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莫公

来源 :建筑创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laxf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我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时,建筑系是一个小系,全系四个年级学生共计40余人,教师十余人。由于建筑专业教学的特殊性,绘画、制图、设计等课题都是个别辅导,加上系主任梁思成先生的倡导和影响,教师、师生之间的关系都特别融和,教师都以“公”相称,将梁思成先生称为“梁公”,莫宗江先生称“莫公”等等。我们学生当面称老师为“先生”,背后也称“公”,久而久之,有时当面也称老师为“公”了,老师不但不责怪反而觉得很亲切,于是,莫宗江先生就成为我们的“莫公”。
其他文献
2005年1月.应邀参与长春市政府新的行政中心的方案设计调整工作.原方案于2004年6月作为中标入围方案后,已经过几轮的调整,为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我们遵循
我于1958年-1964年就读清华大学建筑系。6年的时光有点长.又仿佛很快、很短。入学至今已近50载,欣逢建筑学院成立60年周年之际,本人也已进入“望七”之年。
期刊
4月8日~9日.亚运广州——2005城市设计论坛在广州麓湖畔的广州艺术博物院举行。本次论坛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承办,聚集了一批来
城市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亚太景观建筑设计论坛以“设计中国城市之未来”为主题.自2002年起已连续在广州和上海成功举办了四届,参加演讲的国内外著名专家超过30人,来自建设,规划
交通设施建筑一个空间的功能越多,过往的人流越多,基础设施与交通方式就越多,其建筑设计形式就应该越简单.
该园区的设计理念是寻求科技、商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园区最著名之处,在于现代的中国文化与对传统景观的现代解析共存.
完成三年的“合作领域”设计研究后,D[R]L将注意力转向,如今变得趋向智能化,适应性和环保的建筑环境,在这个领域中已建成的建筑物成为承载不断增长的传感器,操作系统和执行器的硬
以团结与联系全世界华人、华裔建筑师,促进其建筑创作水平提高,维护华人建筑师各项合法权益,发扬与光大中华建筑文化,振兴中华为宗旨而建立的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成立大会于4月
期刊
2005年11月12日至13日,由法国巴黎美丽城建筑学院与中国同济大学联合主办的大型公共设施与现代城市景观国际论坛在同济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中国及欧洲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大师荟萃
对建筑摄影,我提不出更多的理论及观点,但由于职业关系,我接触到了许多世界级的优秀建筑,也学习了许多优秀的建筑摄影作品,从而对建筑摄影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