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务驱动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承担着追寻数学学习的真正意义,即主体自主建构对数学内部意义的理解。自主探究是与任务驱动学习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经历观察、发现、操作、比较、交流、反思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过程,从而不仅获得数学知识上的发展,同时在数学能力和思维上都能同时获得相应的发展。从其学习的组织的策略的划分分为如下几种:
一、直接呈现任务策略
直接呈现任务的策略,是指教师没有将数学任务放置于一个具体的情境中,而是直接呈现给学生。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任务不是具体的某个习题或知识点,而是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和开放性,同时也是学生可能会产生兴趣的。学生完成任务中可采取多种策略达到共同的结论,或者学生采取多种策略达到多个结论。如,通过如下的问题可以进一步的加以说明:
课题:巧算
任务:如何计算1+2+3+4+5+6+7+8+9+10
呈现方式:直接呈现
探究过程:课堂中学生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问题解决的策略。
学生a:一个一个地加,因为数字不多,所以加起来不是很麻烦,结果是55。(很多学生都置疑生1的方法,认为当数字很少的时候可以这么计算,但一旦数字很多的时候怎么办呢?)
学生b:我在奥数班上学过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以用(首项+尾项)×项数÷2(教师用设问引导学生对他的公式产生置疑,为什么可以用这个公式?这个公式对吗?)
学生c:我发现一个好办法,将1+10,2+9,3+8,4+7,5+6加起来,他们的和都是11,这样的11总共有5对,所以结果就是11×5=55。
学生d:(在教师的引导下:那么生3的方法是不是能检验出生2的公式是否正确呢?)我觉得他是正确的,因为生3他就是把第一数字(首项)和最后一个数字(尾项)加在一起得到11,然后这里总共有10个数字,总共5组11,因此,要乘以10后再除以2。我刚才计算过了,他们的结论也是一样的。
二、反思型策略
所谓反思型策略,主要是指通过学生自主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困惑、方法策略的运用、获得的数学成就以及失败的原因等,让他们进行“自省”,使不同的学生能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同时教师也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进一步的了解,作为后期教学设计的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对反思型策略的运用,一般可以采取任务单的形式,让学生反思失败的原因、完成任务过程中所运用到的方法、对自己本堂课的表现等进行叙述。还可以采用自我评定量表的形式,对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自我评价。
三、解释交流型策略
解释交流型策略是指让学生通过数学任务的探究过程,可以表达获得的发现与结论,最为重要的是对自己的发现和结论提出合理的解释,并可以进一步的举例说明、提出质疑等。如:
课题: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
任务:在“互质数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字的积,最大公约数是1;倍数关系的两个数字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字,最大公约数是较小的数字;一般关系的两个数字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可以用‘短除法’求得的前提下。”如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他们之间是否也存在这样的关系呢?安排学生作答。
任务线索:在黑板上列出可供学生探究的几组数字,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列出几组认为有用的数字来探究:
(1)12、20、36(4)2、3、4(7)4、5、6
(2)12、20、5(5)4、16、32(8)3、4、5
(3)3、6、9(6)4、12、16(9)11、13、15
(学生在完成探究的任务后,对每组的探究过程进行了交流解释。)
第一组:我们先算出每一组数字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写在每组数字的旁边),然后看看是否符合先前发现的规则。我们的结论是,3个数字中,如果是两两互质,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他们三个数字的积,最大公约数是1;倍数关系的3个数字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字,最大公约数是较小的数字;一般关系的要用“短除法”。这和先前的规则是一样的。
第二组:我们不完全同意。对于倍数关系的3个数字,和原来的规则就不一样。如第6组数字,12是4的倍数,16也是4的倍数,但16不是12的倍数,他们的最小公倍数通过“短除法”算出来应该是48,而不是较大的数16了。因此,这个规则就和原来的不一样。
(教师引导:这个发现很有批判性,看来第一组同学的发现是错误的,是吗?)
第三组:我们还发现求最小公倍数的一个方法,可以不用先看数字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直接找出最大的数字。先看它能不能整除其余两个数字,如果不能,就将它扩大2倍、3倍、4倍,直到最后的乘积就是最大公倍数。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学习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将会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小学数学教育领域中的任务驱动学习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深入钻研,希望通过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们的共同努力,在小学教学过程中,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新华区中心路小学 河南】
一、直接呈现任务策略
直接呈现任务的策略,是指教师没有将数学任务放置于一个具体的情境中,而是直接呈现给学生。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任务不是具体的某个习题或知识点,而是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和开放性,同时也是学生可能会产生兴趣的。学生完成任务中可采取多种策略达到共同的结论,或者学生采取多种策略达到多个结论。如,通过如下的问题可以进一步的加以说明:
课题:巧算
任务:如何计算1+2+3+4+5+6+7+8+9+10
呈现方式:直接呈现
探究过程:课堂中学生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问题解决的策略。
学生a:一个一个地加,因为数字不多,所以加起来不是很麻烦,结果是55。(很多学生都置疑生1的方法,认为当数字很少的时候可以这么计算,但一旦数字很多的时候怎么办呢?)
学生b:我在奥数班上学过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以用(首项+尾项)×项数÷2(教师用设问引导学生对他的公式产生置疑,为什么可以用这个公式?这个公式对吗?)
学生c:我发现一个好办法,将1+10,2+9,3+8,4+7,5+6加起来,他们的和都是11,这样的11总共有5对,所以结果就是11×5=55。
学生d:(在教师的引导下:那么生3的方法是不是能检验出生2的公式是否正确呢?)我觉得他是正确的,因为生3他就是把第一数字(首项)和最后一个数字(尾项)加在一起得到11,然后这里总共有10个数字,总共5组11,因此,要乘以10后再除以2。我刚才计算过了,他们的结论也是一样的。
二、反思型策略
所谓反思型策略,主要是指通过学生自主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困惑、方法策略的运用、获得的数学成就以及失败的原因等,让他们进行“自省”,使不同的学生能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同时教师也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进一步的了解,作为后期教学设计的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对反思型策略的运用,一般可以采取任务单的形式,让学生反思失败的原因、完成任务过程中所运用到的方法、对自己本堂课的表现等进行叙述。还可以采用自我评定量表的形式,对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自我评价。
三、解释交流型策略
解释交流型策略是指让学生通过数学任务的探究过程,可以表达获得的发现与结论,最为重要的是对自己的发现和结论提出合理的解释,并可以进一步的举例说明、提出质疑等。如:
课题: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
任务:在“互质数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字的积,最大公约数是1;倍数关系的两个数字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字,最大公约数是较小的数字;一般关系的两个数字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可以用‘短除法’求得的前提下。”如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他们之间是否也存在这样的关系呢?安排学生作答。
任务线索:在黑板上列出可供学生探究的几组数字,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列出几组认为有用的数字来探究:
(1)12、20、36(4)2、3、4(7)4、5、6
(2)12、20、5(5)4、16、32(8)3、4、5
(3)3、6、9(6)4、12、16(9)11、13、15
(学生在完成探究的任务后,对每组的探究过程进行了交流解释。)
第一组:我们先算出每一组数字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写在每组数字的旁边),然后看看是否符合先前发现的规则。我们的结论是,3个数字中,如果是两两互质,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他们三个数字的积,最大公约数是1;倍数关系的3个数字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字,最大公约数是较小的数字;一般关系的要用“短除法”。这和先前的规则是一样的。
第二组:我们不完全同意。对于倍数关系的3个数字,和原来的规则就不一样。如第6组数字,12是4的倍数,16也是4的倍数,但16不是12的倍数,他们的最小公倍数通过“短除法”算出来应该是48,而不是较大的数16了。因此,这个规则就和原来的不一样。
(教师引导:这个发现很有批判性,看来第一组同学的发现是错误的,是吗?)
第三组:我们还发现求最小公倍数的一个方法,可以不用先看数字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直接找出最大的数字。先看它能不能整除其余两个数字,如果不能,就将它扩大2倍、3倍、4倍,直到最后的乘积就是最大公倍数。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学习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将会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小学数学教育领域中的任务驱动学习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深入钻研,希望通过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们的共同努力,在小学教学过程中,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新华区中心路小学 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