写作的叙事技巧和深度解读,是时代对“人”提出的更高要求。
  关键词:人工智能;新闻生产;技术;人文价值
  人工智能新闻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用以辅佐新闻记者的一种物质文化。技术是合目的的手段;是人的行为。技术应当被理解为人的工具性手段。
  喻国明教授认为:“从社会发展的逻辑上说,人类社会的技术进步犹如有机体的进化一样,一旦发生便具有其发展的不可逆转性。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传媒业原有的边界在逐渐消解,这样的时代也意味着专业媒体与媒体人的价值重塑。因而,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下关注传媒业新闻生产的技术驱动与人文价值遵循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人工智能技术对受众体验的升级
  (一)个性化算法内容定制
  技术赋能于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GPS定位系统、人脸识别、指纹录入等能精准掌握到用户的性别、年龄、职业、浏览历史数据、社交关系、地理位置、关联内容等多重维度详细信息进行数据拟合,构建相应关键词和标签从而较为精确地进行用户建模、勾勒用户画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内容。
  现阶段个性化的新闻推送主要以有聚合功能的新闻APP为主。在一点资讯APP中,最具特色的当属数以千计的长尾频道,这些长尾频道的创造者都是用户个人,任何关键词在搜索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都会自动生成频道,每个用户都可能成为频道的创建者。
  这也体现了人工智能时代下新闻推送的另一个特点,用户自主生成新聞热点内容并经平台进行传播,如新浪微博的热搜排行榜,即“用户—平台—用户”的新闻推送方式。
  (二)沉浸式体验与深度式参与
  随着VR、AR、MR等技术逐渐被纳入融合新闻的日常生产轨道,到目前为止,已经构建出一种超出符号化环境的临场化环境。3R技术与360度全向视频、3D建模、计算机生成图像等可视化技术相结合,用户可以直接置身于一个与现实世界感官相同的三维虚拟世界。新闻体验全面升级,用户的多重感官在新闻接收过程中获得不同程度唤醒与统合,从而在意识沉浸、时空沉浸、交互沉浸中获得极佳的具身体验。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纽约时报》发布了一则名为《这种3D模拟显示了为什么社交距离如此重要》的沉浸式报道,该报道将3D建模技术与AR技术相结合,向读者展现了飞沫是如何在现实社交网络中进行传播的。
  二、人工智能时代新闻生产人文价值的生存空间
  人工智能新闻业要努力避免让技术逻辑凌驾于人本主义的核心逻辑之上,而应该从人类的视角出发,持续探索并发挥人类记者的创造力和竞争优势,在人机互嵌下完成新闻信息属性与文化属性的融合,为人工智能新闻作品“加温”。
  (一)信息整合中“把关人”角色的扮演
  机器内容生产,首先是人工智能技术从互联网获取海量信息,自主对数据作出选择与整理,随后从筛选出的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最后进行内容的自动生成,新闻工作者再进行意义的阐释。目前机器审核更多通过对关键词句、标签等信息的获取,而人类相较于技术,独特之处在于人可以在完全不出现提醒词句的情况下,“进行自我价值判断的预设与植入”,这是目前机器不能做到的,因此新闻从业者应当加强“把关”的素养,发挥在该环节存在的重要意义。
  (二)新闻写作叙事技巧
  智能机器人快速生成的新闻呈现了客观事实的外在环境,但由于不具备人类真情实感与敏捷思维,无法观照到报道对象的内心情感,更无法进行深度与多角度采访。机器与算法可以更多地描绘现实图景,但对现实图景的意义的解读,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人,尤其需要受过专业训练的媒体人。记者仍然可以充分发挥新闻写作叙事技巧的优势,在灾难性新闻报道面前,不是无人机搭载传感设备的冰冷地将拍摄到的高清血腥场景、暴力场面,而是通过修饰性地再次加工过的语言,给受众带来心理缓冲的余地,有温度地传达新闻事实。
  (三)新闻内容深度解读
  像深度报道和评论这样的意见性信息生产,也是如此。闾丘露薇认为:“所谓的反转,只不过是公共舆论基于错误或者并不足够的信息而做出的价值判断,之后被更多的事实所证明是错误的而已。”写稿机器人生产的稿件虽然在时效性上领先,但消息来源的真实性需要进一步核实。调查型记者可以将充足的时间、资源投入深入的调查,极力控制“反转新闻”事件的发生。新闻工作者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能够使得真相或有用的信息尽可能多的被再次取证,挖掘出事实的真相,还原事件的真实性。人对真相的不懈追问,对正义的不懈追求,仍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三、结语
  尽管新闻业的公共危机已敲响警钟,但正如翟秀凤所说:“新闻机构将有一套无私的商业民粹话语来包装这场危机:精英主义的信息生产是对大众智慧和创造力的否定,满足受众信息需求才是民主社会的无上追求。”
  无论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业中如何应用和发展,我们应当始终明白,“人永远是新闻生产的核心要素,机器只是人的附属”,人类始终掌握着技术的方向盘,人类应当以谨慎乐观的态度,直面与解决技术带来的风险,努力与技术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赵鑫,赵盼超.文化人类学视野下人工智能新闻内容生产再思考[J].中国出版,2017(09):46-49.
  [2]喻国明.“机器新闻写作”带动传媒新变局[J].新闻采编,2015(6)
  [3]彭兰.万物皆媒——新一轮技术驱动的泛媒化趋势[J].编辑之友,2016(03):5-10.各种物体可以联上网,意味着都可被数据化,通过量化采集可以将物质世界中的内容编码成为“抽象数据”。
  [4]彭兰.未来传媒生态:消失的边界与重构的版图[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01):8-14+29.
  [5]彭兰.移动化、智能化技术趋势下新闻生产的再定义[J].新闻记者,2016(01):26-33.
  [6]喻国明,兰美娜,李玮.智能化:未来传播模式创新的核心逻辑——兼论
  [7]“人工智能+媒体”的基本运作范式[J].新闻与写作,2017(03):41-45.
  [8]仇筠茜,陈昌凤.黑箱:人工智能技术与新闻生产格局嬗变[J].新闻界,2018(01):28-34.
  [9]卢雪尧.新闻“偏见”: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生产的不透明影响[J].东南传播,2020(09):5-8.
  [10]刘乐乐.人工智能视域下的新闻生产伦理研究[J].视听,2020(09):198-200.
  [11]刘彦鹏,毛红敏.人工智能重塑新闻生产:量化转向、价值扩展与体验升级[J].中国出版,2020(20):24-28.
  [12]孟育耀.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新闻信息生产与传播——基于人文价值与技术发展的反思[J].传媒,2020(23):75-77.
其他文献
“ 感物而动于心者曰情,意已决而卓有所成立者曰志”。情志,是人体对于外界各种刺激所产生的主观感受与内心体验,而情志疗法则是指医生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根据形神统一理论,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手段,影响患者的情绪与认知,进而达到抑制患者异常的情志反应,消除治病的情志因素,促进躯体恢复,疾病愈合的一种疗法。  情志与疾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景岳全书》中曾记载:“凡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
期刊
摘要:电工电子技术作为汽车维修中应用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该技术在汽车维修中的推广和应用,对于汽车维修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是就电工电子技术在汽车维修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汽车维修;应用  引言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汽车维修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迅速增长的发展趋势,作为中职学校来说,为了满足市场发展对汽车维修与管理人员培养的要求,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高速发展,对于人们生活质量水平提升和社会发展起到積极的促进作用,而我国也逐步开展电力体制的改革,发电企业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对于企业的发展更加重视。这种发展形势之下,电力企业对于内部管理方面成本管控要求较高。本文从电厂后勤工作精细化管理出发,总结出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提出精细化管理措施,为电厂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基础。  关键词:电力;后勤工作;精细化管理;研究  当前我国电力
期刊
摘要: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又担负着历史文化遗产的收藏、研究、传播的艰巨任务。而优秀的文化创意产品,是了解一个博物馆历史文化最轻便的载体。因此,贵州省博物馆近年来坚持秉承“将文物带回家”的文化传播理念,深入发掘馆藏文化资源,鼓励引导各方积极参与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研发,积极探索贵州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路。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开发  一、贵州省
期刊
摘要:在我国一些现代化的石油企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應用范围已经日益广泛,在石油化工工程的设计中也已经是其核心技术,促使石油化工工程的设计整体质量均得到了极其重要的改善和提高。因此,文章对有关计算机软件的集客数在我国化工工程设计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进行了分析,首先简要表述了有关计算机软件的作用和其功能以及化工工程设计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有关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研究和在化工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比如产量低、劳动生产率低等,这就成了农业科学技术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该文着重论述农业技术的推广作用和大豆、玉米种植技术要点,使农业生产力和农民丰产得到提高,进而实现农村经济和可持续战略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大豆;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引言  农业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有力保证。要实现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
期刊
摘要:在水泥生产过程中,石灰石破碎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石灰石破碎系统的能力大小、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等与水泥生产具有很大的关联性,直接影响着水泥生产线的稳定性和效益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水泥工艺和装备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绩,石灰石破碎系统实现了由之前的多段破碎发展向单段破碎发展的突破。单段破碎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在该系统的发展和进步中,破碎机发挥着关键作用。  关键词:石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对于电子计算机和软件系统的技术要求也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升,传统的系统开发程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对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需求,因此在计算机软件程序的开发过程中,需要软件开发者能够合理应用软件工程技术对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开发,满足程序使用者多样化的使用需要,除此之外,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数据分析能力,通过数据分析来发掘计算机软件应用者的偏好,优化调整软件应用程序
期刊
摘要:文章以泊头镇种植玉米、小麦、棉花等为例,要提升农业的产量和效率,不能只依靠资金投入,还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栽培技术,文章就此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农作物栽培;高产途径;思考策略  引言  农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说十分重要。目前我国农作物栽培技术正在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方向转变,这使得我国农作物栽培技术变得更加规范和标准。对农作物栽培技术进行创新和调整,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从
期刊
摘要:本文探讨了英国当代女作家简·里斯的《藻海无边》对文学名著《简·爱》的重构,从而说明这部作品赋予女性以探寻生命意义、追求自我身份的特质,不仅将有着真实的生命存在和个体意识的疯女人伯莎的形象呈现于世人面前,也给予了《简·爱》中因受到作者女性观念局限而主体“缺席”的女性以新的诠释。  关键词:《简·爱》;简·里斯;《藻海无边》  《简·爱》自1847年出版以来,关于如何解读这部小说的讨论与尝试一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