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配合拔罐治疗背肌筋膜炎56例临床观察

来源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ng10060651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电针;拔罐;背肌筋膜炎
  中图分类号:R245.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11—0051—01
  
  背肌筋膜炎是指多种原因所致的背部肌筋膜及肌肉等结缔组织的无菌性炎症的病变。临床表现为背部钝痛、酸胀、沉重,肌肉僵硬发紧,在疼痛部位有时可触及条索、结节状物,好发于两肩胛之间,其疼痛与天气变化有关。近年来,笔者应用电针配合拔罐治疗背肌筋膜炎56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1)有外伤后治疗不当、劳损或外感风寒等病史。(2)好发于两肩胛之间,尤以体力劳动者为多见。(3)背部酸痛,肌肉僵硬发板,有沉重感,疼痛与天气变化有关,阴雨天及劳累后可使症状加重。(4)背部有固定压痛点或压痛较广泛。背部肌肉僵硬,沿骶棘肌行走方向常可触及条索状的改变,腰背功能活动大多正常。X线摄片检查无阳性体征。
  1.2 一般资料56例患者均来自本院针灸科门诊,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21~67岁;病程2个月~10a。
  1.3 排除标准(1)合并急性软组织损伤,颈、腰椎病,肩周炎及风湿或类风湿疾患。(2)1周内接受过与本病相关的中西药治疗者。(3)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i妊娠或哺乳期妇女。(4)未完成治疗疗程和资料不全者。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有固定压痛点者取阿是穴及周围经穴;压痛较广泛者,取压痛范围内的经穴;局部可触及条索状改变者,取条索状改变的中心点。
  2.2 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穴位皮肤常规消毒,用1.0寸31号毫针,背部腧穴斜刺0.5~0.8寸,肩井及附近腧穴直刺0.5~0.8寸。施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取相邻2个穴位为1组,接G6805型电针仪,选用疏密波,每次治疗选1~3组,通电30min后起针。再在相同部位拔火罐10min。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疗效。治愈:背部疼痛消失,活动自如,无复发;好转:背部疼痛减轻,活动时稍有不适;未愈:症状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本组56例患者,经2个疗程治疗后,临床治愈45例,治愈率为80.36%;好转11例,好转率为19.64%,总有效率为100%。
  
  4 讨论
  
  本病是由于肩背部外伤、劳损、寒冷刺激等因素导致肌肉筋膜无菌性炎症,局部在水肿、充血、渗出、增生等过程中发生粘连、瘢痕、钙化和挛缩,产生大量致痛物质,刺激肌肉筋膜的疼痛感受器而引起疼痛。中医认为,本病属“痹证、筋痹”范畴,多由于外感风寒湿邪或外伤、劳损等导致气血瘀滞,经络闭阻不通,不通则痛。日久则肌筋挛缩,僵硬成结。
  现代医学认为,针刺可以促进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性渗出物和致痛物质的吸收,缓解疼痛。针刺治疗能够刺激脑啡肽的释放,提高机体的耐受性,使致病因子及早排出,促进组织修复,同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少炎性细胞及淋巴细胞在损伤部位聚集,有利于损伤的修复。电针有抗炎镇痛、促进血液循环和调整肌张力的效应。而拔罐具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祛风散寒之功。经研究证实,拔罐通过负压造成局部组织高度充血,可刺激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利于炎症的消散吸收,同时细胞内释放的组胺等物质可刺激机体加强免疫功能;拔罐还可以使血管扩张,加快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对致痛物质的稀释,起到止痛的作用。
  治疗时,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和深度,对体型较瘦者,宜平刺,以免造成意外。针刺中出现针感和循经感传时,疗效较好。电针配合拔罐治疗背肌筋膜炎疗效明确,痛苦小,无不良反应,且简便易行。
  
  参考文献:
  [1]夏治平,吉传旺.实用临床针灸推拿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454
  [2]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3]王文远.平衡针灸治疗颈源性肩周炎128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4):5
  [4]石学敏.石学敏针灸全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39
其他文献
关键词:盆腔炎;中医药疗法;宁盆汤  中图分类号:R711.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11—0038—02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多见少腹疼痛,腰骶疼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伴带下异常,病情反复,病程缠绵难愈,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笔者采用自拟宁盆汤保留灌肠治疗该病196例,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期刊
摘要:目的:调查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漕涧镇阿昌族民间医药现状,为阿昌族医药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法、访谈法相结合。结果:云龙县漕涧镇仁山村阿昌族民问医药鼎盛时期始于民国期间,其中以李华风为代表,现仍有3位继承人。结论:本地区有传承脉络较清楚的阿昌族民间医药,值得发掘、整理。  关键词:大理漕涧;阿昌族;民间医药;现状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三黄汤治疗肛门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肛门部癣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三黄汤治疗,对照组采用曲安奈德益康唑软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为52.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症状及诊断初起时肛门部皮肤有淡红色丘疹和小水疱,逐渐扩展成环形或多环形的斑状块、同心圆形红斑,边缘界限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紫茉莉脂溶性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该药材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分离鉴定脂溶性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得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中鉴定出38个脂溶性成分,主要为脂肪酸及其酯、烯烃等类化合物,占峰面积的91.54%。结论:本方法可全面的分离鉴定紫茉莉中的脂溶性成分,为该药材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紫茉莉;脂溶性成分;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  中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胃血止糊剂止血、凝血作用及其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小鼠断尾出血法,给药后大鼠凝血因子活力测定法,观察胃血止糊剂对小鼠出血时间的影响,对大鼠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影响。结果:胃血止糊剂有止血、凝血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可将出血时间缩短43.4%;有缩短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作用,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用正交试验优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胡萝卜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为考察因素,用萃取物总量为衡量指标综合考察胡萝卜的萃取工艺。结果:优选出较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取温度50℃,萃取时间180min。结论:本萃取工艺方法简便,操作可行。  关键词:胡萝卜;正交试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
期刊
摘要:目的:优选神龙贡酒浸提工艺。方法:以浸提物中有效成分淫羊藿苷含量为指标,运用HPLC,使用正交设计法,优选神龙贡酒浸提工艺。结果:神龙贡酒提取工艺为:用55。白酒常温下浸泡7 d,药材为饮片为最佳。结论:采用该工艺,神龙贡酒提取物中淫羊藿苷的收率最高且稳定。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肝必康胶囊对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HepG2.2.15细胞的培养,MTT比色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毒性,定量PCR检测HBV—DNA,ELISA法检测HBsAg、HBeAg的含量,研究肝必康胶囊对HepG 2.2.15细胞的毒性,HBsAg与HBeAg表达及HBV—DNA含量的影响。结果:肝必康半数细胞毒浓度(TC50)为4.677mg/mL,最大无毒浓度(TG)为0.118m
期刊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于1980年创刊,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由云南省卫生厅主管,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主办。2007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是中国中医药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并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收录。  本刊设有名医专家经验、研究思路、临床研究、临证报道、中药方剂、针灸经络、实验研究、中医护理、民族医
期刊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病;辨证施护;体会  中图分类号:R24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11—0071—02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病。老年人高血压病患病率高达49.05%~58.60%。本科是云南省重点中医专科老年病科,每年收治住院高血压患者约400例,2008年8月~2010年4月,笔者对10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