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skiren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及对脑能量代谢的影响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l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Aliskiren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脑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溶剂对照组(Vehicle组)、低剂量Aliskiren预处理组(Alis-L组)和高剂量Aliskiren预处理组(Alis-H组);采用Zea-longa改良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制备局灶性脑I/R模型,于I/R 24 h后采用TTC染色法评估脑梗死面积、DHE染色观察脑活性氧自由基水平、乳酸及Na+-K+-ATPase检测试剂盒检测脑组织中乳酸水平及Na+-K+-ATPase活性;于I/R 72 h后腹腔注射BrdU检测海马DG区的神经细胞增殖情况;于I/R后不同时间采用神经行为学评分评价神经损伤情况,Morris水迷宫评价空间记忆能力.结果 与Sham组相比,Vehicle组出现明显的梗死区域,梗死面积和梗死面积/前脑面积均增加,脑活性氧自由基和乳酸水平升高,Na+-K+-ATPase活性降低,I/R后1~6d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均降低,Morris水迷宫的逃避潜伏期延长,游泳速度减慢,海马DG区的BrdU+细胞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iskiren预处理可改善Vehicle组的各指标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is-H组以上I/R导致的异常改善程度高于Alis-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iskiren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并改善脑能量代谢情况。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分析儿童部分性癫痫手术治疗效果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至2009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切除性手术治疗的278例6~ 14岁的部分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1年(1FU)、3年(3FU)和5年(5FU)癫痫控制情况,1FU时智商和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比较癫痫发作形式、术前年龄、智商和手术方式等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 1FU、3FU和5FU时癫痫无发作率为8
Hunt-HessⅣ~Ⅴ级颅内动脉瘤破裂,临床病死率高,治疗存在争议.作者从2004年6月至2013年2月共手术治疗26例Hunt-HessⅣ~Ⅴ级颅内破裂动脉瘤,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26例中男12例,女14例,平均年龄53岁.所有病例均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均伴有中度至重度的意识障碍,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者8例;合并脑室铸形9例,一侧动眼神经麻痹5例,偏瘫7例.Hu
期刊
目前,国内外学者应用神经内镜清除颅内血肿做了一些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证实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治疗方法[1].而目前绝大多数内镜下清除血肿的治疗为内镜控制下的手术,利用神经内镜提供视野及照明,内镜外用吸引器或普通碎吸器吸除血肿,还存在一些不足。
期刊
脂肪母细胞瘤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良性脂肪肿瘤,好发于3岁之内的儿童[1].该肿瘤通常好发于四肢,也有发生于其他部位的如头颈、纵隔、肠系膜、腮腺等,但发生于脊柱椎管内的极其少见.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椎管内的脂肪母细胞瘤,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影像及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病例报告患者女,14岁.主因后背部疼痛,双下肢感觉减退、麻木无力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后背部疼痛,次日出现双下肢感觉减退,麻木无力,
期刊
目的 建立兔SM动物模型,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16只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氯胺酮麻醉下枕后正中入路显微手术,暴露脊髓中央管开口,实验组将直径0.5mm、长6mm铅笔替芯经开口置入脊髓中央管内,对照组不植入,术前与术后2、4、6、8周行MRI检查,8周处死动物,行脊髓组织学检查.结果 组织学测量颈段脊髓中央管直径:实验组(0.505±0.046) mm,对照组(0.304±0.045) m
病例报告男,56岁.因"反复言语不清、右侧肢体偏瘫5个月,发热2周"入院.5个月前因"言语不清、右侧肢体偏瘫"当地医院行CT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脑梗死.经对症治疗,症状消失.3个月前,上述症状再次出现,CT检查示左额顶略有高密度影,再次诊断为脑梗死.治疗后症状缓解;同时发现左额顶皮下无痛性肿块,呈进行性增大.1个月前,又出现上述症状,2周前出现高热,最高达39℃,给予头孢类抗生素应用,1周后体温
期刊
作者在经额叶侧脑室切除丘脑肿瘤的基础上,自2009年12月至201 1年11月起,采用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切除丘脑胶质瘤8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男3例,女5例.年龄14 ~ 37岁,平均23.5岁.临床表现:头痛,呕吐4例,一侧肢体麻木不适1例,癫痫全身性发作1例,记忆减退及昏睡1例,一侧肢体轻偏瘫1例.2.影像学检查:均行头颅CT和MRI检查.肿瘤位于左侧丘脑5例,右侧3例.本组
期刊
目的 探讨有创颅内压(ICP)监测对治疗创伤性急性双侧半球弥漫性脑肿胀的指导作用以及判断预后的意义.方法 2010年2月至2011年10月湖州市解放军第98医院神经外科在有创ICP监测下治疗创伤性急性双侧半球弥漫性脑肿胀59例,前瞻性研究患者入院时ICP、去骨瓣减压患者术前ICP和术后ICP等临床资料,按伤后6个月的GOS评分分为恢复良好组(GOS4 ~5分)和恢复不良组(GOS 1 ~3分).探
目的 探讨相对有效锥体束(rEPT)在评价脑岛叶-基底节(IBG)胶质瘤患者运动功能预后和生活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手术前、后分别对14例IBG胶质瘤患者行DTI检查,计算肿瘤侧rEPT(rEPT tumor,rEPTt)值.通过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rEPTt值与患者运动功能预后和KPS预后评分的相关性,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术前、术后短期和长期rEPTt值之间的差异.结果 rEP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单元(neuro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s,NSICU)越来越多地被重症医学科管理而发展,由于欠缺专业的神经外科和神经重症理念,其所治疗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却未能均为此获益.按专业分类,NSICU是神经外科亚学科,各种各样的证据支持重视和发展规范的NSICU更有利于患者的治疗[1-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