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林苗一体化是在新时期中提出的营林概念,通过一体化的构建,能够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环境,优化森林多样性结构,促进了森林绿化工程的科学进行,在林苗一体化的绿化模式实施中,不仅给林业工程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效益,同时还促进了周围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在社会效益方面也有较高的体现。文章对林苗一体化绿化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建立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林苗一体化;森林工程;绿化模式;应用分析
我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物质,其中森林的覆盖面积在世界中位于前列,但是在众多的人口背景中,以及快速发展的经济要求下,森林资源出现了紧缺的现象。随着人们乱砍滥伐,森林生态环境的平衡遭到了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严重,急需通过绿化工程建设改变森林现状。在营林建设中,林苗一体化的科学构建提高了森林资源的利用率,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中,优化了森林资源的空间结构,通过物种多样性和立体空间的种植培育,促进了森林绿化工程的高效落实。
一、林苗一体化概述
1、概念
林苗一体化造林是指根据树种搭配多样化和土地产效最大化原理,在造林主要树种的林间套种、间作市场前景好、经济价值高、见效周期短的园林绿化苗木或1~2a生种植用苗木,实行林苗间作、加密栽植、立体经营、综合利用。
2、分类
在林苗一体化的分类中,依据分类的角度不同具有多种形式,但是从总体生看都是对自然环境的高效利用,具体的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如下:
(1)按照造林的场地划分。树木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在自然的生长环境中没有固定的地点,只要有土壤、空气和水源等就可以种植。因此,在林苗一体化中可以分为田间一体化、道路一体化、山区一体化和平原一体化等。具体来说就是在山区、平原的森林建设中,可以通过树苗品种的选择,在空间结构上进行多样性的设计,并进行种植。在田间和道路两旁,通过整齐的行列结构,或者见缝插针的形式,补充林木的覆盖面积。我国具有丰富的国土面积,这种见缝插针的形式可以累积出更多的木质财富,并通过在田间道路上的树木种植,能够有效的环节当地的气候变化,稳定生态环境的平衡。
(2)按树种搭配分。可分为阔叶林间种植耐阴性园林绿化苗、用材林间种植经济类苗木和经济林木间耕种绿化苗木或苗圃。从森林种群分类原理和造林实际情况看,造林树种的搭配宜按以上3类实施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阔叶林既可是天然林,也可是人工用材林,在林下套种耐阴性园林绿化景观苗,既可增加森林景观,也可加快林木周转效益。如在樟树、桂花等树种间加密种植竹柏、红叶石楠等绿化苗木。在用材林间套种经济类苗木则是考虑到在保证长期生态效应的基础上获取短期的经济效益。而作为主要种植树种的经济林木,一般为人工造的油茶林、果木林等,在其间套种绿化苗木主要是为了完善土地的生态功能,防止土地环境恶化,在其间耕种苗圃,则是为了提高土地产效。
(3)按经营主体分。可分为农户分散型、大户承包型和企业投资型。因各地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彼此差异,采取这3种类型实施林苗一体化造林,更能切入各地的实际情况。在经济发达地区,林苗一体化造林可依托完善的苗木产业链,侧重于专业造林和企业投资,减少行政管理成本,而在欠发达地区,则可以农民致富、扩大内需或增加就业为目的,积极发展大户承包、散户造林等形式。从林苗一体化的概念和分类可以看出,实施林苗一体化造林绿化具有其科学合理性:一是做到了遵循适地适树与注重规划布局的有机统一;二是做到了保障生态效应与注重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三是做到了扩大森林面积与提升绿化成果的有机统一。
3、实施林苗一体化造林绿化的现实适用性分析
(1)符合当前生态建设需求
生态环境平衡建设一直是世界范围内关心的问题,发展经济就必然会带来环境的破坏,但是在快速发展中,还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预防管理,经环境破坏的程度控制在可调节的范围内。实施林苗一体化造林,不仅要求造林面积上的迅速扩张,更应注重造林质量上的提升。
(2)符合当前国土绿化工作重点
第一,能有效解决造林盲区问题。现已开展的飞播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等一系列林业重点工程,解决了山上造林这一难点。第二,能有效解决造林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实行林苗一体化,虽然重点发展对象是优势树种,并保持了生物多样性,但通过“苗”这一目的树种的大力培植(如加强施肥抚育和更新造林等措施),使造林绿化注入了经济效益的内生机制,经营主体在获取短期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加快了森林资源的整体培育,从而有效调动民间资本的造林投入。
(3)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架构
一是符合当前国家生态扶持政策。对实行林苗一体化造林的公益性森林资源部分,由于长期无法得到投资回报,经营主体一般期望能得到一定的公益性补助或扶持。二是符合当前苗木市场需求。当前,由于各地均在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园林城市创建,以改善环境气候、提高民众生活质量,因此各类种植用苗木和绿化大苗的市场需求渐趋旺盛,对林苗一体化中的“苗”这部分,各类经营主体的短期市场收益将十分明显,尤其是对农民增收能产生直接的带动作用。
二、林苗一体化的几点建议
1、统一规划产业布局。既要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多种鄉土树种,少种洋树洋草,又要体现绿化特色与亮点,讲求连片成市和合理布局。比如以县级或市级行政区域划分,统一种植1~2种主打树种,形成区域品牌;以一条主要交通干线为基准,连片开发林苗一体化基地,打造绿化精品示范点,提升地方绿化层次和形象。
2、合理设置财政投入节点。地方政府要善于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充分调动民间资本投入造林绿化。如采取统一租地、统一购苗、育苗补助、基地扶持和对造林大户奖励等措施,有序引导经营主体按照政府的统一规划和要求实施林苗一体化工程。特别是在推行林苗一体化模式之初,不管是兴办基地的大户还是参与造林的农户,都需要政府在做好引导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政策加以扶持,从而带动全民造林。
3、加强苗木市场管理。实施林苗一体化造林,苗木环节既关系林木存活质量,也直接影响林苗市场效益。加强苗木市场管理,主要还是体现在行政管理方面。一是要加强调入和调出苗木的标准化管理,规范苗木经营秩序,保证苗木质量。二是要发挥苗木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的作用,形成完整的苗木产供销发展体系,减少苗木生产企业与林农在苗木一体化建设中的苗木管理和营销成本,增强抗风险能力。
结语: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建设的快速提高,人们对于森林的依赖程度逐渐的加强,在建设森林资源可持续建设中,通过对管理技术的提高,栽培技术的培训和工程设施的使用等,不断的完善森林工程的绿化模式。林苗一体化模式的构建,是科学营林造林的体现,在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改变了以往粗狂型的管理与经营模式,同时促进了经济、生态、资源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国龙,王磊,宋伟.林苗一体化建设和经营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5(11).
[2] 石玉山.浅谈林苗一体化[J].现代农业科技,2014(02).
关键词:林苗一体化;森林工程;绿化模式;应用分析
我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物质,其中森林的覆盖面积在世界中位于前列,但是在众多的人口背景中,以及快速发展的经济要求下,森林资源出现了紧缺的现象。随着人们乱砍滥伐,森林生态环境的平衡遭到了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严重,急需通过绿化工程建设改变森林现状。在营林建设中,林苗一体化的科学构建提高了森林资源的利用率,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中,优化了森林资源的空间结构,通过物种多样性和立体空间的种植培育,促进了森林绿化工程的高效落实。
一、林苗一体化概述
1、概念
林苗一体化造林是指根据树种搭配多样化和土地产效最大化原理,在造林主要树种的林间套种、间作市场前景好、经济价值高、见效周期短的园林绿化苗木或1~2a生种植用苗木,实行林苗间作、加密栽植、立体经营、综合利用。
2、分类
在林苗一体化的分类中,依据分类的角度不同具有多种形式,但是从总体生看都是对自然环境的高效利用,具体的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如下:
(1)按照造林的场地划分。树木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在自然的生长环境中没有固定的地点,只要有土壤、空气和水源等就可以种植。因此,在林苗一体化中可以分为田间一体化、道路一体化、山区一体化和平原一体化等。具体来说就是在山区、平原的森林建设中,可以通过树苗品种的选择,在空间结构上进行多样性的设计,并进行种植。在田间和道路两旁,通过整齐的行列结构,或者见缝插针的形式,补充林木的覆盖面积。我国具有丰富的国土面积,这种见缝插针的形式可以累积出更多的木质财富,并通过在田间道路上的树木种植,能够有效的环节当地的气候变化,稳定生态环境的平衡。
(2)按树种搭配分。可分为阔叶林间种植耐阴性园林绿化苗、用材林间种植经济类苗木和经济林木间耕种绿化苗木或苗圃。从森林种群分类原理和造林实际情况看,造林树种的搭配宜按以上3类实施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阔叶林既可是天然林,也可是人工用材林,在林下套种耐阴性园林绿化景观苗,既可增加森林景观,也可加快林木周转效益。如在樟树、桂花等树种间加密种植竹柏、红叶石楠等绿化苗木。在用材林间套种经济类苗木则是考虑到在保证长期生态效应的基础上获取短期的经济效益。而作为主要种植树种的经济林木,一般为人工造的油茶林、果木林等,在其间套种绿化苗木主要是为了完善土地的生态功能,防止土地环境恶化,在其间耕种苗圃,则是为了提高土地产效。
(3)按经营主体分。可分为农户分散型、大户承包型和企业投资型。因各地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彼此差异,采取这3种类型实施林苗一体化造林,更能切入各地的实际情况。在经济发达地区,林苗一体化造林可依托完善的苗木产业链,侧重于专业造林和企业投资,减少行政管理成本,而在欠发达地区,则可以农民致富、扩大内需或增加就业为目的,积极发展大户承包、散户造林等形式。从林苗一体化的概念和分类可以看出,实施林苗一体化造林绿化具有其科学合理性:一是做到了遵循适地适树与注重规划布局的有机统一;二是做到了保障生态效应与注重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三是做到了扩大森林面积与提升绿化成果的有机统一。
3、实施林苗一体化造林绿化的现实适用性分析
(1)符合当前生态建设需求
生态环境平衡建设一直是世界范围内关心的问题,发展经济就必然会带来环境的破坏,但是在快速发展中,还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预防管理,经环境破坏的程度控制在可调节的范围内。实施林苗一体化造林,不仅要求造林面积上的迅速扩张,更应注重造林质量上的提升。
(2)符合当前国土绿化工作重点
第一,能有效解决造林盲区问题。现已开展的飞播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等一系列林业重点工程,解决了山上造林这一难点。第二,能有效解决造林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实行林苗一体化,虽然重点发展对象是优势树种,并保持了生物多样性,但通过“苗”这一目的树种的大力培植(如加强施肥抚育和更新造林等措施),使造林绿化注入了经济效益的内生机制,经营主体在获取短期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加快了森林资源的整体培育,从而有效调动民间资本的造林投入。
(3)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架构
一是符合当前国家生态扶持政策。对实行林苗一体化造林的公益性森林资源部分,由于长期无法得到投资回报,经营主体一般期望能得到一定的公益性补助或扶持。二是符合当前苗木市场需求。当前,由于各地均在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园林城市创建,以改善环境气候、提高民众生活质量,因此各类种植用苗木和绿化大苗的市场需求渐趋旺盛,对林苗一体化中的“苗”这部分,各类经营主体的短期市场收益将十分明显,尤其是对农民增收能产生直接的带动作用。
二、林苗一体化的几点建议
1、统一规划产业布局。既要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多种鄉土树种,少种洋树洋草,又要体现绿化特色与亮点,讲求连片成市和合理布局。比如以县级或市级行政区域划分,统一种植1~2种主打树种,形成区域品牌;以一条主要交通干线为基准,连片开发林苗一体化基地,打造绿化精品示范点,提升地方绿化层次和形象。
2、合理设置财政投入节点。地方政府要善于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充分调动民间资本投入造林绿化。如采取统一租地、统一购苗、育苗补助、基地扶持和对造林大户奖励等措施,有序引导经营主体按照政府的统一规划和要求实施林苗一体化工程。特别是在推行林苗一体化模式之初,不管是兴办基地的大户还是参与造林的农户,都需要政府在做好引导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政策加以扶持,从而带动全民造林。
3、加强苗木市场管理。实施林苗一体化造林,苗木环节既关系林木存活质量,也直接影响林苗市场效益。加强苗木市场管理,主要还是体现在行政管理方面。一是要加强调入和调出苗木的标准化管理,规范苗木经营秩序,保证苗木质量。二是要发挥苗木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的作用,形成完整的苗木产供销发展体系,减少苗木生产企业与林农在苗木一体化建设中的苗木管理和营销成本,增强抗风险能力。
结语: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建设的快速提高,人们对于森林的依赖程度逐渐的加强,在建设森林资源可持续建设中,通过对管理技术的提高,栽培技术的培训和工程设施的使用等,不断的完善森林工程的绿化模式。林苗一体化模式的构建,是科学营林造林的体现,在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改变了以往粗狂型的管理与经营模式,同时促进了经济、生态、资源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国龙,王磊,宋伟.林苗一体化建设和经营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5(11).
[2] 石玉山.浅谈林苗一体化[J].现代农业科技,2014(02).