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张量成像及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对累及脑干肿瘤围手术期评估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sh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及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技术对累及脑干肿瘤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经住院手术并病理证实的35例累及脑干肿瘤患者,同时选取与患者性别及年龄层次匹配的3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对所有患者及正常对照行DTI扫描,利用DTI及DTT技术评估患者皮质脊髓束(CST)及内侧丘系(ML)损伤程度并分级,同时评价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等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CST及ML损伤分级与肢体运动、感觉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神经纤维损伤程度分级中,CST正常、移位、水肿或浸润、破坏分别为9、9、1 1、6例,ML分别为8、9、15、3例.运动功能分级中,无缺失、轻度缺失、中度缺失分别为20、11、4例;感觉功能分级中,无缺失、轻度缺失、中度缺失分别为21、6、8例.患者运动功能障碍与CST损伤程度、感觉功能障碍与ML损伤程度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86、0.686,P值均<0.01).所有肿瘤与CST及ML的位置关系在图像上均可得到良好显示,制定了对应的手术方案.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DTI及DTT技术可用于累及脑干肿瘤围手术期评估CST及ML的损伤程度,并能直观显示脑干CST及ML与肿瘤的位置关系,对脑干纤维束的术中保护、术后评估恢复状况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颅内结核的MRI表现特点及抗结核治疗中的动态变化.方法 搜集我院2009年9月至2012年2月颅内结核患者72例,将颅内结核病灶分为单纯脑实质结核、结核性脑膜炎和同时具有脑实质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的混合型3种类型,分析其MRI特点.单纯脑实质结核根据病灶大小,≤0.3 cm者称为粟粒,>0.3 cm且<1.0 cm者称为结节,≥1.0 cm者称为结核瘤.36例患者进行了动态随访检查,观察其
心脏磁共振成像(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MRI)技术能任意角度显示心脏解剖结构,描述心脏整体和局部舒缩功能,多种参数加权区分提取不同组织成分,从而具备“一站式”评估的独特优势.特别是对比剂延迟增强(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技术用于识别心肌梗死和纤维化改变[1],依赖于在不同的心肌病变时呈现特征性的延迟强化表现,
期刊
目的 分析胎儿及婴幼儿结节性硬化症(TSC)合并心脏横纹肌瘤(CRs)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3年11月经MRI诊断的9例婴幼儿和4例胎儿TSC伴有CRs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总结其影像特征.所有胎儿及婴幼儿均接受颅脑和心脏MR平扫,9例婴幼儿还进行MR增强检查.结果 9例TSC患儿在头颅MRI上具有特征性的侧脑室室管膜下及双侧大脑皮层和皮层下多发异常结节
由《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部主办,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联合承办的第九届全国乳腺影像诊断与技术应用研讨会定于2014年9月19至21日在上海召开。
期刊
目的 采用静息态fMRI(rs-fMRI)的基于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MHC)方法研究原发性失眠(PI)患者两大脑半球间功能连通性.方法 选取21例PI患者(PI组)和2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评分,然后行rs-fMRI扫描,采用REST软件来计算PI组和对照组两侧大脑半球间的VMHC值,两组间VMHC值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最终获得VMHC值有统计差异的
患儿 男,5岁,因排尿困难、尿潴留2 d于2013年6月17日就诊.患儿2周前曾有外伤史,臀部着地,继而出现晨起及夜间腿痛发作.体检:被动体位,痛苦面容,下腹膨隆,下肢肌力减弱,膝腱反射未引出.影像表现:胸12~骶1水平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呈等T1、稍长T2信号(图1,2),病变向两侧椎问孔蔓延,硬膜囊受压呈包裹状,蛛网膜下腔逐渐变窄呈闭塞状,可见“硬膜外征”。
期刊
患者 女,24岁.因停经8个月余,发现外阴肿物7个月就诊.患者停经1个月余发现有侧外阴小儿拳头大小包块,于外院诊断为肛周囊肿,切开引流后包块消退.停经4个月余再次发现外阴处包块,3 cm×3 cm,未治疗,包块逐渐增大.妇科体检:右侧大阴唇可见一个8 cm×8 cm肿物,上界达耻骨联合,下界达肛门水平,左侧至体中线左侧3 cm,右侧至右侧大腿根部皮肤褶皱处;肿物质硬,有压痛,无波动感,表面皮肤呈暗
期刊
随着放射诊断和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比剂的应用增多,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日益受到关注.CIN是在使用对比剂后48 h内发生的、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急性肾损伤[1].CIN的发生不仅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患者还可能进展至不可逆的肾损害.住院期间发生CIN且需要透析的患者出院前病死率超过30%[2-4].笔者回顾性分析行冠状动
期刊
目的 分析不同脑膜病变的MR成像表现,探讨MRI尤其是脑膜强化模式对各种脑膜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临床资料完整的脑膜病变61例,其中感染性脑膜炎27例;非感染性脑膜炎4例,包括嗜酸性肉芽肿2例,Wegener肉芽肿1例,病因不明1例;脑膜转移瘤12例;脑膜淋巴瘤2例;脑梗死8例;手术后脑膜改变8例.MR常规扫描后均行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扫描.结果 (1)MR平扫:异常脑膜改
患儿女,9岁,因进行性双下肢无力、活动障碍5年于2013年6月10日就诊。患儿出生时足月,顺产;1岁时可正常行走;1.5岁开始说话,智力水平正常;4.5岁逐渐出现走路不稳,脚尖着地,不自主摔倒;7岁出现直立困难,就诊时直立不能。  头颅MR检查:脑桥、中脑、两侧大脑脚、丘脑、基底节区及侧脑室周围出现对称性条片状稍短 T1、稍短 T2信号(图1~3);两侧额叶、枕叶对称性大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