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婆罗浮屠”在梵文中的意思就是“丘陵上的佛塔”,俗称“千佛塔”,又称“印度尼西亚的金字塔”。
公元8世纪:一个以金字塔式的曼荼罗形式出现的大型大乘佛教佛塔,由夏连特王朝在爪哇中部建造。塔底呈正方形,周长约120米,总面积将近1.5公顷,中央圆顶距塔底35米。
公元10世纪:婆罗浮屠在火山和地震的夹击之下,消失在灌木丛中。
1814年:当时的英国驻爪哇总督托马斯·斯坦福德·拉弗尔斯爵士重新发现了该塔。
1885年:发现了“隐基脚”——原始塔底,并发现了为防止建筑物倒塌而修建的挡土墙后面的浅浮雕。
1907年~1911年:西奥多·范·埃尔普进行了第一次修复工作。他拆除并重建了三个圆台和(穴卒)堵波。
1955年:印度尼西亚请教科文组织就防止遗址倒塌的问题给予帮助。
1972年: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拯救婆罗浮屠的呼吁。
1975年~1982年:修复工作进行。
1983年2月23日:举行竣工典礼。费用总计2000万美元,其中2/3由印度尼西亚政府支付,700万美元由教科文组织的国际运动筹措,参加这一运动的国家有27个。
1991年:婆罗浮屠塔被列入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在昔日称为爪哇花园的古杜平原,用蓝灰色多孔火山岩建造的这座圣殿——婆罗浮屠耸立在平坦的山顶上。这是一个巨大的阶梯式锥形建筑,顶端是一个很大的钟形(穴卒)堵波。从远处眺望,可以看到整个建筑物都围绕着这个(穴卒)堵波。
稍近一些,你可以发现塔底四周有一堵巨大的防护墙,也许是在建造佛塔时用来支撑佛塔的。防护墙掩盖了真正的基石或者说是隐基脚,隐基脚上饰有160幅浮雕。这些浮雕发现于19世纪末,其后不久就被考古学家拍摄了下来。
这些“看不见的”浮雕描述了人类无法摆脱的欲界。一些人认为,这些浮雕是出于宗教动机,有意隐藏起来不让香客看到的。我不同意这种看法。一方面。隐基脚上还有未完成的浮雕,这表明,由于某种意料不到的事件,工程突然停止了;另一方面,这样一个错误发生在一座经过如此周密安排的佛塔上似乎是不可思议的。曼茶罗的这一部分代表着“终极真理”:四周中部都有阶梯,拾级而上,可到达佛塔的顶部。
圣殿的主要结构由这个塔底和建在塔底上的五层方台组成。上部结构由三个圆台组成。这就是佛塔的基本形状:方台,代表大地;圆台,代表天空。它们合起来组成了数字9,而9是佛教的至高数字。
第二层平台开始有走廊。走廊必须顺时针参观,这是为了尊重宗教仪式上的绕行。走廊的墙上有1300幅浅浮雕,全长2500米,这是色界。在这一阶段,人虽已摒弃了各种欲望,但仍然有名有形。这部巨大的石书记载了佛陀的一生,就像经文中叙述的那样。走廊四周的栏杆外每一个凹角都有一个石佛陀,盘腿坐在一外莲花座上,总共有432个。
然后,我们来到佛塔上部的底部。一直被栏杆阻挡的视野在这里突然开阔了,因此,当人们进入无色界时,就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在婆罗浮屠,从大地到天空,从有形到无形,这种过渡是一种平和的过渡。它没有严格保持方形:每个方台的边缘都向外突出,打破了生硬的直角形状,这样也许试图用建筑风格来打破香客绕行时所产生的单调感觉。从航拍照片来看,头两个平台并不完全是圆形,略加变形之后看起来更像方形!只有顶端的平台是一个真正的圆形。
婆罗浮屠的三界标志着(穴卒)堵波盘旋上升、指引香客走向终极真理的各个阶段。中央的这个(穴卒)堵波不像其他(穴卒)堵波那样在墙壁上凿有小孔,上面什么都没有:顶端虚空一无所有。佛陀本身是隐藏着的。他似隐似现,似有似无。72个小(穴卒)堵波,墙上凿有小孔,矗立在三个平台上,每个(穴卒)堵波上都有一个佛像。佛像的脸只能透过石孔隐约可见。石孔形态各异,而且越接近中央的(穴卒)堵波,石孔就越少,这象征着佛陀越来越无形了。所有佛陀都摆着同样的手势,这种手势表示法轮永远转动。
当我们到达顶部时,突然也感受到了大乘佛教的宇宙观。在这里,太极现出它的本来面目,佛光产生了!是的,婆罗浮屠日夜闪烁着色彩千变万化的佛光,本身就像一座巨大无比的灯塔,光芒四射。这座圣殿的504个佛像,面对着罗盘仪上的四个方向,以仁慈而明亮的眼光拥抱世界。不仅是这些(穴卒)堵波,而且还有护墙上的凹角、小塔,这座大建筑物的最细微部分,无不面向天空,似乎想抓住过往飞云的气息。
按照这种解释,婆罗浮屠是“伟大的光之佛陀”的安乐乡。伟大的光之佛陀存在于无数个精雕细刻的小佛陀之中,尘埃本身变成了光。正如大乘佛教教义所说,一人存在于众人之中,众人本身又是一人的体现。在大乘教佛经中,光明并不是黑暗的敌人:超越有与无之间对立的正是本来虚空的光。
我们现在来看看曼荼罗,这个佛陀宇宙的深奥形象。曼荼罗是由婆罗浮屠所形成的,不论是在绘画中还是在雕刻中,它们都像日本京都东寺里的佛像一样,始终是根据一个中心点来定位的。婆罗浮屠注视着罗盘仪的四个方位,而它的中心是虚空的,婆罗浮屠是对曼荼罗构想的一个完美说明。
公元8世纪:一个以金字塔式的曼荼罗形式出现的大型大乘佛教佛塔,由夏连特王朝在爪哇中部建造。塔底呈正方形,周长约120米,总面积将近1.5公顷,中央圆顶距塔底35米。
公元10世纪:婆罗浮屠在火山和地震的夹击之下,消失在灌木丛中。
1814年:当时的英国驻爪哇总督托马斯·斯坦福德·拉弗尔斯爵士重新发现了该塔。
1885年:发现了“隐基脚”——原始塔底,并发现了为防止建筑物倒塌而修建的挡土墙后面的浅浮雕。
1907年~1911年:西奥多·范·埃尔普进行了第一次修复工作。他拆除并重建了三个圆台和(穴卒)堵波。
1955年:印度尼西亚请教科文组织就防止遗址倒塌的问题给予帮助。
1972年: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拯救婆罗浮屠的呼吁。
1975年~1982年:修复工作进行。
1983年2月23日:举行竣工典礼。费用总计2000万美元,其中2/3由印度尼西亚政府支付,700万美元由教科文组织的国际运动筹措,参加这一运动的国家有27个。
1991年:婆罗浮屠塔被列入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在昔日称为爪哇花园的古杜平原,用蓝灰色多孔火山岩建造的这座圣殿——婆罗浮屠耸立在平坦的山顶上。这是一个巨大的阶梯式锥形建筑,顶端是一个很大的钟形(穴卒)堵波。从远处眺望,可以看到整个建筑物都围绕着这个(穴卒)堵波。
稍近一些,你可以发现塔底四周有一堵巨大的防护墙,也许是在建造佛塔时用来支撑佛塔的。防护墙掩盖了真正的基石或者说是隐基脚,隐基脚上饰有160幅浮雕。这些浮雕发现于19世纪末,其后不久就被考古学家拍摄了下来。
这些“看不见的”浮雕描述了人类无法摆脱的欲界。一些人认为,这些浮雕是出于宗教动机,有意隐藏起来不让香客看到的。我不同意这种看法。一方面。隐基脚上还有未完成的浮雕,这表明,由于某种意料不到的事件,工程突然停止了;另一方面,这样一个错误发生在一座经过如此周密安排的佛塔上似乎是不可思议的。曼茶罗的这一部分代表着“终极真理”:四周中部都有阶梯,拾级而上,可到达佛塔的顶部。
圣殿的主要结构由这个塔底和建在塔底上的五层方台组成。上部结构由三个圆台组成。这就是佛塔的基本形状:方台,代表大地;圆台,代表天空。它们合起来组成了数字9,而9是佛教的至高数字。
第二层平台开始有走廊。走廊必须顺时针参观,这是为了尊重宗教仪式上的绕行。走廊的墙上有1300幅浅浮雕,全长2500米,这是色界。在这一阶段,人虽已摒弃了各种欲望,但仍然有名有形。这部巨大的石书记载了佛陀的一生,就像经文中叙述的那样。走廊四周的栏杆外每一个凹角都有一个石佛陀,盘腿坐在一外莲花座上,总共有432个。
然后,我们来到佛塔上部的底部。一直被栏杆阻挡的视野在这里突然开阔了,因此,当人们进入无色界时,就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在婆罗浮屠,从大地到天空,从有形到无形,这种过渡是一种平和的过渡。它没有严格保持方形:每个方台的边缘都向外突出,打破了生硬的直角形状,这样也许试图用建筑风格来打破香客绕行时所产生的单调感觉。从航拍照片来看,头两个平台并不完全是圆形,略加变形之后看起来更像方形!只有顶端的平台是一个真正的圆形。
婆罗浮屠的三界标志着(穴卒)堵波盘旋上升、指引香客走向终极真理的各个阶段。中央的这个(穴卒)堵波不像其他(穴卒)堵波那样在墙壁上凿有小孔,上面什么都没有:顶端虚空一无所有。佛陀本身是隐藏着的。他似隐似现,似有似无。72个小(穴卒)堵波,墙上凿有小孔,矗立在三个平台上,每个(穴卒)堵波上都有一个佛像。佛像的脸只能透过石孔隐约可见。石孔形态各异,而且越接近中央的(穴卒)堵波,石孔就越少,这象征着佛陀越来越无形了。所有佛陀都摆着同样的手势,这种手势表示法轮永远转动。
当我们到达顶部时,突然也感受到了大乘佛教的宇宙观。在这里,太极现出它的本来面目,佛光产生了!是的,婆罗浮屠日夜闪烁着色彩千变万化的佛光,本身就像一座巨大无比的灯塔,光芒四射。这座圣殿的504个佛像,面对着罗盘仪上的四个方向,以仁慈而明亮的眼光拥抱世界。不仅是这些(穴卒)堵波,而且还有护墙上的凹角、小塔,这座大建筑物的最细微部分,无不面向天空,似乎想抓住过往飞云的气息。
按照这种解释,婆罗浮屠是“伟大的光之佛陀”的安乐乡。伟大的光之佛陀存在于无数个精雕细刻的小佛陀之中,尘埃本身变成了光。正如大乘佛教教义所说,一人存在于众人之中,众人本身又是一人的体现。在大乘教佛经中,光明并不是黑暗的敌人:超越有与无之间对立的正是本来虚空的光。
我们现在来看看曼荼罗,这个佛陀宇宙的深奥形象。曼荼罗是由婆罗浮屠所形成的,不论是在绘画中还是在雕刻中,它们都像日本京都东寺里的佛像一样,始终是根据一个中心点来定位的。婆罗浮屠注视着罗盘仪的四个方位,而它的中心是虚空的,婆罗浮屠是对曼荼罗构想的一个完美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