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经问过一些不同地区的高三学生:“大家已经学过了《秋水》《庖丁解牛》《逍遥游》,那么,你们知道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吗?”他们大多先是一愣,继而回答:“清静无为”“无为而治”“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等。但是,这些答案是准确的吗?当然不是!那么,答案从哪里来的呢?——老师的讲解,课堂的板书,教参的总结……
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照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习惯于接受现成的结论,而惰于释放个人的智慧!
应该承认,对于学生来说,“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都是必要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但是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接受性学习”几乎成了学生唯一的学习方式,因而禁锢了学生的思维,退化了学生的灵性,麻木了学生的情感,遑论发展学生的个性?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跃进,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也在不断改变,不断丰富。我们不能只把静止的、确定的知识作为唯一的知识类型,我们还必须重视那种不能在老师的传授过程中学会的智慧型的知识。那些知识的获得,需要回到生活,需要在做事中探究,需要丰富的感受和丰富的人生经验。
目前,“探究”已经成为2007年新课标语文高考的能力考查层级,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探究性学习?看了陈成龙老师执教《最后一课》的文章,我们可以从中为中学探究性阅读教学找到以下参照:
一、明确探究性学习实施的前提——学生必须熟悉文本
陈老师在文章开头部分就强调,“首先,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可以想见,老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应该有非常明确的要求,引导学生熟悉文本,理解内容;启发学生既要遵从文本本身的规律,又要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接近作者。
没有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熟悉做基础,下面的教学环节,如观察画面、提出问题、回归文本、做出评价、更新画面、交流结果等,是不可能顺利推进的。
因此,预习是重要的,而在学生没有预习习惯或预习效果很难保证的教学环境下,老师必须拿出课堂教学时间,实现这个前提,也就是说,熟悉文本,是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中,也存在着对探究性学习的偏颇理解,如课堂上追求“热热闹闹”,发言可以“漫无边际”,不管学生说什么,老师都一律赞以“好”“太好了”“连我都没想到”云云,致使探究性学习迷了路。这与忽略了熟悉文本这个前提有着直接的联系。
二、明确探究性学习实施的本质——鼓励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思维
2006年9月11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六届亚欧首脑会议闭幕式上致辞说: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包含着‘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
“中国有句古话,‘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我们应以平等作为交融的前提和基础,开展创造性的对话,共同创造和谐多彩的人类文化。”
温总理讲话中所引的“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传统哲学思想,也正揭示了探究性学习的本质。
明确了文本的性质,熟悉理解了文本内容,就保证了学生与作者之间交流的平等与和谐,然后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创造性的对话。陈老师这节课,对话的基础是学生与都德《最后一课》的对话,然后延伸到与两位插图作者,与老师,与同学,甚至与课本编辑的对话。这里表现出“和而不同”的原则。而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新的设计,这能训练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训练了创新思维,肯定了创新的成果。
三、探究性学习教学的实施必须有序——教学设计符合学生需要的层次
美国国家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做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
探究既然是多层面的活动,我们中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设计就必须考虑到学生需要的不同层次。
陈老师的课,从初中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把探究活动定位在“观察—比较—想象—再现”这四个环节上,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如果我们照方抓药,在讲高中教材《祝福》时,也遵从这样四步,从两幅,甚或多幅插图的观察比较入手,进而想象再造一幅插图,教学设计仅止于此,就流于肤浅,就忽略了高中生思维的发展,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忽略了生活经验和文化素养的积累,那就不完全符合高中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正所谓“同则不继”了。
另外,探究性学习并不排除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一些问题,把握研究的方向,保证了“和”而鼓励“不同”,这在初高中语文教学中都是必须的,然而提问的层次却不能是一样的。
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给我们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课题,比如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有序性,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共同探讨、合作研究。此外,在写作、口语表达、课外活动中都会有探究性学习,那么,有多少新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呢?
借用鲁迅先生一句话:
——赶快做吧!
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照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习惯于接受现成的结论,而惰于释放个人的智慧!
应该承认,对于学生来说,“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都是必要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但是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接受性学习”几乎成了学生唯一的学习方式,因而禁锢了学生的思维,退化了学生的灵性,麻木了学生的情感,遑论发展学生的个性?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跃进,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也在不断改变,不断丰富。我们不能只把静止的、确定的知识作为唯一的知识类型,我们还必须重视那种不能在老师的传授过程中学会的智慧型的知识。那些知识的获得,需要回到生活,需要在做事中探究,需要丰富的感受和丰富的人生经验。
目前,“探究”已经成为2007年新课标语文高考的能力考查层级,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探究性学习?看了陈成龙老师执教《最后一课》的文章,我们可以从中为中学探究性阅读教学找到以下参照:
一、明确探究性学习实施的前提——学生必须熟悉文本
陈老师在文章开头部分就强调,“首先,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可以想见,老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应该有非常明确的要求,引导学生熟悉文本,理解内容;启发学生既要遵从文本本身的规律,又要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接近作者。
没有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熟悉做基础,下面的教学环节,如观察画面、提出问题、回归文本、做出评价、更新画面、交流结果等,是不可能顺利推进的。
因此,预习是重要的,而在学生没有预习习惯或预习效果很难保证的教学环境下,老师必须拿出课堂教学时间,实现这个前提,也就是说,熟悉文本,是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中,也存在着对探究性学习的偏颇理解,如课堂上追求“热热闹闹”,发言可以“漫无边际”,不管学生说什么,老师都一律赞以“好”“太好了”“连我都没想到”云云,致使探究性学习迷了路。这与忽略了熟悉文本这个前提有着直接的联系。
二、明确探究性学习实施的本质——鼓励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思维
2006年9月11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六届亚欧首脑会议闭幕式上致辞说: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包含着‘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
“中国有句古话,‘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我们应以平等作为交融的前提和基础,开展创造性的对话,共同创造和谐多彩的人类文化。”
温总理讲话中所引的“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传统哲学思想,也正揭示了探究性学习的本质。
明确了文本的性质,熟悉理解了文本内容,就保证了学生与作者之间交流的平等与和谐,然后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创造性的对话。陈老师这节课,对话的基础是学生与都德《最后一课》的对话,然后延伸到与两位插图作者,与老师,与同学,甚至与课本编辑的对话。这里表现出“和而不同”的原则。而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新的设计,这能训练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训练了创新思维,肯定了创新的成果。
三、探究性学习教学的实施必须有序——教学设计符合学生需要的层次
美国国家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做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
探究既然是多层面的活动,我们中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设计就必须考虑到学生需要的不同层次。
陈老师的课,从初中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把探究活动定位在“观察—比较—想象—再现”这四个环节上,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如果我们照方抓药,在讲高中教材《祝福》时,也遵从这样四步,从两幅,甚或多幅插图的观察比较入手,进而想象再造一幅插图,教学设计仅止于此,就流于肤浅,就忽略了高中生思维的发展,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忽略了生活经验和文化素养的积累,那就不完全符合高中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正所谓“同则不继”了。
另外,探究性学习并不排除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一些问题,把握研究的方向,保证了“和”而鼓励“不同”,这在初高中语文教学中都是必须的,然而提问的层次却不能是一样的。
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给我们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课题,比如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有序性,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共同探讨、合作研究。此外,在写作、口语表达、课外活动中都会有探究性学习,那么,有多少新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呢?
借用鲁迅先生一句话:
——赶快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