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少儿心理与生理特点对少儿美术课程设计的研究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wxse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少儿美术培训课程设计是以制定少儿美术学习方案为基础,以培养少儿性格和行为习惯为目的,以少儿的实际需要为主体建构的课程大纲。课程遵循处于少儿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解放孩子天性获得绘画的乐趣,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良好的品格。根据少儿成长中心理与生理变化的过程进一步研究少儿美术教育课程设计的设计思想、设计理念以及设计任务。
  关键词:课程设计;心理特点;生理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崇尚科学已成为我们这一代的时代精神。在这种思潮的影響下,教育也开始向科学化发展,少儿美术教育也是国家最重视的方面之一。但是目前少儿美术教育的课程在我国还处于蓝海阶段,从师资水平及课程内容来看各类教育机构良莠不齐。因此少儿美术教育活动也缺少一个完整的课程设计体系。少儿课程设计包括少儿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的实施以及课程评价在内的整个过程。
  一、设计目标
  一个好的课程设计目标是实现预设课程目标的一半,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该课程设计的导向,反映该课程的基本价值与性质,也是美术教育中心一个最重要的因子,在课程设计中起导向作用。
  一般常见的教育活动的课程目标有:行为目标、生成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等,美术培训也可分为高结构少儿美术培训、低结构少儿美术培训和不同结构化程度少儿美术培训,以下的会围绕上述的课程目标和三种结构进行分析。
  高结构的少儿美术培训设置课程目标时设计者一般会比较注重行为目标,从少儿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来进行设计。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的发展是课程设计者在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少儿心理的一些学者形象的用三个“W”来表示少儿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即“what”,描述或揭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共同特征与模式;“when”,指这些特征与模式发展变化的时间表;“why”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进行解释,分析发展的影响因素,揭发发展的内在机制。根据少儿心理发展的特点,设计者所设计的课程应该贴近少儿的心理才能对少儿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于少儿来讲,在课堂上除了学习绘画的技能之外还要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和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因此少儿课程的设计主要依据少儿心理特点的发展与少儿的生活紧紧相扣。
  少儿教育不仅要遵循少儿心理发育,也要遵循少儿的生理的健康发育去综合,去根据少儿身心发展规律,要有目的、有计划性的结合美术教育学的教育理念,感染少儿,培育少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在少儿美术教育中,教育应该加上少儿年龄的身心健康及生理肌肉这个方面使课程的设计上更加完善,同时也要围绕教育的目标,精心设计教育活动。起到少儿在这些课程活动中进行有感知的肌肉运动和课程目标进行实际的做画,并且把自身对这幅画的故事及自己的理解,进行标记或者是让助教用文字记下,然后让每个小朋友上台把自己对画的感受理解说出。这样不仅培养了少儿地表达能力,还把自己对美的感受传达给他人。
  二、设计理念
  课程设计主要是根据少儿的年龄、行为、兴趣、发展特点和生活经验,强调少儿自身的发展、少儿在活动中的作用、少儿获得知识的技能和课程活动的过程以及教师的作用,继而设计的课程内容会比较具体、可变性强、具有选择性和生成性,较为重视课程设计的逻辑顺序,并且设计会比较宽泛,又具有可变性。
  以生活经验和社会背景为基础把课程内容看成学习学习活动的取向,重点在孩子们如何接受课程内容带给他们的知识;老师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们接受课程安排的内容。此课程强调孩子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英国教育家怀特海曾讲过:“教育只有一种教材,那就是生活的一切方面。”明确的道出了上述取向的本质,设计者可以在设计课程时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做手工,例如梧州市小米艺术中心的课程安排材料丰富多样,不仅有常用的作画工具水彩笔、颜料等,还有黏土、刮画以及卡纸剪刀等。增加了孩子对作画形式多样的认知也锻炼了孩子手、眼、脑各方面的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课程设计教师黄花曾设计的课程《有趣的云朵》这个课程内容的安排是源于秋天,主题中也有欣赏散文的活动“云彩与风儿”这便引起了孩子对云朵的思考,激发了孩子对于秋季云朵的兴趣,课堂上孩子们探索使用拉、扯、揉等方法将棉花变圆、变厚、变长等,大胆的表现自己眼中与心中的云朵。对于这种贴近生活的课程内容选择,孩子们带着好奇走进课堂,带着作画技巧走出课堂,设计者通过此课程不仅让孩子的认知与作画方式更加广阔多样,而且也告诉孩子们生活经验,让孩子们更加接近外部的世界,引导孩子对生活进行思考并让孩子在参与的过程中去探索和发现更多的东西。
  课程内容的取向设为学习活动时过于关注了少儿的活动,但是这并没有让孩子学到更多的新技能和知识,只是锻炼了少儿的动手能力。一方面尽管这种课程内容的设置在表面上看比较活跃,但这很难帮助少儿使他们的心理结构发生变化,学习过程中多数孩子知识在自己原有的生活基础上通过观察和体验获得了更多的生活经验,从另一方面来讲同样的课程内容对每个孩子的效果也不尽相同。这种课程内容的取向并没有更多反映出学习的本质。
  将课程内容看成学习经验的取向,把课程内容看成儿童学习的经验,少儿是主动学习者,决定学习质和量的主要方面是少儿而不是教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少儿要自主学习这些课程并且能够真正理解和获得预设课程的内容。
  在这种课程设计中要考虑到课程内容是否适合本年龄段的孩子学习,对于本年龄段的孩子学习是否太难或太简单等问题,也要考虑少儿是否对此课程内容感兴趣,那么教师如何使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少儿的兴趣,如杜威所说:“在他高兴地尝着某些完全不同东西的时候,吞下一口不可口的食物。”例如小米恐龙课程的绘画(平时较乏味的课程)但是这种课程往往更加重视绘画技能与知识的传递。从简单的点线面到懂得大小对比和造型能力;从对色彩的感知到色彩冷暖的区别与应用、对比色和同类色的认识等;从观察抓住事物的基本结构特征作画到分析事物的特点,体现细节组织画面,将画面带有自己的思想;从这种系统课程的学习中少儿会开始将事物的变化体现在自己的画面上,体现细节、花纹、装饰、局部关系等。但是对于此课程的理解也要依靠孩子心理特征与生理特征的变化。   三、设计任务
  每个孩子都有绘画的潜质,拥有创造和表现的欲望,心理学家通过大量实验证明,儿童通过早期绘画所获得的知识与经验,可以把智商提高30%。绘画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素质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曾看到过一个资料是这样说的:少儿并不是因为有绘画天赋才进行专业培训,少儿学习绘画的步骤首先是接触绘画(通过媒介例如:电视看到绘画作品)提起对绘画的兴趣;其次是有学习绘画的意向;再次是走进画室通过老师同学真正了解绘画;最后通过长期训练慢慢理解绘画的真正意义。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少儿得到训练的不只是绘画技巧的练习与培训少儿的心理和生理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1.生理结构的变化
  1.1绘画促进少儿肌肉发育:
  少儿早期时有意识无意识地手臂反复动作的肌肉运动,其运动部位的发展规律,是最早从少儿的大的一些运动肌肉开始,逐步到小肌肉运动,其次再到手部的各个小肌肉运动为止。这是少儿经常乱涂乱画的一种涂鸦的具体表现。接着,少儿绘画发展到边画边说,并能为自己画的画有着自己意识里面的一种命名,画中都会有自己的小故事。再从少儿作画的过程来看,明显的是一种生理机能运动和知觉感官结合起来的活动,也是一种躯体内在节奏的表现。随着岁月的增长,这种自发性活动会转化为可加以控制且不断反复的意识性活动。因此,少儿作画的肌肉动作,有助于少儿生理机能的发展。
  1.2绘画促进少儿的大脑发育:
  少儿都有创新创造的潜力,先是通过少儿的感知认识,再经过大脑的想像力、观察力、创造力以及形象的思维能力。在下达命令与手部肌肉动作,开始画一些他们认为的绘画事物,把自己所看、所记、所想的尽可能的完整的表达出来。自从1981年美国斯佩里博士关于左右脑分工的理论获得诺贝尔奖后,许多发达国家都在竞相追探求形象思维的教育,一些科学家开始研究均衡第运用左右脑半球的教学法,他们认为:只有绘画的训练才是形象思维的突破点。所以少儿美术教育中所获得的智慧、经验及能力可以把智商提高到30%。所以少儿美术教育并不仅仅是少儿绘画问题,也是少儿的智力开发的关键目的。
  在起初少儿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的欣赏力、表现力是各有不同的。我们要在这时候就要紧紧抓住培养其能力,在少儿大脑的发育阶段,我们更加应该遵循少儿对事物感知,让他们大胆地表现出来。
  2.心理结构变化
  2.1绘画锻炼孩子对生活的感知能力
  儿童美术知觉理论代表人物阿恩海姆从格式塔心理学的立场出发,认为儿童感知能力是由整体到局部,通过一个知觉的分化的过程发展而来的。知觉的过程是自然赋予有机体的,在成长的过程中,儿童的感知能力日趋分化。因此,少儿的画面随着年龄与生活经验的增长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美术课程的选择中设计者要尽可能的选择少儿生活中有趣的、新奇的事物来启发少儿走进这些素材、走进我们的生活、走进千奇百怪的自然去感知这些事物的外形、结构、特点用自己的感知结合自己的想象来将这些东西表现在自己的画面中;对于美术课程的内容也要夹杂着一到两节手工课来锻炼少儿的动手能力,比如要用颜料作画时教师可以先讲解颜料的属性,然后让少儿自己动手去感受颜料、熟悉颜料再去作画;在美术课程内容的安排中也可以选择定时外出写生,这是孩子们真正感知大自然和观察大自然最好的机会。这不仅提高了少儿对自然的认知也让少儿近距离的认识自然有利于自己画面的创作与表现,但是在这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幼儿的安全问题。
  2.2绘画可以培养幼儿的高级情感
  以幼儿的心理特点出发,通过绘画、设计、工艺制作等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少儿的高级情感。
  本来绘画就是一件接近艺术且富有感染力的一种行为,也有一大部分的孩子最初的梦想是一位画家。根据少儿年龄来选择一些适合他的美术作品来欣赏对培养孩子的高级情感有很大的作用。
  让不同的少儿欣赏同一幅画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感受,有的孩子会觉得高兴,有的孩子会觉得悲伤。在关于艺术的学习中每个孩子的感情都是发自内心的,教师也可以选择一些可以带动孩子情感的作品拿到课堂上让孩子们欣赏艺术家的作品与艺术家产生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让自己与少儿的情感加以交流;家长可以选择优质适合少儿的绘本,陪孩子一起欣赏了解孩子的情绪特点帮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
  参考文献:
  [1]刘新学 唐雪梅学前心理学
  基金项目:2018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自治区级)项目名称:校外美术培训研究——以少儿美术培训为例。项目編号:201811354151项目负责人:辛利娜。
  作者简介:
  辛利娜(1998.11-),女,汉族,甘肃省平凉人,本科在读,环境设计专业;
  黄小英(1998.3-),女,壮族,广西百色市人,本科在读,环境设计专业。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倾向于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教师进行差别化教育的方向发展。在当今“互联网+”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语文教学,能够弥补传统教学中个性化教学的缺失,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互联网+”背景下的个性化阅读教学,教师要做好课前引导,注重个体差异,要善于整合阅读内容,让评价多元化。  关键词:语文教学;互联网+;个性化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
期刊
摘要: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呈现碎片化学习知识点的新型教学方式。微课相当于一个迷你课堂,核心是课堂教学视频片段,突出教学重点,同时综合了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反馈和教师点评。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出现在越来越多的课堂上,吸引了广大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课程内容。本文将对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历
期刊
摘要:在当前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为确保幼儿具备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依据教育部门的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对阳光体育游戏进行创新成为了现阶段教育工作者的核心发展方向,为此本文主要对体育游戏的新玩法和整合策略进行了全面探析,以此为幼儿个性化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幼儿教育;阳光体育游戏;玩法创新;整合策略  一、现阶段幼儿阳光体育游戏玩法的创新策略  随着近年来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完善和
期刊
摘要:幼儿期的孩子需要有责任感吗?答案是肯定的,让他们负责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如穿衣、收拾玩具、扫地等,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重要性,建立自信心,学习互助的精神及确立责任感。然而现状是孩子们对自己周围的环境漠不关心,缺乏集体意识。孩子是国家的未来。试想一下,我们的孩子现在就如此冷漠,没有基本的责任感,未来呢?我觉得这一种教育应该越早越好,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及个别差异,从小事做起开展教育。做一件事情
期刊
摘要:良好教育是一个国家乃至民族经济政治文化领先的前提。班主任作为教育工作的主要管理者,对教育工作的展开以及教育工作成效的展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陶行知所言“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然而,目前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限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需得到有效的改善。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常见问题;改进策略  良好的班级环境是教师展开工作和学
期刊
摘要:创新是这个高速发展时代中至关重要的话题,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深深影响下我们倍感自豪与荣幸。但要在传统思维下为创新开辟“一条路”,可谓要下足“功夫”。而美术教育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途径,而在美术这个大家庭中设计被认为没有创新的设计就等同没有生命的设计。而本文研究也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引导并且运用定性、定量以及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初中人教版美术教材中“设计·应用”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素质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要想突出素质教育所具有的价值,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就要遵循“从娃娃抓起”的原则,将素质教育相关内容滲透到幼儿教育教学中。在多样化的幼儿教育活动中,体育活动与幼儿身心发展有着相辅相成的联系,所以,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成长规律和发展特点,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不同的体育活动中,不但可以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和积
期刊
摘要:现如今培养同学们法治意识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重要的,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程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对于学生提高身心健康修养,素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有一个正常的三观和价值观。防止学生心理不健康。本篇文章根据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分析现在的道德教育的状态,并且对于那些教育途径单调,思想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做出抨击和改正。找到《道德与法治》的德育教育的方法途径,让同学们能够全方面健康发展,普及正确
期刊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中小学生还要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1]道德与法治课堂可以说是学生行为养成的教育主阵地。注重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实践学生的行为养成,就是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在道法课堂上落地生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就是“做人”。  鲁洁教授说:“‘做人’包含着深刻的意思;第一,人要意识到自己是个人,自觉按照人的样子去
期刊
摘要:随着新理念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日益深入,教育搭乘互联网这辆快车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翻转课堂将课堂知识教学和作业任务进行颠倒,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先讲学生再完成作业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利用网络发布微课视频或相关文本资料,按照课前任务单的要求完成新课的预习、检测等,将课堂的基础性学习放在课前进行,课堂上发挥小组合作进行有效的探究,让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知识的延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