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脉的物化要素分析研究

来源 :美与时代·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FM_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文脉是人类社会活动、民族生活方式及其信仰、伦理、价值观等在城市中不断变化、演替、创新的积累叠加的结果,具有根源性、传承性和多元性等特點。通过对青海省湟中区的实证研究,城市文脉的物化要素以量化分析的形式呈现出来,不一样的城市历史和文化特色进而得以展现。
  关键词:城市文脉;物化要素;量化分析
  基金资助: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北主要城镇区域与PREE的动态模拟、空间整合研究”(51178163)资助研究成果。
  一、文脉和城市文脉
  中医的“脉”是指人体的脉搏和血管,文脉在城市文化中则是指人类历史文化遗迹在城市中形成的一个多元共生的网络系统。
  “文脉”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是指语言文学上的脉络,如《文心雕龙·章句》中的“外文绮交,内义脉注,跗萼相衔,首尾一体”[1]。南宋吴潜认为:“文脉与国脉同其寿”,而国脉就是是指民族国家的发展、延续的脉络。文脉在文化演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化生象,是为变易;文化存脉,是为不易”。王文禄著有《文脉》一书,认为“杂论古今之文,谓文章一脉相传,故曰《文脉》”,主要论述了历代文章总体起源与发展轨迹模式是“接一元之文脉,指人心之文原,美矣至矣”,提出文脉的特征是“蕴于冲穆之密,行于法象之昭,根心之灵,宰气之机,先天无始,后天无终”[2]。
  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对文化做了精深的表述,指出文化是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其基本核心包括由历史衍生及选择而成的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3]。克拉克洪给文化下了12条定义①,其中把“文脉”界定为“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的式样系统”[4]。
  城市文脉是人类社会活动,民族生活方式及其信仰、伦理、价值观等在城市中不断变化、演替、创新的积累叠加的结果。不同城市和不同地域的文脉,均是在地理条件、历史事件、文化孕育、场景场所等一系列过程中孕育而成的,具有不断变化、发展、自我更替等特征。从狭义上理解,城市文脉更多的是指城市“文化”的“脉络”。
  城市文脉隐藏在遗留下的历史文化遗迹和历史事件等历史的痕迹(或场所)中,因此文脉具有滞后性。同时,城市文脉还具有以下特征:隐含性,城市文脉并不是城市表层的景观意义,而是城市深层的文化发展线索,需要后人透过表象去体验和发掘;共时性,主要表现于历史文化的横断面或横向共时性空间环境脉络,如特定年代的场所、场景、生活遗存等,包括城市结构、形态和空间秩序得以形成的过程;历时性,是指能够表现或展示特定历史阶段的连续的历史文化过程,城市的历史过程、场所中的痕迹,与民族情感、心理认同、行为模式等交织在一起,成为城市演替过程中不同阶段遗留下来的生活场景和文化遗迹,使场所在特定的城市文化环境中形成独有的地方特色;根源性,城市地域就是一个历史舞台,凡是历史事件必会留下相应的痕迹,尽管有些痕迹不易察觉,但我们依旧可以依据这些痕迹探寻出文脉产生、积淀、流传的过程;传承性,文脉能够通过设计展现历史文化中的精髓,如精神、观念、场景要素,并通过原型提取、设计表现、艺术再现等手段加以改造和利用,使其得到重生,赋予其新的意义;多元性,正是因为文脉包含了隐蔽性、历时性、根源性和传承性等诸多的性质,后人只能通过当时具体的社会条件、环境、生活条件、文化传统、行为方式等给予解释,并通过社会生活中的多种方式进行延续,形成人类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形成多元化的脉络系统。
  二、城市文脉的三个维度
  (一)地脉是城市文脉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依托于地理环境而生成,地域的山形水系对城市格局具有深远的影响,城市的历史就是人、社会、自然之间相关关系的发展史。自然景观是客观之物,并没有文化的成分,也没有高下美丑之分,所谓自然中的文化意向,均是人类根据自身的理解而赋予自然景观的,即人类按照自身的需要,在改变自然的同时,将自身的观念、审美意识和人的本质力量融入自然之中,使其具有文化意义。
  风水学中将起伏的城市地形比作活的场所——龙脉,从而产生了“地脉”一词,来表述城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准确地讲,地脉是城市特定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在时空上的系统分布特征,用以表示城市在地理环境中的基本格局。在城市规划及营造过程中,城市的布局、中轴线的确定、重要建筑群、居住用地的选择、特殊景观节点等均要考虑城市地脉的因素。
  (二)城市中的人脉是文脉产生的内在动因
  人类的集体生活方式,决定了人与人关系的重要性,在人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均需要与人交往、与人合作、与人为伴。城市提供了人们高度集中的活动场所,这种社会化的交往方式,使人融入社会群体,从而产生了一个集体行为的模式。
  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均有各自的思想观念、家庭背景、处世方式、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等,对每个人在社会中的生存和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小环境中的与同事及领导的关系,是城市中人际交往的常见模式。
  人际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对人与人关系的把控能力,反映出在社会交往中人与人之间多样的互动联系,表现为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脉络。在中国社会中,人际关系是最为重要的关系,而人脉是由人际关系所产生的人际脉络,产生的动力在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个人生存的需要,是城市中社会文化制度的体现。城市发展的历史本质上就是城市社会文化制度与社会关系的历史,也就是人际关系变化的历史,包括朝代的更替和文化的变迁。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城市中的人脉是文脉产生的内在动因。
  (三)文脉是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基本线索
  城市是一个开放且复杂的人工生命系统,在物质与精神层面都具有类似生命延续的文化基因。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作用,众多子系统所形成网状脉络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复杂且隐形的文化脉络,并在偶然事件和必然发展过程的双重作用下,凝聚成显性的、物化的场所与节点,并具有隐蔽性、历时性、根源性和传承性等特征。   城市的历史并没有“逝去”,它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现存的城市,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城市的历史文化以一种更为普遍或更为特殊的文化形式向现在和将来传递;现存的城市格局、结构、形态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过去城市的身影;城市的历史遗迹、遗址等历史的“痕迹”,既具有实证的价值,又具有信息保存、传递的价值,同时又是城市不断延伸的时空标志;城市的历史(包括遗迹、遗址、现存的古建筑等),并不是“死”的东西,而是整个城市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存,则是整个城市生命的无机组成部分[5]。“有机”中包含着原样的(历史上原状的)“无机”,具有比现存的“无机”遗存有更加珍贵的保存价值[6]。城市文脉大多隐含于城市特定的场所中,不仅与历史事件、历史环境联系紧密,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时代特征。城市中这些特定的场所,是历史与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让人们感受到城市不一样的历史和文化特色。
  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中,城市文化的多样性也日益凸现。这种多样性既表现为根植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中多种文化要素的整合程度,也表现为不同城市中市民心理、习俗、行为、服饰,以及建筑、广场、城市格局、城市艺术风格等各个方面的差异性,形成城市文化一体化趋势和异质性差异同时存在的演化进程[7]。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城市风貌的许多方面必然会趋于一致。城市文脉的保护和传承,是城市保持独特精神文化的關键。如果设计者能从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民族风情中提取文化要素来传承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展现城市的品质与风度,对弘扬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城市设计的视角看,城市文脉的范围涵盖了城市的方方面面,从城市的结构、形态、自然环境特征,到城市街道等细小的部分,既要展现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沉淀,又要体现一个城市新的精神文化和生活方式,力求既能对城市文脉进行宏观把握,又能够展示新的文化特征,延续城市的文脉。
  三、城市文脉的物化要素分析
  (一)城市文脉物化要素的识别
  我们以青海省湟中区作为实证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被调查对象对文脉物化要素之间关系的识别,确定了13个城市文脉物化要素,其中自然要素5个(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建成环境要素4个(空间位置、道路走向、地标、建筑)、地域文化要素4个(历史遗存、宗教场所、传统民俗活动、行为举止),厘定13个要素的物化指标与城市文脉的关系。
  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从自身的属性看是客观的物化形态,但从人类历史来看,自然环境始终被赋予了人文文化的色彩,如伏羲创造的八卦,就是表征自然的最早的人类文化之一。人类的生存发展过程和城市的兴起,无不是在自然的环境中成长、发展、壮大,更何况人类从来不是被动地适应自然,而是在探索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去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趋吉避凶,以求得到更好的生存空间。
  地形指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地理学上可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五大基本地貌。在城市选址过程中,地形地貌是与城市格局相关的文化要素,城市地脉更是城市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等自然要素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和城市发展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限于文章的篇幅,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
  2.建成环境
  中国地处地球北半球,古代先贤在城市选址、规划、建设和管理中,有着很高的智慧。如何发掘城市中文化脉络,研究城市的空间位置、道路走向、地标和建筑,成为我们判读城市文脉的重要依据。对此,如李琳[8]、陈薪光[9]、李汪达[10]、徐笑菲[11]等的论文都有论述,打开中国知网一搜,相关文献比比皆是。
  3.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一个广泛而深刻的概念,历史遗存、宗教场所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文脉重要的物化节点,这一点无需解释。
  传统民俗是生活中活的物化形态,是人类社会生活延续的需要,是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凝聚力量,是群体共同创造并共同遵循的生活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城市生活的变迁,民俗活动的物化形态也随即发生变化,表现出民俗的时代性。
  行为举止是一个人内在气质的表现,是一个人所在族群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的综合表现,是一个人能否融入所处文化的重要因素。将其归为物化要素,只是相对于文化性质本身而言,并无对人有不尊重的含义。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居住者的行为举止表现出城市文化高低,表现出城市文化氛围的好坏,表现出城市的品质与格调。
  (二)建立城市文脉物化要素矩阵
  本文利用德尔菲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建立网络分析矩阵,以社会网络矩阵作为反映“行动者—行动者数据”的数据方阵,用来反映城市文脉物化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程度的大小。考虑到对于城市文脉关键要素的甄别,需要对湟中区文脉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因此没有采用大量问卷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而是采用德尔菲法进行湟中区文脉物化要素关系的评判,来反映城市文脉物化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程度。
  采用德尔菲法来调查城市文脉物化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建立城市文脉物化要素邻接矩阵,如表1所示,其中各行与各列分别代表湟中区文脉的物化要素,选取“0”“1”“2”作为确定各要素相互之间直接影响关系大小的关联值,其中“0”表示横行要素对列行要素没有直接影响,“1”表示横行要素对列行要素直接影响较小,“2”则表示横行要素对列行要素直接影响较大。当超过半数的专家选择“0”则认为没有影响,同理,当超过半数的人选择“1”或者“2”时则认为存在弱影响或者强影响。
  (三)构建城市文脉物化要素网络
  根据建立的邻接矩阵,利用社会网络的度数中心性与中间中心性指标确定关键要素。“中心性”是社会网络分析的重点之一,分析个人或者组织在社会网络中具有怎样的权力,或者说居于怎样的地位。计算各个节点的度数中心性与中间中心性,利用中心性指标的大小,可以识别城市文脉物化要素中的核心要素。其中,计算标准化度数中心度,用PC表示,以直接反映节点在网络中的中心程度,如公式1所示,其中,N表示网络节点个数,n则表示某个节点同其他节点直接关联的数目。度数中心度高,意味着该节点在网络中处于中心的位置。   此外,反映一个节点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控制其他节点间的关联关系用中介中心度表示,用BC表示,如公式2所示,其中,网络中有N个节点,bjk(i)则表示节点i对k和j的控制能力。中介中心度为0,意味着该点处于网络的边缘;反之,如果为1,则意味处于网络核心。
  计算度数中心性与中间中心性,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在城市文脉物化的要素中地形地貌、建筑环境与历史文化具有较高的度数中心度与中间中心度,是关键要素,这些关键要素应该在未来湟中地区城市文脉的保护与延续过程中应得到充足的重视。
  利用社会网络可视化程序将城市文脉物化要素网络分析矩阵进行可视化,如图1所示,其中节点表示城市文脉物化要素,而连线表示物化要素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关系。
  四、结语
  在跌宕起伏的历史过程中,城市文脉也在随时空变化而不断延续。城市的文脉正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不断丰富而形成的城市文化的发展线索,隐含在城市中的历史场所和传说之中。对于历史悠久的城市,尽管人们的社会角色、生活习惯、价值观等各不相同,却有着对城市共同的文化记忆,这种文化记忆,也是一座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色。
  城市文脉的隐型因素大多隐含于城市特定的场所中,不仅与历史事件、历史环境联系紧密,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时代特征。这些特定的场所,是历史与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让人们感受到城市的历史文化及其特色。通过以湟中区为实证对象,提取和识别城市文脉的物化要素,应用网络的中介中心性(betweenness)方法,确定不同文脉物化要素之间的度数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对湟中城市文脉物化要素的关系进行研究,是对城市文脉进行量化分析的尝试,展示城市不一样的风貌和历史沉淀。
  注释:
  ①克拉克洪的定义有以下12条: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总和;个人从群体那里活动获得的社会遗产;一种思维、情感和信仰的方式;一种对行为的抽象;就人类学家而言,是一种关于一群人实际行为方式的理论;一种汇集了学识的宝库;一组对反复出现的问题的标准化认识取向;习得的行为;一种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性调控的机制;一套调整与外界环境及他人关系的技术;一种历史的积淀物;一种行为的地图、筛网或矩阵。
  參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章句[M]王志彬,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2]徐振宁.王文禄《文脉》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6.
  [3]李建成.关于建构粮食文化学的一些设想[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32-141.
  [4]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5.
  [5]段汉明,王晓辉.城市与居住者[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2(2):7-9.
  [6]段汉明.城市学基础[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7]段汉明.城市学:理论、方法、实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8]李琳.基于文脉的城市空间设计探究——以郑州市郑东新区为例[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2.
  [9]陈薪光.四川天府新区小城镇街道空间的文脉传承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6.
  [10]李汪达.基于文脉的城市地标空间设计研究——以禹州张良文化园设计为例[D].郑州:郑州大学,2017.
  [11]徐笑菲.中外城市更新中建筑文脉延续的比较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2.
  作者简介:段汉明,河南工业大学城市科学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教授。
  原振华,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规划。
其他文献
摘 要:云浮石文化是地方文化产业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云浮石文化的发展中,石雕艺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云浮石雕艺术品不仅蕴含着独特的审美价值,还蕴含着广东地域深厚的文化内涵。将地方文化与地方高校相关专业结合,不仅有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践。云浮石文化通过在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有效地保护了地方文化,使石文化在理论中深化、升华,使艺术设计专业
期刊
摘 要:基于当下服装个性定制的风潮,探寻“鹿定制”的创始人之一湖南青年设计家刘璐如何创立湖南服装定制第一品牌的心路历程;运用人物访谈、资料收集、实地调研等方法,剖析刘璐服装定制作品的艺术特征和品牌运营模式;从中得出“精准品牌定位、注重品牌宣传”“以客户为中心、至真至诚服务”“洞察市场行情、促进人才成长”等刘璐经营“鹿定制”品牌的管理理念。刘璐设计思维的前瞻性和坚实的专业能力让她在长沙乃至全国的西装
期刊
摘 要:核雕作为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历史悠久,并且在一代代工匠艺人的传承之下,日益繁荣。现如今,核雕艺术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元素经过了巧妙的融合,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在能工巧匠的手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核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含义深远,对于这项代表性的中国工艺,当代人唯有传承和创新,才能够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关键词:核雕;手工艺;价值;创新  中国的核雕艺术历史悠久,之所以能够成
期刊
摘 要:“非遗”技艺的设计转化,是向文化创意产品转换的桥梁,是“非遗”活态传承的有效途径。结合刺绣技法与花丝工艺,对具有时代精神的中国吉祥图符进行再设计,把创新设计与传统工艺、民俗文化相结合,探索刺绣与花丝工艺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文化创意产品的转型,使刺绣与花丝在传承中得到保护,在发展中创新,在日常生活中焕发新颜。  关键词:“非遗”技艺;花丝;刺绣;设计转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期刊
摘 要:如今的文化历史街区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一部分。通过分析城市发展中历史街区的现状,探索历史街区的文化保护与设计意义。以南宋御街为实例,进行景观、建筑的探索与分析。要想对历史街区的文化进行保护以及更新,须结合城市历史文脉以及街区现有资源进行重新规划梳理,才能最大限度对文化进行保护与更新。  关键词: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城市更新;南宋御街  一、历史街区商业街发展导向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
期刊
“泫沄”系列作品,是陈兆云耗时一年的时间完成的,观自然形态水的外象,以大漆为媒介,将水的外象形态与漆器相结合,在漆艺的语境里,将流逝的时间与流动之物定型,作品带有浓厚的自然气息、简约大气,回归艺术创作最本真的状态。  陈兆云“泫沄”漆艺系列作品用福州当地的传统工艺——“脱胎”进行创作。脱胎漆器这一传统工艺,以泥土、石膏等塑成胎胚,以大漆为粘剂,然后用夏布(苎麻布)或绸布在胚胎上逐层裱褙,待阴干后脱
期刊
摘 要:艺术化与符号化是设计表达的重要手段。通过将设计理念转化为具体的符号样式,融入景观环境的服务设施设计中,可以提升和优化公共空间的品质,让人们在游憩中感受到景观片区的历史文脉和文化创意。以贾鲁河滨水景观为例,重点讨论和展示在现代滨水景观中公共服务设施的艺术化设计,为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提供案例。  关键词:公共服务设施;艺术化设计;滨水景观;文化意象;符号提取  一、研究背景  公共空间作为保
期刊
摘 要:天神“厄莎”出自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境内拉祜族的一部长篇创世神话史诗《牡帕密帕》,其人物形象饱满,极具感染力,对拉祜族精神文化的产生及发展影响深远。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视角下,挖掘天神“厄莎”的人物形象及精神内涵,并创新性地应用于设计创作之中,探索创新设计的更多表现形式及途径,对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非遗”传承;设计创作;文学元素;拉祜文化;牡帕密帕 
期刊
摘 要:艺术公修课作为高等教育中美育的重要载体,在高校美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课程思政”很好的实践科目。美感教育作为世界观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德智体美劳这五育中,承担着桥梁的作用。艺术公修课在高等教育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德育作用,美育与德育之间也有着内在的联系。中国传统语境中的“美”与“善”有着内在联系与统一,并且当代的“美”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着内在联系与统一。在高等教育中,
期刊
摘 要:谭建明深受西方雕塑的影响,但在创作中不断融入东方意象,将近代历史和湖湘文化融入到人物雕塑中。谭建明的历史和民俗人物雕塑作品有独特的创作手法和深刻的艺术内涵。其雕塑作品有三个特点:“人物立魂——以肩负历史使命为创作动力”“文化立意——以民族文化的精髓为创作能量”“塑痕立色——以独树一帜的手法为创作语言”。  关键词:谭建明;人物肖像;文人雕塑;湖湘民俗;雕塑肌理  早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