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新型缓释钾肥在烤烟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mwdev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并设置相应商品钾肥作为对照,氮、磷肥按照当地常规用量施用,按照当地优质烟叶生产技术标准进行田间管理,研究了不同种类的缓释钾肥及其不同施用量对烤烟主要性状、产量与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缓释钾肥能较为显著地改善烤烟的农艺性状,其中以施用包膜硝酸钾肥(缓K2-315s)75.00 kg/hm2处理的农艺性状表现最好;从经济性状方面分析,施用黄腐酸钾18.75 kg/hm2处理烤烟产值、产量及上等烟比例均较高;施用包膜硝酸钾肥(缓K2-315s
其他文献
地基甚高能(very high energy,VHE)射线天文观测成果的取得,很大程度上与成像大气切伦科夫望远镜技术发展密不可分。大气切伦科夫技术概念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20世纪80年代末和20世纪90年代初取得重要突破,21世纪初逐步发展成熟。立体成像大气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以其良好的角度分辨率、能量分辨能力和优异的=p鉴别能力成为地基VHE射线天文观测关键探测技术,在现有和计划中的射线地基探测中被广泛使用。对成像大气切伦科夫技术发展历史和现状作了概述,包括地基VHE射线探测现状、大气切伦科夫望远镜探
为了探索玉米新品种华玉518最佳种植密度,2020年在运城市盐湖区开展了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新品种华玉518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华玉518的株高、穗位均增高,穗长、千粒重降低,其对产量影响显著,当种植密度为6.00万株/hm2时,其产量最高;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时,其产量次之。由此表明,华玉518最佳种植密度为6.00万株/hm2左右。
roAp星(快速振动的A型化学丰度特殊星)是一类处于主序阶段,表现出非径向高阶p模式振动的脉动变星。随着光学望远镜,尤其是空间光学望远镜的探测能力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roAp星及其所具有的多种脉动模式被观测到,roAp星的观测和理论研究有了快速发展。综述了roAp星元素丰度特殊性、脉动激发理论、观测研究现状,总结了roAp星的观测特征及其星震学研究方面的进展,讨论了脉动激发机制等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
为探明务川县不同土壤酸化条件对烤烟新品种GZ36生长发育的影响,本文以条施生物炭、条施钙镁磷肥作为处理,以不施调理剂常规土壤栽培作对照开展了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后的酸性土壤有利于烟株生长发育,表现出叶片较宽、抗逆性较好、产量较高等特点,经济性状较常规土壤栽培对照好,但上等烟比例略有下降。由此表明,GZ36在务川县酸性土壤区域种植,可以尝试施用生物炭或者钙镁磷肥对土壤进行改良,同时对其配套栽培措施进行相应优化,如降低氮肥的施用量、匹配更优的烘烤调制技术等,以获得较高品质的烟叶。
玉米育苗移栽可以提高复种指数和解决2季茬口矛盾。本文针对宣威市气候温凉、冬春季干旱少雨、夏秋季多雨和玉米产量低而不稳等问题,结合当地实际,选取玉米品种靖单12号作试验材料,开展了玉米育苗移栽与直播对比试验,并调查了育苗移栽与直播处理玉米的生育期、植株性状、产量。结果表明,4月7—17日之间是直播最佳播期;4月中旬育苗,育苗时间36 d左右较为合适。
为了明确60%萘乙酸·吲哚丁酸水剂浸种后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开展了6%萘乙酸·吲哚丁酸水剂浸种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应用6%萘乙酸·吲哚丁酸水剂浸种对水稻生长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可增加有效穗数和穗实粒数,提高产量,增产效果较为明显,对水稻安全。
为明确玉米的最佳种植密度,开展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吉单631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吉单631玉米抽雄吐丝期以及生理成熟期明显延后;各种植密度处理叶面积指数表明,吉单631玉米品种耐密性较差;高密度种植时吉单631玉米的SPAD值相对较低,说明合理密植对提高玉米植株的叶绿素含量有较大的作用;根据产量与种植密度的回归分析得出产量(y)与密度(x)关系方程为y=-18.251x2+253.92x-30.56(R2=0.9485),当吉单631种植密度为7.0万株/hm2
再生稻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优于头季稻,推广再生稻种植有利于优化粮食结构、提高粮食总产量和稻田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光温资源、增效节本、增加生态效益和提高社会效益。本文介绍了沿淮地区再生稻生产技术,包括生产区域选择、头季稻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及移栽、头季稻田间管理、头季稻收割与留茬高度、再生稻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为摸清潜江市水稻三要素(氮、磷、钾)肥料养分与产量效应的关系,参考“3414”肥效试验设计,在有代表性的水稻种植区进行了中稻氮、磷、钾各因子不同施用量效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初步得出了潜江市中稻产量与氮、磷、钾三要素肥料养分的效应关系,给出了试验区域中稻氮肥、磷肥和钾肥推荐施用量,即在本试验田块条件下,氮、磷、钾三要素中,如仅施氮肥推荐养分施用量以165.0~184.5 kg/hm2为宜,如仅施磷肥推荐养分施用量以37.5~85.5 kg/hm2为宜,如仅施钾肥
本文介绍了原生态水稻生产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基地选择、肥料制备、适时育秧、稻田准备、插秧、田间管理、防虫控草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