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教学评一致的文言文阅读测试命题研究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一线教师日常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语文教学质量监测时,要关注文言文阅读题的编制.命题者要对接课标、梳理教材,明晰文言文测试的基本要求及内容,编制的试题要契合教学目标.一份监测卷中的整组文言文试题要体现文言文教学规律,题目中要渗透联结、想象等阅读策略,引导学生读通、读懂、读透文本,将日常教学内容融入试题.测试文本要适合学生阅读水平,题目编排要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答题支架要科学有效、顺应学生的学习心理.
其他文献
新时代城市小学面临家校劳动教育观念畸变、儿童劳动素养缺失、劳动教育基地稀缺的典型困境,以学校区域社会资源为载体,通过与社区等联合建设劳动课程基地,为学生建构并实施有现代科技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在五育并举与五育融合的劳动育人模式中探寻立德树人的新路径,可以为城市小学常态、有序、有效开展劳动教育提供样本借鉴.
高品质的教育科学研究是学校教育教学“优质均衡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保障,能有效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促使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靶向导研,从定靶导向,精准定位研究维度;练靶析径,逐级加大研究深度;验靶促能,多元助力研究效度等三个方面有效促进教育科研提质增效.
单篇古诗教学容易产生诗意解析过度、学生参与不够、阅读探究缺位、人文熏陶乏力等问题.互文性视野下的古诗教学,“以诗解诗”能进一步明确古诗教学的定位、激发学生参与的动力、习得阅读探究的方法、内化传统人文的精神,具体教学可以从以诗解读背景、以诗解读字句、以诗解读主题、以诗解读文化等方面进行探索.
混合式学习指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混合并存的双线学习.从整合单元内容、创设真实情境、建构问题境脉、嵌入多元评价等策略出发,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有机融合起来,以期实现教学理念和方式的更新与迭代.
课堂评价在教师日常工作中居于核心位置,且能以积极的、有意义的方式影响学生学习的实践.根据中年级学生的特点及第二学段习作教学的重点,中年级习作教学宜采用分散评价.分散评价可以使学生的习作思维更通畅、言语表达更具体,具有凸显评价目标、突出学生主体、注重评价过程等特点.在习作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写范文,明确评价参照;集信息,精准评价反馈;及时改,达成评价增值等措施落实分散评价.
2018年出版的杭州地方英语教材English for kids专设中国传统文化和杭州文化两单元内容,弘扬中国文化;巧妙设定教材人物名称,彰显文化自信;合理设计教材情境,促进中外文化互动交流,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该着眼于文化自信,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挖掘文化内容;深化文化理解,树立文化自信;关注语用能力,推广中国文化.
提高教学质量是深化小学英语课堂阅读教学改革的核心.教学质量的管控十分必要.向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管理要质量,应该遵循一定程序与结构.因此,通过对小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质量管控的实践探索,提出了结构性的四个层面的质量管控,即课前准备质量管控,课中实施质量管控,课后学生作业质量管控,教后经验总结质量管控.
长课文对学生阅读速度、抓住关键信息概括全文等能力的提升具有独特优势,本着培养他们的速读能力、概括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表达能力的目标,教师须循着单元语文要素有的放矢,适当深度阅读,简约化教学,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美术“造型·表现”教学中,意象思维是指创作主体为表达某种情思把“物象”转化为“心象”、创造成“艺象”的思维活动.浸润和体验、移情和联想、转化和表达是基于意象思维的教学关键.在具体实践时,我们可以通过“物象—心象”的演化、“心象—艺象”的转化、“艺象—意境”的深化来改进“造型·表现”教学,从而有效落实美育价值.
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芬兰的课程改革旨在通过“现象教学”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横贯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通过解读芬兰“现象教学”的内涵,发现芬兰的“现象教学”具有基于“现象”的学习、交互式合作与导向横贯能力培养的特征,因此,芬兰的“现象教学”对于我国的课堂教学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