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我国多地方遭遇极端天气现象,不同寻常、频繁发生的冰雹、雷电、持续强降雨、地质灾害…… 时刻警示着人类——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紧密相关,选择低碳发展道路意义重大。走低碳发展之路,关键点是什么?有人认为是科技突破,有人认为是夯实数据基础。作为一名高等教育管理工作者,我认为教育是国之根本,无论从近期还是长期来看,走低碳发展之路,关键依然在教育。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目标下,探讨低碳教育事业如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尝试着去回答“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 具有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发展至今依然存在几点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科建设方面,细分专业越来越多,专业之间过度切割;人才培养方面,知识传授重于思辨精神启发,理论学习重于实践与做人培养;学术研究方面,缺乏将学术严谨性和实践性有机统一,扎根实业、洞见现实、服务社会的研究。而“双碳”目标的提出,是一个典型的需要跨越学科边界,需要强基础、重实践的系统性挑战,高等教育亟待对以上三个问题进行回应与解决。为此,2020年11月,山东财经大学联合国内外多家机构和高校共同成立了中国国际低碳学院(ISLCS),探索发展低碳教育事业,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之路。
一、打破学科界限,融汇各学科智慧,促进跨学科的新知识、新思想的产生,才能更有效的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
众所周知,人类要生活,要进步,不可能不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同时,经济与科技的进步,又可以给我们提供许多新思想、新技术,并提供必要的财富来支撑减碳、固碳行动。而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开发出来,先发展哪一项、排除哪一项,这不仅是一笔经济帐,同时还是一笔环境帐、伦理帐。我们要算好这笔账,就需要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的亲密合作。
除此以外,随着气候变化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与之相关、随之而来的问题都很难在某一个学科中找到解决答案。这就需要我们打破学科固有界限,融汇学科知识,促进新知识的诞生。2021年7月1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0年度报告》,其中在加强基础能力一章中就提到要拓展学科建设,包括推进气候变化相关专业建设和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山东财经大学中国国际低碳学院自去年11月21日揭牌成立以来,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山东省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在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欧洲经济研究院、德国明斯特大学等共建单位的支持下,始终坚持高层次、开放式、前瞻性的发展导向,紧密围绕建设低碳领域国家级专业智库、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和国际交流中心的总体目标,始终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呼应国家重大关切,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开拓创新、锐意进取。
致力于打造创新型、交叉型学科,中国国际低碳学院积极开展低碳领域交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自2021年年初,与低碳城共同打造“CARBON 100”公益讲座系列,汇聚来自学界、政府、产业以及社会各界的绿色低碳领域专家和有识之士,目前已成功举办10讲。2021年2月至5月,学院成功举办山东财经大学首届气候变化经济学师资讲习班,共邀请国内外20位气候变化领域知名专家进行了16次课程讲习,总播放量达11万次以上,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人接受了此次培训。基于线上培训反馈,学院又在6月6号举办了线下师资座谈会,初步形成以山东省为中心的低碳領域教师联盟。与我校MBA学院、MPA中心联合开设低碳方向的“MBA、MPA项目”,陆续于今年秋季之后正式招生,并在社会上引起不小关注。另外,学院优秀教师联合录制了《气候变化经济学》在线课程,打造面向本科、硕士研究生的通识性、进阶式的通识课程。该课程将于7月底正式上线,并将成为未来打造交叉学科的基础性课程。据不完全了解,该课程也将是目前国内首个上线慕课平台的气候变化经济学课程。
中国国际低碳学院还在6月启动了面向研究生的“低碳经济与管理”交叉学科的建设工作,联合德国能源经济与低碳经济专家、德国总理能源顾问吕安迪院士开展专业建设的国际合作。如果9月能够顺利通过教育部的批准,山东财经大学将成为全国首个开展低碳经济与管理交叉学科建设的高校。这将为培养跨学科高端人才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以及我国“双碳”目标达成贡献有力的人才储备。
二、以服务社会、造福世界为己任,以理论与实际有机联动为实现思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人才培养工作
这里所说的人才培养,不仅是指对在校学生的培养,还包括通过发挥高校的教育职能和理论优势实现对社会各界人士的低碳培训,以及通过制度设计释放活力,加大对自身高校教师队伍的培养。我国提出的“双碳”目标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目标,这些挑战不仅需要基础科学的发展,更需要基于社会实践中对问题的深入观察和洞见,切实找到真实有效的解决方案。这对低碳事业的人才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中国国际低碳学院从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建设综合型、产业型学院的目标,将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有机联系起来。学院设置了五大研究中心,即低碳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系统节能研究与成果转化中心、工业危固废综合利用研究与成果转化中心、碳足迹与碳标签研究与国际合作中心、碳金融与碳管理研究中心。我们与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邹平市人民政府签署了低碳发展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打造低碳发展和人才培养基地,服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探索区域低碳发展的新模式。我们还为全国首家碳中和大数据研究院的筹备与成立提供智力支持,并承担重大政策研究课题,包括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委托课题“电子产品开展低碳产品认证及其效果研究”,与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联合开展“中央企业碳达峰与碳中和路径研究”,为国家决策提供建议和参考。
我们也积极分享低碳经济研究成果,目前正推动和组织编制《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碳标签发展报告(2021-2022)》,并承办了7月在邹平举办的“第四届中国低碳之路国际高峰论坛”第四分论坛,致力于链接更多的低碳专业从业者、学者和青年有志之士。8月开始,我们与多方合作开展面向不同社会人群的高端人才培训工作。9月17日,我们举办了绿色低碳发展与产业升级国际会议,邀请国内外一流学者专家和知名企业家开展学术交流与对话。总之,学院将始终紧跟国家政策方向、紧贴企业及社会需求,开展多层次人才培养,硏究行业难点及热点问题,为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参与者提供参考,助推低碳经济发展。
低碳发展之路到底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认为至少包括两类人:一是讲伦理、有责任感的科学家;二是有科学素养、实践能力的政治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而无论培养哪一类人,又都离不开美学教育。这种跨越现有学科边界的教育理念对我们当前固有的高等教育体系提出了挑战。希望通过中国国际低碳学院的尝试、探索和努力为推进中国低碳教育事业发展打个样儿。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虽然只有16个字,但它凝练深刻地概括了“大学”的宗旨及终极目标。我们会继续坚持此宗旨,结合新时代发展特色和要求,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助力“30·60”目标实现提供教育支撑,提升高校在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综合能力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发展至今依然存在几点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科建设方面,细分专业越来越多,专业之间过度切割;人才培养方面,知识传授重于思辨精神启发,理论学习重于实践与做人培养;学术研究方面,缺乏将学术严谨性和实践性有机统一,扎根实业、洞见现实、服务社会的研究。而“双碳”目标的提出,是一个典型的需要跨越学科边界,需要强基础、重实践的系统性挑战,高等教育亟待对以上三个问题进行回应与解决。为此,2020年11月,山东财经大学联合国内外多家机构和高校共同成立了中国国际低碳学院(ISLCS),探索发展低碳教育事业,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之路。
一、打破学科界限,融汇各学科智慧,促进跨学科的新知识、新思想的产生,才能更有效的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
众所周知,人类要生活,要进步,不可能不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同时,经济与科技的进步,又可以给我们提供许多新思想、新技术,并提供必要的财富来支撑减碳、固碳行动。而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开发出来,先发展哪一项、排除哪一项,这不仅是一笔经济帐,同时还是一笔环境帐、伦理帐。我们要算好这笔账,就需要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的亲密合作。
除此以外,随着气候变化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与之相关、随之而来的问题都很难在某一个学科中找到解决答案。这就需要我们打破学科固有界限,融汇学科知识,促进新知识的诞生。2021年7月1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0年度报告》,其中在加强基础能力一章中就提到要拓展学科建设,包括推进气候变化相关专业建设和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山东财经大学中国国际低碳学院自去年11月21日揭牌成立以来,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山东省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在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欧洲经济研究院、德国明斯特大学等共建单位的支持下,始终坚持高层次、开放式、前瞻性的发展导向,紧密围绕建设低碳领域国家级专业智库、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和国际交流中心的总体目标,始终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呼应国家重大关切,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开拓创新、锐意进取。
致力于打造创新型、交叉型学科,中国国际低碳学院积极开展低碳领域交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自2021年年初,与低碳城共同打造“CARBON 100”公益讲座系列,汇聚来自学界、政府、产业以及社会各界的绿色低碳领域专家和有识之士,目前已成功举办10讲。2021年2月至5月,学院成功举办山东财经大学首届气候变化经济学师资讲习班,共邀请国内外20位气候变化领域知名专家进行了16次课程讲习,总播放量达11万次以上,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人接受了此次培训。基于线上培训反馈,学院又在6月6号举办了线下师资座谈会,初步形成以山东省为中心的低碳領域教师联盟。与我校MBA学院、MPA中心联合开设低碳方向的“MBA、MPA项目”,陆续于今年秋季之后正式招生,并在社会上引起不小关注。另外,学院优秀教师联合录制了《气候变化经济学》在线课程,打造面向本科、硕士研究生的通识性、进阶式的通识课程。该课程将于7月底正式上线,并将成为未来打造交叉学科的基础性课程。据不完全了解,该课程也将是目前国内首个上线慕课平台的气候变化经济学课程。
中国国际低碳学院还在6月启动了面向研究生的“低碳经济与管理”交叉学科的建设工作,联合德国能源经济与低碳经济专家、德国总理能源顾问吕安迪院士开展专业建设的国际合作。如果9月能够顺利通过教育部的批准,山东财经大学将成为全国首个开展低碳经济与管理交叉学科建设的高校。这将为培养跨学科高端人才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以及我国“双碳”目标达成贡献有力的人才储备。
二、以服务社会、造福世界为己任,以理论与实际有机联动为实现思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人才培养工作
这里所说的人才培养,不仅是指对在校学生的培养,还包括通过发挥高校的教育职能和理论优势实现对社会各界人士的低碳培训,以及通过制度设计释放活力,加大对自身高校教师队伍的培养。我国提出的“双碳”目标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目标,这些挑战不仅需要基础科学的发展,更需要基于社会实践中对问题的深入观察和洞见,切实找到真实有效的解决方案。这对低碳事业的人才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中国国际低碳学院从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建设综合型、产业型学院的目标,将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有机联系起来。学院设置了五大研究中心,即低碳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系统节能研究与成果转化中心、工业危固废综合利用研究与成果转化中心、碳足迹与碳标签研究与国际合作中心、碳金融与碳管理研究中心。我们与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邹平市人民政府签署了低碳发展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打造低碳发展和人才培养基地,服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探索区域低碳发展的新模式。我们还为全国首家碳中和大数据研究院的筹备与成立提供智力支持,并承担重大政策研究课题,包括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委托课题“电子产品开展低碳产品认证及其效果研究”,与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联合开展“中央企业碳达峰与碳中和路径研究”,为国家决策提供建议和参考。
我们也积极分享低碳经济研究成果,目前正推动和组织编制《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碳标签发展报告(2021-2022)》,并承办了7月在邹平举办的“第四届中国低碳之路国际高峰论坛”第四分论坛,致力于链接更多的低碳专业从业者、学者和青年有志之士。8月开始,我们与多方合作开展面向不同社会人群的高端人才培训工作。9月17日,我们举办了绿色低碳发展与产业升级国际会议,邀请国内外一流学者专家和知名企业家开展学术交流与对话。总之,学院将始终紧跟国家政策方向、紧贴企业及社会需求,开展多层次人才培养,硏究行业难点及热点问题,为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参与者提供参考,助推低碳经济发展。
低碳发展之路到底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认为至少包括两类人:一是讲伦理、有责任感的科学家;二是有科学素养、实践能力的政治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而无论培养哪一类人,又都离不开美学教育。这种跨越现有学科边界的教育理念对我们当前固有的高等教育体系提出了挑战。希望通过中国国际低碳学院的尝试、探索和努力为推进中国低碳教育事业发展打个样儿。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虽然只有16个字,但它凝练深刻地概括了“大学”的宗旨及终极目标。我们会继续坚持此宗旨,结合新时代发展特色和要求,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助力“30·60”目标实现提供教育支撑,提升高校在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综合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