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老年单纯高脂血症病人中的应用

来源 :全科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ye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单纯高脂血症病人中的应用效果,为护理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将120例高脂血症病人随机分为循证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循证组从病人健康教育、依从性、改变生活方式等方面循证,得到最佳证据指导临床护理.比较两组血脂下降率、健康知识知晓率、依从性、生活方式的改变各方面的情况.[结果]循证组血脂下降率、健康知识知晓率、依从性、生活方式的改变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提高老年单纯高脂血症病人血脂控制率和依从性,有效改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监控能力.
其他文献
“一鸡四吃”并没什么了不起,但是,怎樣“一鸡四吃”才能更好地发挥鸡的营养和鲜美,同时避免脂肪过高的弊端呢?  一吃烤鸡翅、鸡腿。首先将整鸡沿关节和骨缝卸下各个部位,放进砂锅中,加入适量姜、香叶、花椒等香料,大火烧开,放少量盐,再小火炖30分钟。之后,取出翅膀和双腿,放酱油、少量糖和香料腌半小时。腌好后将翅膀和双腿放进烤箱,烤到两面金黄微脆为止。撒少许椒盐,垫上生菜叶,即可上桌。如果没有烤箱,也可以
期刊
我煮烧酒鸡向来不用水,而是用酒烹煮。先爆香姜片,用三瓶米酒浸泡川芎、當归、党参、枸杞、红枣、甘草,再行烹煮,滚沸时加入打理干净的乌骨鸡腿块;再沸,转小火,加入高丽菜。高丽菜耐煮,而且在烧酒鸡内久煮,释放自己的清甜味到汤内,复汲取汤中的精华,滋味曼妙。  这道用米酒烧煮的鸡膳,是台湾人的冬令佳肴,家家户户最寻常的补品。米酒,鸡肉,老姜,可能还有鸡内脏一起煮,煮好了整锅端上桌,能除风祛寒,舒筋活血,陪
期刊
没有调味品的年代,人们是如何烹调出传世不朽的美味佳肴的呢?问过几位善于烹调的厨师,他们无一例外地回答说:靠高汤。  演员靠唱腔,厨师靠高汤。若把厨师烹调菜肴比作声色俱全的一台戏,那么高汤可比戏中至关重要的元素———唱腔。好唱腔使戏变得韵味悠长,好的高汤则使菜肴变得滋味深长。即使调味品泛滥的年代,高明的厨师也决不滥用,而是把功夫用在高汤上。因为调味品调出的美味一如整容的艳丽,而高汤呈现的美味才是本真
期刊
除夕之夜,阖家团圆,老老少少聚在一起必得吃上一顿团圆饭。不管家境怎样,这顿饭都力求丰盛,除了肥实的大鱼大肉,还必得摆上几样过年时才有的特色小盘。在北京人家,豆儿酱就是这么一道精致的压桌菜。  所谓豆儿酱,并不是豆子酿成的酱,更不同于豆瓣辣酱,而是一种升级版的肉皮冻儿。酱红的豆儿酱冰凉滑嫩,往往和芥末墩儿、炒酱瓜丝等等小菜一起先端上桌,是丰盛家宴的小序曲,更是吃过鱼肉后解腻醒酒的小凉菜。  春节前几
期刊
红油赤酱至少现在不是穷人的标配,但曾经在普遍意义上是。这话的意思是说,您就别跟我扯内蒙古的手把肉之类的了,那算是特例,而且基本也是因为草原上调料获取困难,还是穷的。  味蕾需要酱料  这么说吧,各地都有自己的美食,也都有自己独特的调味方式,如今您在地球上想找到一个文明地域不用各种酱料或者香辛料来烹饪的群体,怕是相当困难。  为什么各个文明都有这样的趋同性?很简单,味蕾要求我们这么做,或者说生存要求
期刊
河豚不劝让  河豚用一个青花的大汤盆端上来,我没敢动筷子,也没有人让我。夏大哥在我耳边悄悄地说:“兄弟,吃河豚有个规矩,互相之间不劝让。为什么不劝让呢?这是你自愿的,你敢吃就吃,不敢吃,你就没有这个口福了。”  那我就吃吧。拿起筷子刚要夹,夏大哥又把我拦住了:“等一等!”吃河豚还有一个规矩,就是要由厨师先品尝,厨师尝完了没发生什么事,再由河豚店的老板品尝。他要当着客人的面吃上一两口,没事了,这个时
期刊
开春就备料  大年三十晚上吃团年饭,在抗日战争岁月的湖南乡下,纵然是殷实人家,准备一道主菜,前后也要整整一年。  不要以为这是什么稀罕的山珍海味,用料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简单:鸡一只,肘子两个,五花肉一斤半,晚稻米两升,红枣两斤,鸡蛋二十个。  先说鸡。当年开春孵出几窝小鸡,养到小公鸡红冠子冒出来不久,择温暖晴天,请走乡串户的阉鸡匠割去小公鸡蚕豆大的睾丸,一直养到年底,年三十早晨挑选最健壮肥硕的一只宰
期刊
1970年秋,我被派到延(安)宜(川)公路上做工修路时,向涛河君借到一部《第三帝國的兴亡》,我一下子便被吸引住了。  我一边读一边做笔记。这部书的篇幅奇长,仅上卷就有八百多页。我每天一下工就读,一读就读到半夜三更,临离开石皮村时还是没能读完。我只好硬着头皮向涛河君说明:想带回下熟畔村去读。涛河君沉吟半晌方才答应,他叮嘱说,书主一个月后会亲自去取。  石皮村离下熟畔村120里路,我背着沉甸甸的《第三
期刊
穷困的日子里,粮食和柴火像一对孪生兄弟,庄稼人挨饿的同时,往往还有缺少柴火的烦恼。  无米下炊时,村人会向亲眷朋友赊借度日,不觉得寒碜;但缺柴火,农人不好意思张口向他家借用,没了柴火便是失面子,便是懒惰的表现。农人为获得柴火,煞费苦心。  有年冬天,荡口鹅真荡的芦苇丛里发现黑泥,可以燃烧,远近农民都争抢着去挖掘。父亲和两个兄弟摇着船,冒着刺骨的寒冷,在水里挖掘一天,运回大半船的黑泥,高兴得像运回了
期刊
天气与人息息相关。周瑜借一场东风打败了曹操,拿破仑因一场雨兵败滑铁卢。最依靠天气生活的是农民,须臾不可离开。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天气预报也只是近年才兴起的一门科学,多少年来,农民都是凭经验来判断阴晴。  据我所知,直到解放初,农民预报天气有四招儿。一是观察天象:“横云风,直云雨”“云彩往西,王母娘娘穿蓑衣”“日落昏黄,来日风狂”“月亮毛茸茸,明日刮大风”“东虹忽雷西虹雨,北虹出来卖儿女”;二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