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实践哲学到实践主体的深化

来源 :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sonl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西方哲学中认识和实践都被置于认识论中分析,实践没有在理论上被单独讨论的视角。这就留下了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必然是一个主体的这种和事实错位的现象。如果能将实践主体作为一个在认识发展的不同阶段的行事者予以关注,那么事理关系与理论逻辑的相同及不同方面,理论指导的必要性与现实诸因素的合理对接和恰当掌握,对象的发展变化与理论的前行延伸,实践主体的素质与可控及调整,实践过程的计划与验证都将提上考察研究议程。这会使认识的发展更接近事实。只有还原马克思将人的"感性活动"作为对人的需要和价值判断的决定性因素的思想,现实社会生活才能走出理论困境而使人们的实践被重视。
其他文献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我们研究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以人为本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离开以人为本谈生态
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文侧重就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轨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精辟阐述,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典范。在理论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在实践上,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扎实贯彻“四个全面”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中国政治文化的主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融合了时代精神,不断创新,在实践中显示巨大威力,得到人民的广泛认同,公民文化不断扩展,由革命性的政治
共同富裕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原则。其丰富的内涵体现在过程与结果、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价值取向和制度设计的有机统一。坚持共同富
文化价值观是个人和社会群体对文化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认为文化价值观的建构包括五个方面的力,即批判力、选择力、运用力、传播力和创造力,这五种力之间具有层
市民社会理论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马克思在批判与继承黑格尔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市民社会理论,这在市民社会理论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
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和熏陶的毛泽东以其特有的思维品质,既使毛泽东思想在形成过程中打上了深刻的传统文化的烙印,也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途径、个性及方法上均具有中国作风和
马克思对技术与社会伦理关系的认识,是站在破与立、解构与建构辩证统一的哲学高度认识与看待的.通过对技术史和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的考察,深刻剖析了技术对社会伦理的解构作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既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需要,更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需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首先要弄清楚其科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