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质疑成为创新的纽带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sheng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质疑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标志,是创新思维的起点。教学设疑是数学教学中师生相互间交流、展开思维的常用途径。通过质疑问难,可有效地诱导和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亚里思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好奇开始的。”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了方法,才会逐渐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质疑的作用,让其成为小学创新教学的纽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下面谈几点体会:
  
  一、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
  
  阳光、雨露和适宜的气温是树木茁壮成长的关键,而让学生突破常规思维,能独立地、有主见地去想问题,则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氛围。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小学生往往不敢问,不爱问,不会问或问得压抑、犹豫,缺乏自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该以一个共同学习者和伙伴的身份走进学生中间,成为学习组织者、参与者和共同研究者,让课堂成为一种轻松、自由、热烈的气氛,使学生感受到充分的心理自由,从而把自己心中的问题倾吐出来。同时,教师应该用信任的目光和鼓励的话语让孩子充分感受到自己能提出问题是多么勇敢的行为。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学生通过课件演示的“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后,我让学生用长方形纸折出它的二分之一,就出现了不同的折法,这时老师就问:“还有不同的折法吗?”学生一听还有别的折法,有的表示怀疑,有的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就动手折起来,过了一会儿,有一名学生站起来说:“刚才这几种折法的折痕都经过了中心这一点。我想问一下,经过这一点任意折是不是都能把它平均分?”话音一落,教室就炸开了,很多学生说,这根本不可能,这时我因势利导,让学生们按他的方法试试。发现经过中心这一点任意折确实能把它平均分。这样的教学,既增强了学生质疑困难的勇气、自信心和兴趣,又逐步形成了敢于质疑的习惯。
  
  二、创设情境,引出质疑
  
  1、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质疑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在于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发求知欲感受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因此,要求教师要善于巧妙的把数学学习内容转化成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了问题意识。例如:在练习“看条件提问题”时,我刚出示这样一句话:妈妈买了15个苹果,分给哥哥10个,分给妹妹5个,_____________?孩子们马上就举起了小手,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在他们嘴中跃然而出:“老师,哥哥分到的苹果是妹妹的几倍?”“哥哥的苹果比妹妹多几个?”……还有一个孩子竟然说:“老师,这样分不公平,应该妈妈、哥哥、妹妹三个人平分。”孩子们的思维早已不再局限于小小的课堂。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难度不一的问题情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创造和成功的快乐,形成一种“质疑——解疑——体验成功——再质疑”的良性循环。
  
  2、创设疑惑情景,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积极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孩子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和持之以恒的决心,就会在活动中主动地去探索,去获取知识,创设疑惑情景,目的在于诱导学生积极提问,将学生的认知机构与教学目标充分暴露于课堂,然后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讨论解决问题。在教学“观察物体”时,先做了这样一个游戏:猜猜这是他的哪只手,一个学生藏到讲台后面,任意举起一只手,我马上就猜出他举的是哪只手,几次下来,教室里热闹起来了,为什么老师一下子就猜出来了, 里面肯定藏了什么秘密。“我们能不能根据他的大拇指来判断?”“能不能看看自己的手来判断?”……学生由自言自语很快过度到“问”声不绝。这样,激发了学生的质疑兴趣,为下一步进行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3、创设互动情景,培养学生共同质疑的能力
  无论哪种形式的提问,对孩子来说,还存在着语言表述障碍。创设互动情景,意在消除这种障碍。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既提倡独立思考提出问题,也提倡小组合作提出问题,以此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共同质疑的能力。例如:上课的时候,我经常这样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厉害?孩子们争先恐后,惟恐被别的小组超过了。孩子们的思维再一次得到了升华。
  
  4、创设反思情景,培养学生自我质疑能力
  “问”,终于省。儿童学习的过程是个体在充分交流与共享中生成、修改的“再创造”过程。它必须经过反复思考、深入研究、不断调整才能完成。这就需要学生有较好的反思意识和能力。因此,反思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格,更是创造性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设反思情景,旨在训练学生自我质疑,培养其内省能力。例如:在巩固练习结束后,以学生自问作为结尾。问:“我今天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没有弄懂?”“学习了什么方法?”“它可以用在哪些地方?”“以后可以怎样运用它们?”这样,学生经过自我提问,自我质疑,不仅让学生学习的新知识得到梳理和升华,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质疑能力。
  
  三、留下充足的思考时空,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问”源于思,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环节。因为时间和教学程序的不容许,许多教师在学生思维得到发挥时,往往会来个紧急的刹车,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把这个问题留到课后,而下课了又不了了之,这样的课堂质疑,只是走马观花、虚有其表。一个问题的提出,往往需要时间和空间,只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才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我在课堂教学中,为了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我给学生提供开放性问题的材料,例如:“一项工程,若单独完成,甲需要10天,乙需要15天,丙需要20天,______________?让学生提出问题,再列式解答。这样,学生思维有了较大的“自由度”,可以慢慢地学会质疑。
  
  四、因人而异,培养学生独立质疑的能力
  
  “问”,因人而异。由于学生思维方式、学习风格的差异,在质疑问难上,有的学生往往不能提到点子上、关键处。这时,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如果遇到学生没有问题或者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时,应有意识地与学生交换角色,提出重点问题,引导学生质疑、解题。例如:让学生当小老师解答老师、同学的提问,同时发挥小组协作精神,让学生自由讨论、尝试解答。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宽松活泼的质疑氛围。此外,给爱提问题,爱动脑筋的学生授予他们小组检查权、组织权。这样既激发了学生质疑问难的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独立质疑的能力。
  数学是由问题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问题的产生与解决离不开质疑,没有质疑就没有探索,就没有思维,就没有创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质疑成为创新的纽带,尽量营造一种民主、和谐气氛,留下自我思考时空,创设各种情景,因人而异地鼓励和引导学生质疑,逐步养成多思善问的习惯。
  (作者单位214400江苏省江阴市周庄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心理学表明:学生只要对一种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他就会契而不舍地主动探索和研究。因此,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优化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要渗透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能力,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对数学科的学习兴趣问题。因为兴趣爱好对人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对学生的学
期刊
写文章要展开想象。合理的想象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具体、更感人,对于合理的想象在文章中的作用,学生已知道其威力不小。但怎样去展开想象的翅膀呢?我认为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充分利用学生所学课本中的各位名家所写的不同文体的文章和所阅读书刊上登载的习作,自然也包括班级同学所写的受师生好评的文章等来引导学生展开思维。  利用范文,展开想象,使学生的想象力日益成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从以下八方面有意识地去做:  1、
期刊
阅读和作文是语文教学两个重点。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极为密切,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从一般意义上来说,阅读能力提高了,写作能力也会相应地提高。实践证明,写作中遇到问题,也会在阅读中找到解决的办法,阅读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巧信息,也会在写作中派上用场。打个不太形象的比方,阅读和写作就是语文教学的左右两腿,语文教学必须要阅读和写作齐
期刊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学习离不开个体的体验。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体验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
期刊
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年的高考命题的热点与重点,而圆锥曲线特别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内容更是重中之重。在有关圆锥曲线(含直线与圆锥曲线)的试题中,有关几何量的取值范围的问题,出现机率较高。由于该类题目有较强的综合性,带有“探索性问题”的性质,因而难度也较大。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期刊
诗人说,一个只会冒烟而不会燃烧的人,不会成为真正的诗人,同样,一个只会冒烟而不会燃烧的人,也很难成为一个真正的语文教师。  而高中的文言文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学生感觉学习难度大,兴趣不高,常常处于“冒烟”状态。殊不知,我们的语文课堂本该是激情广场,这里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融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激情燃烧,让其心灵飞翔?    一、导语激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大家知道,语文教
期刊
一、课题研究的内涵与外延    “主体作文”是在对传统作文教学反思基础上构建的一种崭新的作文教学思想,它最主要的特征是把学生当作写作的主体,让学生以“作家”的身份进行创作,充分体验写作的全过程。它与传统作文教学的主要区别在于:传统作文教学过分强调教师“导”的作用,是教师在“教”学生写作文,题目由教师来“命”,思路由教师来“教”,作文由教师来“评”,整个教学过程过分依赖教师,创作的快感学生没有得到很
期刊
语文学科是一个具有多功能特点的大学科。语文教学所要完在的任务是多方面的,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它首先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教学的效果如何,一般都直接体现在学生语言文学的运用能力上。因此,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就必须加强语言教学,“重视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张志公语),在整个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以语言教学为主线,把如何最大限度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作为我们研究和追求的首要目标。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
期刊
在当今生产发展进步神速的社会,需要大量综合性的人才,所以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现阶段,需要我们每个教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训练,尽可能地让他们对社会大有所为。而在数学教学的第一线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缺乏一定的独立性、自信心,学习也没有一定目标,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久而久之,对于学习,他们先是厌倦,而后放弃,也就成为我们常说的“差生”。正是由于他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